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設計競圖、競賽及獎項、公共工程標案、私人招標相關資訊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eaGer »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該榮譽被視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曾獲該獎項而且在台灣為許多人知道的建築師包括1995年得主安藤忠雄建築師、1987年丹下健三建築師、1983年得主貝聿銘建築師等;今年的頒獎儀式將於5月25日在北京舉行,王澍將獲頒10萬美元獎金及一枚銅質獎章。

48歲的王澍在得知自己獲獎後說:「這真是個巨大的驚喜﹐我突然意識到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來真誠的工作和足夠久的堅持一定會有某種結果。」

普利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普利茲克(Thomas J. Pritzker)在揭曉評委的決定時說,「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評委會決定將獎項授予一名中國建築師,這標誌著中國在建築理想發展方面將要發揮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此外,未來幾十年中國城市化建設的成功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將非常重要。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如同世界各國的城市化一樣﹐要能與當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國在城市規劃和設計方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方面要與中國悠久而獨特的傳統保持和諧﹐另一方面也要與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相一致。」

王澍建築師,1963年11月4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碩士畢業,2000年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博士;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陸文宇在杭州創辦了「業餘建築工作室」。對於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釋是:「對我而言﹐不管我是一個工匠還是業餘的﹐都是一樣的。」

現任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並兼建築系主任,同時也在哈佛大學(Harvard)、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等校教學或擔任講座教授。

代表作品有2010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寧波歷史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二期工程寧波美術館寧波五散房、位於杭州的大型高層集合公寓「錢江時代-垂直院宅」、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2004年獲中國建築藝術獎)等。

獲2010年度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作品「衰朽的穹隆」獲特別榮譽獎;2007年首屆法國全球可持續建築獎;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代表建築師,作品「瓦園」;參加2006年荷蘭建築師協會(NAI)主辦「中國當代建築展」等系列國際建築與藝術大展。
圖檔
↗ 王澍建築師

評審辭

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得主王澍,在為我們打開全新視野的同時,又引起了場景與回憶之間的共鳴。他的建築獨具匠心,能夠喚起往昔,卻又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生於1963年,並在中國接受教育,王澍的建築以其強烈的文化傳承感及回歸傳統而著稱。

他與他的妻子兼搭檔陸文宇成立了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在其旗下完成的作品中,歷史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正如探索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關係。討論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適當關係是一個當今關鍵的問題,因為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引發一場關於建築應當基於傳統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築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並演化成紮根於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築。

圖檔
↗ 王澍建築師設計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

圖檔
↗ 王澍建築師設計之寧波歷史博物館

王澍的建築作品具有難能可貴的特質 – 外表不失莊重威嚴的同時,又能完美運作,並為生活作息及日常活動創造出一個寧靜的環境。寧波歷史博物館就是其獨特建築之一。不僅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動。博物館已成為城市的坐標,存封著歷史,也吸引著遊人的到來。廣闊的空間感,不論從外還是從內體驗,都是非同尋常的。這座建築將力量、實用及情感凝結在了一起。

王澍知道如何面對建築這一行業的挑戰,並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長處。涉足建築領域對他來說是帶有決定性和實驗性雙重色彩的。通過利用回收材料,他向世人傳達了謹慎使用資源和尊重傳統與歷史的信息。此外,他還為當今建築的技術及質量,尤其是在中國,做出真實坦率的評估。王澍的作品使用諸如屋頂瓦片和廢棄牆磚等回收材料,彷彿勾勒出一幅構造多元質感豐富的拼貼畫。在與建築工人合作的過程中,結果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這樣就使得他的作品多了一分清新和自如。
圖檔
↗ 王澍參加朗讀違章建築展的作品:亦方亦圓

就年齡而言,王澍還是一位年輕的建築師,但是他已經在不同程度上證實了自己的能力。位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就好似一個小鎮,為學生及教職員工提供了一個棲息的場所。建築外部與內部、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內的相互聯繫,共同營造了一個以宜居為核心的美好氛圍。他同樣善於建造小規模的建築,例如小型展覽廳或融入於杭州古城區內的亭台樓閣。由於他的自如發揮,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築一樣,他的作品看起來好像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圖檔
↗ 王澍 Wang Shu - 寧波五散房 Five Scattered Houses 01

王澍將自己的辦公室命名為「業餘建築工作室」,但實際上他的工作則是指揮一首由形式、規模、材料、空間和採光等建築樂器演奏的樂章。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王澍,是因為其作品的傑出特性與品質,同時,也出於他始終致力於建築的堅定與責任,那份堅定與責任出自於一種特定文化及區域的歸屬感。

>>相關討論
::王澍:設計的開始::
::王澍:中國建築界的異類::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猜猜誰會是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朗讀違章:王澍X謝英俊 建築展 2011.03.11~2011.04.17 在UrbanCore::
::元智大學藝術節大師講座 ─ 中國建築師王澍談抵抗的建築 2010年3月31日::
::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設計 - 寧波歷史博物館 Ningbo History Museum::
::界於理論思辨和技術之間的營造—建築師王澍訪談::
::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設計 -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杭州新美術學院)::
::我對威尼斯建築展中國館(王澍建築師設計之瓦園)的第一印象::
::威尼斯建築展 首見中國館 杭州建築師王澍設計瓦園 Tiled Garden::
::界於理論思辨和技術之間的營造—建築師王澍訪談::
::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設計 - 2010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
::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王澍建築師- 衰朽的穹隆::
::哈佛GSD - 中國建築師王澍演講影片 談 Geometry and Narrative of Natural Form::
::王澍:斗拱之父::
::文人建築師的兩副面孔 王澍做建築::
::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設計 - 寧波五散房 Five Scattered Houses::
::業餘建築工作室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國建築師王澍 Wang Shu 設計 - 寧波美術館 Ningbo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王澍和阮慶岳 暢談對兩岸城市與建築的看法::

>>相關網站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eaGer »

美國建築實錄雜誌 Architectural Record 在不到一小時前也發佈了此消息

Chinese Architect Wang Shu Wins the Pritzker Prize
February 27, 2012

Wang Shu, a 49-year-old Chinese architect whose work explores the interse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traditional sensibilities, has won the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announced Thomas J. Pritzker, chairman of The Hyatt Foundation, which sponsors the prize. Wang is the 37th person to win the prize and the first from China. (I.M. Pei, who was born in China but lives and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on in 1983.) Asked about getting the prize, Wang said in a phone interview, "It's a big surprise. I'm still so young!"

Wang and his wife Lu Wenyu founded their firm,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in 1997 in Hangzhou, a city that has been famous for hundreds of years as one of China's most beautiful. Although it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new areas that look much like other Chinese boomtowns, Hangzhou still exerts an almost mystical pull on the Chinese imagination as a place where art and tradition thrive. Wang's buildings tap into that reservoir of ancient culture, while employing modern structural systems and elements.

Just as Hangzhou sits slightly outside China's centers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it is 110 miles southwest of Shanghai), Wang and Lu work beyond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While many of their contemporaries studied abroad and returned to China with Western approaches to form-making and the latest digital technologies, Wang and Lu rooted their buildings in the local context. Their most impressive project, the Ningbo History Museum (2008), combines tilting fortress-like forms with walls made of different kinds of recycled masonry. Although the museum has a modern concrete frame, its use of bricks and stone salvaged from local buildings connects it to the area and to history.

"My starting point is always the site," stated Wang. "I need to understand about the life, the people, the weather." After earning his first architecture degree and then his master's from th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moved to Hangzhou to research the renovation of old buildings. He designed a youth center in Haining near Hangzhou in 1990, but then spent nearly a decade working with craftsmen to learn about construction.

Much of Wang's early work involved renovating old buildings, an experience that influenced his commissions for new buildings. "I know something existed before me," he said. "My buildings come from somewhere." He believes that the modern and the traditional can work together. In his Xiangshan Campus for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for example, some of the buildings have wave-like roofs recalling those of old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others have bamboo shutters. But the buildings also have windows punched into taut white envelopes in a jazzy, almost random way and metal sun shades. "I don't exactly copy anything from history, but you can feel the old in my work," explained Wang. "Other architects talk about space. I talk about typology and prototype. The prototype relates to memory."

Another thing that separates Wang from most of his contemporaries is his design process. "I don't use the computer. I use just the pencil," he said.

"There are significant questions about the rec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whether it should be anchored in tradition or if it should just look toward the future," said Alejandro Aravena, one of the Pritzker jurors. "As in any great architecture, Wang Shu´s work is able to transcend that debate producing an architecture that is timeless, deeply rooted in its context and yet universal."

Wang completed his first major work, the Library of Wenzheng College at Suzhou University, in 2000. He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Venice Biennale and exhibited in Hong Kong, Brussels, Berlin, and Paris, but all of his buildings are in China. Completed projects include the Ningbo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2005), Ceramic House in Jinghua (2006), Phase I (2004) and Phase II (2007) of the Xiangshan Campus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and the Vertical Courtyard Apartments in Hangzhou (2007).

Since 2000, Wang has been the head of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Hangzhou. "I was an angry young man early in my career and I challenged the old way of teaching." Now he is getting the chance to reinven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merg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molding a new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 In 2011, he was the first Chinese to be the Kenzo Tange Visiting Professor at Harvard's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He and his wife named their firm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us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d "amateur" as someone who engages in an activity for pleasure rather than profit. He also explained in the Pritizker press material that, "For myself, being an artisan or a craftsman is an amateur or almost the same thing."

The Pritzker Prize was established in 1979 "to honor annually a living architect whose built work demonstrates a combination of those qualities of talent, vision, and commitment, which has produced consistent an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humani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Previous winners include: Philip Johnson, Richard Meier, Kenzo Tange, Frank Gehry, Aldo Rossi, Renzo Piano, Norman Foster, Rem Koolhaas, Glenn Murcutt, Zaha Hadid, and Thom Mayne. Winners receive $100,000 and a bronze medallion. The formal ceremony for the 2012 prize will be in Beijing on May 25.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王澍建築師的人與作品 - 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

文章 eaGer »

雖然我看過張永和建築師、馬清運建築師的作品,但唯獨王澍建築師的人與作品卻會讓我想起那篇《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長詩,該詩篇據說是1969年從北京傳出,作者佚名,共有兩百四十多行、分成五段,在詩的開頭,詩人是一位參加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毛澤東的戰士,在戰後向自己的戰友、紅衛兵、老同學的墓前獻花,這篇長詩讓我想到對建築的追求,是一種永難達成卻必須前仆後繼的情懷。

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

(一)
摘下發白的軍帽
獻上潔白的花圈
輕輕地
輕輕地走到你的墓前
用最誠摯的語言
傾吐我深深的懷念
北美的百合盛開了
又殘
你在這裡躺了一年
又一年
明天
早霞開始的時候
我就將返回那可愛的祖國
而你
卻長眠在大西洋的彼岸
異國的陵園
再也聽不到你那熟悉的聲音
再也看不到你那親切的笑臉
忘不了你那豪爽的姿態啊
忘不了你那雙明亮的眼
淚水滾滾滴落
哀聲低低迴旋
波濤起伏的追思啊
將我帶回很遠
很遠......
(二)
公園裡一塊打游擊
井崗山一塊大串聯
收音機旁
我們一字字地傾聽著
國防部的宣戰令
----在那令人難忘的夜晚
..........第三次世界大戰中
我們倆編在同一個班
我們的友誼從哪裡開始
早已無從記起
只知道她
比山高
比路遠
在戰壕裡
我們同吃一個面包
和醮一把鹽
低哼著同一支旋律
共蓋著同一條軍毯
...........為了共產主義的實現
在衝天的火光中
我們肩並肩
衝鋒在敵人的三百米防線
衝鋒槍向剝削者
噴吐著無產階級復仇的子彈
還記得嗎
我們曾飲馬頓河畔
跨過烏克蘭草原
翻過烏拉爾的峰巔
將克里姆林宮的紅星
再次點燃
我們曾沿著公社的足跡
穿過巴黎的街巷
踏著國際歌的鼓點
馳逞在歐羅巴的
每一個城鎮 鄉村 港灣
我們曾利用過耶路撒冷的哭牆,
把基督徒惡毒的子彈阻擋。
將紅旗插在蘇伊士河畔
瑞士的湖光
比薩的塔尖
也門的晚霞
金邊的佛殿
富士山的櫻花
哈瓦那的烤煙
西班牙的紅酒
黑非洲的清泉
這一切啊
都不曾使我們留念
因為我們有鋼槍在手,重任在肩。
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
多少個浴血的南征北戰。
........聽:
五大洲兄弟的回音
匯聚成沖刷地球的洪流
看:
四海奴隸們的義旗
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啊--
世界一片紅啊
只剩白宮一點
(三)
........這是最後的鬥爭
人類命運的決戰
--就在今天
........衝啊!
攻上最後一層樓板
佔領最後一個制高點
就在這個時候
突然你撲在我身上
用友誼和生命
擋住了從角落裡射來的子彈
罪惡的子彈
你的身體沉重地倒下去了
白宮華麗的地板上
留下你殷紅的血跡斑斑
..........親愛的朋友啊
為什麼
為什麼在這勝利的時候
你卻永遠離開我身邊
(四)
戰火已經熄滅
硝煙已經驅散
太陽啊
從來沒有這樣和暖
天空啊 從來沒有這樣的藍
孩子們臉上的笑容
從來沒有這樣甜
毛澤東的教導
伊裡奇的遺言
馬克思的預見
就在我們這一代實現
安息吧
親愛的朋友
我明白你未完成的心願
輝煌的戰後建設的重任
有我們承擔
共產主義大廈
有我們來修建
安息吧
親愛的朋友
白雲藍天為你譜新歌
青峰頂頂為你傳花環
滿山的群花血草告訴我們
這裡有一位烈士長眠
最後一次吻別你的笑臉
最後一次擁抱你的身軀
再見了
親愛的朋友
共同的任務
使我們不能停步不前
(五)
山高路遠 歸心似箭
明天 早霞升起的時刻
我們將回到久別的家園
江洋上
天水相連
胸懷裡
激情無限
我們要向祖國莊嚴的匯報
母親啊
你的優秀兒子
為人類的幸福
歷史的必然
而長眠在大西洋的彼岸
異國的陵園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eaGer »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名單公布後,估計全世界至少有六位建築師會感到鬱悶。

美國:Steven Holl - 我在中國的項目不比王澍少呀!
西班牙:Santiago Calatrava - 我等好多年了!
中國:馬清運 - 唉,等下一次輪到中國建築師吧!
台灣:姚仁喜 - 奇怪?我做那麼多得獎的案子,獎都頒給海峽那邊了,評審怎麼不順道來看看我的作品?
台灣:李祖原 - 咳,仁喜,我還沒發話咧!
日本:伊東豐雄 - 哎呀,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怎麼還不趕緊蓋好啦!!!
kueijyunmao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kueijyunmao »

最後的感言真是經典
unsw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unsw »

THANK CHRISTOPHER HAWTHORNE FOR THE TWEETS

Live Tweets From UCLA:

And with that he's done.

Wang says the horizontality of his work is in itself a critique of headlong urbanization and skyscraper-building in China.

In Q+A he says, "20 yrs ago I was a very angry young man." So he has at least one thing in common with Thom Mayne, Pritzker '05.
"There are two kinds of architecture. One comes from abstract ideas. Very clean, very dry. The other understands what existed before."
"I don't know how to use a computer. I only know how to move the Powerpoint forward." He draws everything by hand.
Sorry, one more: a small museum (Hangzhou, I think) with wooden ceiling structure borrowed from bridge construction.

Final project is street in Hangzhou that he, colleauges and students have lined with new bldgs.

That last quote from Wang is key. His work is historically minded but also aims to sum up contradictions and am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 don't do fake old things. Copies. No way. Never."
In 1950 Hangzhou "looked like Paris. Now it looks like Singapore.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ask, 'What is the aim of all this development?'"

"Is urbanization the only way to development in China?" (Discuss among all of us!!!)

He gave brick workers wide latitude and liked their changes. "It's my design but it's not my design. It's something beyond my design."
The site for Ningbo History Museum was wide open; no immediate architectural context. "So I made it like a mountain." If you teach architecture, you know how good it is to MAKE YOUR OWN SITE!!
Now talking about his teaching work and showing Ningbo History Museum (2008), his best-known work and reportedly a Pritzker jury favorite.
Xiangshan campus uses more than 7 million (!) recycled bricks and tiles.
Now showing photos of his work stitched together horizontally, like a landscape scroll.
Great landscape painters in China haven't been professionals but amateurs. Still, the work took great skill and a lifetime of dedication.
Showing the Xiangshan campus bldgs. His firm also did the master plan. Like landscape paintings, key is keeping two scales in mind at once.
One problem is that most Chinese architects studied in West and are using borrowed templates. "If we lose our tradition we lose our future." The question is always this: Whose tradition we are talking about? UNSW
Now Wang is showing his work: giant sloping tiled roof installation for Venice Biennale, prototypes for houses using recycled brick + stone.
"I realized that we weren't making beautiful contemp architecture in China because we didn't understand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His firm still does tons of research on trad'l bldg techniques. Shows images of that research. This is starting to look like an OMA lecture. (ha ha ha...)
After getting his architecture degrees, Wang spent nearly ten years in the 90s working on construction crews and studying renovation.
How to re-evaluate the value of manu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my emphasis!!)
Now showing slides of demolished buildings. Ruins created not by decay but rapid urbanization. He uses this rubble in his work.
Does this poetic attitude still exist in the face of radical change and demolition in China?
Wang talking more about nature, memory and Proust. 30 min in and he hasn't shown any of his projects. Refreshing, tho audience may get antsy
Showing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v long + narrow. They show how to master 2 scales at once. He says LA has some of same horizontality.
Wang is talking about his rising interes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His slide of the "country" looks denser than most of LA.
Wang: traditional urban model for China was 50 percent built and 50 percent open space. So rapid growth is a shock.
Wang: in Hangzhou, in the last 20 years, 90 percent (!) of the traditional bldgs have been demolished.
Wang: I come from Hangzhou, near Shanghai. It's a small city, for China. (Beat.) Only 7 million people.
Wang; architecture is not about space. It's about time.
"Architecture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my life."
Wang begins by saying he hopes the prize won't make him so busy he can't spend time with his son, who is ten.
Denari: notable that Wang calls his firm Amateur Architecture Office. "Amateur means lover, as opposed to auteur, or author."
Denari: "When I heard this morning that Wang Shu had won the Pritzker, I was so happy I thought I had won myself."
Wang Shu lecture just starting at UCLA; Neil Denari introducing.

Only Q is whether his wife + partner should also have won, as Denise Scott-Brown should have in 83. Wang says yes.

Remarkable win for the decision to go for the critical, the regional, and dare I say, the IDEOLOGICAL!!
最後由 unsw 於 2012-02-28, 12:5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9 次。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forgemind.news »

出處

美報:中國人獲“建築界諾貝爾獎”
作者:劉罡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編輯兼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美國《紐約時報》2月27日的報道說,中國建築師王澍被授予了201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報道說,王澍設計的建築有著現代造型,常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修建,它們被用以紀念中國過往的歷史。報道說,王澍是獲得這一建築界最高獎項的第一位中國公民,美籍華人貝聿銘曾於1983年獲得此獎,這是首次有在中國出生的建築師獲得該獎項。

報道說,王澍的主要設計作品都在中國,其中有兩座在寧波,一座是寧波當代藝術博物館,一座是寧波歷史博物館。在寧波歷史博物館的設計中,王澍試圖喚起人們對寧波過往生活景象的追憶。報道援引王澍的話說,他會像一位傳統的中國畫家那樣對待建築設計,他先將建築物所在地的周邊環境研究一周左右,這時建築的設計輪廓就開始慢慢在他頭腦中清晰起來。

美國《洛杉磯時報》2月27日也報道了王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一事。文章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報道說,普利茲克獎的評委會周一將這一建築界的最高獎項授予了中國建築師王澍,這打破了該獎項以往幾乎只授予美國和歐洲知名建築師的傳統。報道說,今年 48歲的王澍居住在杭州,他在國際建築界的名氣相對不大,從未設計過中國以外的建築,他稱自己“僅僅是一名本地建築師”。

報道說,雖然王澍喜歡自己設計的建築由用回收材料制成的磚瓦來修建,但如果因此便認為他的設計作品老式或與國際建築潮流脫節那就錯了,他設計的作品有現代感,沒有對陳規老套的依依不舍之情。

加報:中國消費者能夠拯救世界嗎?

加拿大《環球郵報》2月23日的報道說,如果把兩名經濟學家放進一間屋子裡然後要他們說說世界經濟的走向,他們無論如何繞圈子最終都會談論中國。他們很可能討論中國13億人是否以及何時會購買足夠的東西,從而將世界其他國家從懸崖邊拉回來。但中國真能拯救世界嗎?報道說,人們會看到,中國有上百億美元的貸款被投入到大型購物中心和寫字樓等建築項目中,這些建築工程雖然能創造就業和工資收入,但卻難以創造持續性的消費需求。

報道說,記者自居住到北京三裡屯地區以來,已親眼看到四座大型購物中心先後開業,也看到另一座購物中心因缺乏客流而關門。這些購物中心裡人流滾滾,但卻似乎沒有多少人在真正買東西,這一現象既令人難以置信又讓人擔憂。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eaGer »

unsw 寫:Live Tweets From UCLA:
謝謝 unsw 經常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資訊,王澍建築師目前人的確是在 UCLA 沒錯呀!厲害!

我喜歡你寫的這句:Remarkable win for the decision to go for the critical, the regional, and dare I say, the IDEOLOGICAL!!
unsw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unsw »

Listen, as the frenzy is coming to an end, I want to say that we as the Architects we want to impact the environment and we build the city. This is it.

ARCHITECTS OF THE WORLD UNITE!!!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49歲教授獲「建築諾貝爾獎」大二宣稱沒老師能教我

文章 forgemind.news »

49歲教授獲「建築諾貝爾獎」大二宣稱沒老師能教我
2012年02月29日 07:48:32
來源: 揚子晚報

他當年在東大像「令狐沖」
大二就宣稱:沒有老師能教我!


王澍教授的建築師生涯的「起點」其實是在南京。他是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建築係81級本科生,85級碩士生。記者從學校瞭解到,這位世界級殿堂級大師其實當年頗有令狐衝的氣質,「離經叛道」的事數不勝數,而現在的東大還流傳著不少他的「傳說」。

他在獲獎者中是「小弟弟」

普利茲克建築獎於1979年創立,在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力,並且超越了建築界。該獎項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傑出建築師,表彰其在建築設計裡發揮的智慧、想像力和責任感,及其通過建築藝術對建築環境和人類所作出的持久而傑出的貢獻。王澍教授榮獲的這一獎項,是我國建築界迄今為止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我國科技界所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

「建築諾貝爾獎」獲獎者平均年齡是70歲左右,王澍今年才49歲,論年齡,他在歷年所有的獲獎者中排倒數第四,在一眾獲獎者中還只是個「小弟弟」。

他帶同學去和教授談判

一些東大校友至今還記得王澍當年長髮飄飄的形象,和這個形象對應的,「離經叛道」的事他也沒少做。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比王澍教授高三屆,至今他還記得王澍當年設計了個鮮紅色的山嶽賓館,被掛在櫥窗裡當範作很長時間。

這還不算,王澍大二就宣佈沒有老師可以教他;大三覺得商業效果圖太假而拒畫,甚至帶著三四個學生去和教授談判。當年建築系凡有類似的「抗爭」發生,系裡第一個就會想到他。

王澍曾說,這種反叛的精神都源自錢鐘韓校長所訓話的「不要迷信老師」。不過對於王澍這個「刺頭」,東南大學也給予了足夠的寬容,學校取消了必畫商業效果圖的限制,王澍的畫作屢屢被當做「範本」。

沒拿到碩士學位證書,博士論文像小說

甚至重要如畢業論文,王澍也沒「循規蹈矩」。王澍的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死屋手記」,影射的是建築係和中國的建築學界。這篇論文答辯全票通過,但因為太不符合學術規範,王澍還甚至沒拿到學位證書。

到同濟大學建築學讀博士時,王澍教授也沒「悔改」。王建國院長告訴記者,他曾經讀過王澍的博士畢業論文,初稿25萬字,最終18次成稿18萬字,卻只有幾個大標題,「一連串寫下來,沒有論文的條條框框,就像在寫小說一樣,一氣呵成。但是其中的洞察、思考都很有層次,文字表達也相當到位。」

畢業後跑到杭州當了10年「泥瓦匠」

1990年,王澍完成了獨立設計的第一個建築項目——為杭州附近的小城海寧設計一個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此後在接下來的將近10年裡,他沒有做建築設計工作。

一個老師、同學眼中都才華橫溢的學生,一個學了本碩7年建築的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有10年時間空白,在常人是不可想像的。

那段時間中國「大興土木」,王澍卻和妻子「隱居」在杭州。王澍經常和工人們一起做最基本的工作,調水泥、壘磚頭,畫畫蓋不出來的房子,甚至是看看遠山、曬曬太陽也能過一整天。賺錢只是偶爾打零工賺一筆,同是東南大學畢業的妻子盧文宇的工資養起了夫妻兩人。

在王澍的心中,這段空白的時間讓他「心性自然了,滋養了」,「你就朦朦朧朧發現,你想做的建築,要傳達的那種文化裡的狀態和精神,用一種很急的心態是做不出來的,用簡單的模倣也沒有意義。」「發現了內心裡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是哪一種。」

10年後再出山變得溫文爾雅

在十年「空白」之後,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王澍已經變了一個人,從以前的「走過來都像一把帶著寒光的刀,讓人不自覺地避開」變得「溫文爾雅得像個古人」,沒有丟的是一貫的文人氣質。他所設計的建築,也都有著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核」,是簡單中國元素拼接比不上的。

「王澍的這種文人氣其實是有著多年積累的。」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單踴教授回憶,王澍教授國學底子非常深厚,兩人在去皖南的火車上就聊過很久的書法碑帖,王澍教授不僅懂,還有自己的看法。「在別的學校教學實習,和學生在大草坪上圍坐成一圈,就像在『布道』一樣,沒過幾天,別的小組的學生都被吸引過來了。」在不少朋友的眼中,王澍教授「喜歡簫管,畫畫、印章、書法,都非常不錯。」「文學、哲學都精讀了很多,《世說新語》不少都能背出來。」「設計圖就像國畫一樣。」

「他不是一味追求摩登,而是堅守了本土閃光的金子。」這在王澍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中體現得非常明顯。「他收集了超過三百萬塊不同年代的舊磚瓦,這些廢棄的『垃圾』在這裡被重新壘砌成大合院的樣式,間雜以簡易木作、鋼構,體現的對地方、草根的尊重,在中國建築師中是很少的。」 (楊彥)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forgemind.news »

杭州建築師王澍 建築界諾貝爾獎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2012.02.29 01:15 am

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昨天公布2012年得主,由杭州建築師王澍獲得。王澍是繼貝聿銘1983年奪獎後,第2位拿到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華人建築師。

王澍目前人在洛杉磯講學,他透過在杭州的妻子陸文宇表示,獲得普立茲克獎是「巨大的驚喜」。

王澍曾兩次來台,並與台灣建築師謝英俊、阮慶岳合作「朗讀違章」建築展。謝英俊此刻正應王澍之邀,到他擔任院長的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執教。

謝英俊說,多數中國現代建築「骨子裡都是西方」,僅將中國古典建築元素拿來當符號性的點綴。但王澍提出另一種思惟,他的建築「骨子裡是中國」,採用中國傳統工匠技法與傳統材料,卻能傳達現代精神。對西方評審來說,王澍作品獨一無二,「在西方、東方都找不到」

「西方建築體系並不適合東方土地!」謝英俊說,兩岸建築教育西化後,學生學的是「半吊子的西方教育」,無法妥善處理城市問題。而王澍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選擇「把學過的東西丟掉、重新來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份。「他開了一扇窗!」謝英俊認為,王澍的獲獎可以引導兩岸建築師反思,不必盲目追求西方潮流。

【2012/02/29 聯合報】@ http://udn.com/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forgemind.news »

王澍 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2012-02-29 01:02
旺報
【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

 素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美國時間2月28日公布本屆得主,由大陸建築師王澍獲得。49歲的王澍以寧波博物館享譽,他是繼1983年貝聿銘之後,第二位獲獎華人,更是首位中國得主。

 目前人在洛杉磯講學的王澍表示這真是巨大驚喜,「突然意識到過去10多年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來真誠的工作和足夠久的堅持,一定會有某種結果。」

 他,沒喝過洋墨水

 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深具國際影響力,歷屆得主,諸如庫哈斯、哈蒂、努維爾、佛斯特等明星、大師級人物。之前亞洲得主,以日本為大宗,包括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槙文彥和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

 王澍的出線,對於中國建築師無疑是一大鼓舞。本土出生沒喝過洋墨水的他,證明中國崛起,在建築文化上已逐漸建立自我價值,面對眾多國際建築師將大陸視為實驗場之時,大陸「本土派」逐步闖出一條與其對話的路。

 如同普立茲克獎所給予的獲獎原因,「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引發一場關於建築應當基於傳統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正如所有偉大建築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並演化成扎根於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築。」

 他,曾來台灣參展

 去年王澍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之邀,曾來台灣參與《朗讀違章》展。王澍的作品具有現代語言又與土地緊密結合,像是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將建築融入自然山水;又如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新校區,他將拆房現場收集到的舊磚棄瓦賦予新生;藉由寧波美術館,他以現代闡述傳統工匠手法,博物館牆面是民間收集來的上百萬片明清磚瓦,再以手工砌成瓦爿牆。

 王澍1963年11月4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南京工學院,1997年與妻子陸文宇成立「業餘建築工作室」,目前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2006年中國館首次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發聲,他以作品「瓦園」深受好評,2010年更以「衰朽的穹隆」獲得雙年展特別榮譽獎。

 面對西方主流的建築世界搶進大陸,王澍曾說過去大陸本土建築師,尚未具有興建大型建築的能力,而且不大有自信,什麼歌劇院、美術館幾乎沒蓋過,這些搶眼的建築出現後,提供未來中國建築師打擂台的對象,沒有什麼不好。但他也強調,近年來,大陸學習得很快,不再盲目相信外國建築師。

 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定5月25日在北京舉行,王澍將獲得10萬美元獎金。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forgemind.news »

用磚瓦傳承記憶 王澍摘普立茲克

2012-02-29 01:02
中國時報
【吳垠慧/綜合報導】

 二○一二年普立茲克獎名單廿七日公布,由四十九歲的中國建築師王澍獲得,他也是第一位獲頒此獎的中國建築師。普立茲克獎評審團讚揚王澍的建築,為人們打開全新視野的同時,又能引起場景與回憶之間的共鳴。

 「他的建築獨具匠心,能夠喚起往昔,卻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評審團指出他的設計扎根於歷史背景,又超越傳統和未來的矛盾,成為永不過時的世界性建築。

 普立茲克獎素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稱,王澍獲獎具有畫時代的意義,主辦單位凱悅基金會主席湯馬斯.普利茲克表示,「這標誌中國在建築理想發展上發揮的作用,得到世界的認可。未來幾十年中國城市化建設的成功,對中國乃至世界將非常重要。」

 王澍現在美國客座講學,得知自己獲獎表示,「這真是個巨大的驚喜,過去十多年間自己竟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看來真誠的工作和長久的堅持,一定會有某種結果。」頒獎典禮五月廿五日在北京舉行,王澍可獲得獎金十萬美元與青銅獎章一枚。

 王澍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也在哈佛、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多所美國名校擔任客座教授。難得的是,王澍的建築學養成都是在中國教育體系內完成,建築設計也尚未跨出中國之外。王澍一九六三年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及建築研究所畢業,二○○○年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博士。

 一九九七年,王澍和妻子陸文宇在杭州創辦「業餘建築工作室」,三年後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受到矚目。二○○六年作品《瓦園》代表中國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展出,二○一○年又應邀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作品《衰朽的穹隆》獲得特別榮譽獎,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和寧波博物館等代表作則受到普立茲克獎的關注。

 王澍的作品被稱為「新鄉土主義」風格,經常使用回收的牆磚瓦片作為建材,如以超過二百萬片舊磚瓦舖設象山校園屋頂,寧波博物館亦如是。

 舊磚瓦來自當地的汰換物,所謂「百年的磚,千年的土」,王澍認為磚瓦代表文化傳承的記憶,以及中國傳統建築循環建造方式的繼承,「它們是記憶收存和資源節約的合二為一」,透過建築傳遞謹慎使用資源和尊重傳統的訊息。
psun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psun »

How abou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r modern style creation from Wnag"s building project ?
He award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it"s honor for the Chinese people .
Why there is no Taiwanese architect ? more commercial building proejct no more any cultural background inside at Taiwan ?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頒 2012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

文章 eaGer »

psun 寫: Why there is no Taiwanese architect ? more commercial building proejct no more any cultural background inside at Taiwan ?
psun 的問題打到台灣建築圈的心坎上了,也是我們一直要問的問題之一。

假若台灣建築圈願意正視王澍建築師獲獎這件事,或者說中國建築師成為「建築大師」這件事(台灣習慣將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甚至是外國建築師稱為「建築大師」),除了大家在私底下討論、惋惜、感嘆外,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報導雜誌都要有建築師、建築學者主持一場場的討論,留下書面資料,做為我們再前進的後援才是。

或許有人會說「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只是一個資本主義體制下所頒發的獎項而已」或「我才不在乎」或「那種獎無法真正肯定一位建築師」或「我做建築不是為了拿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普立茲克建築獎」或「那是美國人頒發的建築獎」或「那是美國向中國人民靠攏的方式」,但我認為,如此的話語跟王澍建築師做建築的態度及作品獲得某個基金會或某群評委青睞無關,當中國建築師可以秉持他的精神、找到並且運用某些元素反覆做、不斷做,做出了讓人「有感覺」的建築時,台灣建築師、建築系老師們(尤其是台灣擁有大量的西方教育出來的建築人才)要怎樣告訴還在如此建築養分下成長的每個人,「你們現在吸取的養分對你們有幫助」?

on my facebook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