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改革?其實我們已經慢慢開始…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王喆:改革?其實我們已經慢慢開始…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改革?其實我們已經慢慢開始…


作者:王喆建築師(新生代建築人,東海建築系畢業,新科建築師,現兼任東海逢甲等建築系教職;曾赴日本伊東豊雄等事務所工作,代表日方擔任台中歌劇院專案經理)

(感謝建築改革社呂欽文社長的邀稿,讓經驗有限的晚輩能有機會整理一些觀察野人獻曝,詞不達意或謬誤之處還望各位先進能不吝指正。)

記得十幾年前在畢業評圖場上拍拍手鞠躬下台,因在校時設計課程教育大多鼓勵創意,便天真地抱著「創意發想就是建築設計的全部」的信念,獨身前往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並期待著自己大展創意長才。動身前,挽起袖口意氣風發地有個想法,想看看僅受過國內建築教育的自己與世界各地名校的畢業生,到底在「創意發想」上能否互別苗頭?

進入事務所的初期,唯一不適應的大概就僅有因民族性不同而導致超長工時的壓力!(每日正常工作時間為10:00~24:30),但仍因為幾個「創意發想」獲得些肯定而洋洋得意,甚至因此萌生國內的建築教育實在不遜色於幾所知名學府的念頭,甚至更篤定設計創意就是建築設計的全部的天真信念。工作漸漸深入後,漸漸進一步了解事務所習慣以大量模型操作作為設計發展的工具,越做越大的比例其實目的是細部的講究等,然這些都還僅屬於事務所內部的工作…

一直到有機會與事務所外部的專業顧問一同討論,才深刻地有更大的體認與衝擊!

原來,「設計技術」才是建築設計能有所突破的核心關鍵,其重要性遠高於一廂情願地單方面創意發想。在建築設計本質為溝通語言的基礎上,建築師與專業顧問群才有機會能具建設性地共同激發出前瞻性的作品。而所謂設計技術並非消極地指僅符合應遵守的相關技術規範(如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等),而是更積極地爲實現建築設計需要而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總和。甚至可以簡單的說,建築創意的突破是建立在具知識基礎的技術突破或整合上。

也因此,自己才漸漸地明瞭,越南胡志明建築學院及河內集合住宅案裡,如何以建築配置及量體孔隙來精準控制風的流向,創造出沒有風死角而舒適的共同空間。千葉打瀨第三小學中,如何以剖面型態及消音箱天花來精準地控制的聲音,創造出沒有硬性隔間卻不相干擾的彈性使用教室空間。也因此進而更欽佩如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及仙台媒體中心,將空間型態與結構型態合而為一相輔相成所克服的挑戰。這些,絕非建築師單打獨鬥地投入更高的精力於單方面的創意發想即可,而是需與一群具建築共識的專業顧問群共同合作始可達成的傑作。(還有許多親身經歷的經驗因篇幅恐無法一一詳述)

若依Vitruvius《建築十書》之建築設計三大主要標準:堅固、實用和美觀為出發點,對應當代專業分工下建築專業中的三個角色: 空間機能與美學之建築師(當然還有法規)、安全與美學之結構顧問、舒適性與使用性之環境(機電)顧問。觀察我們的建築環境,結構顧問大多是自土木工程背景,機電顧問大多是電機工程相關背景,其教育過程中未能有建築空間相關的訓練,更難於有美學上的訓練。想當然爾地,當建築師以建築為溝通語言時,勢必容易產生難以相互理解的情況發生,更難以共同設計出具突破性的作品。

而上述扮演著「設計技術」關鍵角色的日本專業顧問,其雖在結構或環境上具有高度的專業,但令人吃驚的是其竟大多是建築背景出身。此時,自己才驚覺原來在日本的建築教育裡,除了我們所習慣的創意發想(或空想?)為導向的設計教育外,更有一種具技術基礎的設計教育模式。

若將此模式視為一種建築改革的可能方向,那麼近年來,我們似乎已經慢慢開始。

漸漸地在建築執業界中觀察到以建築空間設計為核心的結構設計及少數的環境設計之顧問公司的出現,並積極地與建築師合作試圖創造出更具突破性的作品。而在建築教育界中,雖現在技職體系似乎已不再重視技術,但在部分大學的高年級設計課程中,已可觀察到以結構力學或環境因子為出發點之建築設計課程出現,並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初步成果(如今年台灣學校團隊受邀至日本參加SSS工作營並獲得最優秀賞等)。

若改革已經開始,那麼也許我們該做的便是加快腳步…

調整我們對於建築單一設計發想的習慣,
建立跨專業的共同溝通語言,
培養並重視設計導向的技術人才。
期盼進而創造出更具突破性的創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