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GSD - 中國建築師王澍演講影片 談 Geometry and Narrative of Natural Form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哈佛GSD - 中國建築師王澍演講影片 談 Geometry and Narrative of Natural Form

文章 eaGer »

哈佛大學 GSD - 丹下健三講座 - 王澍演講影片
Wang Shu, "Geometry and Narrative of Natural Form"


王澍,1963年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畢業,2000年上海同濟大學建築成規學院教授及建築系主任。作品有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二期工程、寧波博物館等。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代表建築師,參展作品「瓦園」;2006年參加荷蘭建築師協會(NAI)主辦「中國當代建築展」;2005年參加義大利帕爾瑪國際建築節「中國新建築展」。



Lecture by Wang Shu, Principal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and Head of the Architecture School, China Academy of Art.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was founded in 1998 by Wang Shu and Lu Wenyu in Hangzhou, China. Their approach is based around a critique of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which they view as complicit in the demolition of entire urban area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reas through excessive building. The practice first came to wider attention in Europe with their pavilion for the 10th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in 2006; a comment on the on-going demolitions, their installation 'Tiled Garden' was made from 66,000 recycled tiles salvaged from demolition sites.

"Rather than looking towards the West for inspiration, as many of their contemporaries do, the practice's work is embedded in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In particular they reference everyday building tactics of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strong vernacular tradition of building in China. The name of their practice signals this commitment to learning from the 'amateur builder', focusing on craft skills and applying this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Wang Shu spent a number of years working on building sites with traditional craftsmen in order to learn from them. Combining this traditional knowledge with experimental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intensive research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respond to the ongoing challenges of the rapidly urbanising context of China. They do so with a site-specific architecture that valorises crafts and skill ov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This text and more can be found here.
Wang Shu, WangShu, China architect,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inner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哈佛GSD - 中國建築師王澍演講影片 Kenzo Tange Lecture: Wang Shu

文章 eaGer »

「差異、手工、業餘」可說是王澍的基本價值觀。他認為:「全球化」時代的「全球標準化製造」的巨大力量是對維持真正的地域性差異的威脅。王澍把他的工作室叫作「業餘建築工作室」就在於針對全球標準化製造背後的簡單專業化的抗拒;對真實的、自發的差異性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捍衛。(這有點類似謝英俊所謂的每個人都可局部的介入生產-指建構過程。)

王澍再解釋說:「我想說的是,在所有那些全球標準化的知識之前,有一種前知識的理解,決定著生活是否有真實的含意。真正自發的、差異性的生活,一定帶有體制外的特徵。」前知識有其歷史背景和在地的特殊性,具有生活的真實意義,是要被尊敬的。王澍和張永和都還保有文化人的特徵,做建築仍維持著對世界批判的態度,大有「有為者亦若是」的氣魄。

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正式參展,受到高度的重視。王澍代表參加(和藝術家許江合作),展品是「瓦園」。其實這背後有他重要的觀念:

1、正視環境生態。在大量的拆、建、拋棄之後,recycle是個重大的問題。王澍把舊瓦棄磚混合在新品中使用。(這或還有些許的浪漫。劉家琨更直接,把廢墟的廢料在地處理後,馬上成為新房子的建材,賦予舊料新生命、新意義。)

2、王澍只帶了妻子陸文宇(亦為建築師)、三個研究生、三個工匠(瓦工、竹工、木工)八個人自己動手作,這是手工的實踐,以勞動的方式完成個別的差異。

王澍用舊的東西呈現出一個新的裝置作品。在這個世界級的建築舞台上,王澍要說的是理念,而不是自我炫耀,令人敬佩。就連整個展館也放棄了永久館的型式,盡量降低自己的紀念性,把建築開放給環境、開放給人們使用。「瓦園」的題字是「關於超越城市的對話」。

很有意思的是按照王澍的理想,「業餘建築工作室」是一間並非天天工作的工作室,有時畫圖、有時登山、有時親手勞作。作許多小實驗,以積累建築類型和建造方法上的實際經驗。例如「五散房」的小實驗,後來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二期工程中都有所體現。

五散房位在寧波鄞州公園內,分為茶室(二間)、畫廊、咖啡廳、管理用房。五個小建築散落在20多萬平方米的大公園裡,為的是要突顯出個別的差異,類似於江南園林的作法。最特別的是「一波三折」,畫廊的屋頂一波三折,背丘面湖,建築前後各設兩條碎石帶,可作盆景展示用。咖啡廳的地面是曲面,柱子微斜,桌椅均根據地面的變化作成特殊的設計。一間茶室採用三合院的型態,6米高的院子中有一個3米高的青磚台,種了兩棵大樹。另一間茶室用現代的鋼骨、玻璃建造。管理用房是個平屋頂的立方體,從屋中可穿越建築直看到湖面。

王澍表示當初設計五散房是基於三種考慮:一是如何做才能體現具有中國氣質的現代建築。二是如何不局限於造房子本身,要和場地、環境有特殊的配合。三是嘗試各種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築類型。就好像在做科學實驗,不過有時由小放大,則韻味全失(例如「一波三折」)。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一、二期工程是王澍的設計。他仍把從各地拆下來、不同年代的舊磚廢瓦和新磚新瓦混合使用,總共用了600多萬片,散布在建築的屋頂、外牆和地面上。他要從觀念的根源上來解決環境生態的問題。

至於新舊磚瓦混用所表現出來的光澤,使建築物一建成就有了5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歷史;這些材料是吸光的,和自然立刻融合,不像新造的東西「賊光閃閃」(王澍用語)。至於綠地景觀,他反對種花、種草,他認為那違反了勞動和手工;他主張種稻、種蔬菜。二期工程實驗的個性變強了,語言相當錯綜複雜,新舊材料的交替運用、光影的投射變化,全都在測試著建築美學。

寧波美術館是王澍重要而完整的作品之一。它和馬清運設計的城展館、老外灘,已經成了寧波三江口的新地標。王澍當初要積極的介入城市空間的建築方式,但它沉靜與深思的氣質,顯然真正碰觸到了基層逐利重商的神經。在廣場邊原本建了一棟獨立、木製、二層挑高的房子,頗有沉靜與深思的氣質;後被台灣一家連鎖咖啡商外包經營,面目全改。不過王澍也只是說:這是典型的當代中國城市的日常事件,我就冷眼旁觀而已。這倒滿令人感慨的!

王澍有個很不一樣的作品-錢江時代。錢塘江邊一個開發商的住宅案,王澍的設計非常現代、思考很完整,每戶均有獨立性,乾淨俐落,有很好的view,沒有使用舊磚舊瓦。但是王澍卻不太提到它。

王澍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由於現實的壓力,事實上已形成重科技、輕人文的傾向,建設教育亦是如此。王澍一直強調,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個人面對世界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塑造並不斷反省的這種態度,是教育的根本。與掌握知識的數量相比,思考的品質與方向要重要得多。
Meamypeutteby

Yes

文章 Meamypeutteby »

+1. 這是很有趣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