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歐洲極簡建築大師John Pawson:「設計是一個事業,你一定要一直做,直到沒有辦法!」

發表於 : 2017-03-13, 09:06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source
歐洲極簡建築大師John Pawson:「設計是一個事業,你一定要一直做,直到沒有辦法!」
By 翁浩原 Eric Hao-Yuan Weng Date:03 / 11 / 2017

你總能想到將特定建築語彙發揮到極致的代表人物。
談論高科技建築,
自然而然會想起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
而有著龐大量體和精密計算的作品,
辭世不久的Zaha Hadid巨大身影依舊;
清水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和安藤忠雄幾乎畫上等號;
回到台灣,建築師李祖源則是擅長運用中國傳統元素。
在歐洲,只要談到極簡建築主義,
不外乎會談到John Pawson,
他的建築手法如同文火煮清粥,
不疾不徐地把稻米的純粹釋放出來,
慣用不同比例、不加裝飾的白牆,
透過自然光影來形塑經手的空間。


John Pawson的建築風格是很輕微的,猶如間歇吹來的微風,在湖面留下些許漣漪,必須要放大感官才能感受得到。不過在他最新完成,替德國收藏家德希雷.弗爾睿(Désiré Feuerle)打造、位於柏林的私人基金會,卻是另一種極端的呈現。將一個伸手不見五指、因戰爭而建立的通訊碉堡,變成一個能夠展示古今中外,時至當代的博物館空間。

沉重的量體和毫無自然光的空間,該如何明亮而輕盈,與建築師慣用的手法連結起來呢?「如果說,輕和重互為光譜上的兩端,那建築就是嘗試將其放在一起。事實上,很難想像其他地方擁有碉堡般充滿情緒的特殊氛圍,從我第一次勘景、體會到那由內而外的巨大量體後,我想儘可能地慢慢處理、仔細思考過程,透過一系列微小的改進和介入,來加強空間的品質,讓注意力都留在藝術品上。」John Pawson說道。

正在改建中的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預計在今年的11月開幕,也是John Pawson的案子之一。博物館原址是從前的大英國協機構,有著戰後英國建築輪廓,屋頂的雙橢圓結構是其標誌。改建一座有著輝煌過去及強烈視覺語言的建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表示:「這座建築超過五十年,卻還是讓人感到非常大膽。我要做的就是保存和加強,讓新世代的觀眾體驗這樣的空間,也讓各種當代節目足以容納進來。」


雖然上述兩個案子並非萬丈高樓平地起,卻能夠體會到他直白不裝飾的建築語言,把所有複雜多餘的東西通通拋開。「我總要在視覺平靜的環境下才會感到舒服,即使當我住在家裡的時候,我的直覺就是簡化一切生活空間,回到物品最清澄的基本狀態。」他這樣說。這些行為和動作看似簡單,彷彿就是將混亂一一取出,但每個決定的背後都經過縝密思考,反覆推敲後才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知名的文化評論家艾倫狄波頓(Allen de Botton),就曾說過John Pawson的極簡美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邀約」。

1949年出生在英格蘭北部,John Pawson來自約克夏郡經營紡織工廠的富裕家庭。雖然設計與美學一直在他的成長歷程之中,但其實他直到三十歲時才正式接觸建築教育。在離開英國富有盛名的伊頓公學後,他並沒有繼續升學,短暫繼承家業選擇動身旅行,在日本的長野縣定居工作了幾年。「我在日本的最後一年搬到東京,就是在那個時候遇到家具設計大師倉俁史朗(Shiro Kuramata),是他說服我進去建築學校學習。」雖然他最後並未完成建築協會學校(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School)的修習,但這段在日本的歲月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倉俁史朗拓展了他看待設計的角度。

1993年,美國時裝品牌Calvin Klein邀請John Pawson設計位於紐約麥迪遜大道的旗艦店,讓他開始聲名大噪,也讓招牌極簡美學躍上世界舞台。爾後除了建築,於攝影、寫作、展覽領域皆能看見他的身影。不過最教人印象深刻的,應該還是2006年替倫敦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s)設計的一座人行橋,蜿蜒跨過一條小溪,為平坦的原野帶入了韻律感,即便作品不算大型,卻盡顯他在建築界的輕盈身影。

John Pawson

1949年出生於英國約克夏郡。踏上建築設計生涯前,曾在家族紡織企業和日本擔任英文老師,隨後回到倫敦,入學建築協會學校,1981年正式創立他的建築事務所,也確立個人的極簡美學。早期的委託案多為藝文人士的私宅和畫廊,中期作品為Calvin Klein旗艦店、國泰航空貴賓室等,也不定期寫作和出版;近期作品則是涵蓋許多公共建築,如教堂、便橋等。由他操刀改建的倫敦新設計博物館,即將在11月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