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立建築師設計之毓繡美術館 將於2014年在南投九九峰下現身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藝術不是高高在上! 一座隱身南投小鎮的現代美術館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藝術不是高高在上! 一座隱身南投小鎮的現代美術館
2016-05-26 14:29 聯合新聞網 文章提供/遠足文化

毓繡美術館的地點很特別,坐落在南投縣草屯鎮平林裡的小村落,典型的農業聚落,以種植葡萄和荔枝為主,一般人並不熟悉。

過去,美術館就是藝術家展示作品的地方,現在的美術館則有了新定義,在廖偉立眼中,「這是座小而美的平民美術館,Art Village(藝術村落)中重要的旗艦店,既有藝術品可以觀賞,也能看表演、聽音樂。」他認為,這樣的美術館應要能散落在世界、台灣各地,跟在地常民生活結合,讓美術館容易親近的。

最初,業主(本土企業人士侯英蓂與葉毓繡夫婦)邀請廖偉立設計美術館時,就希望他們不只是在平林裡蓋一間美術館而已,更期盼能將藝術與生活美學帶入當地。因此,早從美術館還在籌備階段起,由美術館團隊所發起的平林裡「巷弄美學」活動就已經展開,原本髒亂的空地被整理成小公園,藝術家的創作進入巷弄之中,整個平林裡搖身成為一座美術村。藝術在平林,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抽象名詞,而是打開家門就能感受到的生活。

設計之初,業主跟廖偉立所溝通的關鍵字,就是「簡單、雅緻、細膩」,而廖偉立在設計上,也以「退」、「簡」、「藏」來回應,這三字分別意謂著「低調」、「精緻」與「俐落」。就如同廖偉立的其他作品,毓繡美術館同樣呼應地景,並儘可能維持原有的地形與景觀,像是保留基地內原有樹種以及周圍的葡萄園。同時利用地形高低差,在基地最低處設置生態池,既具備蓄水功能,也能調整微氣候。

基地的北向是九九峰,有著火炎山的景觀特殊,峰峰獨立,卻又連綿不絕,而南向則臨烏溪,溪水潺潺,因此,廖偉立也將毓繡美術館定位成景觀建築。整座基地位在九九峰南側的台地上,坡地前後高差達七米,建築師在設計上因地制宜,把美術館最重要的「主館」、「餐廳」及「假日學校」拆成三部分,「就像聚落一樣,房子自然生成。」

廖偉立認為,「建築應該是人和自然中間的轉接器。」為了讓使用者進入美術館能有「慢下來」的感受,廖偉立將中國園林「一阻、二引、三通」的概念放進建築裡,訪客經由人工長廊的引導,在交錯的中介空間及光影變化下,慢慢的由外至內,進入主館所在位置。緊密與彈性、明與暗相互交織出的空間變化,也為展品及觀賞者編織出舒適的尺度。

對廖偉立來說,建築能夠完成,就是找到業主、建築師及營造廠三者之間的平衡,光是一塊「磚頭」,背後就是無數次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討論,也是漫長的說服與妥協過程。

曾經,磚造廠所燒出的磚,顏色比預期來得深黑、形狀也較不平整,但廖偉立卻在這份「弄拙成巧」中,看見了與平林鄉野呼應的樸拙感、時間感與溫潤感,「尤其主館砌磚完成後,與周邊的餐廳、鄰房、樹林和土地、自然的共生、對話的關係會比現在純混凝土的感覺更好,而雙層牆在通風、除濕上都有作用,能夠調節氣溫,冬暖夏涼。」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易.康(Louis Khan)有句名言:「連『磚塊』都想有所作為。」(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意思是說,要傾聽材料的聲音,以最適合它的方式去運用它、榮耀它的存在。

在廖偉立心中,材料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使用者如何對待它。他提到,灰黑磚在歐洲、中國、日本或是台灣等地,都受到許多傑出建築師的喜愛,應用相當廣泛。像是斯德哥爾摩的「聖馬可教堂」(St. Mark's Church),是由當地知名建築師西格德.萊韋倫茲(Sigurd Lewerentz)所設計,建築量體全是由灰黑磚所構築而成。

過程中讓廖偉立最感動容的地方,就是業主能夠理解、進而認同他的看法。雙方在溝通過後,讓「這塊磚」也能在毓繡美術館裡有所作為。廖偉立笑說,他也建築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反省自己。過去孤傲的他,只要碰上意見不同的聲音,就會認為是對方不懂專業、沒有見識。現在,隨著年紀與經驗的增長,他開始懂得傾聽,學習以溝通取代衝突。那句老話,「理想要透過現實才能實踐。」一直在他心裡,「說服業主其實事要先說服自己,誠懇的先過自己這一關,才有信仰跟自信去說服別人。」

如今,瑞典的聖馬可教堂已經完成超過半世紀了,廖偉立親臨現場時,仍舊為教堂外觀、空間與自然環境的融合感動不已。那代表著建築師對材料的熟悉與掌握,平凡的材料,在偉大建築師的設計下,卻能成為傳世作品。而這一切,都是業主與建築師團隊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夠達成。

廖偉立認為,「建築還是必須跨越藝術品。」作為一個建築師的意義,是希望作品,對社會、對人類、對城市與居住環境,而不只是單純的創作,「我也還在努力。」

(本文出自《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遠足文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