建築品質的保障:建築計劃

建築施工、工法、構法、建築材料、機具、設計用之軟硬體
回覆文章
準建研究所

建築品質的保障:建築計劃

文章 準建研究所 »


建築品質的保障:建築計劃


作者:張珩(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德國Aachen工業大學工學博士)

建築的感性與唯美,惟有藉著鋪設良好的理性跑道才得以起跑飛翔

一,建築與建築的品質

「建築」(architecture)是當地文化,社會與技術結合下的時代產物。無庸置疑,建築屬於藝術的一環,所以造型,比例,色彩,質感等視覺的效果是設計者所熱衷探觸的。然而,建築與純藝術不同,它還具有實用上的意義,也就是機能方面的要求。對一位無從進入建築物的旁觀者而言,他只能由建築物的外觀,造型來決定他對此棟建築物的好惡。但經常使用此棟建築物的人,恐怕關心建築物好不好用更甚於好不好看。而對於投資者或管理者,所在意的可能是經費,造價,市場上的銷路或法規上的問題。所以,建築既是「感受實體」,也是「使用實體」,包含形象與機能,是一項有別於純藝術的應用藝術。

既然建築是多向度的複合物,建築的品質就很難由單一角度來認定。如同批評藝術一樣,要很「客觀」的批評建築的形象是非常困難的。但要評估一個「使用實體」就容易多了,因為使用行為可以加以理性與邏輯的分析。也就是撇開建築的藝術層面不談,單看「建築物」的實質層面,它的品質就是一項可以用客觀標準加以評估的事實。若說建築中感人的藝術水準是設計者努力追尋但可遇而不可求的目標。那麼,建築物的實用品質則是從業人員責無旁貸的責任。品質不良的建築物是不應發生的業務疏失。

建築物的品質牽涉的領域甚廣,包括了使用者的滿意度,與環境的配合度,建物的安全耐用性質等等,涵蓋身理,心理,社會,自然環境,結構,構造,材料,設備等領域。所以,建築設計是一項融合人文與科技範疇的工作。設計者除了應具有基本的藝術創作能力以外,還需確實掌握上述廣泛的知識與技能。

就建築物產生的歷程而言,可概略的分為「規劃設計」,「施工興建」與「使用維護」三大階段。若把施工之前的過程稱為設計階段,則建物的使用品質絕大部分取決於這個階段。設計不良的建物先天就有缺陷,即使有精良的施工,完工之後也不可能成為使用品質優良的成品。


設計階段的考慮如果是審慎綿密的,將來在使用階段便能反映出設計者的巧思與用心。而且、考量的密度集中於何處,該處的品質就特別明顯。上述在設計過程中的「考量」行為, 就是建築專業人士所稱的「建築計劃」( architectural planning ) 。因為「 建築計劃」在台灣尚未確立其專業地位,所以名稱上也還有「建築企畫」、「建築規劃」等的歧異,其中「建築計劃」一詞似乎逐漸佔有優勢。

二、建築設計與建築計劃

在台灣除了少數的重大工程及開發案外, 多數的設計案都屬中小型案例,加上社會大眾 對品質的漠視,致使「建築計劃」在建築領域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常只籠統的涵蓋於「建築設計」的範疇之內。當設計案小或單純時, 設計者常略過計劃階段,或僅做簡單的分析, 就直接從事建築物的創作。因案子單純,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頂多是件沒有優點與特性的作品而已。所以、在中小型案件中常顯不出建築計劃的重要性。但當案件大、複雜或史無前例時,非經過翔實的建築計劃不可。

以上提到了「建築設計」與「建築計劃」兩個名詞。儘管這兩個名詞仍有定義上的爭議,但可以簡單的將「建築計劃」視為「建築設計」前半段。後半段則是將建築的創作概念用圖面、模型表現出來的「建築表達」。則前者趨向於客觀理性的探討分析,而後者趨向主觀感性的創作綜合。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計畫與創作是無法加以絕對的二分的。兩者呈現一種互動消長的關係。然而不容置疑的,前半段理性分析的成分較重,而後半段綜合創造的 比例較高。

建築計劃是一連串處理設計案相關資料的程序,使得在每個設計階段都能取得最適當的資訊來支援建築設計的進行。它是理性的、分析的 , 是以建物 ( building ) 或環境(environment)為 探討對象,以使用者的各種使用行為為關心的重點。在這過程中將找出設計對象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並將其解決,進而描繪出它應具備的性能。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對所設計的作品成果能有所控制,使之具有較高的使用品質。

建築計劃是建築設計程序的第一個步驟。通常所有的設計案都該經過此一分析的過程。但視案件大小及複雜度,分析的精粗與規模有極大差別。小型案件甚至看不出具體的建築計劃形式,而只有簡單的分析。然而、一個高品質的設計案,無論大小必需確切執行建築計 劃。且建築計劃的執行可提高設計案進行的效率, 減低設計誤差,也因而節省設計者與業主的時間和金錢。

由於建築計畫的精神在於理性的分析與客觀的評估。與建築創作相比,比較容易科學化與學術化。經由客觀性、結構性、系統性的研究,獲得了許多對於建築設計極有價值的資料與知識。學者及研究人員不斷的進行研究,所累積的結果,有的被收集成冊,公諸於世,成為「建築資料集成」,有的則成為事務所或顧問公司的私有商業機密資料,以提在高商業服務時的競爭力。

在資料收集與現況分析之後,計劃者需將 所獲得的資訊轉化為設計對象未來的願景。無 論設計對象是一棟建築物、一個建築群或規模 不一的環境設計案,都應該按照程序,一一設 定其任務 ( mission ) 、 相對應的目標(goal)、性能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以及設計概念

建築計劃所要從事的兩大工作是「現況分析」與「願景描繪」。現況分析是解析設計對象現在所面對的涵構,像是基地、使用者、法規、氣候與其他限制等等,是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而願景描繪則是敘述設計對象將來應該呈現的形式,包括建物或建成環境應達成的任務、目標、性能要求乃至於較具體的設計意念,是一系列的評估、綜合與抉擇的表達。

在現況分析中,所收集與處理的資料越齊全,設計對象將來受到的疏失問題衝擊的機率就越小,換句話說就是品質越有保障。所該收集處理的資料包羅萬象,不同的設計者會依據需要與習慣,建立自己的資料收集整理系統。

不過、所收集的資料大抵都應包括社會背景丶基地狀況以及使用者的詳細資料。

因每個個案在設計之初都要進行上述資料 分析。除了因地而異的資料外,相似的建築類 型,所需分析的資料有相當大的重疊性,尤其關於使用行為上的議題。久而久之所累積的分析成果便形成了所謂的「建築類型學」 ( architectural typology ),如居住建築、辦公 建築、學校建築等等。

此種建築類型資料的整理與建立,正是從事建築設計時重要的知識背景與基本參考資 料。其對於設計者的重要性有如基礎醫學之於醫生一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就不可能設計出機能流暢的建築物,建築物如果無法順利運作,執行應有的機能,又有何品質可言?

未來品質的依據。沒有清晰的設定與描述,設計對象所應呈現的形式以及應具備的特性將無從得知。此種沒有依據的設計,出現缺陷甚至導致失敗的機率便大大增加。

計劃者通常會將這一系列的設定用文字清楚的表達出來, 作為書面記錄,就使所謂的「建築計劃書」(program document)。若建築計劃與建築設計並非委託給同一人,那麼此一書面文件就成了「建築計畫階段」與「建築創作表達階段」間工作移交時的重要文書。象徵著建築計劃階段已經完成,而建築創作表達階段應依據建築計劃書中所設定的各項要求而展 開。

因為建築計劃中的資料分析與評估設定牽涉了許多專門領域,而近年來科技的進步與知識的爆發,已非層面廣泛的一般建築教育所能追趕的上。所以建築計劃有越來越趨專業化, 而自建築設計中獨立出來的傾向。如此、建築設計被一分為二,成為「計劃」與「創作表達」兩個截然不同,而特性正好相反的部分。計劃是理性的與分析的,而創作表達則是綜合的且充滿感性的。

在國外早有專門從事建築計劃的事務所。國內除了較為具規模的工程外,鮮有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正式的執行建築計劃。甚至雖有建築計劃的執行,但其後的創作部分卻不遵守計劃書的內容,而做出毫不相干的設計結果。

總之、建築計劃的觀念在台灣還未普遍的被建築 境、建物品質乃至於社會的關懷能力不一。一界所採行。 般來說、並不具備要求精良品質的動機。此點應是台灣的建築品質一直無法跟隨經濟成長的速度而提昇的一大原因。

三、 建築計畫中的需求與機能

建築計畫中的機能(function)是依據需要(needs)而設定的。而需要又是由相關者的「訴求」(demand) 整理所得。有了這項資料,才能決定機能應以何種特質呈現,也就是建築計劃中「性能要求」 ( performance require ment ) 的依據。所以、確立機能之前,應在「現況調査」中從事所謂的「需求調査」,以瞭解相關人士對此建物機能的訴求以及想法。因為訴求帶有主觀的價值,有時是希望解決目前的問 題,有時是期望實現特殊的想法與意念,而且 會因在設計案中所具的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訴 求表達。故調査的對象不但有出資的投資人或 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所有主要與次要的使用 者。將這些主觀的資料歸整為客觀的需要以後,機能的設定就有所依據了。

由機能設定開始,一直到性能需求的訂 定,其實都是對未來需求的預測,而行諸於具體的文字。由於時代在快速變遷當中,要對機能乃至於性能要求做適當的預設是相當不容易的事。身理、心理方面的理論變化較小, 設定需求時有穩定的參考依據。而社會以及生態方面的理論改變就相當明顯,有的甚至還沒有定論。這些議題都有待研究者更深入探討,以作為計畫時的依準。

關於機能與需求的設定,在台灣計畫者大多只單方面以投資者對建物的要求為設定的基礎,專業的分析較不受到尊重,因此也致使此項業務能力與權威性逐漸萎縮。業主對於建築品質的影響居最大關鍵的現象,可視為台灣的地域性特色。若一直放任情勢持續發展,對台灣環境品質的升級必定沒有助益。除少數業主外,畢竟絕大多數的業主沒有受過美學、建築、環境品質等方面的專業訓練。而這方面的專業長才卻正是建築或環境設計者所該具備且應提供的專業能力。

本來、建物的品質是由計蚩設計者依據各方的客觀條件來主控。但台灣的業主權力過大,相形之下設計者過於無能,導致建物的品質幾乎完全操控在業主手中。而業主對於環

四、機能與性能要求的設定依據

4.1 生理學

建築為使用者而設計,所以使用者的生理特性與體能限度便成為設計中重要的影響因子。
首先、人體尺度與人體工學是這個領域的基礎。依據不同的性別與年齡,人體個各部位
會有不同的身體尺度以及做動作所需的動作空 間尺度。此外、人的動作能力,如伸手能及與
一步所能跨越的逹度與高度、一次所能走完的階梯級數等等,都將直接影響家具、器械及其他建築部件的構造方式和尺寸。基於各個空間或建築部件的特性、配置以及可及性,可決定特定空間或建築部件的面積需求。面積需求可說是建築計劃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此外人體及動作尺度還決定了門的寬度丶欄杆的高度、動線空間的寬度、觀眾席的間距或美術館中畫作掛置的高度、樓梯或坡道的斜度等建築尺寸。
最近、社會上較為關心的「無障礙空間」議題,就是基於行動不便者的人體與動作尺度發展而來。因這些尺度異於設計者所熟知的常
人平均尺度,所以成為特別探討的對象。

另一項會影蓉空間設計的身理因素是身體對光、音、熱、濕等舒適度的訴求。由於這方面的探討需要較紮實的物理、機械背景,與注重美學與社會學的建築傳統式訓練大不相同, 所以很早就由建築中獨立成特殊的專業領域, 就是所謂的「環境控制」。

以機械為取向的環控純屬工學範疇,可完全從建築中獨立出來。此種太過專業分工的現象, 反而造成與「建築」分裂而各自為政的問題。在建築設計中,常常不是沒考慮環境控制的問題,就是只兀然留下一個置放環控機械的空間。對於建築物應達成的環境舒適度並沒有加以計劃,而將未經釐清的問題丟給所謂的專業環控技師,寄望藉由進步的科技解決一切人體舒適的問題。此種對機械盲目的信賴,足以阻礙建築成為一個面面俱到的整體,反而變成獨缺舒適環境考量的殘缺設計。正本清源之道在於回歸到較基本的「建築物理」之上,以整個建築物做為環境控制的手段。建築與環控應融成一體,而不只是一種補救措施而已。

4.2心理學

建築既是使用實體也是感覺實體。前者可以用機能加以探討,而後者則是心裡學的範 疇。人藉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認知環境。所處的環境雖說可以用物理方式精確測量,但經過人的感官之後,便成為主觀的感官世界,有時可能和客觀的物理世界有相當的差別。譬如環境的冷熱、大小、遠近、亮暗等,是一種相對的「感覺」,而非實測資料。且不同的人對同一環境的感覺也可能不同。

使用者除了生理上對生活環境的音、光、熱等具有要求之外,心理的需求對環境設計的影響,可說更為直接。建築科班教育,在入門階段幾乎將重點放在學生的美學訓練之上,以鍛鍊視覺的敏感度,就是這個道理。這部分就屬於「感官心理學」的領域。其他諸如對空間的視覺、情緒、體驗,建築的造型、顏色、質感、空間結構等等都屬之。

人雖處於環境之中,但如果沒有感官,環境對於人將不具意義。感官使人與環境聯繫起來,並因個人的記憶、期望、價值等內部影 像,而賦予環境不同的含意。空間感、場所感、方向感、實體或空間元素的意涵,都是感知的結果。整個身體是認識環境的器官,單獨的感官只有附屬在整體的感官系統上,而形成一個意義關連體時,才能真正的運作。所以探討使用者在環境中的感覺與行為,亦即「環境心理學」,便成為建築計劃中重要的領域。

4.3社會學

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空間」裡,對其具有生理與心理的訴求。人也生活在由人群組成的「社會」當中,設計建築很難不探討使用者的社會性需求。所謂的社會性就是有關於社會、文化層面的種種因素,譬如行為、習慣丶

社會現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等等都屬之。在建築設計中,必須經由建築計畫的操作來澄清這些社會性議題。因為此類議題比上述兩類訴求牽涉了更多的相關者, 影蓉與重要性可見一斑。這個為社會學者所樂於研究的領域,對於建築人而言,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探討空間與社會行為間的關連性了。例如空間中的交誼、溝通、退處、破壞、迷失等等的行為,以及空間形式對於設群意識如認同感、歸屬感、參與感等的促進或抑制。一個高品質的環境,自然應該具備滿足社會性訴求的特質。

4.4 生態學

由於人類無情的摧殘自己的生存環境,立足點已岌岌可危。驚覺自己的不智行為後,亡羊補牢之際,「生態」與「環保」便成為時下最重要的議題了。因為「建築」本身就是一項破壞自然的舉動,所以建築人應該比其他的行業更具生態保育的觀念,以期從事建築時盡量減少對自然的傷害。現在對任何興建改建的案例而言,符合生態原則,以環保為導向,已經不只是應該考慮而已,而是必須遵守的義務。
在建築設計中如何配合氣候與基地,配置空間、選擇材料、運用植物與水域,以創造既適合居住,且又將對環境的破壞減到最低的建築物,是目前建築計盡中重要探討範疇之一。

五丶結語

建物或環境設計品質的高低,端看設計之初的設計考暈密度。若考慮細膩周到,所設計的對象就有可能具有較令人滿意的品質。這種「考量」的動作在建築設計的程序中就是「建築計畫」。沒有經過周密的探討於思考,要獲得有品質的設計成果,恐怕要靠運氣才行。建築計劃的執行就是為了讓每個設計案均具有基本的品質保障。
以目前台灣的狀況而言,唯有建立建築計畫在建築產業中的專業地位,使業主與設計者願意將時間與經費投資在建築計劃之上,台灣的建築品質才有提升的可能。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