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 Frank O.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傲璇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美國建築師 Frank O.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傲璇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forgemind.news »

素有「建築界的畢卡索」之美譽,以西班牙畢爾包美術館、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設計而聞名於世的美國建築大師 Frank O. Gehry 發表首件亞洲住宅作品。

Gehry 設計的這幢豪宅名為「Opus Hong Kong」位於香港的「山頂」(The Peak),「山頂」即太平山的最高峰,海拔552米,是 Gehry 在亞洲的第一件住宅設計案。

Opus Hong Kong 的開發商為太古地產有限公司(Swire Properties),基地位於香港太古司徒拔道53號(53 Stubbs Road),大樓共十二層,包括10個住宅單元(一層一戶)和雙層花園住宅,面積從560 平方米到 640平方米。
圖檔
↗ Frank Gehry 所設計的香港大平山豪宅 Opus Hong Kong 外觀

太古地產公司說:「用玻璃裝飾的園柱體形成了建築的基本外形,環繞建築物上升的曲線輪廓,使建築物像在微風中搖擺的蘆葦。」,太古表示,大樓結構造價每平方英尺為美金27,000元,也就是說每平方米約為美金290,625元,房價恐怕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在 Opus Hong Kong 內部,以開放式平面配置圍繞一個核心,陽台外加裝玻璃,給人以在船上的甲板上的感覺。建築物與它的基礎部分形成有趣的對比。一些巧妙安排的石頭種植箱,與周圍的綠化環境融為一體。

Frank Gehry 表示,他的創作六部曲依序是:

一:位置分析——地形、交通和鄰近大廈,都繪製成地圖,以瞭解建築物的所在地。
二:規劃實體——在製作地點的模型放上建築物的實體模塊,以便理解建築物和地理環境的比例。
三:觀念設計——利用一連串研究模型,探索不同的建築大小和比例。
四:細節設計——將草圖和研究模型提升為正式的設計圖和繪圖。
五:技術發展——將3D圖像轉化為建築圖。
六:建築施工——不斷地與發展商、建築師和承包商磋商、評估和檢討。

>>相關討論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建築界的畢卡索─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相關圖片
圖檔
↗ Frank Gehry 為設計 Opus Hong Kong 香港豪宅所繪製的手稿
圖檔
↗ Frank Gehry 所設計的香港大平山豪宅 Opus Hong Kong 外觀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 Frank Gehry 所設計的香港大平山豪宅 Opus Hong Kong 建築模型
圖檔
↗ Frank Gehry 所設計的香港大平山豪宅 Opus Hong Kong 建築模型
圖檔
↗ Opus Hong Kong 住宅單元研究模型
圖檔
↗ Opus Hong Kong 概念模型
圖檔
↗ Opus Hong Kong 模型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1 - Location 位置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2 - 鳥瞰相片.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3 - 分區計畫大綱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4 - 分區計畫大綱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5 - 分區計畫大綱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6 - 分區計畫大綱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7 - Layout Plan 佈局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8 - 複式A單位地下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09 - 複式A單位1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0 - 複式B單位地下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1 - 複式B單位1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2 - 2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3 - 3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4 - 5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5 - 6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6 - 7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7 - 8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圖檔
Frank O. Gehry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Drawings 18 - 9F平面圖.jpg by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on Flickr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forgemind.news »

【明報專訊】太古地產(1972)位於東半山司徒拔道的豪宅OPUS Hong Kong,日前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代理消息指樓盤的意向呎價達8萬元,入場費要4.5億元,更指準買家要睇樓,須先證明身家達50億元,令市場嘩然。

OPUS 50億大富之家 設計顛覆傳統
2012-05-12

【明報專訊】擁有50億元身家的富豪,會選擇居住在什麼地方?市場估計意向呎價將達8萬元、地產代理指睇樓要有50億元身家的東半山司徒拔道新盤OPUS HONG KONG(下簡稱OPUS),由有「建築界畢加索」美譽的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除坐擁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不論大廈外形和單位內櫳,都「顛覆」了傳統豪宅強調內櫳四平八穩的金科玉律,令每一個面積逾6000方呎的單位,都能營造出「難以置信的寬敞感」之餘,更全部擁有360度的環迴景觀。

OPUS是世界級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為亞洲地區設計的首個住宅項目,單是此賣點已令物業成市場焦點。

位處港島司徒拔道53號的OPUS ,只由12個單位組成,除兩個花園複式大戶外,其餘10個標準單位的面積達到6000至6900餘方呎,每層只設1伙,相當矜貴。

單位獨一無二 每層只設一伙

為達到蓋瑞所形容的「難以置信的寬敞感」,OPUS 的大廈結構支柱置於主樓之外,除減輕主力牆的承托力,亦使室內空間不受阻擋。此外,彎曲的外牆佈局由玻璃幕牆打造而成,甚至連支柱亦以玻璃鑲嵌,營造出更良好空間感、流通感和透光度,把景觀障礙減到最少。

香港近年新落成的分層豪宅,建築設計主調通常分為兩大類:強調金碧輝煌的歐洲宮廷式,又或強調都會時尚的全玻璃幕牆式。OPUS可謂完全「顛覆」了這兩大傳統;物業採螺旋形設計,令物業在遠處已成途人目光焦點,而此設計亦令每層單位的座向、形狀不盡相同,為住戶提供獨一無二之單位。

「船甲板」式露台 隨時賞美景

為讓住戶可完全欣賞物業之環迴景觀,單位特別採用了一系列「船甲板」式露台,讓它們連綿地圍繞建築外部,以今次參觀之示範單位為例,無論大廳、飯廳、偏廳,甚至主人套房,都被露台所包圍,住戶可隨意從不同角度欣賞室外景色。

睡房落地玻璃窗 視線無阻隔

單位各房間都配置大量的落地玻璃窗,蓋瑞將此建築特點比喻成「戴上了全罩眼鏡」,住客可以不受阻隔,在飽覽景色的同時,也令室內引入更多自然光線;而在物業西南和東南轉角處的塔樓內是廚房及儲物房,設計師特別利用珀石築成,減少日出日落時陽光的直接照射。

明報記者 林可為、林尚民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forgemind.news »

6739呎示範單位 智能電梯 直抵客廳
2012-05-12

【明報專訊】發展商目前將10樓打造為現樓示範單位,單位面積約6739方呎,採用3套房設計。物業一層一伙,特點是不設電梯大堂;換言之,電梯大門一開啟即可登堂入室,設計大膽前衛。或者有人會關心保安問題,但發展商表示,電梯屬智能電梯,即住戶只能乘搭電梯到達自己的樓層。

大廳處正中心 遠眺九龍山巒

除物業外形夠前衛外,單位採用圓形佈局令人感新鮮之餘,也使單位擁有360度的環迴景觀。就以10樓示範單位而言,電梯大門一開即達客廳,但為增加美感及保留私隱性,室內設計師特別在大廳打造了一道大型屏風,只要屏風一關上,即可分隔單位與電梯,而地面鋪砌的是西班牙天然石材,營造出自然的感覺。

由於大廳位處單位的正中心位置,加上物業位處東半山,除港島中西區、灣仔、跑馬至銅鑼灣的景致一覽無遺外,天清氣朗時,繁華的維多利亞港,以至九龍半島星羅棋佈的建築物和遠處山巒,構成了一幅壯觀的風景畫。由於景觀層次涵蓋東面至西面,無論是朝早、黃昏斜陽的迷人美景,都可安在室內觀賞得到。

位處大廳左、右兩側的空間,分別打造為偏廳,以及飯廳;較特別之處是飯廳,內裏再分兩部分,設計師安裝了一張呈花瓣形狀的不規則餐枱,可供戶主與親友10多人同時用膳,以及享用正統的午餐和晚餐;向入稍為伸延,則放置可供5至6人用餐的西式餐枱和梳化套裝,較適合享用西式美食。

3套房飽覽翠綠山頂景

至於3間套房,景觀全以山頂的翠綠景色為主,設計上更是玩味十足;例如,戶主要經過一條佈滿波浪形白色牆飾的長長走廊,才可進入主人套房,令戶主猶如置身小小的迷宮中,帶點迷幻感覺。

作為超級豪宅,衣帽間和浴室是主人套房的必備配套;其中浴室鋪砌巴西及意大利天然石材,並以啡色為主調,型格時尚味道十足;浴室內配套功能齊備之外,亦壁野分明,如坐廁、浴缸、蒸氣按摩室就各據一方,但又分隔不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forgemind.news »

意向呎價8萬 傳入場費4.5億
2012-05-12

【明報專訊】太古地產(1972)曾表示,OPUS由於位處矜貴地段,兼且單位數量稀罕,所以項目現階段主要會保留作長線收租用途,估計呎租將高逾100至120元。不過,太古地產亦指出,如有買家具相當誠意,兼且出價吸引的話,不排除將個別單位轉租為售。雖然太古地產沒有透露任何具體意向呎價,但代理業界估計,OPUS有機會成為香港最新的「豪宅之王」,意向呎價或高達8萬元,入場費要約4.5億元。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forgemind.news »

殿堂建築設計大師Frank Gehry操刀
2012-05-12

【明報專訊】今次為OPUS設計操刀的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是世界建築界的殿堂級人馬。儘管蓋瑞已年屆83歲,但絕對寶刀未老,其嶄新、顛覆常態的建築設計思維,使他成為普里茨克建築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的得主。

外號「建築界畢加索」 創無數經典

蓋瑞1929年於加拿大多倫多出生,父母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1947年舉家移民美國;蓋瑞195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加州大學建築系,之後再到哈佛大學繼續進修。在北美和歐洲享負盛名的蓋瑞曾表示:「我想建造有音樂感、有詩意、令人愉悅的建築。」

蓋瑞的代表作繁多,而其建築設計風格被形容為是「Deconstructivism」,簡單來說,就是超越當代的建築設計常態,具劃時代性的創新精神,因而亦被形容為「建築界畢加索」。至於他的經典作品,包括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捷克布拉格的「Dancing House」、加拿大多倫多的安大略省藝廊、美國紐約下曼克頓的「Spruce Street 8號」,以及洛杉磯的華特迪士尼演奏廳。據悉,他在加州Santa Monica為自己打造的私人住宅:蓋瑞宅邸,目前已成為酷愛建築藝術人士的「朝聖地」。
chillywilly

Re: 美國建築師 Frank Gehry 亞洲首件豪宅設計 Opus Hong Kong 落腳香港太平山

文章 chillywilly »

With OPUS Hong Kong striking a great resemblance of the Rasin House a.k.a. Dancing House, Dancing House still remain the best project from Gehry in my opinion. Not only, it remains a certain rationality of their geometry, or geometrical rationale, the form can actually read with context from what it wants to express. Not only it is a near edge condition, it is also a corner situated site. The juxtaposit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lid and transparent vividly created the needs for its twist. All the facades within the twisted geometry is forced to be triangulated due to the technology at 1990's, this is a true representation of finding solutions to make it work instead of waiting the technology to be. As time goes by and when we hovering over the 2000's, the twist plane become a fashion statement all around the world, Frank kind of abandoned the notion of solid modeling and head into surface modeling. Just like how the software industry with the rise of Form-Z and then head into the age of Maya. Of course, his success in surface interpretation wins him the world, he also manifest his own software to tailor his design. With all the hype from his titanium surface deconstructionism, I found a little bit of more on the decomposing side of the architecture. This 'being' is what interest and un-interest myself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n OPUS Hong Kong showed up, was that a sudden realization of his most successful project to be? Or was the inert voice echoed through time to be heard again? I can not yet rationalize the building relationship with site, but this twisted bundled geometric group straighten at the mountain side may have just opened up a new conversation of his early architecture.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