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賢:台南城市空間觀察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劉木賢:台南城市空間觀察

文章 forgemind.news »


台南城市空間觀察


作者:劉木賢建築師

當媒體聚焦台北柯P的城市策略,讓我們也看看台南近年的發展。賴清德曾找林欽榮當副市長,但似乎沒給太多發揮就離開了,現在又找了曾旭正當副市長,顯見賴市長喜歡找建築人協助治理城市。檢視台南近年城市發展過程中,曾犯了一些重大的錯誤,比如運河盲段填平蓋了中國城,擋住了從中正路底看運河落日的美景,近來又要爆破中國城來恢復昔日景觀。再如海安路地下街,砍斷府城地下水文與城市紋理,地下室成了好久的蚊子館,去年才成為地下停車場。

最近台南建築師公會針對「南方建築三年展」進行一些討論,也拜訪曾副市長談到公會如何與市府互動?如何幫忙都市診斷與建設?如何讓重大建設成為一種開放議題?以避免政壇常見好大喜功錯誤的建設。

台南城市空間的關心議題

建築人每天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對週遭環境應比一般人敏銳,對城市空間也有一些專業看法。以下就近日幾次會談中,自己對台南城市空間的關心議題,初探如下:

一、南方建築三年展

公會策展,以往建築師們都是找三年內最佳作品參展,展覽時熱熱鬧鬧,卻總是少了議題,難以引起社會的關注。我們常感嘆社會對建築師的認識不足,不若對醫師、教師等行業的尊重,社會也覺得我們好像只對有錢的建商服務,對社會沒有太大貢獻。如果,每個參展建築師能以自己設計作品為起點,探討相關都市空間議題,比如設計住宅的談:街道都成了停車庫,舊有巷弄文化不見了?設計公共建築的,就以基地分析時所碰觸的議題,提出專業者的看法。展覽時再以一段影音呈現,讓建築師的作品與環境議題相結合,呈現對都市空間公共議題的論述氛圍,絕對比政府文宣或媒體文字報導來得有感染力。就讓這次建築展,呈現建築師對生活環境的關心與看法,也讓市民了解建築師對都市的貢獻。

二、吳園作為城市願景館

常有人將台北比擬東京高雄大阪台中似名古屋,那台南京都是相對應的。隨著這些年對文化史蹟的重視,府城一座座咖啡館、餐廳與民宿坐落在不起眼的小巷中,將老城區的巷弄文化妝點得更迷人,每遇假日吸引很多遊客慕名前來踏尋。

近年來府城整修了許多歷史建築,作為文化、教育、美學等展示空間,卻缺少了對整體城市空間概念的展示。其中吳園最適合,若將公會堂的大廳提供作為城市願景館,半地下城幽暗的空間展示歷史特色,將府城過往文化史蹟與未來重大建設串在一起,提供市民與遊客一個對府城過去、現在與未來整合與想像。

三、對農地住宅說NO

建築師這個行業職業過程中,難免會面對許多法規的灰色地帶,比如住宅區容積不足,要不要將陽台改室內?工業區蓋住宅好不好?農地蓋別墅可不可?近來,隨著台南升格或北部過多炒房資金南下,不少農地準備蓋別墅。看了宜蘭,在美麗的農地上蓋了美麗的建築,儼如建築動物園,一塊塊的農田失去了耕種,建築師成為傷害土地倫理的幫兇,何其諷刺!希望同業們遇到想在農田地景中築夢的業主,理性地說:NO,並告訴他未來鄰地農藥噴灑會傷害他的健康,讓他理解到所謂別墅的視覺美感,原來只是一種錯誤的假象。

四、再見烏橋

烏橋牌香腸是台南重要美食,但烏橋不見了!話說台南運河由日本人在台開挖,烏橋就是在運河上的橋。橋身用枕木鋪設,鋪上柏油防止腐蝕,因黑壓壓的顏色而稱「烏橋」。因道路拓寬,烏橋拆掉了,舊址就是目前府前路上的新南橋。現今「新南橋」橫過運河,白色的水泥橋身與任何一座水泥橋一樣的普通,若能在顏色造形空間上與烏橋產生一點連繫,都能讓空間記憶產生連想,進而串起府城的故事。

五、施琅Vs鄭成功的空間對應

施琅與鄭成功的恩怨情仇故事,猶如吳越春秋的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更讓我聯想到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而避走他鄉,投靠吳王,再反攻楚國殺楚王鞭屍祭父。歷來雖然「成者為王」,由成功者撰述歷史,然而失敗者卻常成為戲劇中的「悲劇英雄」,項羽、岳飛、鄭成功皆是。鄭成功以台灣府城為反清復明基地,最後卻在鄭克爽手中降施琅,施琅沒報殺父之仇,祭鄭氏以收攏人心。台灣人以延平郡王最高規格祠祀奉鄭氏,而祭祀施琅卻躲在斜對街的小巷中,將其寄身於小小的土地公廟合祀之。這是一件幽微而有趣的歷史空間價值事件,代表台灣人對二者的褒貶,亦或政治上對空間權力的主張?但,若能將二者三代之間的恩怨情仇,以適當空間鋪呈,還原記錄歷史過程,將使空間更俱戲劇性與張力,而府城老街區也將更迷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