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設計競圖、競賽及獎項、公共工程標案、私人招標相關資訊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eaGer »

目前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的呂俐蓁、陳家儁與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的林聖平組成了一支競圖團隊,參加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獲得佳作獎,以下是該競圖團隊與網路朋友們分享的競圖作品「湧現」。

湧現
作者: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

我們團隊花了一個禮拜進行激烈的草圖測試與辯證 再用兩個多禮拜不斷的熬夜去製作圖說,並將其圖說的標準提高,此舉希望成為對自我的要求。

圖檔
↗ 01-全區景觀透視圖

在這一次最大的挑戰在於對記念形式的探討與研究,紀念形式是一個混合: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論證,而這次的目標在於對林業發展的記憶重現。

既然基地是位於深山,而且是在一處強勢開挖而成的空地,其基地本身是沒有歷史與功能可言的,所以我們想著,不如將其原有的山形量體復原,所以也成為剖面概念漸層高起的原因。

量體決定了

接下來就是形式的問題(或是說概念),形式的好壞有時是相當個人的問答,但既然基地本身脈絡這麼豐富,那不如就隨著基地的主角:針葉林來做為發展方向,而樹形結構是個國內外都相當喜愛的操作語彙,所以我們特別針對「針葉林」本身規律的分支並簡化成為幾何形狀中的「菱形」成為我們設計的主要語彙,並配合結構合理性與構造性(主要框架為鋼骨材料,而其餘模仿針葉葉脈的為木材質料) 形成了最後的針葉樹形單元,再讓單一單元配合基地範圍本身的形狀,去做一形變的動作(這就有賴電腦軟體maya的幫助)達到在規律秩序中找尋其變動的可能(嚴格控制幾何的形變)。
圖檔
↗ 02-概念來自於延續鐵路的軌跡並配合針葉林葉脈文理與原住民文化圖騰

在變與不變之間找到最合理施工的設計

而在地面層的景觀設計,我們也將相同的菱形語彙帶入設計之中,並運用舊有雕像基座的高度整合不同的高差並符合設計條件中所需要的無障礙動線的需求,將基地四周的動線納入考量,而基地上的座椅也刻意延續基地的界線,不但成為停留的空間也界定出停車空間與人行步道的分區。
圖檔
↗ 03-經過 基地的動線分析 視覺焦點分析 與整合基地現有物 並顧慮剖面山形的延續 所歸納出的設計策略

而坐椅形式則配合我們對菱形的要求,讓整個空間設計是在一相同幾何語彙之下,成為一整合式設計。

而基地的地表光帶的設計,其線條的原來來自於基地旁的鐵軌,並將集材柱成為光帶發散的中心。
圖檔
↗ 04-原始基地圖

我們刻意模仿鐵軌的紋路,滲入基地之中,隨著進入基地的深度,增加其光帶分支的數量,圍繞在集材機與雕像周遭,就如同原本的鐵軌(光帶)慢慢伸入森林之中轉變形成樹形結構,在某一個程度表達出,由人造與自然互相連接的隱喻。

這就是我們三位台灣子弟對台灣土地的一點想法與熱情!!

與大家分享這個設計作品: 湧現

>>競圖作品圖片
圖檔
↗ 01-全區景觀透視圖
圖檔
↗ 02-概念來自於延續鐵路的軌跡並配合針葉林葉脈文理與原住民文化圖騰
圖檔
↗ 03-經過 基地的動線分析 視覺焦點分析 與整合基地現有物 並顧慮剖面山形的延續 所歸納出的設計策略
圖檔
↗ 04-原始基地圖
圖檔
↗ 05-紀念區平面圖
圖檔
↗ 06-轉化針葉林的葉脈並謹慎控制幾何邏輯 形成紀念物的基本單元

圖檔
↗ 07-設計出如同樹穴空間的歷史感受廊道 讓人走在其中如同前人在山林間開墾的情境
圖檔
↗ 08-由沼平車站面對基地
圖檔
↗ 09-設計出對應歷史記憶的五條歷史感受廊道 整合於基地中動線的規畫裡 / 設計元素分解圖
圖檔
↗ 10-設計中的動線規劃 照明設計 植栽配置計畫 鋪面材料計畫
圖檔
↗ 11-由背後的山林俯視基地 可看出透過馬路上材料的變化 如何運用最不干擾的方式連接基地中另一個重要角色: 集材柱
圖檔
↗ 12-由基地望向沼平車站望去
圖檔
↗ 13-設計全貌 可以看出我們特意延續背後針葉林的形狀引入基地之中 期望達成與基地現況和諧不衝突的目標
圖檔
↗ 14-立面圖可以看出如何透過無障礙坡道整合基地現有高差 與樹形結構如何與整合
圖檔
↗ 15-夜景運用地上光帶來示意基地脈絡的由來 並運用聚光燈來強調現有集材機 /集材柱/蔣公銅像的視覺焦點
圖檔
↗ 16-台灣子弟-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 簡介


>>團隊組成

呂俐蓁

學歷:
2010 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成功大學建築系
經歷:
2007-2008 王培嚴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台北陽明山草山行館修復工程/宜蘭頭城火車站站前廣場規劃設計/林務局23號宿舍屋頂修繕工程/林務局22,24號宿舍修復工程
獲獎:
2010 美國ULI都市景觀規劃學生競圖(團隊Top16)

林聖平

學歷:
2011 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淡江大學建築系/中國工商建築工程科(六年制)
經歷:
2007-2008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台中數位圖書館遷建工程/外交部北投宿舍新建工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圖資中心
2008-2009
逢甲大學建築系大四設計課講師
獲獎: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top30)
中華大學入口桿造競圖第一名(團隊)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首獎
台中 TADA建築藝術園區入口競圖佳作(團隊)

陳家儁

學歷:
2010 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淡江大學建築系/復興工商專科學校建築工程科(六年制)(現為蘭陽科技大學)
經歷:
禾磊建築設計 設計師
內湖文心接待中心建築設計/台中Holiday Inn Hotel建築外觀設計/汐止矽緻大廈建築外觀設計
獲獎:
2010 美國ULI都市景觀規劃學生競圖(團隊Top16)
宜蘭228紀念碑設計競圖(團隊)
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別獎

>>相關討論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結果揭曉::
Marco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arco »

在這裡是先承認我在唱高調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由衷的希望,這是一個騙騙圖消耗預算而不做事的競圖活動!
林管處到底希望多少自身保有的文化資產消失才甘心呢?
kevin wen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kevin wen »

Marco 寫:在這裡是先承認我在唱高調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由衷的希望,這是一個騙騙圖消耗預算而不做事的競圖活動!
林管處到底希望多少自身保有的文化資產消失才甘心呢?
如果換個角度看,讓學生有個"發洩"的管道,,其實也不錯啦!
miluchopper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iluchopper »

那個地方缺的好像不是紀念性空間而是水土保持巴...
蠻多旅館等等聽說還有要新建?
為了競圖而去勘查時,附近有不少土石崩落的山坡
除了施工中的車站與拆除與新建中的建築很突兀以外
步行林道的內真的很美。
Marco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arco »

kevin wen 寫:
Marco 寫:在這裡是先承認我在唱高調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由衷的希望,這是一個騙騙圖消耗預算而不做事的競圖活動!
林管處到底希望多少自身保有的文化資產消失才甘心呢?
如果換個角度看,讓學生有個"發洩"的管道,,其實也不錯啦!

唉~凱文文!!!!
事情是這麼簡單就好, 我就不會跳出來胡說八道了!
Marco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arco »

miluchopper 寫:那個地方缺的好像不是紀念性空間而是水土保持巴...
蠻多旅館等等聽說還有要新建?
為了競圖而去勘查時,附近有不少土石崩落的山坡
除了施工中的車站與拆除與新建中的建築很突兀以外
步行林道的內真的很美。
目前這設計, 我沒資格做任何好壞的評論,就提出基地是否適當的看法與感想!


我想說啥?我有啥感想?
最好的紀念性空間已經被阿里山鐵路BOT案做出來的飯店以及莫名奇妙的交趾陶博物館
一起毀掉了!
每每看到這個競圖心裡的OS想問的就是:翻翻嘉義市誌是很難的事情嗎?

這張儲木池照片, 難道是在阿里山上嗎?就在你們為處於嘉義市的阿里山林務局對面阿!!!!!!!
圖檔

嘉義營林俱樂部 (這棟難不成也在阿里山上?是的話,那我是住在塔塔加而不自知了)
圖檔



well~~~~~~~~~

keep silent
最近火氣大了些~看來又會得罪不少人囉 :o
miluchopper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iluchopper »

不好意思或許是小弟我文筆不好,沒能把心中的想法寫清楚,不知是否造成誤會?
另外我也是參加競圖的學生,前輩的內容實在也是我的作品內容比不上的
只是在實地走訪後,看到山林裡的飯店建築與碩大的停車場、商店等區域之後,心有所感
Marco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Marco »

miluchopper 寫:不好意思或許是小弟我文筆不好,沒能把心中的想法寫清楚,不知是否造成誤會?
另外我也是參加競圖的學生,前輩的內容實在也是我的作品內容比不上的
只是在實地走訪後,看到山林裡的飯店建築與碩大的停車場、商店等區域之後,心有所感

誤會了~ :o
只是借你的內容相對映(因為您的內文某些部分,點出了個人十分在意的問題點),
抒發一下對這競圖本身意義的看法!

拍謝阿 :oops:
spl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spl »

http://research.ncku.edu.tw/re/news/c/20101008/2.html

先不管基地的位址與其基地本身的重要性為何

先單純討論紀念形式設計本身

這是第一名的設計

我絕對尊重其評審的審查結果 但我卻要了解說 這個設計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擔心是這設計是透過其"設備"與對"綠建築"的文字琢磨而不是對空間與對環境脈絡歷史意義的追求 而形成了實際在未來對空間與物質上的浪費與持續 這是對此設計與對台灣追求綠建築方向的省思與疑慮

言語稍微激動 請大家見諒

也希望能夠與大眾分享 綠建築不是建築本身的全部 他只是在設計空間中一部分的思考!!!


共勉之
White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White »

輾轉聽說這篇重要的文章
提出了不少關於本案的論述
在此以首獎設計團隊的觀點
回應前輩的指教

原文:
"先不管基地的位址與其基地本身的重要性為何
先單純討論紀念形式設計本身
這是第一名的設計"

回應:
不敢當
我們仍如臨深淵地追隨著前輩們的腳步
首獎只是"運氣"+"努力"的成果


原文:
"我絕對尊重其評審的審查結果 但我卻要了解說 這個設計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擔心是這設計是透過其"設備"與對"綠建築"的文字琢磨而不是對空間與對環境脈絡歷史意義的追求 而形成了實際在未來對空間與物質上的浪費與持續 這是對此設計與對台灣追求綠建築方向的省思與疑慮
言語稍微激動 請大家見諒"

回應:
很意外地被冠上"綠建築"的帽子
本案至此從未提及任何"綠建築"及"設備"的文字
最接近的大概只有因應主辦單位要求的"照明計劃與設計"
我們提出了"低光害"的概念
以避免對生態及觀星造成影響
還有"木年輪固碳增生"的概念
應該不能把所有節能減碳的基本手法
都完全歸類為"綠建築"吧
那只是本案的一部分


原文:
"也希望能夠與大眾分享 綠建築不是建築本身的全部 他只是在設計空間中一部分的思考!!!"

回應:
先回應 "綠建築不是建築本身的全部"!?
由於後進讀過"古典"建築,"現代"建築, "後現代"建築
"地域性"建築,"傳統"建築,"民居"建築,"永續"建築,
"數位"建築, "有機"建築, "仿生"建築,"高層"建築,
"太空"建築, "紙上"建築, "反"建築
當然也有"綠"建築
就我們目前掌握的資訊
前輩 "綠建築不是建築本身的全部 他只是在設計空間中一部分的思考"論述
可能會讓資訊不全的學弟妹們
誤以為 "建築空間設計才是建築本質,綠建築並不是建築本身的全部"
有沒有可能這樣寫比較客觀
建築學派包含"古典"建築,"現代"建築, "後現代"建築 ..."綠"建築等上述列舉的學派
建築學融合了歷史,人文,藝術,哲學,風土,民情,工程,科技,技術,永續發展等內容與概念
綠建築與空間設計都是建築學的重要課題
建築應該是......(依個人的觀點有不同定義)

而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
"失落的歷史脈絡" 與 "殘缺的基地紋理"
因此我們採用幾何有機的設計型式
重新賦與各個歷史紀念物
新的時代意義與空間精神
以設計者的觀點
本案是從歷史與基地脈絡出發的"幾何有機"建築
而顏色可能比較接近"紅"建築
而不是前輩所誤解的"綠"建築哦


總結:
由於版面好像只有在林務局等少數地方展覽
前輩也未曾與我們討論過關於本案的設計理念
在資訊取得不全的狀況下
完全誤會本案的理念與方向
請不要主觀地為本案戴上"綠"帽
"給別人綠帽戴" 是很不適當的行為哦
開玩笑的!!

P.S.
一開始大家可能都誤以為
前輩的文章是在評論佳作"湧現"一案
直到近期本團隊才發現是在評論本案作品
因此遲至今日才回應本文
前輩的意見讓後進從不同角度
從新思考本案的優缺點
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獲益良多
感謝前輩的建議

本案設計團隊
Wayne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Wayne »

抱歉!我個人很認同Marco前輩的說法。
大約知道Marco前輩也是嘉義人,所以我很認同他的想法。
因為我本身也是嘉義人,身為在地人,面對這麼高額的獎金又可以替自己家鄉貢獻一分力量的機會為什麼不去參加?原因是因為這個競圖計畫所挑戰的內容完全是以脫離歷史脈絡去訂定其內容,例如:為何要保存蔣公銅像?當代之中還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把一個集權象徵的銅像把它視為歷史的一部份,這樣講也許有失公道,但就我來看,日治時期的集材機要講述的是過去的那段林木產業歷史,那跟蔣公銅像有什麼關係?為何要保存?

第一名的設計題目就已經失焦,「零碳點」這三個字所延伸的不就是最近很熱門的綠建築之類的奇怪名詞,人類因為恐慌無知而提倡一些莫名奇妙的環保,例如:衛生筷的推動。衛生筷,很多都是利用木材的剩餘材料加工而成哪來的浪費?竹筷子也是。塑膠袋是石油提煉後最後的產物製成的,現在推行的PVC袋污染反而更大。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綠建築這個名詞,在臺灣完全走偏,就只是通過個數字評測,或者通過幾個審核項目就可以變成所謂的綠建築。

在歐美所講的綠建築是從空間材料下去著手,在臺灣只是加個百葉遮陽,加個深窗,然後通過成大建築教授所訂定的綠建築規章那套,就是所謂的綠建築,在個人觀點看來實在沒辦法認同。

而且你們題目為零碳點,引導大眾從題目去想的話,那當然會直接聯想到跟綠建築有關的。
但是內容卻是極度的碳消耗,我實在無法理解你們下的標題跟內容有什麼關係?
況且,什麼叫做紅建築?最近怎麼愈來愈常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字?這不就跟之前數位構築被冠上成為數位建築新品種一般,令人無法理解阿!

其實林務局最需要做的不是在阿里山上去弄個什麼百年紀念物,而是應該跟嘉義市政府好好想一想如何使阿里山門戶的嘉義市有相關的林木產業保存,否則斷裂的歷史記憶,現在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嘉義市以前是多麼的興盛,因為林木產業而發達的城市。

在地人觀點,用詞過度的話請見量。
spl

Re: 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文章 spl »

所以現在這個案子的進度如何?有任何人知道嗎? :?



Wayne 寫:抱歉!我個人很認同Marco前輩的說法。
大約知道Marco前輩也是嘉義人,所以我很認同他的想法。
因為我本身也是嘉義人,身為在地人,面對這麼高額的獎金又可以替自己家鄉貢獻一分力量的機會為什麼不去參加?原因是因為這個競圖計畫所挑戰的內容完全是以脫離歷史脈絡去訂定其內容,例如:為何要保存蔣公銅像?當代之中還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把一個集權象徵的銅像把它視為歷史的一部份,這樣講也許有失公道,但就我來看,日治時期的集材機要講述的是過去的那段林木產業歷史,那跟蔣公銅像有什麼關係?為何要保存?

第一名的設計題目就已經失焦,「零碳點」這三個字所延伸的不就是最近很熱門的綠建築之類的奇怪名詞,人類因為恐慌無知而提倡一些莫名奇妙的環保,例如:衛生筷的推動。衛生筷,很多都是利用木材的剩餘材料加工而成哪來的浪費?竹筷子也是。塑膠袋是石油提煉後最後的產物製成的,現在推行的PVC袋污染反而更大。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綠建築這個名詞,在臺灣完全走偏,就只是通過個數字評測,或者通過幾個審核項目就可以變成所謂的綠建築。

在歐美所講的綠建築是從空間材料下去著手,在臺灣只是加個百葉遮陽,加個深窗,然後通過成大建築教授所訂定的綠建築規章那套,就是所謂的綠建築,在個人觀點看來實在沒辦法認同。

而且你們題目為零碳點,引導大眾從題目去想的話,那當然會直接聯想到跟綠建築有關的。
但是內容卻是極度的碳消耗,我實在無法理解你們下的標題跟內容有什麼關係?
況且,什麼叫做紅建築?最近怎麼愈來愈常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字?這不就跟之前數位構築被冠上成為數位建築新品種一般,令人無法理解阿!

其實林務局最需要做的不是在阿里山上去弄個什麼百年紀念物,而是應該跟嘉義市政府好好想一想如何使阿里山門戶的嘉義市有相關的林木產業保存,否則斷裂的歷史記憶,現在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嘉義市以前是多麼的興盛,因為林木產業而發達的城市。

在地人觀點,用詞過度的話請見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