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說特區/建築師阿比(上)

網路上各式各樣文章轉貼於此,Ctrl C+ Ctrl V 動作中......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當代小說特區/建築師阿比(上)

文章 forgemind.news »

當代小說特區/建築師阿比(上)

【聯合報╱李渝】
2012.12.30 04:21 am

她明白大家口口聲聲建築歸建築,作品論作品,實際上無時無處不被注意的是她的背景身分……她是多麼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被視為「建築師」,而不是「印第安女性建築師」哪……


自古以來人類就生活在理性和神性的二元勢力中,我們就說華夏歷史上兩者高度發展的春秋戰國時代吧,這時候的人常是一邊拜訪孔子荀子管子等,聽取做人處事的道理、學習律法規正行為,一邊又探訪神獸星宿等,以解決前者處理不了的更麻煩的問題的。
這類例子舉不勝舉,譬如魏襄王一回作了一個奇怪的夢,醒來不知如何解讀而悶悶不樂。這事拿去詢問國師公孫樊只會招來一頓訓諫,魏王就夜深人靜易冠更衣,悄悄只帶了一個貼身親信,前去了森林。

啊,原來以治國手段為諸國敬畏的襄王退朝後,大家都以為他去了後宮消閒時,其實仍在一個蔽靜的所在思考除了國事以外還有生命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問題,而他的最信任的諮詢者,不是博學的國師,不是擅論的智囊團或是喋喋的朝臣們,卻是深居密林幽豁的青龍呢。這麼一說,想必讓你記起華夏方圓的那一端,情況十分類似的統一不列顛群島的英國亞瑟王夜探巨龍的事了。至於來到三國孔明的例子,則更進一步說明人神二性不須外求,就存在於我們自身呢。孔明先生以神力召來江上大霧和冬天不吹的東風,因而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那是連最理性的歷史學家們都是不能不同意的。

第九號提案之所以脫穎而出,在於其他設計都以不規則形式,聳動性線條,奇峭結構,有意強調高科技時代的繁華任性多變時,它使用石和沙磚為材料,完整緩和的形式,簡拙的趣味,更能應對自然博物館與環境諧調的公開招標條件。不過你可別高興地以為這是「與土地接近」、「沒有土地就沒有藝術」等主張取得了勝利了。評審團之所以圈選它,主要原因是它用黃禿禿的沒人要的本地石灰岩為建材,造價低廉,估計不該有其他應標案子顯然偽報低價,一旦施工就要不斷追加經費的危險,此外還有另一大家心照不宣的原因──博物館預定地偏離城市發展中心,交通不便,是塊長期無人爭奪的野地,無論上邊豎立起什麼,永遠都不會引起足夠的注意而對建築師的揚名有什麼好處的。

得標者是誰?姓名揭曉,雅比雷紅鳥──紅鳥,這是印第安人的姓氏哪,大家都很意外,想不到集美學與科學之大成,且需經過昂貴學院訓練的菁英建築學科,竟然印第安人也能涉入且倍具競爭力了。更令成員皆是男性的評審團吃驚的是,這位紅鳥先生竟是個女人﹗

諸位先生們若能多念一遍這姓名,其實就不會少見多怪了,雅比雷,在印第安原文中正是「巧妙的藝術家」,也就是說,雅比雷紅鳥女士打從一生下來,就注定要成為優秀的建築師的。

雅比雷紅鳥,不,讓我們稱她為雅比雷或者她的族人們稱她的阿比吧;阿比的身世,追究起來倒是滿有趣的。她的父母親是今天聚集在北美印第安特區的原住民凱炎族,祖父的祖父來自俄羅斯,而祖母的祖母則是我們華北蒙古同胞呢。阿比的背景再一次實證了冰河前後時期美洲和亞洲北部大陸連接,而印第安民族祖先來自亞洲的人類學說法。無論如何,既然公開揭標,不能收回成命,政府官員們、都市發展商們、專家們,只好由血統偏雜的阿比來負責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建造了。

以阿比為代表的從貧窮原住民人家的女兒一路奮鬥成為菁英建築師的動人故事無須贅言,現在讓我們把關注放在她的作業上吧。

得標讓阿比高興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她就收攏心思,跟鏡中人說,阿比阿比,妳現在站在和別人同一條起跑線上,要拿出真本事了。是的,一旦來到專業的正式競賽場,所有受到優惠的種族、性別、地區、階層、歷史、發展、環境等等考慮都該放去一邊,從保護傘下站出來,非得拚一拚建築學上的扎實真本領不可。世界美學範疇無一項不由西歐決定標準,包括建築在內,是令我們不快的事實,無奈他們訓練嚴謹,成品精良,除了在這些方面比得過他們,是無法獲得發言權的。

就像一位苦練身手多年的武士終於等到了上場,長期孜孜於學業的阿比獲得這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機,也卯足精神準備一搏。

她明白大家口口聲聲建築歸建築,作品論作品,實際上無時無處不被注意的是她的背景身分,被當作個人的同時她也會被當作群體的象徵,在專業競技之外,還背負著多重政治性、文化性責任。別人順利完工便是成功,她卻不能出一點差池。別人優秀便可,她卻得卓越。她是多麼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被視為「建築師」,而不是「印第安女性建築師」哪。

面對了多重壓力,阿比的工作態度比誰都謹慎勤勉,她到建材場察看每一條木材的硬度,每一塊石頭的密度,燒窯場挑揀每一塊磚的厚薄和磚色,一大早就跟在水泥滾筒車旁,防止商人偷偷加水稀釋水泥,任何時候你看見工人在鷹架上,你就能看見戴了護帽的阿比也在鷹架上。事必躬親、錙銖必較二詞在阿比身上再不能找到更好的解釋了。

然而世事難料,一切進行都在掌握中,偏在關鍵上出了問題。是這樣的,自古以來,為了滿足人類對超升的嚮往,殿堂式建築必求廳堂屋頂越空挑高,以便製造闊綽的空間,上揚的視覺,使心志隨之昂奮躍升。在使用自然材料的古代,這是一項工程學上的挑戰。歌德式建築之享有盛名,就是因為它不但克服且還能利用原料的堅硬頑強,以高聳的肋架、拱頂、扶壁,修長的飛翼、懸櫺,不斷使建築產生上揚又上揚的動勢,榮耀地達成了任務。當代建築使用鋼板鋼筋混凝土玻璃等可塑性強,隨時能順應人意的人造建材,不要說高屋頂,要怎麼飛檐走壁都不難的,現在阿比使用磚與石,兩種在地面像盒子一樣往上堆容易,用來越空挑接什麼,遇到的麻煩就簡直不下於12世紀歌德時期了。

阿比設計出螺旋式升級法,用精密的數字計算出磚石向上疊高時層與層之間的可容許的細微錯差,層層連續延進、相互依搭,漸次臨空而升,形成無梁覆斗式拱形結構,我們這種外行人簡單地來了解它,應該是和用同一根絨線編織帽子的道理差不多吧。

原理是有根據的,步驟是可行的,各種計算都不能更精準,然而如果世界首級建築師貝聿銘先生的芝加哥漢考克大樓可以因一陣風吹來窗玻璃就紛紛掉落在數千尺下的人行道上,阿比在建造拱頂時遇到坍陷的問題也就不難加以諒解了。

她回到工作室,把藍圖再攤開,從大處到細節,尺尺寸寸分分,縱橫向位置、內外緣軸線、體形立面組合設計,基本模數數列、模板尺度諧調,單雙層排架結構等等,一一重新審檢量算,務必要探究出問題來。她把桌椅都推開,騰出整個地板,和團隊重新做模型,測探各種可能產生的失誤。大家都走了的深夜,我們還看見一個身影活動在工作室內,燈開到了天亮。

白天形狀和數據塞滿腦子,夜晚工程進來了夢裡,她看見自己仆伏在一條臨空的窄梯上,搖搖晃晃,底下就是深淵。她危顫顫踏出步子,突然梯上的繩索和夾板都不見了。她夢見磚石壓在身上,怎麼也無法從下邊掙脫出來;她夢見被一頭軋磨著鋼齒的巨獸追逼;她拚命跑,拚命跑,驚醒過來,摸索到床頭小几上的杯子,靠杯裡的涼水把自己昏沉的意識涼醒。她開始中夜醒來,不能再睡回去。開始不能入睡,聽見秒針一格一格在鐘裡走,睜眼望著天花板。直到灰白的面積漸漸映出了朦朧的天光,她就索性把自己從床上拉起來,投入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晨睜開眼,一種惶然的感覺像陰謀一樣跟著甦醒。從懷疑作業她開始懷疑起自己,擔憂著自己的訓練是否實在,能力和經驗是否足夠,像絞繩一樣思路越絞越緊,以至於認同問題、歷史責任問題、文化意識問題、藝術與社會與政治問題,甚至生命意義問題,這些問了也白問的問題全體翻新,都湧上了腦際。

她開始畏懼工程,早上本來總是抖擻而起的,現在不想起床,起了床不想去工地,去了工地不想走近那一重重一堆堆等待上場的石塊磚頭木材鐵條等,她繞開半起的牆垣,害怕爬上天梯一樣的鷹架。她不得不挺起腰桿提醒自己,跟自己說,阿比阿比,這不是在探尋自我是在蓋房子,這不是胡思亂想是現實,而現實是可以用理性來對付的。

但是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如果不得不修改原定方案,如果嚴重到要整頓藍圖,如果被迫放棄工程,如果被別人替換取代──她躺在床上盯著搖晃著夜影的天花板,問題一個接一個魅影一樣逼上前來,糾纏過來。

她開始三餐不接時,吃的是隨手的簡速食物,不記得吃,不想去吃。這時候,經常在婚外關係中的丈夫取得了進一步發展條件也就不必提了。一天她在工地走著突然一陣冷索昏暈,兩肩僵硬,腳下幾乎踏不出步子,她伏著鐵架先鎮定一下自己,然後快速走進辦公室,不希望落在人眼裡。已有媒體意識到施工出問題,在注意她了。

儘管內外同時交煎,你可別小看了阿比,她是不會去找那些荒謬程度不下於我們卻自以為是的心理醫生們的,身為英雄的蒙古和印第安民族的後裔,阿比的血液裡深深儲藏著對付災難的能力。天花板又是看到天亮的一個清晨,她神志清醒,告訴自己,行動的時候到了。

她在公務以外的別人不注意的時間,著手另一件工事,地點在河溪上游的沙岩地帶。

選擇了一塊東向的垂石,在這四季晴朗的本屬於印第安人的鄉園,只需用附近的樹枝樹葉泥土等搭出護牆和入口,遵循基本知識加工一下已夠牢固的地基,不需要什麼特技就可築出一間避風雨的一流臨時住宿了。

現在每到禮拜五,在晝夜交會,一周下來的內外感受超過負荷,人疲憊不堪的時候,她就會帶著睡袋、繩索、小摺刀、火柴、餅乾和飲水,新摘的一把百里香和一把鼠尾草,開車出城,過溪流,來到這裡。

天生習慣野生的她要在岩穴佇留一夜,舉行一場只有她一人參與的典儀。

她把芳草掛在面東的出口。和我們龍居東方不同,印第安人的東方屬鷹,掌明察深識,是她尋求的。

先燃生起營火,煨燙石頭,同時燒水。把熱石搬進棚穴內的空地中間,堆成一小堆,跪在地上,用勺把沸水一勺勺舀在石上。

熱石遇水嘶嘶叫起來,冒出滾滾的白煙,瀰漫了閉封的空間,棚裡很快就悶熱得讓人窒息,汗流如水洗了。

從午夜到黎明,在這萬物休憩的時辰,她重複地持續地集柴、燃火、燒水、煨石;運石、挑水、舀水、澆石。精疲力竭。

在狹小的空間熱煙幻化出人的臉龐,飛禽走獸的形狀。她的感覺漸漸恍惚,在意識和無意識間漂浮,沒有邊際依附,墜入深淵又返回現實。有時候煙變成一大片白色的光,閃得她睜不開眼,神志麻木,失去存在。她也會在極度的疲倦和完全的鬆馳中睡著了,就會夢見自己進出著地獄。

白煙充滿窩棚以後迅速溢向出口,攜帶已候在那兒的百里香和鼠尾草的氣息,飛奔遙遠的東方像告急的烽火。

依靠外在環境加之於身體的劇烈,她強迫那些逼脅她的思想、念頭、感受等撤退,嘗試制衡不斷膨脹而難以駕馭的內在。每周她都要這樣鍛鍊自己一次,試著更生一次,以便應付下一周的作業。

用枝葉泥巴等簡單搭出的東向的洞門直通神話,一路直達鷹之鄉。

一夜她聽見鼓聲,隱約地擊打,似近又似遠,她先是以為警衛發覺前來取締驅趕了。不,不對,她告訴自己,那麼響起的應該是警號而不是鼓聲。然後她懷疑是自己耳朵出現了幻聽。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就要遠比前者嚴重了。她鎮定住自己,仔細地再聽,到底是確定了那不僅是鼓聲,而且就在營棚外的某處。啊,原來族人得知她一個人在這裡苦撐,遠近擊鼓給她打氣呢。

漫漫長夜,鼓聲節奏有序、和平穩定,她聽見空中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展開妳的翅膀,展開妳的翅膀。

鼓聲擊著擊著,總能持續擊到黎明,而煙霧已經穩定地飛行在路上。

洞口照進第一道日光,把她的眼睛照成透明。堆石冷卻了,室內變得清涼和清新,門口的兩簇芳草忠誠地陪伴著,幽幽地更香了。

她開始在早晨到來時覺得瞌睡,就把鞋脫去,捲進耐心的愛人一樣等在一旁的柔軟的睡袋,讓純棉的襯裡溫暖地裹住身體。正午的陽光弄熱了窩棚她才醒過來。

有時候她不急著回去,就走去溪邊,看淺金色的溪水在岩石之間爍爍地流著,原來偏黃的石灰岩水蝕成沙,沉澱在溪床,陽光下的溪流就一波波地折閃出了這種漂亮的水色。背脊晶亮的小魚在石頭的漩渦間穿梭,看見她過來,嗖地甩尾鑽進了石縫。

(上)

【2012/12/30 聯合報】@ http://udn.com/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當代小說特區/建築師阿比(上)

文章 forgemind.news »

當代小說特區/建築師阿比(下)

【聯合報╱李渝】
2012.12.31 03:43 am

既然工期沒有怠延,經費也在控制中,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大家禮貌地發表一些意見以後都同意核准驗收。只是在不明說之下,似乎人人都覺得有件事倒是頗為遺憾……

她沿溪向前走,走到多是松樹的樹林,如果鹿比她先到,她就悄悄放慢腳步,躲藏在樹幹背後看牠們屈頸飲水。一種身子是寶藍色的蜻蜓這時會飛來牠們的頭頸有意打擾,牠們並不在意,保持了優雅的飲水姿勢,只不過偶然搧抖一下耳尖。
有一天她帶來一些咖啡豆和一個約是一杯水分量的小壺。她把豆子傾在一個岩石的凹槽裡,從餘火中挑揀出幾塊溫熱的石頭,逐個試著手力,選了一塊長橢圓形的。

在長褲上擦磨乾淨了石面,緊握在掌心只露出圓滑的一端。石頭壓頂咖啡豆在凹槽裡不聽話地蹦跳起來,到後來還是乖乖的都變成了粉,釋放出令人感到飢腸咕咕的香味。

壺水滾了,她提醒自己懸烤的鐵器周身都會滾燙,用襯衫下襬護著壺柄拿下來。新磨好的咖啡都倒進滾水壺裡,蓋緊蓋子,讓它在壺裡自己醞釀,自己沉澱。

一天她帶了早飯的食材,在溪邊點燃一堆新火,放入石頭,把生蛋小心地坐落在石頭之間。從背包外邊的口袋找出瑞士小刀,火腿削成薄片,攤去面積大一點的石塊上。

肉片接觸滾石發出嚓一聲響,她很快把它揭起來,翻個面。就這麼一下子,周邊一細圈的肥肉就灸出了半焦的油花。

過夜麵包用樹枝挑著再烤一下就會重新鬆脆,芝麻外皮也可以帶一點焦。用手把麵包掰開,起士和剛煎好的火腿一齊夾入冒著白煙的麵包心裡,起士遇熱即化。

扑的一聲烤蛋爆裂了,蛋殼的灸香加入了沉澱好了的咖啡香。

用這麼多的時間來準備一餐早飯,這麼一道一道慢慢地享用,還是沒有做過的事呢。

她留了一些麵包帶在外衣的口袋,走去溪邊,亮背魚到現在還沒建立友誼,一見人來照舊甩尾就逃。她跪在岸邊,從口袋拿出麵包,用手分成一塊塊,在指間捏碎了,撒去水面。一隻小魚從石縫後再探出頭,遲疑著,很快浮起水面,啄了一塊又竄回水裡。她一聲不響耐心地等。一簇小魚出來了,試探性地停佇在水流中,游姿整齊謹慎,確定沒有威脅以後,仰頭游過來,然後就你推我擠了。水面上響起喈喈的啄食聲,冒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把麵包也留在松樹林裡,藏在樹幹後邊。總是兩隻花紋一樣的一前一後悠閒地踱來。其實牠們早就看見了她,用晶亮的黑眼睛友善地打量,反像是告訴她別介意似的。

沿著溪水走,她注意水經過大小、形狀、組合不同的石塊所產生的流態和流速,和糙黃的石灰岩長期沉澱在水中,由水浣濾出的潔淨質面和細緻顏色。

她發現古老的地理每每機緣來到就能變化出多重的構造和組織,多樣的紋路,肌理,質地,色譜。這些都促使她再考慮,再衡量,再想像。她的腳步緩慢下來,心情穩定下來。

溪河的源頭在哪裡呢,她揣度,既然流得這樣潺湲暢快,想必是知道自己的方向的。

有時她繼續再往前走,走過起伏的草丘,開著紅色和紫色的羽扇豆花的斜坡,走上一塊可以眺望的高地,隔著顫動的空氣,看見遠近山巔在各種灰藍色中起伏著有致的形態。雁飛過頭上長聲鳴叫,越使天空顯得遼闊。

有時她也會穿過草原走去小學,坐在矮坡上看周末操場裡孩童們踢球,奔跑的小腿揚起的漫天塵土,在空中給陽光一照,也會像溪沙那樣轉變成透亮的淺金色。

她看得入迷了,身子輕盈起來,人從草坡上飄浮起來,順著風向迎向操場那一片淺淺深深的光芒。她聽見空中回響著低沉的聲音,展開妳的翅膀,展開妳的翅膀。她伸展開兩臂像翅膀,瞳仁轉成鷹似的透明,臨空飛揚在燦爛又溫和的金光裡。

自然博物館如期竣工了,營建部首長、文化局官員、都市發展商,基金會董事,收藏捐贈人,專家學者們,助理助手們,坐著觀光大巴開到了場地。魚貫下車以後大家拿著傳統筆記本、電腦筆記本,戴著眼鏡,握著量尺,正面側面上下裡外,摸摸這敲敲那,不時娑娑記寫答答擊打,一陣功夫以後沒有找出什麼差池,至少一時看不出。既然工期沒有怠延,經費也在控制中,一切都很好,沒有問題,大家禮貌地發表一些意見以後都同意核准驗收。只是在不明說之下,似乎人人都覺得有件事倒是頗為遺憾。

建築藝術往往要張揚人類控御空間的能力,尤其是展覽館紀念館禮堂之類的,莫不講究外形的雄威壯健奇美,例如杜拜的旋轉塔、西班牙的愛跋塔、紐約的畢克曼大廈、中國北京電視台等等舉不勝舉。使用當地石灰岩疊砌而成的眼前這一建築,外表上卻甚不起眼,幾個低低的半圓湊成的形狀怎麼看也看不出應有的氣勢,反倒像是迴避退縮似的。不過這是個人風格問題,見仁見智,不必追究,遺憾間大家都為一個同行顯然不具競爭力而心情愉快。審查結束後全體又魚貫上車,有人推薦一家本地頗聞名的有機野菜美食餐廳,乘此難得一來的機會,提議不妨去那兒品嘗一番再回城裡也不遲,大夥都欣然同意。

正式開館需要準備時間,究竟什麼時候誰也說不定。大家都很忙,日程排滿更要緊的事務,博物館初建成時官方發表了消息,媒體追蹤了一兩天,之後也就被人半忘在記憶中。春去夏來,它之不會成為蚊子館,不過是因為本地天氣乾燥不生蚊子的緣故。

一夜一場龍捲風突然進襲,當局不及防備,遭到了巨大損失,一般民房給捲得東倒西歪不用說,鋼筋大樓也不是被颳去了頂就是給削去了面。謝赫大師建造的堂皇的商業大廈808居然也跟漢考克大樓一樣窗玻璃一塊塊掉落到數百尺下的人行道上,幸好也一樣發生在夜裡,沒有造成傷亡。

城市受到重創,第二天天亮市民從廢墟中走出,放眼家園滿目瘡痍,又沉痛又憂愁,這時,突然驚奇地發現自然博物館安然聳立在遠方,分毫未受到損傷。

交加的風雨像飛舞的魔手,一夜之間撫去了石灰岩的偏黃,展露出藏在底下的晶瑩的珍珠色,襯托在開闊的土石環境,既能以天成的原色融合在大自然之間,又能在近色中皴搓出精緻的複調。橫砌的平行線條本就工整修長,如今層層綿延、疊疊而升,潔淨美麗得只有朝露剛洗過的羽毛,紡架上新織出的緙絲才能比擬。半圓形的穹頂高低起伏之間,也由雨霽風靜的柔軟陽光照出了如歌的韻律,是的,現在全座建築煥發著晶瑩又安寧的光輝,簡直就是在誦詠吟唱一樣;災難後的人心到底是感到了些許安慰了。

風雨中唯它不動搖不潰散,過後更以蛻變的容貌再現,城市恢復正常以後大家不得不回來再估評。專家們研究結果一致同意原來它設計穩健、材料堅固、結構綿密、施工精良,終於給予了讚美。一向認為希臘羅馬風格才屬建築藝術正統的戴衛西先生堅持這是模仿文藝復興的成果,在地派人士立即提出從建材到設計一脈彰顯的本土精神嚴加駁斥。不過這些都是內行專家們在講學問,外行人看著它舒服又乾淨,只覺得唯有據說是世界第一美的印度泰姬陵才能比擬,而那種潤滋淳簡的模樣,華夏的我們則是不由得想起了瓷藝中的極品,帶珠光的宋代定窯白瓷了。這麼一說,難道是建築師的亞細亞隱性承傳元素畢竟是起了作用嗎﹖

當局深覺這是發展文創的好機會,召開國際會議以招攬能見度和商機,官員們大師們高坐鮮花擺布的台前,傳閱分量等身的文件,發表體面的演說和後知後覺的高論。風雲際會的熱鬧,和在建築學工程學美學哲學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殖民學等等學上的貢獻就不必說的了。

阿比謙虛地接受恭維,終於等到了下一個合同而不至於失業讓她鬆了口氣。大家熱鬧得了不得的時候,只有她心裡明白暗自高興,遙遠的東方之鷹到底是給她叫醒,前來營救了她。

我們想起了文前提到的,人神二元在生活中的作用,就像魏襄、亞瑟等人獲得神龍的輔導成為不朽的明君賢王,蒼鷹也協助阿比完成了驕傲的傑作,受到了敬愛。就此人們不再稱她為印第安女性建築師雅比雷紅鳥,只暱稱她為建築師阿比。

(下)

【2012/12/31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