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梓峰 - 國際競圖與建築師的整備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曾梓峰 - 國際競圖與建築師的整備

文章 forgemind.news »

作者:曾梓峰(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教授)

台灣當前的建築議題很多,然而我認為目前最難討論的題目之一,或許就是國內當前大計畫的國際競圖制度。面對這個制度是很多台灣建築師心中的痛,經常槓龜讓很多人對國際競圖不滿,然而現實上,卻又很少看到國內真正面對和檢討這件事情。實際的情境是,台灣建築師走不出去,有限的國內市場卻又透過國際競圖被瓜分。痛定思痛,許多方面檢討是應該要做的,至少要有人開始。

個人淺見,國際競圖是必須被支持的。其實不管是哪個國家,國際競圖是趨勢。在全球化時代,文化的貫穿力無遠弗屆,地球村的時代,建築的表現實在也沒有必要關在門裡面自己搞。從建築史的角度來看,全球化的經驗技術的流動,本來就是建築「時代精神」的內涵之一。國際建築的交流,能帶來文化的交流,經驗的學習外,也包括創新的刺激、技術的升級、視野的打破。我所熟悉的德國為例,德國的建築發展實力堅強,可是從1901年第一屆建築展在德國Darmstadt,建築案的表現和建築師的遴選就是國際競圖,由維也納分離派大師Olbrich領軍,其中帶領了當時還只是藝術家的Peter Behrens當學徒,蓋了自己第一棟的建築,從此開展了影響世界建築的人生歷程。不但在柏林完成了當時建築技術大突破的AEG渦輪工廠,還以AEG首席建築師的身分,成為科比意、格羅培、密斯等人的建築導師。德國後續的建築展,無論是1927年斯圖加特的Weissenhof聚落,1957以及1987的柏林國際建築展,1999年的魯爾區改造。這些影響德國與世界的各種建築計畫案,不但成為推動建築發展與都市更新改革的主要平台,在操作上也一直維繫著德國開放性的傳統,採取全面國際競圖的方式。作為建築師遴選與建築表現的唯一方式。透過國際競圖,讓德國的建築一直保持著進步的動力,並在文化混血的主導過程當中,持續帶領國家建築發展的趨勢。

國際競圖因此不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從更長遠的變遷角度來看,這種視野的堅持,或許是台灣文化能夠保持開放和創新的基礎。制度或許需要修正,內容或許能夠更好,國際競圖是應該要被開放性的來看待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鼓勵國內建築團隊正向面對國際競圖、參與國際競圖,甚至真正走出國內,參與不同國家的國際競圖顯然是台灣建築走向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步。當然,為了讓討論避免落入國際競圖只是單純慕外的套套邏輯,咱們也應當嘗試知己知彼,透過公開的討論,藉此看清楚我們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有能力真正走出去。

個人擔任過幾次建築案國際競圖的評選,自己也參加國際團隊過參與過國際競圖的競賽,累積了一些觀察。願意野人獻曝,面對一下這個大家經常隱晦不談的課題。一些經驗分享,希望指出關於台灣建築師在競圖中表現比較弱的關鍵,或許能夠作為台灣建築圈討論參與國際競圖的起步。整體來說,個人觀察到五個關鍵弱點,是台灣建築團隊在國際競圖表現中比較吃虧的地方。

首先是Proposal as a Solution:建築提案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對策上。一般而言,每個建築案都有其特殊的問題脈絡,往往需要特別視野,提出跨專業高整合的解答(Solution)方案,來面對這些問題。這種問題解決的方案,往往不是單一建築技術、機能或形式的問題。技術挑戰、文化意識形態、社會心理、國際局勢與角色、環境危機與氣候變遷等等議題,往往糾結扣連在問題意識的背後需要被回應。台灣建築團隊的提案,經常偏向單一面向或部分面向的思考,往往在這個關鍵課題上,難以服眾,吸引力不夠,一開始就吃了大虧。

第二個吃虧的地方,在於台灣建築團隊之建築提案對都市紋理與脈絡掌握能力不足,對整體地景脈絡未來可能展現的效果,也難以作出令人心動的詮釋。這個批評的關鍵牽涉到我們自己建築教育的侷限。長期以來都市設計教育的錯誤,讓我們普遍認為都市設計的議題不過就是建築設計的放大,對於周遭環境大多是觀察心得式的口頭回應,相較國際團隊能夠具體對周遭都市紋理做出形式與內涵的分析,進而提出令人信服的詮釋回應,往往是天壤之別。當前國際趨勢,都市涵構主義已經不只是一種觀念,而是一種基本的素養和能力。建築案如果沒有能力在都市與地景涵構間展現其設計理念,根本就很難入眼。

第三個吃虧的地方,在於台灣建築團隊的設計在工業技術整合能力的不足。當前的建築設計,早已跨越先創造空間和形式,再來思考結構系統與構造技術如何因應的傳統邏輯。建築空間本身就是結構系統的表演,建築的品質就是構造系統的品質。台灣建築團隊跟工業界往往是脫節的,對於新結構系統和構造系統的發展往往缺乏能夠掌握和把玩的能力。這個困境的結果是台灣建築團隊不容易展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空間表現。

第四個弱點比較抽象一點,咱們建築師對屬於這個社會背後影響著我們生活之「時代精神」回應能力比較弱。「時代精神」是什麼當然不易琢磨,也容易各自表述,當然更不是當前紛紛穰穰社會的表象。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具有普世價值的新發展趨勢,包括環境責任、社會責任、文化責任或甚至是經濟責任等。這背後其實潛藏著台灣建築界對普世價值一般公共議題缺乏關切。這種對公共議題關切的斷裂,也不容易讓作品呈現出應該有的特殊氣質,容易流於平庸或庸俗。

最後一項弱點,是台灣團隊在建築計畫上,很難表現不同專業間真正的合作的經驗及能力。現在在競圖中,大多要求了建築師跨部門與跨專業的整合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來自真正的合作。然而實際競圖時,通常檯面上站滿了所有需要整合的團隊,甚至都在比誰被誰大咖。然而從計畫的內容上來看,其實很容易且清楚的能夠辨識處彼此頂多只是從屬關係或結盟的關係,而不是真正的合作關係。

以上羅列的議題,當然也僅是觀點之一,有意義的發展,其實是大家理性的公開來討論這種困境。只有直接面對問題,面對挑戰,台灣建築才有機會再國際間走出自己的道路。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