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新館 台裔建築師王弄極獲獎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站長eaGer

北京天文新館 台裔建築師王弄極獲獎

文章 站長eaGer »

圖檔

北京天文新館 台裔建築師王弄極獲獎

丁榮生/台北報導  (20060614)

畢業於台灣東海建築系的旅美建築師王弄極,日昨以北京天文館新館獲得洛杉磯美國建築師協會設計獎。
北京天文館新館於2004年開館,也是北京為了08年奧運系列建築的作品之一,他藉塑造一片巨大且通透的玻璃維幕建築,開啟北京過往以厚重量體為主的鋼筋混凝土公共建築之後的新風格。

而如入口之處,藉由卷曲狀來處理,被認為仿若微風襲來、指掌拂過,曲線自然流動,也成為王弄極詩性建築的追索。以玻璃帷幕來設計天文館,他說是在「從天空下看,就像一個浩瀚宇宙的縮影,同時讓其在京城的街頭一隅閃亮,透出神秘而深邃的氣質。」因為通體透明,並在某部份柔軟地彎曲,是有迎風搖曳的型態。

王弄極說,運用高技術建築,凸顯空間的複合彎度曲線,暗示如自然界波斯菊的奧秘,同時北京容許這種玻璃大樓的存在,也意味中國對西方建築現代主義的接納,也才有之後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得魯設計北京歌劇院如水煮蛋建築的存在。



出處

王弄極 獲建築師設計榮譽獎
運用「相對論」概念設計北京天文館新館 美國建築師協會驚豔


【本報記者陳青洛杉磯報導】洛杉磯的華裔設計建築師王弄極(Nonchi Wang),運用「相對論」的概念,設計出宇宙感強烈的北京天文館新館,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洛杉磯分會的設計榮譽獎。多年來這些設計榮譽獎鮮少落到華裔設計家身上。

在洛杉磯開設自營建築設計師事務所的王弄極,給事務所取了一個想像力豐富而有充滿哲學意味的名字「兩棲弧」(Amphibian Arc)。

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耶魯大學建築學碩士的王弄極,在美東打了六年工後,1999年,他參加波蘭一個建築比賽而榮獲首獎後,創立已擁有六位建築師的事務所。

王弄極回想當年促使他創業的波蘭設計競賽,仍感覺很驕傲。全世界約有150名頗有實力的建築師參加那次比賽。波蘭只提供一座古城空了半世紀的一塊空地,讓所有參賽者運用腦力激盪,自行決定設計任何用途或種類的建築。

王弄極想到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哥白尼是波蘭人的驕傲,因此,用很奇特的扭曲的幾何圖形,設計了一座哥白尼紀念館,把哥白尼的成就和天體物理的形象,都融入設計中,沒想到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

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師事務所後,王弄極專注於公共建築以及大型商業設計。2001年,陳水扁剛上台,有過把總統府拆掉重建一個台北廣場的想法,邀請世界各地設計師參加設計投標競賽。世界名家紛紛參與。前三名設計,全由西方建築名家奪得,他卻獲得三名之後的佳作獎。重建總統府的構想,後來不了了之。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師都湧到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尋找商機。王弄極參與中國多項公共建築和發展計畫的競標,多次獲得設計首獎,只因為關係不夠,最後還是無法把工程拿到手。

1998年,在瀋陽科學博物館的設計競標中,王弄極與中國北方實力最強的北京設計院,並列設計第一名。雖然他仍然無法拿到施工計畫,卻為北京天文館的設計播下了種子。

有一個夢幻似天穹的北京天文館,是北京的地標之一。但建築已相當老舊,希望在旁邊再加建一座新館。北京有關部門花了十年時間,經過無數次的規劃,設計競標,仍無法找到合適的設計方案。

2000年,北京申請主辦奧運,對新天文館的設計要求更高。志在必得的航天設計院競標截止日期前兩週,打越洋電話與王弄極聯絡。

王弄極大膽打破當時一些硬性的規定,讓舊的樓宇作新樓宇的背景,兩棟樓宇互相襯托,舊樓是一個星球式似的大圓頂,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原理,凡是大質量的天體週邊的空間紋理,一定會被扭曲,為此,王弄極特別把新樓宇大門的玻璃,扭成很大的弧度,也屬創舉。

當新大樓建成後,兩棟樓宇的和諧之美,令北京人驚艷,許多建築設計行家,也讚嘆不已。目前,王弄極正在石家莊,設計建造一棟商住混合的高層建築。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7-02-09, 11:19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圖檔

出處

運用相對論設計北京天文館新館 華裔建筑師獲獎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洛杉磯的華裔設計建筑師王弄極(Nonchi Wang)﹐運用“相對論”的概念﹐設計出宇宙感強烈的北京天文館新館﹐獲得美國建筑師協會洛杉磯分會的設計榮譽獎。多年來這些設計榮譽獎鮮少落到華裔設計家身上。

  臺灣東海大學建筑系畢業、耶魯大學建筑學碩士的王弄極﹐1999年參加波蘭一個建筑比賽而榮獲首獎後﹐在洛杉磯創立了已擁有六位建筑師的建筑設計師事務所。

  自己的設計師事務所創立後﹐王弄極專注于公共建筑以及大型商業設計。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師都涌到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尋找商機。王弄極也參與了中國多項公共建筑和發展計劃的競標﹐並多次獲得設計首獎。

  1998年﹐在沈陽科學博物館的設計競標中﹐王弄極與中國北方實力最強的北京設計院﹐並列設計第一名。雖然他最終沒能拿到施工計劃﹐卻為北京天文館的設計播下了種子。

  有一個夢幻似天穹的北京天文館﹐是北京的地標之一。但建筑已相當老舊﹐希望在旁邊再加建一座新館。北京有關部門花了十年時間﹐經過無數次的規劃﹐設計競標﹐仍沒有找到合適的設計方案。

  2000年﹐北京申請主辦奧運會﹐對新天文館的設計要求更高。志在必得的航天設計院競標截止日期前兩周﹐打越洋電話與王弄極聯絡。

  王弄極大膽打破當時一些硬性的規定﹐讓舊的樓宇作新樓宇的背景﹐兩棟樓宇互相襯托﹐舊樓是一個星球似的大圓頂﹐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原理﹐凡是大質量的天體外圍的空間紋理﹐一定會被扭曲﹐為此﹐王弄極特別把新樓宇大門的玻璃﹐扭成很大的弧度﹐也屬創舉。

  當新大樓建成後﹐兩棟樓宇的和諧之美﹐令北京人驚艷﹐許多建筑設計行家﹐也贊嘆不已。(記者陳青)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7-02-09, 11:23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站長eaGer

這個建築暗含靈性

文章 站長eaGer »

圖檔

出處

這個建築暗含靈性

西外大街南側,老天文館堅實厚重的穹頂之後,一座玻璃建築將知識與趣味、科學與人文、過去與未來匯聚一起———這就是北京天文館新館。

投資近3億元、建設3年的北京天文館新館落成試開放的第一天,近3000名觀眾和航太英雄楊利偉一起,率先領略了高科技打造的「神奇宇宙」。

新天文館建築規模21594平方米,裝備著世界首個數位實時全天域投影系統,擁有我國惟一的300毫米口徑太陽真空望遠鏡,世界上最先進的3D動感劇場首次採用了船艙式坐椅,我國最大最先進的4D動感影院的特效也是匠心獨具。

近日,記者走訪了正在北京逗留的天文新館建築設計師王弄極。

天空下的北京天文館新館就像是一個浩瀚宇宙的縮影,在京城的街頭一隅閃耀著神秘而深邃的氣質。如果說建築是會說話的,那麼這個通體透明的、可以在某一部分柔軟地彎曲為迎風搖曳的形態、內部包含著巨大管道的玻璃盒子試圖在講述著什麼?它的設計建築師、美籍華人王弄極道出了這個建築暗含的靈性———它是一個展現相對論、弦體理論等現代天體物理學抽象理論的藝術舞臺。

頗具儒雅之風的王弄極把他幼年時仰望蒼穹的熱情釋放到北京天文新館之中。2001年3月,在保留老館的前提下,北京天文館新館建築設計方案進行招標,中國航太建築設計研究院與美國王弄極建築事務所合作的方案中標,成為實施方案。現在,天文新館已經成為北京街頭上一處引人注目的景觀,作為設計建築師的王弄極卻姍姍來遲,近日從美國來到北京的他初次看到了落成後的北京天文新館,在宏大的茫茫京城遙望天文新館,王弄極感覺到這個建築彷彿是他有意遺落的一句話語,它是茫茫宇宙的一部分,卻又在伸展腰肢和臂膀,試圖讓人們看到無盡宇宙在某一個瞬間的萬千風情。

■和北京天文館新館有緣

記者:當初新館招標,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王弄極:說來我和北京天文館新館真是有緣,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知道要蓋新天文館的事了,那時天文新館好像曾經想透過開發商來做,作為他們的開發專案,我在1999年還接觸過一個有關的開發商。那段時間,關於天文館的各種方案都在討論,包括拆不拆舊館等等。直到2001年,政府決定保留舊館,在旁邊再蓋一個新館,決定以招標的方式選取建築方案。我有個在中國航太建築設計研究院的朋友,他曾看過我1998年設計的瀋陽科學館,認為設計理念很新,時代感也很強,於是找到我,告訴我北京天文館新館招標的事情,讓我趕緊準備一個方案競標,就這樣,我和天文新館有了10年的感情之路。

記者:你花了多長時間準備方案呢?

王弄極:時間很緊,就兩個星期的時間,如果把列印、郵寄等時間扣除外,也就10天的時間,最後還競標成功了,對我來說是件非常榮幸和驕傲的事情。

記者:當時招標對你的建築方案提出具體要求了嗎?

王弄極:有一些功能上的要求,還有一些「端莊、大方、現代感強,能突出科普意味」等詞,這些都是很籠統的要求。我的設計方案市裡領導很喜歡,所以我很感謝他們,不然現在的天文新館也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讓新館和舊館對話

記者:北京天文館是建國後北京第一批大型建築之一,外觀是一種西方古典式的構圖手法,給人以一種肅穆的感覺,那麼在新館的設計上,怎麼能做到新與舊的和諧並存呢?

王弄極:我想新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應與舊館相輔相成,有對話關係,如果說舊館是天體,那新館應是圍繞在其周圍的時空。新館以較單純的體量插入老館的南側狹長空間,讓新館成為老館的一面背景墻。

記者:天文館建築自身往往成為人們對宇宙形態描述的載體,舊天文館造型語言中的均衡、對稱和穩定的構圖原則是20世紀早期天文館的代表。它是人類始於畢德哥拉斯、完善於牛頓的經典天體物理學對宇宙秩序理解的建築學表達。而你在設計新館時,基於時代的進步,怎麼樣來闡述一種新的宇宙觀呢?

王弄極:這個方案體現的是我個人對21世紀天文館主題的認定。我試圖從相對論、弦體理論等物理學概念中獲取靈感,形成建築語言。北側立面是一面30米高的玻璃幕墻,幕墻在靠近老館穹頂的部分輕柔地彎曲,這一設計理念來自相對論中關於大質量物體的引力可以使其周圍空間彎曲的理論,這種處理手法不僅是對相對論的具象圖式,更重要的是使新館幕墻與老館相距9米輕柔拂過,從而化解了兩者的緊迫空間關係。在主入口處,向內彎曲的雙曲面中空玻璃幕墻超越了人們對於入口的通常空間體驗,既是對「蟲蝕洞」的擬態,也將玻璃材料的熱塑性特質表達得淋漓盡致。在這裡,穿越遙遠時空的捷徑———蟲蝕洞,在概念上轉換為內、外空間的連接通道。玻璃幕墻裡面四個形狀不規則的玻璃桶體扭曲著穿出玻璃盒子的束縛伸出屋面,其設計意象來自弦體理論中弦體結構的數學模型的片段。這四個「弦體」的內部分別是3D數位化太空劇場、4D環幕影院和樓、電梯等豎向交通空間。它們賦予了外形規則的北立面以動感與活力,為這片謙遜地退在老館背後的背景墻增添了表現力。

記者:很有意思,透過對現代物理學中相對論和絃體理論的建築學擬態,天文館這一鋼材、玻璃和水泥的聚合體與宏觀如宇宙、微觀如粒子的整個客觀物質世界聯繫在了一起。

王弄極:現代物理學正在改變人們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方式和審美傾向。人們意識到不對稱、不規則、偶然性、混沌正是宇宙的內在本質之一,並在其中發現了有別於嚴謹、對稱、秩序等傳統美學法則的美學新源泉。總之,天文新館建築立面中空透的玻璃、金屬等現代建築材料和雙曲面玻璃、「弦體」等現代建築語言與老館莊重、均衡的厚重體量形成的鮮明反差,標註出二者在時間上的跨度與設計思想上的變遷,為天文館建築群增添了歷史性特徵。

記者:那你覺得新館和老館相比,在展示功能上主要有哪些不同呢?

王弄極:在展示空間的組織方式和展示手段上,新館與老館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當今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展示設計發展趨勢之一就是展示手段多樣化,突出娛樂性、參與性和互動性。新館在僅約6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中就設有三個影院,正是反映了這種發展趨勢。其次,老館展示空間的組織方式是各部分涇渭分明,展廳與天象廳各自獨立,條理清晰。而新館的流線組織則是水乳交融,即把各個影院和專題展廳嵌入固定展區。各個影院和專題展廳是亮點,而固定展區提供整體展示背景。

■完成了我75%至80%的設想

記者:這些想法在實施過程中的難度很大吧?

王弄極:對,但好在我們遇到了來自政府、施工單位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援。這次的玻璃是三度彎曲的,是我先用電腦模型做好,再教城建單位怎樣做出效果,達到要求的精度,為此我們特意從美國引了一個軟體過來,他們也認真地學習了,因此整個過程中,沒有發生技術斷層,我們協力合作,溝通得非常好,施工圖和電腦模型密切聯繫,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所以才有現在的新館。

記者:實施過程中,你回來的次數多嗎?

王弄極:也就五六次吧,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不用每次都飛來飛去的,我們經常透過網路聯絡,有時也會派我的人來看一下,整個過程很愉快。

記者:看到現在的新館,你覺得與你當初的設想還差多遠呢?

王弄極:75%至80%都做到了,很難得,所以我說我非常幸運,讓我很驕傲,儘管有些小瑕疵,但已經是非常好了,中國向上發展得很快,幾乎讓全世界嫉妒。

記者:你所說的瑕疵是什麼?

王弄極: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說……我這次是新館開放後第一次進去,覺得新館裡被放置了很多奇怪的東西,比如進口處是大花瓶,還鋪著紅地毯,我知道這可能體現了人們對新館的喜愛和重視,但我看著覺得很奇怪。此外,新館裡面還被「塗抹」了不少,在門口裝了一些燈,像是描了眉毛。還有一層居然設置了商品部。我在地下一層設置了咖啡廳,是可以聊天吃東西的,在國外,是不允許邊吃東西邊喝水邊參觀的,國外的博物館也就是博物館,天文館就是天文館,不會有什麼紅地毯之類的裝飾。其實在規劃書中也寫著不在一層設商品部,想法是很先進的,但實施起來可能又會回到老路上,可能設計師通常會想法天真一些。還有標書中也提到了停車要求,對廣場也要求很高,但現在看著也似乎差了那麼一點點,像是衣服穿對後,附件沒戴好,不知是否和預算有關係,很可惜。但總的來說,我已經很驕傲了,只有在中國才能把我的這個方案實施,我1993年設計的波蘭哥白尼紀念館現在才說要動工,以前一直缺少資金。

記者:你認為新館與世界上的天文館相比,能處於什麼位置呢?

王弄極:不是我王婆賣瓜,我認為這個新館是最棒的,非常超前。

■用建築表達對科學的熱情

記者:你怎麼看北京的建築?

王弄極: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師來中國,我個人就是受惠者,在別的地方這個新館是蓋不好的,造價太高,人工太貴,美國又都蓋完了,已經沒有再大空間。我認為北京的建築是更精煉更成熟了,能用很少的東西表達建築的含義。

記者:這種簡單的設計是否是國際趨勢?

王弄極:算是目前的主流吧,現在被稱為是超現代主義,講究通透、光線、材質、特質,設計很簡單,但簡單不意味著廉價,通常要用更貴的方法解決簡單問題,建築說白了算是有錢人玩的工具。這種主流之中,也有一些大師依然在做難度極高的建築,製造風尚。但通常說來,也是造價很高、設計頗為辛苦的建築最終會留下來,就像埃及的金字塔,它們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記者:從天文館新館來看,你對天文地理也很有興趣?

王弄極:是的,我是臺灣生臺灣長,然後去美國耶魯大學學建築學的碩士課程,畢業後就跟著別人做,積累經驗,1993年設計了哥白尼紀念館,參加了波蘭的一個建築雙年展,獲得第一名,當年我自己開了建築事務所。喜歡天文物理是我小時候的愛好,我高中的時候就看《相對論》了。

記者:那為什麼決定學建築了呢?

王弄極:因為我覺得數學不夠好,但是我又想學理工科,於是找到了建築這個專業。科學知識引導了我的建築之路,我看了很多科學書,但我認為自己還是個建築師。建築是表達思想和文化的,其實偉大的科學家也都有超凡的想像力,他們也不僅僅是所研究的那一科優秀。我認為建築師也是需要有想像力的,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建築表達對科學的熱情。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7-02-09, 11:2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站長eaGer

王弄極建築師當年曾經參加總統府廣場改造計畫國際設計競圖

文章 站長eaGer »

王弄極建築師當年曾經參加總統府廣場改造計畫國際設計競圖,獲得佳作。

作者:王弄極
國籍:台灣
主題:民力如流水、民意無阻籬
設計概述:
本案以人民為主要考量,於基地內創造人民如水流的空間,並利用透明無阻隔的國民廣場空間,促進開放自由的資訊交換與周圍厚重垂直權威式的官式建築提一強有力的對立平衡,為民主的本質說話,強調無牆無藩籬的民主空間。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ykw

文章 ykw »

滿想聽在台灣推廣所謂數位建築的老爺們, 就這個作品給點開示 orz

什麼華人之光的屁話就不必了. :roll: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488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台裔建築師王弄極 (華豐) 過世於美國洛杉磯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曾成德老師 FACEBOOK

20151004_

令人遺憾的消息:王弄極 (華豐) 過世於美國洛杉磯。

王弄極 1981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1987 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環境設計碩士。他於 1992 年參加奈良/東陶世界建築三年展,以作品 “太空器械建築” 獲榮譽獎,1993 年參加波蘭克拉科夫建築雙年展以哥白尼紀念館榮獲首獎。當時台灣建築圈也紛紛報導這位後起之秀。

王弄極是美國加州註冊建築師,1992年創辦 amphibianArc (雙棲弧)建築事務所至今。2000年後多在中國發展,最著名的作品可說是曾經出現在京奧宣傳短片上的北京天文館 (2001年設計,2009年中國建國60年建築創作大獎,2006年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006年美國建築師協會設計榮譽獎。)

王弄極熱愛建築,90年代中留學於洛杉磯地區的台灣學子大概都親炙過他的熱情與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與學習力。王弄極早期以液態建築,後期以立體書法為他的建築思想立論,以 "表意 (中國造字方法)" 所演繹而成的敘述法為他的設計手法創作。

我的好友,旅居洛杉磯地區的華人女性建築師葉怡秀 Yi-Hsiu Yeh 寫了一段極動人的追念文字,如下:
Everyone who had worked with Nonchi came to care about him deeply. We wanted to be near him in hoping to bask in the glow of his talent, his optimism, and his childlike inquistiveness which propelled his thriving practice. We watched how his office grew, from a humble wall-to-wall carpeted apartment near UCLA to eventually occupying an entire floor of an old art deco building on mid-Wilshire. Ultimately, we bore witness, vicariously, to a life that only the most courageous, optimistic and persistent among us could dream of. And it is because of that, when he passed, a piece of each of us died with him.

王弄極的追思儀式定於10月17日在洛杉磯舉行,細節我並不清楚。但是有興趣了解他的思想與作品的朋友可以造訪 amphibianArc 雙棲弧建築事務所的網站:
http://www.amphibianarc.com/zh/firm-profile/
建築界的資深記者丁榮生曾多次報導過王弄極其人其作,楊恩達 "eaGer"Enta Yang 的準建築人網站資料庫仍保有轉載,連結如下:
viewtopic.php?t=8641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