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廠的工程管理

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實習,以及建築、營造工作所可能遇到的法律議題
ykw

營造廠的工程管理

文章 ykw »

Chen桑的建築人打進營造廠是個有趣的議題. 野人獻曝, 把我的理解寫在下面.這裡講的工程管理特指一個工地, 或一個專案(Project). 工程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如期(工期), 如質(品質), 如錢(預算)的完工. 可經由下列的手段來達成:

1.列出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細目圖), 一棟建築大致可分為結構(含基礎/框架/樓板/屋頂/…), 建築(立面/隔間/樓梯/景觀/…), 及設備(強弱電/水/瓦斯管線, 電梯/保全/通訊/有線電視/…). 每個工作項目要預估工期/工班工率與價格.
2.根據以上WBS訂定時程(Schedule). 最簡單的時程作法是: 以Excel表列方式, 縱向是日期(用開工後幾天表示, 再換算成日曆), 橫向原則上以可發包的完整工作項目(系統)為主, 例如第一欄為A棟的結構與建築(分各樓層),…第m項是社區景觀, 第m+1項是社區公共照明,… 第n欄為有線電視系統, 第n+1欄為電話與電腦網路系統,…再把以上的WBS工作項目放進欄位裡. 所取的項目, 除與工作有關的, 如進場, 完工,…消檢完成,…另要把收/付款里程碑放入. (複雜一點的時程可用PROJECT或P3來做.)
3.金流概算表(Cash Flow): 根據以上的時程推估出每月現金流量表. 完整的預估要將營運成本, 如人事房租設備保險等及財務成本計入, 如保證金、折舊與利息.
4.介面管理: 不同系統(包商)的介面要釐訂清楚, 例如機電系統需要土木做的基台房間尺寸, 配管的數量及尺寸等等,…
5.採購管理: 要分出供應商(supplier)及施工班(subcontractor), 前者只供應材料, 後者有現場施工. 前者有規格/品質/交期/價格的考量, 後者有工程能量(工班)及工法品質與價格的考量.
6.合約管理: 合約除一般條款外(權責及計價與付款里程碑等), 要把品名規格及價格/數量當附件, 另外以上的時程與介面也要當附件. 一般條款中, 很重要是中途解約的權責釐訂.
7.品質管理: 對購料及施工需要做品質管理, 這是一個獨立的作業, 避免裁判兼球員. 需有定期檢查/修正等的程序.
8.安衛管理: 工地的安全與衛生及緊急事故處理程序.
9.施工管理: 人/料進場施工與儲存管理及工程完工進度計價計量管理.
10.風險評估與管理: 對可能的工程變更, 採購價格的變動, 進出場路權, 臨時用水電通訊, 居民抗爭等等…隨時要評估與管理.

工程統合與管理的工作, 就是計畫, 執行, 考核與修訂的不斷循環, 好的計畫及組織與適當的人選, 可以讓工作團隊更為輕鬆有效地達成任務.

從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Design+Build在古代建築師是當仁不讓的工作範圍
kschen

Re: 營造廠的工程管理

文章 kschen »

ykw 寫:從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Design+Build在古代建築師是當仁不讓的工作範圍
Design+Build在古代(不論東西方)都是混而不分沒錯。

現代的營造制度,把建築師與營造廠澈底分開。建築師從事設計,但對營造廠有監督(監察)之責。

我國最早期鼓吹建築師與營造廠分工的是 關頌聲 先生(1892-1960)。

他1921年創辦於天津租界的基泰工程司,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獨立民間建築師事務所,關頌聲1949年追隨蔣介石來台,是台灣1949-1960業務最大的建築事務所,1960過世。

他是留美MIT及哈佛大學,他引進美國營造制度,極力提倡建築師與營造廠應專業分工,且互相監督。他本人是洪門子弟,他父親與孫文有淵源,他本人與蔣介石交好,他第一任太太又是宋美齡在衛斯理學院同學,所以他的影響力極大。我國建築法規裡明定建築師不得擔任營造廠負責人,也是他提倡下的產物。

(註:建築師不得兼任營造廠負責人,並非有建築師資格者不能開營造廠,而是說,如果建築師要開營造廠,他只要註銷他的開業登記,仍可以擔任營造廠負責人;有建築師執照與開業,是兩回事。不過到目前為止,台灣有建築師資格擔任營造廠負責人者,寥寥無幾)

建築師與營造廠分流,也是近現代社會的產物。建築這個產品與其他產業有兩點不同,一是建築本身結構安全關乎人身安全;二是建築營造過程的偷工減料在完成後不容易察覺,沒有專業能力者也不易察覺。

要期待營造廠「道德自律」或是負完全責任,根本是椽木求魚,Mission: Impossible。設計建築師擔任監察是最適當人選。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營造廠很強,有能力畫細部設計圖,竣工圖。台灣除了業務量大的營造廠有此能力,大部份營造廠的竣工圖都是找建築師複製一份再用電動橡皮擦把圖的Title改成竣工圖。

我是認為建築師與營造廠分流(並相互監督)當然是對的,但台灣分流的太過了,營造廠與建築師之間溝通互動出了問題。
ykw

文章 ykw »

分流沒有錯, 建築師與營造廠也沒有合約關係, 但建築師可以把監造的範圍, 界訂清楚, 尤其是上文工程管理的大部份, 提給業主, 並透過業主要求營造廠提出計畫並據以監督施工.
ykw

文章 ykw »

過去兩個禮拜, 忙老本行忙壞了, 但抽空跟兩位建設公司的老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營造廠)聊天, 他們願意把工程管理的大部份責任放進監造範圍, 即使成本高出1-3%. 為什麼? 第一他們的利潤夠, 第二, 他們想降低風險, 賺合理的錢. 剩下的看建築師願不願意多賺囉. 你願不願在捆筋灌漿時在現場監督?(工法品質是你當初提出, 業主認可, 營造廠畫押過的), 而我願多付錢!
ykw

文章 ykw »

忘了講, as-built drawings有沒有符實, 也是監造者的責任, 管他營造廠是改圖或自畫.

多?%的監造費是生意, 生意是談出來的!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YKW 大哥的觀點沒錯!在您老本行有些制度其實可以應用在建築制度上。
事實上您提到的流程;在某些業主單位的的確確是這樣用,並且已經轉化成SOP了(10年前就有了喔! :wink: )。了解這些「楣角」,就看「剩下的願不願意多賺囉」!
ykw

文章 ykw »

國內曾經是最講究管理的台塑企業, 30年前就有營建的SOP, 細到砌磚油漆的工具工法與品質檢驗標準.

恐怕不只是多賺一點錢, 建築師有了工程管理與統合的能力與口碑, 業主把營建的發包權讓給你, 建築師不是又重新取回古代同業的光輝嗎?
ykw

文章 ykw »

又及, 我在國外參觀過幾家著名的事務所, 他們確實擁有業主授予的營建發包主控權, 國內的我就不清楚了.
Peter tsao

Re: 營造廠的工程管理

文章 Peter tsao »

ykw寫的

真的是一針見血
因為目前的工作型態的關係
看你寫這些很有感覺 :twisted: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ykw 寫:國內曾經是最講究管理的台塑企業, 30年前就有營建的SOP, 細到砌磚油漆的工具工法與品質檢驗標準.

恐怕不只是多賺一點錢, 建築師有了工程管理與統合的能力與口碑, 業主把營建的發包權讓給你, 建築師不是又重新取回古代同業的光輝嗎?
沒錯!台塑自己編了一本施工規範,比公共工程委員會的還詳盡。只是;公共工程若是用他們的SOP,可能會被稱為「綁標」。畢竟,目的不同,企業求取的是透過科學的方法求取最大利益,公共工程則是大鍋飯第一。

營建的發包權,在科學園區可是很普遍的哩。
一壘手

文章 一壘手 »

台塑這本施工規範
寫的真的很夠水準而且歷久不衰
在事務所找規範時看過幾次殘篇

每次都嘆為觀止......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一壘手 寫:台塑這本施工規範
寫的真的很夠水準而且歷久不衰
在事務所找規範時看過幾次殘篇

每次都嘆為觀止......
我前兩個月把它完整版扔到垃圾回收了;基本上,在架構上仍有它的地位,只是為了減輕書架多了ASTM、ACI、ASD的負擔,就把它丟了。

建議站長開個物品交換專區,可以交換資訊,並且回收再利用。
kschen

文章 kschen »

大概是十年前,台塑王董在報上發表一篇萬言書(王董寫過很多篇萬言書)。那一篇萬言書裡,王董痛批政府採購發包制度的弊病;王董說,他台塑的工程發包採購制度很好,他願意放棄著作權,免費給政府參考使用。

但是呢,王董那套制度,是為他企業創造最大利益,追求最少成本,追求最佳品質。這套機制不見得可以用在公共工程。公共工程追求的事項大抵也是這幾項沒錯,但是公共工程也追求合理的廠商競爭環境;甚至公共工程(建築)除了成本以外,還有品質、創意的部份。

當時建築師公會有正式出來為文批評王董這萬言書(登在公會的機關刊物建築師雜誌上),說它簡直是天方夜譚。王董在萬言書裡提到,發包工程遴選建築師時,建築師應提供詳細的設計圖說、細部施工圖、還要提供詳細的估價計算。

建築師公會痛罵的是,依王董的想法對業主是很不錯,但是,以王董的想法裡,在遴選(競圖)階段建築師提供的服務,跟正式的設計服務已經差不多了。如果有十家建築師參加,那麼這十家事務所花的成本總和等於是設計費(不含監造費)的十倍!但是,拿第一名的只會有一家,其他落選的九家,依王董這種計較成本的個性,跟本不可能付給他們合理競圖階段成本。這九家事務所等於是嚴重浪費社會資源,弄垮建築師這行業。

921地震後一個月,還有一個102?地震,震央在嘉義,所以雲林嘉義也有好幾個學校需要重建。王董因為在雲林有六輕,嘉義有長庚跟南亞,所以認了十幾所雲林嘉義的學校重建。

王董認捐學校是義舉沒錯,但王董出來批評他蓋的學校比其他(慈濟、教育部)重建低很多,他意思是其他重建的學校太浪費,甚至可能有貪污。

王董這話就不妥當了。他捐的學校根本沒什麼設計特色,是同一套標準圖去變化一下(這跟四十年前標準教室比起來沒進步,設計費就省不少了),充其量他捐的學校比以前的學校堅固而已,但他的設計沒有啟發教育改革的價值,還停留在舊的設計手法;他捐的學校不會有什麼額外的有趣空間與造型,他一次發包十幾所學校,建材都一樣,單價當然可以壓低,有的建材還是台塑自已生產,所以最終造價當然便宜。算一算他捐的學校建造成本便宜並不是他「精於經營管理」的結果。

就像TOYOTA的汽車廠如果宣布他汽車製造成本比BMW低,當然不會是TOYOTA車廠特別會做成本控制的結果。

我看過他捐的幾所學校後,覺得這種學校實在不捐也罷,王董有愛心要回饋台灣,拿現金出來讓教育部來主導做新校園運動反而會比較好,也許蓋出來的學校數會比較少。

所以呢,王董是經營之神,但不見得什麼領域都是神。台塑的管理制度,可以參考、研究,但不見得適合新時代。我甚至覺得,傳統製造業那一套經營管理的理論在今天要調整了。
最後由 kschen 於 2006-01-10, 18:2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CPH

文章 CPH »

kschen 寫:我看過他捐的幾所學校後,覺得這種學校實在不捐也罷,王董有愛心要回饋台灣,拿現金出來讓教育部來做新校園運動反而比較好。
這種感覺不是很好.......不過上一代以經濟、利益角度凌駕於一切之上的經營管理哲學,相信在今天已經不能說服大多數人了
但儘管如此,今日的台灣的父母照舊培養了滿街跑的「商人」。貧富不均的情形下,希望商道能夠屈就,不是一種太大期望
其實每個人都會賺錢,不過錢來去轉換的東西沒有加入太多創意的巧思,就會變成不斷的做庸俗產物的轉換
Peter tsao

文章 Peter tsao »

如果空間品質和工程品質兼顧
就最理想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