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高普考|新聞行政|雙榜首心得

No Authorization Post Testing
回覆文章
訪客

111年高普考|新聞行政|雙榜首心得

文章 訪客 »


111年高普考|新聞行政|雙榜首心得


在邁入30歲之前毅然決然開始備考,因為也不年輕了,做這個決定要遭受的質疑太多,起初只有告訴身邊親近的朋友,上榜後也沒有敲鑼打鼓詔告天下,寫這篇的原因,是想給 跟我類似條件的你 一點信心。

在下定決心之前,我爬遍了歷年上榜者的年齡、學歷、備考方式,不斷的自我懷疑、自我勸退,甚至在開始備考後,收到一些工作邀約,多次動了回到職場的二心。我想告訴看到這篇文章的你,這些猶疑都是很正常的,我就這樣一路飄忽到上岸。

不只新聞行政,今年高普考的缺額普遍只有以往的1/4不到,備考好幾個月後得知這個惡耗,好幾度打開104… 幸好秉持著頭都洗一半必須堅持下去的心態考完了。

其實在考完後,因為自認表現沒特別好、一定不會上了,就抓住夏天的尾巴去了一趟墾丁潛水,回來馬上積極返回職場,放榜當天甚至公司一忙就完全忘記,還是朋友狂敲我才發現大事不妙(?) 才到職沒多久就要跟主管提離職…(意外奢侈的煩惱)

個人條件

119文組畢業多年。職業領域是影視、廣告行銷,待過一般公司、做過freelancer,離職備考前最後一份工作在公部門。

因為本人年事已高(?),職場上能談到的薪水遠高於普考起薪,某些情況甚至高於高考起薪,加上需要靠英文拉高分數,所以很明確是以高考為目標,報普考算是練筆。(因為普考作答時間短,前2天普考順利配速,後3天高考就可以更安心作答)

如前言,這篇分享是寫給「跟我類似條件」的人,所以我想對自己的狀況盡量坦白:

我從小就還滿擅長考試,當年沒考指考拼個112我懊悔多年🤣
短期記憶跟圖像記憶極好,在考試前一個月,我可以記住檔案夾的哪一頁、哪一行、寫著哪一段擬答。這對在考場上快速輸出很有幫助。
英文吃老本,而且老本偏雄厚🫥,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其實英文好應該是大部分人選擇這類科的原因,我相信正在閱讀的你也是老本雄厚ㄉ)
有輕微的閱讀障礙(龜速+跳行),書本上大段落的螞蟻字對我來說非常吃力,所以除了戴然的講義以外,我沒有任何其他書單(登愣),也因此高度依賴自己整理的筆記、表格化的資訊,因為這才是我能反覆閱讀、記憶的材料。
寫字偏醜!又慢!!而且我左撇子!!寫沒幾行就手痛!!!(下面會分享應對方法)
如果你看完這些條件,認為我的經驗確實值得參考,再往下看吧~

備考時程

2021/9–2021/12 兼職備考4個月
畢業多年皆從事非本科的傳媒工作,一直很想補個相關的碩士學歷,所以初期就是跟著考研的進度,但因為補習班7月就開課了,9月才覺悟的me當然是追不上ㄉ~因為還有全職工作,每天只會花晚上2小時看函授,也沒什麼餘力複習。大約10月的時候,同學們都組了讀書會做「每週一問」,原先我也有試圖組讀書會,但上班+追進度實在太累…後來就不了了之ㄌ…
我的工作是一年一簽的公部門約聘,年底約滿後我自請不續約,給自己半年的時間衝刺,如果研究所/公職雙雙落榜,就認了自己沒天份XD 回職場乖乖當社畜~
2022/1–2022/6 全職備考6個月
1–2月 考研落榜、國內旅遊1
終於追上了函授進度,但我很頑劣(?)的想要來個離職之旅…完全沒複習就上考場的結果是119備取後段,研究所正式落榜(沒有考別間)
3–4月 國內旅遊2、總複習、練考古
落榜後又想度假…不過這次玩回來我就開始收心定錨高普考了。3月把傳播科目做了徹底總複習,整理成自己的精華筆記,4月開始練考古題。
5–6月 題庫班、繼續考古、背誦期
正課從頭到尾都是上函授/雲端課(至今沒見過戴晨老師xd),想說來一睹戴然老師本人風采好了(?) 報了5月面授的題庫班,一方面也是想一週一次出門透透氣,另一方面繼續考古給戴然批改。6月進入背誦期,整個月我都只看自己寫的擬答,不再看其他東西。
成績

如果去比較我的分數跟前幾年的榜首,會發現…還真低分啊!!!這說明了兩件事:
你覺得很難的題目,你旁邊的人也不會。
分數高低是沒有意義的,你只要贏過旁邊的人,就可以上岸了。
(可能還有3… 不用試圖理解審題老師的給分標準,人生會輕鬆很多?)
各科準備
因為閱讀障礙的關係,除了下面幾個標斜體的參資來源,我的書單只有補習班的講義。
國文(高61 普72)
建議作答順序:公文(手手暖身操)→選擇(手手休息)→作文(手手好痛)
公文 — 因為曾在公部門上班,只在考前練了2篇,考試當天再拿出來把格式背了就上,靠吃老本+短期記憶拿到基本分。
選擇 — 完全吃老本。
作文 — 同樣練了2篇,主要是為了算時間。我挑了幾個有趣的名人故事備用,Taylor Swift在NYU的演講就被我用在普考的題目「斜槓人生」,但高考的「AI時代公務員」實在沒什麼勵志小故事可以套,兩者分數果然差了一大截。
法學&英文(高70 普76)
建議作答順序:英文→法學
英文 — 完全吃老本。
法學 — 用阿摩刷了近3年的高普地特考題,也有特別注意今年才改制的憲法法庭判例,不過這科投資報酬率真的很低…私以為直接放掉也影響不大。有些題目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只要一字一句仔細推敲,就有機會猜出正解,所以建議先把英文寫完,留充分時間給法學。
傳播理論(高80)
傳理是我這門外漢讀得最痛苦的一科,應該跟離開學校太久有點關係,對於虛無飄渺的理論吸收能力有限。但是理論不只在傳理這科會用到,新聞學、民意公關、傳播法規、國傳都需要用到理論解題,所以也是CP值最高的一科。還好相較考研,高普考會用到的理論就是那些,而且比起死背定義,更重視活用。理論苦手的考生不妨跟我一樣,靠舉例衝字數、定勝負。
很推薦用Notion的資料庫來整理所有的理論,因為有標籤、連動、關鍵字檢索等功能,可以依照解題需求靈活改動排列方式(依學者/依學派/依研究標的…)。哪個學者提過哪些理論、跟哪個理論有點類似、學派間的比較,都可以很直觀show出來!
新聞學(高50 普53)
雖然分數很難看,但其實題目都有準備到,個人猜測今年新聞學給分整體偏低。新聞學很重時事、立法目標、媒體生態(我很愛看電視 覺得滿有幫助xd)
推薦訂閱NCC一週一次的《國際通傳產業動態觀測》電子報,基本上就是國外媒體生態(監理面&技術面)懶人包!媒觀的粉專跟不定期的媒觀會客室,也有很多學者先進的觀點值得參考。
傳播法規(普69)
這科非常靠死背跟運氣,每年一定會有至少一題,是沒背到就寫不出來的鬼題目。但我有發現一個pattern:我國已存在的法規,大約2年內不會再重複出題(含高普地特),秉持這個原則可以少背很多。我國尚未立法的,像是今年考出來的公視法、DSA/DMA(對應數位中介服務法),這種就會因應時事不斷重複出現,很好猜題。《國際通傳產業動態觀測》也會有很多這方面的答題素材。
法規我也是用Notion的資料庫整理,因為傳播法規四散各處,自己建一個資料庫,比較方便對照、複習~
民意與公關(高75)
通常是2題民意、2題公關。民意如果有修過量化研究就能拿到基本分。中研院的《研之有物》會有一些實用的insight,像是今年考的市話&手機民調怎麼結合,我就剛好有看到中研院最新建議的配置比例。
公關部分,情境理論、SCCT、議題生命週期,這三招就幾乎可以解完所有考題,但多注意生活中的案例,才能讓答題更精彩。許多前輩建議關注政府粉專發文,但我更喜歡蒐集生活中的例子,像是今年的防疫險爭議、兵役制度討論、台電出包…這些事件只要有看電視就會知道(再次強調看電視的好處XD),不必特別死背,更方便信手捻來。
國際傳播/國際現勢(高62 普59)
這科我也覺得今年整體給分偏低,明明都會寫,但分數很普xd。國傳大多可以用傳理解題,再多關注文策院動態跟市場上的重要作品,作為舉例素材。今年考了一個比較特別的「自我東方主義」,我舉了華燈、茶金跟原子少年中的一段表演當例子,這題就幾乎拿滿分,可見舉例多好用!
國際關係算是我的本科(加上我熱愛看電視xd),所以準備得不多。我大約1月底才開始做國際新聞的脈絡整理(也是用Notion)(不是業配),因為局勢變化太快,太早擬答沒有意義~建議用大國家、地區、議題來分類,比用時間排列方便記憶跟答題。
我的參資是轉角國際、一眼看天下、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關鍵評論網、展望與探索月刊,重點就是要「知道現在國際上發生什麼事」。理論只要記3大流派就可以,頂多加個全球化、區域整合,就很夠答題了。「不建議」看YouTuber的新聞懶人包(不指名道姓應該不會被粉絲攻擊吧xd),雖然影片很精美、動畫很淺顯易懂,但看過幾集發現錯誤、滑坡不少,會影響到答題的專業度。
新聞英文(高91)
這科真的是我的拉分數救世主🥹 很多前輩建議這科跟國際現勢一起準備,我是雙手雙腳贊成。我的方式就是在看電視(又是看電視xd)跟整理國際新聞的時候,隨時動腦想每個字的英文,確定無論眼前出現什麼內容,我都沒有不會翻譯的字,如果想不到就立刻查、立刻記。
這邊也有個跟前輩們不太一樣的地方,我「不建議」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或BBC來補充單字,因為經濟學人的難度遠高於高考,會浪費很多時間在生僻字上,BBC則是用字跟台灣習慣的美語譯法有落差。硬要挑一個外媒的話,個人認為CNN比較理想。
(雖然有報這科的雲端課,但對教學品質不是很滿意,後來是把抓老師錯字當成讀不下去時的消遣…)
英文 (高73 普81)
作文試寫了2篇,確認答題速度+抓字數。因為考題會要求一定字數,但每個人字體不一樣,至少寫一次,才能估算自己寫一面大約是幾個字(寫超過不會扣分,但會影響到配速)
應用文(書信、公告)實在太難捉摸,高考當天中午我特意惡補了故宮的英文官網公告,結果考的是組織內部email(白忙一場)
考古題寫法
我的方法是不計時、開書寫(含課本 筆記 網路),初期一天花5–6個小時只寫1–2題(後期進步到2–3題),但每一題都是精雕細琢的擬答。因為對我來說,考古題=終極筆記=背誦材料。前面有提到,我的閱讀速度很慢、但圖像記憶很好,這個做法可以「把閱讀量降到最低、把精華盡量實體化」,是最適合「我」的讀書方法。
參考前輩的經驗,我是用書局的國考模擬卷,按照主題歸檔,每個主題下再按年份排列(比較好看出命題趨勢)。答題原則是「1分1行」,其實我常常寫超過,但是上考場沒時間構思排版、沒辦法查資料,寫出來的字數一定會比擬答少很多。
考題的挑選、答題紀錄、相似題註記,我也是用Notion的資料庫整理(真的不是業配)。剛開始建檔會覺得很麻煩,但到後期就會覺得幸好有這麼做,可以避免寫到太類似甚至重複的題目,也方便檢視哪一科/哪些主題練得不夠。
我總共只寫了92題(Notion一鍵統計功能xd),如果去看前輩的心得,一定會覺得這題數少得可憐,寫破百題甚至數百題的大有人在。我並不認為自己天資過人,Notion絕對是事半功倍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幸運。
備考作息
我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知道無法維持高壓生活太久,所以作息跟前輩比起來,可以說是鬆散到不行,但確實是最適合我的。

只有粗體字是讀書時段,其他都在休(ㄇㄛ)息(ㄩˊ)。可以發現我真的非常愛看電視滑手機, 尤其吃飯時間一定配電視🤩。我是裝mod,會看新聞(通常看華視,鏡新聞開台後也有看,有時看Euronews)跟英文綜藝,偶爾還會看古早的Running Man重播xdd
看電視對我來說可以兼顧休閒、吸收新知、練英聽~新聞這類科的考題很重時事跟舉例,埋頭死背課本絕對不夠,看新聞有助覺察重大議題🤓
除了每日routine外,我也會「大致」規劃進度。下面分享的是5月,那時同時上題庫班、寫考古題、看新聞英文函授,應該是密度最高一個月。(馬賽克的部分是玩樂xdd 例如聚餐、逛街,我覺得把玩樂也寫上去,會更有動力完成在那之前的進度🤣

考試現場tips

我體力、續航力都不太好,所以在考場的休息時間我都在睡覺/滑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在K書勉強自己!再次強調,了解自己、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易中暑體質。考場會開冷氣,但不能開電扇,所以空氣不流通、溫差很大,我普考坐在角落,第二天甚至貼著小林退熱貼考試XDD 高考時旁邊考生跟監考抗議很冷,監考回覆冷氣葉片不能調整。但是隔天我到教室,發現葉片被推到幾乎蓋起來… 猜測是怕冷的考生提早到、手動調整的… 所以高考後兩天下午我都熱到頭昏腦脹QQ 建議怕冷的同學自備外套~畢竟擅自調整冷氣,一來違規、二來也會影響到別人!至於怕熱的同學,唯一推薦小林退熱貼!
高普考的試卷是打鐘後才一排一排發,所以監考老師的手速、你的座位,都會很顯著影響你的答題時間!!我普考時坐在最角落,每堂都最後一個拿到考卷QQ 不過答題紙會提早發,如果很不幸跟我一樣流放邊疆,可以利用等待時間先標好題號。答題紙總共8頁,我寫字偏慢,一題不可能超過2頁(否則必定有一題寫不完),所以我是直接在1、3、5、7頁最上面標好題號。答題紙是連續摺頁,先標題號也可以避免寫錯頁的問題(很常見)
推薦IKEA的49元鬧鐘,數字超大,比看手錶方便(但要記得把鬧鈴關掉)
有關左撇子的血淚跟文具建議

考前爬過許多上榜心得,但關於左撇子的血淚幾乎沒有!我當下就發願若有上榜一定要針對左撇子的應對寫心得xdd 右撇子可以直接跳過這段謝謝…
筆 − 左撇子的握筆幾乎不可能是標準姿勢,所以常見的國考筆王SXN1000,反而會因為金屬筆身重量,讓你越寫越吃力。外型類似但是塑膠材質UMN-207GG,才是左撇子的最佳解。
筆芯 − 不要相信任何標榜速乾、不暈染的中性筆芯,我已經幫大家把冤枉錢花夠了!再怎麼速乾,都不可能比你上考場寫字的速度快,加上有時寫在立可帶上,你左手一揮過去真的會哭不出來。請唯一指定油性筆芯!個人愛用的是SXR-7,但這系列有中段飛白的問題,上考場一定要多備幾隻筆,不要花時間換筆芯。
修正帶 − 很多人推薦Tombow 8.4mm超寬修正帶,好處是一次拉過去整行就乾淨溜溜,但左撇子一定懂,因為方向顛倒,左手拉修正帶很容易拉過頭!所以我更推薦Tombow的AIR款,這款是0阻力的齒輪,用起來輕盈滑順,讓你可以直接用手無縛雞之力的右手拉修正帶,不需要倒退嚕、不會拉過頭,左右開弓還比右撇子省下替換文具的時間✌️
護腕&運動繃帶 − 高普考連寫5天無論是誰都會手痛,但中英文的筆畫結構、書寫方向,讓左撇子先天就需要用不合人體工學的姿勢、花更多力氣寫字,那痛起來真的不是同一個層次💩 我從第1天就用護腕保護手腕,容易因為姿勢疼痛的左肩膀也都預防性用運動繃帶固定好,雖然到第5天還是會痛,但至少沒有痛到影響筆速!
感謝誌
上榜當然是有很多要感謝的人,感謝戴然戴晨老師,感謝支持這個決定的家人,最感謝的是把我照顧到只需要讀書&偶爾耍廢、其他什麼都不用想的男友。
(還想特別感謝補習班的櫃檯小白,在我猶豫要不要報名的時候,說服我29歲很年輕,還不算太遲🤣 雖然知道只是在推銷但你敢說我就信ㄌ!!)
我深知依我這種當年也考不上台大的一介凡人,K書強度、質量也都不如人,年紀也老大不小了,能夠一次上榜絕對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好事🫠 如果這些經驗分享,能夠有一點點幫助到跟我相似處境的你,我想都是我回報這份幸運的途徑。
也感謝閱讀到這裡的你,歡迎按讚訂閱小鈴鐺(?)如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我會盡力回答。願每個全力以赴的考生,都能得償所望、金榜題名。
p.s. 文末民調 會有人想看我的擬答嗎?但我的題數真心少~有興趣的人請告訴我,我再研究怎麼影印裝訂
(update: 謝謝很多留言的祝福🙏 擬答已經上架到蝦皮~如果需要其他賣場平台請email我)
p.s.s. 無獎徵答 本文到底提到幾次Notion


最後是由 Anonymous 於 2022-10-16, 21:50 推文。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