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

工作營、旅行、展覽、畢業展、演講、活動、研討會或近似之事件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

文章 eaGer »

朗讀違章展覽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策展人阮慶岳策畫的「朗讀違章」展,於2011年3月11日至4月17日,於台北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推出。

本展邀請兩岸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師王澍及謝英俊,分別利用街區內屋頂、後巷等空間,搭建「違章」的建築實體作品,並配合兩位建築師十年來的作品及文件展,與台北蔚為風華的違章建築現象進行對話。

策展人阮慶岳提出:「違章是一種所謂非法、無身份、與不被官方(或主流價值)允許的作為。但在此刻建築幾乎全面被權力(政治、資本)收編的時刻,我們意圖對建築的本質究竟為何,作個思考與再定義;也想藉此聲張:違章是有道理的!
圖檔
展覽訊息

主題:朗讀違章:王澍 X 謝英俊 建築展
策展:阮慶岳 教授
作品:王澍〈亦方亦圓〉、謝英俊〈後巷桃花源〉作品詳情請至官方網頁
展期:2011.3.11~2011.4.17
時間:文件展:週一~日 12:30 - 20:30 / 裝置展:近日公告於官方網頁
地點:文件展 UrbanCore Gallery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89-4號1樓)
裝置展:集合地點—UrbanCore Gallery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89-4 號1樓)
參觀地點:王澍〈亦圓亦方〉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89-6 號屋頂 / 謝英俊〈後巷桃花源〉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89-4 號後巷
指導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營造研究中心、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贊助單位:忠泰集團

你是否曾經由上往下看過我們生活的城市?或者在高速公路上俯瞰時,是否發現整個城市覆蓋著大小不一、此起彼落的簡易臨時建築?違章建築被視為非法與破壞市容,但卻又無處不見,其代表的意涵究竟是什麼?

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策展人阮慶岳策畫的「朗讀違章」展,於2011年3月11日至4月17日,於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推出,本展邀請兩岸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師王澍及謝英俊,分別利用街區內屋頂、後巷等空間,搭建「違章」的建築實體作品,並配合兩位建築師十年來的作品及文件展,與台北蔚為風華的違章建築現象進行對話。策展人提出:「違章是一種所謂非法、無身份、與不被官方(或主流價值)允許的作為。但在此刻建築幾乎全面被權力(政治、資本)收編的時刻,我們意圖對建築的本質究竟為何,作個思考與再定義;也想藉此聲張:違章是有道理的!」

中國建築師王澍相信工匠與傳統營造技術的內蘊多元價值,可能比全球化下的單一標準產物更值得學習與尊敬,他對時代提出嚴厲的批判,對抗建築的現代性以及其背後所夾帶全球化的簡單專業化議題。他對「以新為尚」的現代文明提出扣問,將現代城市興建中,大量拆除無用的磚瓦,運用到新的建築裡,再配合在地工人的知識與技法,創造出向傳統「迴圈營造」學習,且不以老舊為恥的建築。

台灣本地建築師謝英俊則不反對建築的工業化走向,但提出「簡化構法」,讓單一家戶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最大的個體與差異性格。他協助921後的邵族家屋重建,並探討無殼蝸牛住宅問題,認為現代蓋屋技術被壟斷化,非都市地區因缺乏現代技術,也無資金雇工,都市地區則因土地及房價高漲,使許多人沒有自己的房屋可住,因此提出蓋「人民的建築」,利用「簡化構法」的輕鋼架結構,以及尊重使用者的「開放建築」模式,以回應當前的時代問題。

兩位建築師均對現代主義的建築思維提出修正,認為建築不應脫離人本的思考,而應該符合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彰顯個體的有機及生命力。兩人對現代建築提出反思,不以此刻資本主義的後工業文明為據,另外積極探索新的可能,以小型、獨立的建築操作模式,來對抗與修正現代建築的大系統走向,堅持建築必須以人為本,尊重傳統技法與在地材料,充分展現「由下而上」操作建築的可能,挑戰及再定義建築與權力間關係。

違章建築雖不被主流允許,但自有其意義與本質。策展人阮慶岳以兩人過去十年的作為,對應台北的違章建築,在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請二人分別以手工性材料與輕鋼架,在屋頂以及防火巷內搭建「違章」,提出對此議題的思考以及再定義。

策展理念
文:阮慶岳

2000年3月4日邵族長老陳進復入厝,全體「先生媽」共同參與,由長老妻抱著祖靈籃,邊走邊與祖先對話,直到新居內,自此邵族族人陸續遷入謝英俊與他們合力搭建的921重建家屋,邵族社區正式成形。並開啟爾後謝英俊一系列同樣以「協力造屋」為出發的作品,譬如四川汶川震後的楊柳村羌族家屋重建,與仍在繼續經營中的台灣八八水災重建工程等。

在「業餘建築工作室」成立的三年後,王澍於2000完成他第一件重要作品: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宣告此後十年將逐步積累的重要位置點,包括2006以「瓦園」代表中國國家館首度參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其後並接續推出二件極重要作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新校區、寧波博物館。

王澍與謝英俊在新世紀的頭十年,雙雙展現耀目成績,宣示兩岸華人將積極承擔現代建築未來走向的必然責任與使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人都提出了對現代建築的深刻反思,與對操作路線的修正看法,並不以此刻深度依賴資本主義的後工業文明為據,另外積極探索新的可能。

謝英俊一貫的建築信仰,在操作建築時注重建材的環保與在地性,工法必須輕便簡易、造價力求便宜,關注在地物理環境(採光、通風、隔熱等);也觸及社會弱勢者(邊緣族群、貧病殘障、低所得者等)的居住權,同時思索建築專業被菁英壟斷等社會議題。

謝英俊並不反對建築的工業化方向,但遵從的同時,也提出他的修正意見。其中首要的就是「簡化構法」,這是考量構築技術的不斷難度化,與對特殊專門工具的持續依賴化,會剝奪弱勢者參與構築的權力;整個思維的目的,在於企圖使構築的參與權,能真正下放到更普羅的非專業階層去。其次的「開放建築」,則是在施工合理性與在地技術的對話上,維持有機的可調整性,也就是在全球化與標準化的時代大趨勢下,顧及單一家戶能微調的權力與能力。

對於當代文明精神家園與文化本體流逝的悲愴,賦予王澍堅定的使命與力道,而他意圖挑戰的是現代主義的理性思維,以及所面對的「城鄉建築的摧殘」狀態。關於現代性以及其背後所夾帶全球化的問題,王澍寫著:「在這樣大時代的背景下,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可以稱之為對差異性的捍衛。我把工作室叫做『業餘建築工作室』,也在於針對全球標準化製造背後的簡單專業化,對真實的、自發的、差異性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捍衛。」

在這樣的原則下,王澍相信工匠與傳統工法的價值,他寫道:「但我以為,傳統中國的建築學,實際上是和我們今天熟習的建築學,完全不同的一種建築活動。這種活動的本質,在於其對自然的敬重與順應,遠比我們近日熟習的建築學更加優越。但它現在只殘存在中國農村地區工匠手中。這幾年我的建築活動,即在於當這種活動如何面對當代的建造體系,促成其自然的演變,讓一種被貶損了一個世紀之久的價值觀活生生的復活。」

二人都是以小型、獨立的建築操作模式,來對抗與修正現代建築的大走向,都相信建築必須以人為本,同時尊重傳統技法與在地材料,展現此刻「由下而上」操作建築的可能。本展覽延續兩人原有的思維,焦點轉到台灣都市現象中,極具指標與爭議的違章建築,思考建築專業者如何與這樣自發的現象對話與學習,期待從而提出一種以亞洲都市為本的都市眺看位置點。

策展人介紹

阮慶岳 Roan Ching-Yueh

現任元智大學副教授,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文學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等,建築著作包括《弱建築》等,共20餘本。於台北當代藝術館2002年策展《長安西路神話》與《黏菌城市》,2004與安郁茜聯合策展《城市謠言:華人建築2004》。2006年策展《樂園重返:台灣的微型城市》,代表台灣參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6年與徐明松於台中TADA center聯合策展《久違了,王大閎先生!》建築展。

參展建築師簡介

王澍

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畢業,2000年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博士;1997年創辦業餘建築工作室。現任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並兼建築系主任。

代表作品有2010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寧波歷史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二期工程、寧波美術館、杭州垂直院宅、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等。獲2010年度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作品「衰朽的穹隆」獲特別榮譽獎;2007年首屆法國全球可持續建築獎;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代表建築師,作品「瓦園」;參加2006年荷蘭建築師協會(NAI)主辦「中國當代建築展」等系列國際建築與藝術大展。



謝英俊

淡江大學建築系畢,取得建築師執照後,從事營造多年才重回建築設計行列。以921邵族安置社區與原住民部落家屋重建受到國內外矚目,之後推動中國農村生態建築合作建房、參與四川512大地震重建、台灣八八水災原住民部落重建。著眼70%人類居所的問題,對協力造屋、永續建築等議題有深入落實的努力。

曾榮獲遠東建築獎、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獎 (UN-HABITAT's Best Practice) 決選入圍、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特別獎,並參加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及2009年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


展出作品

王澍 ─ 亦方亦圓

2010年王澍以「衰變的穹頂」,在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獲得特別榮譽獎,這是以簡潔的木料構築成的一個大穹頂。王澍指出,自己的建築實踐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資源運用到當代建築中,是建築學對於傳統的創造性傳承。 2011年在台北,王澍延續可快速搭建與拆卸,且對建築環境零負擔的思維,以同樣簡潔的木料做模具構築,堅持消耗資源少,技術難度低的原則,回應了這件為此次展覽量身定作、顯得輕盈、簡潔也優雅,且具備移動性的作品,來向四圍的都市違章建築表達致意,也是對現代都市快速變化的回應。
圖檔
↗ 王澍建築師 - 亦方亦圓(電腦模擬圖)

謝英俊 ─ 後巷桃花源

後巷作為都市住宅延伸的空間,因其曖昧不明的定位,涵容了居民多變的使用方式與其形成豐富的樣貌。相對於絕大部分由建商所提供的 」合法住宅」 而言,民居的智慧與多樣性反而得以在此充分的展現,而長久以來,我們所認定的 」合法住宅」 卻顯得呆板與愚蠢。

謝英俊此次的作品利用常見的鋼管鷹架系統,在現有的後巷中,搭設一個屬於居民共有的生活場景,除了帶領參觀者穿梭、體驗原有居民共同創作的後巷空間外,更積極作為每戶居民實際生活的延續與創造公共活動的平台,讓原本負面的違法活動轉變成共同創作的作品。也許,在不被認可的隱暗後巷中,沒有被扼殺的豐富創造才是現代都市民居應有的樣貌。
圖檔
↗ 謝英俊 - 後巷桃花源(電腦模擬圖)

開幕系列活動

■ 朗讀違章:二個對談 2011.3.12(六)

[ 第一場│業餘的建築 ] 13:30 - 14:55
與談人∣吳光庭(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雄(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 第二場│人民的建築 ] 15:05 - 16:30
與談人∣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林崇熙(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教授)

[ 特別演出] 郭明龍 16:40 - 17:30

■ 開幕PARTY 2011.3.12(六)18 : 30 - 20 : 00

[DJ 演出] 吳牧青(Ouch)
[朗讀文學] 忠泰基金會李執行長彥良/王澍/謝英俊/陸文宇/阮慶岳

>>相關影片


Wang Shu, WangShu, China architect,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inner
lealin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lealin »

各位對於本展有興趣的朋友,謝英俊老師在現場的裝置因故很可能無法久留,因此請大家盡量在明天起三日內前往參觀,否則很可能看不到了!!

如作品需開始逐步撤除,我們會在活動臉書上做及時公告,當然還是希望上天可以幫個忙讓這件美麗奇妙的"後巷桃花源"可以撐久一些,讓多一些觀眾來體驗囉!

主辦單位: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lealin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lealin »

3/12週六的開幕系列活動還是照常舉行,誠摯歡迎大家前來參與違章現象的討論盛會! :)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朗讀違章建築展 謝英俊建築師之後巷桃花源

文章 eaGer »


謝英俊建築師:後巷桃花源



圖檔
鷹架構築的違章,謝英俊建築師:後巷桃花源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謝英俊建築師:後巷桃花源


lealin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lealin »

感謝eager不辭辛苦在雨中前來造訪! 希望週末連續兩天雨停可以讓大家好好欣賞~ :)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eaGer »

lealin 寫:感謝eager不辭辛苦在雨中前來造訪! 希望週末連續兩天雨停可以讓大家好好欣賞~ :)
呵呵,美女 Lea 不必客氣!

大家要記得早點前往呀!謝英俊建築師的作品快要拆除了呢!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eaGer »

「朗讀違章」建築展 看見台灣的真實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1.03.12 04:16 am

被國人視為醜惡的違章建築,在許多外國建築師眼中,卻是台灣珍貴的建築智慧。由策展人阮慶岳策畫的「朗讀違章」建築展,邀請兩岸建築師謝英俊、王澍,在台北城中區搭蓋概念類似台灣違建的實體建築,期望引起國人對違章建築的反思。

來自杭州的王澍,去年甫獲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榮譽獎,成為首位在世界第一大建築展中獲獎的華人建築師。獲西方建築界肯定的他,卻反對中國建築跟從西方價值。

去年王澍首次來台,驚見「台灣保存這麼多違章建築」,「讓我對這裡的政府產生敬意」。這並非諷刺,王澍指出,兩岸大部分的城市規畫都是盲從歐美、不切實際,只有人民根據需要自行創造的違章建築才能代表「台灣的真實」。

王澍先請他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的兩位學生,以三個月時間調查台北違章建築,找出鴿子房、頂樓加蓋等八種典型違章建築。王澍再據此於城中區屋頂打造概念類似的木構庭園「亦方亦圓」。
圖檔
其以六百卅二根尺寸一致的木條做成,可於一天內組裝完畢,木材也可不斷循環使用。

以災區重建揚名兩岸的謝英俊,笑稱自己是「違建大腕」,「十幾年來做的都是違建」。這次他在城中區後巷設計「後巷桃花源」,以常見的鋼管鷹架系統,搭設五個可做為客廳、書房之用的生活空間。
圖檔
謝英俊認為,歐美的建築思惟是「壓抑生活的多樣性」,並不適合崇尚多元的亞洲生活。因此,盲目引進台灣的歐美城市設計宛如「病毒的入侵」,反抗這些錯誤設計的違章建築反倒成為「台灣城市自我治療的方式」。

他認為,台灣的違建乍看混亂,但時日一久,便會從中「慢慢找回自己的秩序」。

●「朗讀違章」展即起至四月十七日,於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展出,地址: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八九之六號。

【2011/03/12 聯合報】@ http://udn.com/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eaGer »

出處

違章建築 全面啟動
2011/03/20 | 記者吳靖雯/記錄整理

違章建築雖不被主流權力所允許,但自有其意義與本質。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策展人阮慶岳策畫的《朗讀違章》展,即日起至4月17日展出。該展請到兩岸具代表性的建築師——王澍及謝英俊,分別以手工性材料與輕鋼架,在屋頂以及防火巷內搭建「違章」,並配合兩位建築師十年來的作品及文件展,提出對此議題的思考以及再定義。

而在座談會舉行的週六下午,背景正是車水馬龍的中華路與隆隆聲不絕於耳的施工噪音,似乎從頭到尾呼應著展覽主題。

違章美學不可取

林崇熙

現在存在的是國家的建築、營造商的建築,困難的是人民的建築。進入現代性社會後,建築以鋼筋混凝土為材料規範,這是跟傳統建築不一樣的概念;現代建築教育對土、木、竹的認識也很缺乏。

吳光庭

大陸建築師來到台灣後,可能會覺得台灣建築現象兩種極端:一種是有趣、一種是醜陋,多少人批評台灣建築醜陋是衝著違建而來,但會認為有活力者也是因為違建之故。我第二個看法是,「永續」是基於高科技背景而生,若產業仍未成熟但需求強烈時會出現高額費用,這對一般老百姓是奢求,有可能對社會發展造成斷裂。建築高科技的商品化過程是真的能在現實生活中執行,還是停留在創意層面?建築相對來說需要漫長時間,但這兩位的作品是幾天內可完成的,調整後也許就能跟其他產業一樣腳程快速。此外,違章建築透露出「身體」的問題,身體介入建築,兩者互相結合,透過人力而不是發包營造商來做,身體是可用的工具。討論違章的意義不在於擷取美學觀念當成下一步創作的靈感來源,這是不公平的,因為這本來就不是為創作而生,而是有尊嚴的,因為是居民現實生存需要;我寧可看成是生活的延伸,整個系統與空間存在意義是足夠的,而非用美學角度來看待,或可以一再複製,這樣的話跟把建築當成產業有何異?身體與專業知識的搭配讓生活延伸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王澍

建造要看環境狀態,有大量人力需求的工作最要命的在於可以保持多樣性與差異性,這在建築領域做更難。我們有大規模手工業的傳統,不是說手工就一定是零碎,這裡是幾千幾萬個工匠一起勞動,不只是手工技藝而已,而是接近高度機械化的手工勞動,因此可以操作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建築,進行大規模作業,跟現代工法接軌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現代的中國建築師或可去做這種試驗,那麼中國在邁向現代性的進程,可以選擇一條不同於歐美的路徑。

林崇熙

違建有被動跟主動,前者是指被迫趨於現實,通常看起來很醜陋;後者是主動搭建,就像兩位在現場的作品就比較美麗,透過違建去挑戰或突破現狀,對現有法規是模糊灰色的地帶,這樣違章才有積極意義,讓人們看到新的可能。建築應該是在生活中不斷生長的,請兩位談談主動突破的經驗。

王澍

謝英俊能鑽進大陸法規做營造很了不起。人們認為進入現代化後手工勞動應該消失,規範修訂一定包含文化觀念。「永續」背後就是資本主義產業的變化,並不是真的在看永續本身。反過來看我認為永續確實需要討論,首先要節源、再利用、控制造價等。我們的建築不是偏形狀而是重體驗,這兩者區別很大。像是屋頂、走廊等半戶外空間可以上課,這意思是說體驗性的,建築帶有一種介入觀,對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可以有所觸發,用一種身體性的干擾來暗示、引導,而建築師可能提供一個帶有某種暗示的場所,暗示有些事可以在此爆發,例如革命。

謝英俊

大陸那些水泥用量少的房子,就算拆除也不會結塊,有利於環保。有侷限性就有突破的空間,我是非常享受違建的,全中國農村的住房沒有人在管,我覺得我做得很愉快,但不可能亂做,雖然蓋得很簡單,還是有專業作為。傳統工匠的一套有逐漸累積的歷史,我們現有建築規範是落伍的,很多東西不能怪是違章而是法規不全。

建築vs.時間

吳光庭

違章建築變成一種常民生活智慧,樣品屋是一種變形,短暫的最後還是會消失。如果可以把違章拉成城市角度來看,違章有種特性就是短暫的,問題也在這裡,什麼短暫?如果樣品屋三個月,為什麼信義威秀可以駐地二十年?原來城市允許有臨時性建築出現,用廉價材料、迅速建造的方式蓋好,這些都是違章的變形,這也是我想請教兩位,有關建築在時間上的循環。

王澍

我們剩下有記憶的老東西太少 ,杭州市長就曾說過好的違章建築要保留,但要全部在一年內完成是不可能的現在大陸很多工程要求做得又快又好,但這需要經過反覆試驗才能得,不是拍腦就能想出來的。「小料大構」就是這樣來的:使用易取得、便宜的材料建造大型系統。

謝英俊

台北市都市計畫30年前就已確定,現在是法規跟不上時代需求,已經完全失控,還要這樣做下去。違章的責任不該怪搭蓋的人,而是定法規的人。

胡朝聖

沒想到土地公廟也算違建,這樣看來台灣到處都有違建,如果不是專家,那麼一般人如何判斷哪些是違法或合法的建築?

謝英俊

例如公館、師大附近小吃店的聚集地,你覺得台北最精彩、最令人感動的地方,通常都是半違規或違規,除非是對台北建築相關法規熟悉的歷史學家才能分辨。

王澍

如果你不懂建築,當你覺得有意思的、豐富的、碎片化的、有人味兒的都是違建;整齊劃一、看起來討人厭的那些,就都是合法的。

林崇熙

現代建築基本上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格子,不看文化面,房子只是一個物件或資本的轉讓。台北缺乏對城市的想像,公共建設投入很少討論數十年後會是怎樣。我希望違章能具有一個積極意義:不只是突破現況,而是重新思考合法或非法如何歸類,越過規範為何使人興奮?話說「好山好水好無聊,好髒好亂好好玩。」夜市也是種違建,為什麼卻讓人覺得有活力?

違建的被動性

王俊雄

「違章」這個詞彙是因為有法律規定何者為合法建築,並非自己定義為違章,因而具有一種「被動性」;如果是體制下被允許的產物時,就無法玩這些遊戲,也會少了很多趣味跟設計。但這個被動性也有其悲傷之處,違章不只是空間關係也是社會關係,社會資源分佈不均,沒有取得合法性必然處於邊緣狀態,而人們必須為違章付出許多代價,這是以具體的方式表達社會的撕裂。違章即代表反體制的狀態,但反體制本身也是種體制,當兩位在反體制時怎樣避免被體制化?

謝英俊

我們的制度其實很脆弱,例如台北都市計畫現況就是個很明顯的騙局,體制就是這個東西,包括都市更新。

王澍

反對與被反對者其實是一路貨色。左派要求城市得怎樣規畫,右派推動資本市場,整個社會自發生長兩派人士都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發展計畫。我到了台北,對違建的興趣高過先進大樓,一個城市有這麼多違建很浪漫,這座城市很多人在參與建築活動,這些小空間都很有意思,好像有千萬個陶淵明生活在這裡;原先由上往下控制的城市計畫被人民主動調整。「朗讀」把這種負面意味的轉成正面來討論。

建築師vs.住戶

吳嘉苓

二位建築師都在做典範的轉移,需要政策改革與建築教育的突破。談到違建的無奈面,除了是居民無法負擔得起,有時是房子本身機能出了問題,例如房屋設計時未考慮到使用者需求,例如加裝鐵窗、擴建廚房坪數等,這是建築師與使用者的溝通問題?

謝英俊

以總統府為例,每次慶典都要在外頭搭臨時舞台,表示設計總統府之初時都很難考慮到這部分,所以他們帶頭就是因為無法符合需求而搭違章,何況是一般建築師?我們實在不忍苛責建築師得瞭解每位居民需求。建築師無法面面俱到,這時使用者就有發揮創意的空間,拿起榔頭自己撬開牆壁搭建,這就是把營建權力與能力還諸於民。我們應該多留一些彈性空間,包括都市計畫在內,大部分應該是灰色地帶,不要急著劃分哪裡是住宅區之類,在時間中慢慢累積去做。但是空間的留白需要很多調查研究,這樣原型(prototype)才有意義,而不是全無設計。

王澍

所有的違章都是有序的,只是並非按照某個大一統的規則,這些居民做到的我做不到,這就是生活的真實性,他們比我高明。例如杭州郊區改造案,沒有一片牆是可以概念化的,沒有兩片牆是完全相同的,既然是前人留下來的就要保持延續性。政府硬塞錢給居民遷出舊屋,像我們這樣的建築團隊少見,一般在大陸做這種案子沒人願意這麼麻煩。每次官方都要在法規中加入新的工法條例,都是為了因應我們新的建築,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業主一起才做得起來。中國最大問題不是在都市,這已經可以打住了,而是新的農村模式的建造問題。違建是超越城鄉界線的活動,正因如此,所以我們特別有興趣,這是一種文明自發反抗現象。
lealin

Re: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文章 lealin »

感謝eaGer轉貼這麼多資料! 幸好鄰居目前不再堅持檢舉,展覽裝置應該可以順利留至展期結束,週末開始有很多朋友來參觀,大家也都很專心地閱讀電腦內的影音資料! 好認真哪! 8)

我們安排了每週末一位專家老師來做導覽,本週末3/26是顏忠賢老師,後面的場次請看連結,我們會一直更新喔! http://www.jut-arts.org.tw/story/read/333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