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都市低薪青年住宅新模式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都市低薪青年住宅新模式

文章 forgemind.news »

設計論點

對於現今社會高房價的時代, 建築設計師不應只是為「富人」服務,每一位從事建築設計執業人員應自發性的對社會具備有某一程度「社會責任」,而在此思維之下,提出對在社會之中打拚的青年如何努力在都市中去尋找居住的權力,以一種近似違章但卻有效的方式,去介入都市豪宅林立的狀態,並透過技術成熟的台灣工業製造,並引進其對」環境」有幫助之綠建築概念技術,讓其住宅不只是提供居住停留而更是能夠對整個都市能源消耗達到降低的功能,並融合當地傳統建築語彙的融合轉化,去形構出最小單人居住空間的集合住宅。

順應著台灣對於都更的社會事件,也暴露出人對於居住的權力是何等的重視,而在這裡所提出的不是一個未來式的建議,不是一個烏托邦式的,不是一個空想式的口號,而是以現今社會能力與技術可達到的狀態,也就是針對「現在」去提出一個適切的方案。

在都市之中經常可以發現在不同時代所建設的建築之間留存著相當程度的縫隙與無用之「畸零地」,甚至是建商在於「養地」其間所建設的「公園」,經常會發現其鄰近建築所誕生的巨大無用牆面,因著其消耗都市空間的基礎下,其牆面成為此社會住宅依附的「基地」(此社會住宅的構造方式可建設於任合都市空間之中,如:屋頂,天橋等等),發展出一個垂直向度的青年集合住宅,用衝擊都市空間最小的方式,提供社會青年在都市高房價的狀態下一個生活方式的選擇。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1 - 基地議題與設計思考

設計手法

台灣傳統建築中常可發現附著在外牆的雨淋板,他成為當地傳統住宅外牆為了對應台灣多雨氣候而所生成的建築語彙在這裡成為其社會青年住宅主要建築型態來源,並將其」階梯狀」的堆疊方式放大,並加入單人所能夠居住之空間尺度,並採取單元模矩的方式,並用台灣純熟的鋼鐵工業達成「工廠預鑄」,「降低製造成本」,「構造容易」,「運送迅速」的居住空間

能源儲存單元+居住單元+鋼構架接系統,此四種元素共同形成其居住空間。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2 - 住宅系統單元與其架接系統

能源儲存單元

對應台灣多雨,日曬強烈的特質將此兩種自然資源回收與利用, 而在單元之下配置一「旋轉系統」,對於日照與雨水角度,將其太陽能板與集水系統發揮最大之功效。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3 - 住宅單元與能源單元構造系統分解圖

居住單元

為一單人夾層空間,將活動重疊以節省空間淨深的問題形成垂直的配置狀態,單元入口則配置於兩者空間之間,下層為一般活動與單人衛浴系統,上層為休憩空間,而在單元之下配置一「旋轉系統」,其在青年出外工作時會依照台灣日照的方想與角度適度的僵住宅單元旋轉至最大太陽能板照射最大面積角度,並儲存於住宅單元之中,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電力。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4 - 整體住宅透視圖

鋼構架接系統

此為連接住宅與基地的介面系統,以鋼構的方式連接具有模矩特性的住宅與能源單元,並在其中配置垂直抽送風與簍空地板的設計,將其空氣品質不因狹窄的走道空間維持一固定的空氣流動。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5 - 住宅單元剖面圖

立面

此住宅系統立面會因應太陽角度的變化與配置高度的不同,各自旋轉其適當的角度,如同向日葵花會朝著太陽一般,讓建築立面成為一活動的韻律皮層,成為乏味都市空間中一活潑元素 。

結語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設計,一個大家在建築史中都能看到雷同的想法,甚至已經有人在執行類似的方式,但為什麼在現今都市空間中還是充斥著對於居住權力的追求?

建築設計師沒有很大的權力能夠去「拯救」一個社會,但我們可以嘗試學會去傾聽社會的聲音,看到社會需求之中找到我們夠去做些什麼的貢獻,我們期許能夠運用我們的「眼」,我們的「手」,我們的「嘴」,我們的「專業」去提出一個在良善心理基礎之下一正面的力量,去正向面對社會的各種問題,試圖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做到自己能夠做到的事。

願此社會住宅提案能夠帶給社會大眾一個「近一點」的想像,而不再只是另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此案參加 J.J.PAN 潘冀建築師事務所舉辦「2011海峽兩岸學生競圖」獲得佳作。

>>相關資訊
設計案名稱:GRAFTING URBAN HOUSING
設計案基地:無用之都市空間
對象:社會新鮮人
設計者:林聖平 | SPLDESIGNLAB

>>相關圖片
圖檔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1 - 基地議題與設計思考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2 - 住宅系統單元與其架接系統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3 - 住宅單元與能源單元構造系統分解圖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4 - 整體住宅透視圖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5 - 住宅單元剖面圖
圖檔
↗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 images 06 - 垂直社會住宅剖面圖
Taiwan architecture, 台灣建築, 紙上建築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林聖平 - GRAFTING URBAN HOUSING 都市低薪青年住宅新模式

文章 eaGer »

FB 上分享後,朋友們給予的意見:

這種東西,設計師沒有自己去開發原型,實際落實到構築,克服法規、研究市場性、去找金主“量產”、去評估商業模型,在我看來都是嘴炮,十年後還是一份紙上建築。我看不到價值。

看起來還是挺"高貴"的@@~~~

報告楊老師有難度,首先以台灣的狀態剖析。
平民美學基礎薄弱,媒體太強大。
而導致的結果,設計師的一句話不如媒體放個屁。
若說社會責任,肯定我們大家都很難逃開,
真正落實讓絕大佔大多數的"平民"擁有美學賞析能力
可能才是根節點。

在北歐等先進國家,您提的問題肯定不是問題,不正
是因為台灣人普遍美學基礎薄弱嗎?


機制是什麼?低薪青年出錢買?政府建後出租?還是哪個建商?哪個金主?水、電如何跟既有都市框架連結?如何分配價金?這算增建還是改建?低薪青年的樣貌?推出這個東西就會有人買單?…

我想說的是,紙上建築看太多了。這些設計師 “想要入世” 卻不懂得放下身段,去敲入世的門磚:去談資金、去評估商業、去研究市場、去試著生產…

有構想很好,但不要只會講,那對世界沒有貢獻的!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旅美建築師林聖平 都市畸零地設計迷你宅

文章 eaGer »

旅美建築師 都市畸零地設計迷你宅
2012/08/22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圖檔
↗ 台灣建築師林聖平設計的「都市低薪青年住宅新模式」,以衝擊都市空間最小的方式,提供社會青年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圖為設計師做的模型。圖/林聖平提供

紐約市長彭博,日前宣布一項「迷你公寓」設計競圖。他邀請年輕建築師為紐約設計面積僅九坪的迷你公寓,讓薪水有限的年輕人有機會住進市區,為這個「創意之城」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意。

台北和紐約一樣,面臨房價和單身人口急增。台灣旅美建築師林聖平,去年曾針對台灣剛出社會的低薪青年,設計一套迷你住宅「都市低薪青年住宅新模式」,贏得「二○一一海峽兩岸學生競圖」佳作。最近他把設計貼在「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和彭博的構想遙相呼應,引起熱烈討論。

「台灣年輕人的起薪只有兩萬五,不當靠爸靠媽一族,哪能在都市中找到安身之所?」林聖平說,在高房價時代,「建築設計師不應只為富人服務,而應對社會具備某一程度『社會責任』。」而他的設計便是為在社會中打拚的青年「尋找居住的權利」。

林聖平說,在台灣都市行走,經常可以發現不同時代的各建築之間,留存相當面積的縫隙與無用的畸零地;甚至在建商在養地期間建設的公園,經常會出現其與鄰近建築所形成的「無用空間」。

林聖平便以都市建築之間的隙縫、畸零地為基地,設計一套小坪數、構造簡單的「都市低薪青年住宅」。這套住宅供單身者居住,上層為休憩空間,下層為一般活動與單人衛浴系統。該公寓還會在居住者出外工作時,依照台灣日照的方向與角度,為屋主儲存日常生活所需的電力。

「我希望以衝擊都市空間最小的方式,提供社會青年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林聖平說,他希望這個設計能引起政府關注,讓「小薪青年」也能在大都市找到一席之地。

>>相關討論
::紐約市 adAPT NYC 微型公寓設計競圖 號召建築師設計小面積合宜公寓::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