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多年!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Acropolis Museum 新衛城博物館總算開放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延宕多年!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Acropolis Museum 新衛城博物館總算開放

文章 eaGer »

由美國建築師 Bernard Tschumi 與希臘建築師 Michael Photiadis 聯手設計的雅典新衛城博物館(New Acropolis Museum)多年以來因為設計問題加上工程延誤,導致開幕日期一再跳票,2009年夏天終於要在世人眼前亮相。

新衛城博物館於2009年4月初落成,正式對公眾開放的日期預定在2009年6月20日,希臘政府興建此博物館的目的在於保存帕德嫩神廟(Parthenon)鄰近區域地下的考古遺蹟。

監督此項設計案進行的新衛城博物館工程組織(Organiz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ropolis Museum)理事長 Dimitrios Pandermalis 回憶,「Bernard Tschumi 當年送交競圖之設計會雀屏中選,是因為其簡潔、美麗,得以與現有博物館和諧共存」。

為了取代由希臘建築師 Panages Kalkos 設計,於1874年所完成的舊博物館,希臘政府早於1976年就展開了競圖找尋新的建築方案卻一波四折,1976年、1979年間各舉辦了一次希臘國內競圖,這兩次競圖都因為基地選址不恰當而不了了之,時間來到1989年,希臘政府為新博物館舉辦了第一次的國際競圖,由兩位義大利羅馬建築師 Manfredi Nicoletti 與 Lucio Passarelli 取得設計權,然而動工開挖基礎後發現,敏感的考古遺蹟基地將可能受損,希臘政府於國際競圖後的第十年也就是1999年宣告計畫終止。

圖檔
↗ 新衛城博物館的基地位置在衛城山丘南側,距離帕德嫩神廟(Parthenon)的直線距離僅280米,即便是步行,也只有400米遠

2001年,來自美國紐約的建築師 Bernard Tschumi 與希臘當地建築師 Michael Photiadis 合作,在希臘政府舉辦的第四次競圖中勝出,然而,建築設計團隊展開了艱辛的挑戰,在此人類文明遺蹟遇到的課題除了得面對基地現有考古遺蹟(以及隨時可能會出現的遺蹟),還要考慮到雅典的現代性、當地紊亂的交通、每天蜂擁而至的遊客群,甚至是發生頻率頗高的地震。

圖檔
↗ 示意圖:新衛城博物館「漂浮」在古老雅典城市的遺址上,由一百根纖細的混凝土柱支撐

圖檔
↗ 新衛城博物館入口

新衛城博物館的基地位置在衛城山丘南側,距離帕德嫩神廟(Parthenon)的直線距離僅280米,即便是步行,也只有400米遠,新衛城博物館(New Acropolis Museum)可說是離此古老遺蹟最近的現代建築物了,博物館入口旁邊即是雅典大眾快速運輸系統 ΟΑΣΑ網絡 Line 2 的 Acropolis 站。

圖檔
↗ 雅典新衛城博物館(New Acropolis Museum)外觀

圖檔
↗ 新衛城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以鋼筋混凝土、大理石做為建築材料

為使新衛城博物館足以容納古希臘的文明遺蹟並與之共存,Bernard Tschumi 徹底研究希臘古建築的數學性、比例及空間觀念,「人們告訴我,你得遵循脈絡,必須要跟傳統希臘神廟同樣使用多立克柱式(Doric style)」,Tschumi 回想當初的情形,接著說「算了吧!你不可能跟古希臘人一樣去做多立克柱式,我想的是與其相同的精準度、與原始神廟同等的清澄度」。

圖檔
↗ Bernard Tschumi 將博物館最頂層的量體旋轉23度角使其與帕得嫩神廟平行

圖檔
↗ 新衛城博物館底下是2002年間所挖掘出的考古遺址

圖檔
↗ 訪客進入博物館時會經過一片強化玻璃地面,下方是2002年間挖掘出之遺址

新衛城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以鋼筋混凝土、大理石做為建築材料,局部以玻璃做為外殼。最底下一層「漂浮」在古老雅典城市的遺址上,由一百根纖細的混凝土柱支撐,每根柱子的位置都經過專家同意以免傷害文物,空間包括了入口大廳、臨時展間以及博物館不可或缺的禮品賣店,訪客會經過一片強化玻璃地面,從上往下觀賞於2002年間所挖掘出的考古遺址,該遺址是使得原本已定的設計大翻案的主因。

博物館的第二層與第三層藉由玻璃坡道相連,展出永久館藏的4000件古物,古物年代由古希臘時期(Archaic Period, 650 BC ~ 480 BC)到羅馬帝國晚期(Late Roman Period, 70–135 CE),包括許多件曾經作為衛城神廟裝飾物的雕像都在在自然光線下陳列,希臘官方希望新衛城博物館的完成可以催促其他國家歸還過去幾百年來以各種手段所獲取的希臘古物,尤其是自1817年就已經被搬入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珍貴埃爾金石雕(Elgin Marbles)

圖檔
↗ 博物館最頂層是四面玻璃的帕德嫩藝廊(Parthenon Gallery)

圖檔
↗ 博物館最頂層的透明牆面則讓訪客對附近景觀飽覽無遺,在此品味雅典的過去與現在

來到博物館最頂層是四面玻璃的帕德嫩藝廊(Parthenon Gallery),Bernard Tschumi 將此層的量體旋轉23度角使其與帕得嫩神廟平行,透明牆面則讓訪客對附近景觀飽覽無遺,在此品味雅典的過去與現在。

耗資1億7500萬美金興建而成的新衛城博物館,總面積約為21,000平方米,展出空間達14,000平方米,超過十九世紀時所興建舊館的十倍,其典藏的文物都是過去一世紀以來出土的希臘文化精華,館方已經做好迎接來自世界各地龐大遊客群的準備。

>>相關討論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New Acropolis Museum 即將對公眾開放::

>>相關網站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建築師事務所::
::New Acropolis Museum | 雅典新衛城博物館::
::Organiz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ropolis Museum | 新衛城博物館工程組織::

>>相關影片

Bernard Tschumi - New Acropolis Museum 電腦模擬動畫




New Acropolis Museum 施工影片




>>相關圖片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混沌。建築。

Re: 延宕多年!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Acropolis Museum 新衛城博物館總算開放

文章 。混沌。建築。 »

我的老天

我一直以為它早開放參觀了.... :o
artai

Re: 延宕多年!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Acropolis Museum 新衛城博物館總算開放

文章 artai »

:cry: 好久沒看到令我這麼感動的博物館了。 :cry:
Kang.Lin

Re: 延宕多年! Bernard Tschumi 設計之 Acropolis Museum 新衛城博物館總算開放

文章 Kang.Lin »

Tschumi's work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sacrificing human needs for intellectual purposes. Most currently,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ian Nikos Salingaros claims that the New Acropolis Museum clashes with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thens and continues to unnecessarily threaten historical buildings nearby .

In his writings, Tschumi reveals that he deliberately intends his buildings to have an interrupted, even violent feel, and that he enjoys not appreciating the great works of architecture but "dismantling" them.

On the opposite I see the reflection of Parthenon: large platform, open steps, widened hallway, colonnaded gallery, repetitive grids. Architect Tschumi use all th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he can find from Parthenon. On the contrary the enormous modern glass facade which you can see through reflects the image of ancient Greece as well.

"How do you design a museum across from the most influential building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without touching any of this?" he said.

Tschumi's solution is: [The triangular building contains friezes, statuary and other artifacts from the Acropolis, which is in full view from the glass-enclosed third floor; and museum visitors can also look down through glass floors at the activity directly below the building -- it rests on pillars over a working archaeological site, which Tschumi said was the best location for the museum. The result is "a building as much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site as the artifacts inside."]

When he was asked to design a 10 million-square-foot housing project in Beijing, Tschumi said he was concerned about a recent wave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destroying the social fabric of many areas of the city. His solution was to build the housing project on pillars, to preserve the existing neighborhood.

Tschumi made it clear he was less interested in form than in finding creative solutions to a project -- "to do things that do not belong to the realm of clichés of architecture."

"If that concept is the same two times, is the building the same both times?" I have this doubt, that he asked before.

What will be your picture if you can imagine The Housing Project in Beijing?

簡單, 清楚, 率性, 没有嬌柔作做, 讓我們來為Bernard Tschumi 喝彩!!!
[:yayaya]



雅典新衛城博物館

2009/06/22 09:52:56 瀏覽35|回應0|推薦0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