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謝英俊在災區活出精彩人生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爆漿撒尿牛丸

建築師謝英俊在災區活出精彩人生

文章 爆漿撒尿牛丸 »

建築師謝英俊在災區活出精彩人生
本篇文章來自商業周刊第 891 期
作者:鄭呈皇

豪宅華服美酒是多少人的夢想,但謝英俊卻為實踐自己的理想而拋棄了。這個中年建築師是如何看破這一切,選擇幫窮人蓋房子……

擁有豪宅、華服、美酒是多少人的夢想,但人生半百,卻從擁有千萬豪宅到負債千萬,夫妻離異、孑然一身,這是曾經在竹科風光一時的建築師謝英俊,為了他心中的理想,走了一條反方向的路。

年輕時的謝英俊是竹科第一批建廠的建築師,一九八二年,竹科剛開發,二十八歲的謝英俊開著車在園區裡繞,看到整片黃土飛揚,「那代表的就是商機。」他心想這個機會難得,不久後就在竹科旁設立事務所,積極爭取承包廠房,一個接一個蓋,十年內總共蓋了不下二十個,漢磊、光磊等都是他的客戶。那是他的黃金十年,一年營收一千五百萬元,最高紀錄,手上同時握有超過十億的工程款。那時他華服穿戴,出入進口車代步,透天厝幾棟外加傭人伺候。

人生的轉折點,在五年前出現,那一場改變許多人生命的九二一大地震,也改變了謝英俊的人生路。

十二月初,南投日月潭飄著細雨,沿著湖邊的兩旁建築物高聳,把湖包圍中間。

反方向的路
災區蓋房子五年,越蓋越窮


難以想像五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曾將這裡震成一片荒蕪黃土。五年前那一天(九二一地震當天),謝英俊開著吉普車來到這裡,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他雙腿顫抖,不自覺跪在地上,震懾的景象在他眼前展開,「我能為這塊土地做什麼呢?」是他當時心裡的聲音,聽從這個聲音,當大家逃難似的往都市寄居,他卻從反方向趨前,到災區幫原住民蓋房子,一待就是五年,而且越蓋越窮,甚至還積欠工作室員工薪水。

五年時間過去,山林再次綠意一片,順著山路到日月潭旁的伊達邵(編按:邵族的部落),三十幾戶房子靜靜躺在山坡上,每一戶都是謝英俊和邵族居民合作完成。從地震第一天就到這蓋房子,現在他和工作隊同事共蓋了兩百間房子,遠看遍地山林與群房,「我很富有啊,住的可是豪宅。」謝英俊笑說。

謝英俊口中的豪宅,外牆由竹片夾著錫箔外加輕型鋼筋支撐,斜屋頂的竹子參差的延展,上面罩著黑色鐵皮,房子裡的辦公桌是由磚頭疊成四個腳撐起一塊大木板,桌上一盞白色生鏽檯燈是從災區撿來,轉開關還會發出「喀、喀」聲。

他興建的房舍除了符合環保綠建築外,也像DIY家具,除了地基外,居民幾乎可以自己組裝,例如外面的竹片壞了,就可以自己去找竹子補;屋頂的鋼樑有損毀,也可以訂做一個一樣的拴上去。更特別是二十坪只要二十萬元,一星期完竣,「所以很適合那些沒錢的災民。」他的同事鄭空空表示,後來從竹林房研發成木板房到最近的泥巴房,價格一樣便宜。

之所以設計簡單易組的房屋,是因為謝英俊來到災區發現,許多居民災後一貧如洗、無屋可住,想賺錢卻又無事可做,加上政府補助款還未核發,因此當下他就覺得可以發明「協力造屋」的方法,讓居民參與一起蓋房子,如此既省下找工人的錢壓低房價,又可以讓居民有工作可做。「我不能接受台北一棟房子起碼要好幾百萬,許多人都買不起,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住的權利啊!」謝英俊激動的說,即使他現在還有房子在北部,回台北也都不住自己房子,寧願去朋友家窩小公寓。

舊思維重整
四十根木頭,蓋十坪耐震屋


但問題來了,要如何讓一個房子蓋得簡單而且不懂工事的民眾也可以捲起袖子做呢?對他而言,是從螺絲釘裡重新找學問。

他花了一、兩個月時間,在災區搭帳棚,自己和同事畫設計圖,然後上山砍竹、削木板,不斷試做。「複雜的房子很好蓋,但是簡單的房子則苦啊。」他舉例,過去學的建築知識,告訴他要把兩根垂直木頭固定,就是利用卡榫固定即可,但是如果只用幾根木頭就想撐起屋頂,這方式一定會垮,因此他光用研究卡榫外加螺絲固定就花了一、兩個禮拜;此外,鎖螺絲到木頭上還要注意木頭龜裂,因此他還為了哪種尺寸的螺絲載重最大卻又不會讓木頭龜裂,反覆試驗不下百次,終於研發出約四十根木頭做成十坪左右的房屋架構,而且絕對耐震。

然而,當他蓋完房子實體模型後,信心滿滿地發出通知,邀請當地居民來看,但居民普遍反應卻都是「這會不會容易倒啊?」甚至當著他的面問:「你是不是騙子?哪有這麼便宜的房子?」當時和他一起工作的建築師黃鏡全回憶,那時常常辦說明會,卻多是無疾而終,而且其他營建商也對謝英俊這種「打破市場行情」的做法不滿,除了當面威脅他,甚至就堵在居民前面對著說:「如果給他(謝英俊)做,你們最好小心一點。」

浪漫又實際
為了理想,又接起賺錢案子


但謝英俊不以為意,還是挨家挨戶拜訪,讓他們知道自己房子可以住上一百年沒問題,一邊也先蓋工作室實地住在裡面;終於從沒人登門拜訪,漸漸地腳步聲多了,居民的疑惑才降低。

接踵而至的問題是,這些居民願意「以工代賑」,但基本的材料和設計費,還是要一、二十萬元。謝英俊只好自己掏腰包,賣自己北部的房子先墊重建的開銷,他當時浪漫的認為蓋完房子,政府的補助經費總會下來,許多原住民也都信誓旦旦去打工還錢。

但五年過去,先行支付一、兩千萬的工程款都還沒回收,「而且裡面七成大概都是呆帳。」謝英俊說,到現在政府核下來的補助款有限,有些拿不到補助款的居民,謝英俊還會寫信去告政府,「他們這樣欺負弱勢太可惡。」他說,現在的他也兼當民眾的法律顧問。

然而即使居民拿到錢,也多會先解決民生需求,所以幾乎每一戶都還欠謝英俊錢。「所以我這幾年只要蓋完房子,就比較少過來拜訪,怕他們以為我要來收錢。」他補充,看著一家五、六口擠在一個雙人床外加一條發黃大棉被,想一想也就不急著收這筆錢。「但我畢竟不是慈善事業,還是得維持生活。」他為了繼續推動協力造屋理念與還清銀行負債,現在他又開始接一些容易拿錢的案子。

謝英俊骨子裡的性格浪漫又實際。這可以從他當初在竹科幫忙蓋晶圓廠同時,也以新竹文化協會理事長身分,帶著環保團體突擊污水處理廠,並屢屢和當地廠商有激烈衝突。黃鏡全形容他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否則為何要到山裡幫助這些弱勢,而且準備待到老死。

當年,隨著經濟條件越佳,許多公司老闆都希望把自己的總部蓋得很華麗,這違背了謝英俊蓋房子講求簡單的原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同樣規畫一棟科技總部,自己三十億可以完工,別人比價要五十億,原本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但結果一公布,謝英俊卻落選。他找來這位大老闆一問,才知道對方希望自己總部可以蓋得漂亮,最好有個挑高又有小橋流水的空間,「才不會丟臉啊。」對方董事長這樣說。聽到這個答案,謝英俊不以為然的回答:「要蓋的究竟是公司還是賭場啊。」因為理念不合,加上他覺得錢也賺夠了,從此之後他就漸漸不接科技廠房的案子,只接公共工程。

然而距離上一次賺Easy Money(輕鬆賺到的錢),已經二十年掠過,似乎就像一場快要淡忘的夢。

謝英俊說,他看過許多當初一股熱血要和他一樣待在山區幫助居民造屋的年輕人,拿著一袋衣物就往山上衝,但最快一個月就撐不下去。連最簡單的自己種菜、洗衣服都不習慣,還要忍受晚上沒有夜市可逛、電視可看,「真正受得住的沒幾個。」他說現在工作室有七個人,人來來去去,真正留到現在的只有三、四個。

留不住的還有他的婚姻。二十多年的婚姻就在他來九二一前夕斷了,前妻要求他在事業與家庭間做選擇,謝英俊顯然轉身離開家庭,這決定不但輸掉愛情,更讓他因長年留在山上,而和兩個小孩少有聯絡,「某種程度說,我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他局促地說著,現在小孩頂多一星期通上電話。

赴一場盛宴
雖然物質缺乏,卻歡喜自在


當同期的建築師現在都衣錦還鄉,開起大事務所當老闆,問為什麼他卻寧願跑來山林看星星,幫災民蓋房子,身邊只有四隻土狗伴著?謝英俊想了很久吐了一句:「為了做想做的事啊。」輕飄一語交代前半生,但這需要多少勇氣?

年輕時他為了賺錢,一天可以工作十二小時;現在中年了,髮漸疏且斑白,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將赴九二一災區重建當成是赴一場盛宴,雖然物質匱乏卻歡喜自在。他說:「複雜不好,簡單安足。」

人生的精彩要用何種標準衡量?在謝英俊身上,我們看到不同的答案。


謝英俊小檔案
出生:1954年
學歷:淡江大學建築系
經歷:陳其寬建築師事務所工程師
新竹文化協會理事長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現職:第三建築工作室負責人
vivi

感動

文章 vivi »

因為一堂課,跟隨過謝英俊建築師在南投為災區的村民蓋房子,在哪住上了好幾夜。那時認識的建築師總是非常的樸實,做個規律的生活,住在簡易的組合屋,完全看不出來921前的他是如此的風光,看到上面的文章,實在讓我驚訝不已。老實說,在南投住的那段時光,不論是我或是一同修課的同學們,總是念念不忘,規律的生活,美好的風光,自然樸實的環境,遠離都市喧囂的繁雜,和我所住的大台北都市孑然的不同,沒有壓力,好像可以拋下一切,隱居起來的感覺。我想這或許也是南投的魅力吧!我想這也許究是謝英俊可以再那如此投入自己理想的原因吧!在那一同工作的我門,看得出來建築師在每個建築材料的細節,都是他仔細研究出來才有的結果。即使只是大學生的我門,也可以為災區的民眾蓋房子,跟別人說,怎麼都是無法相信的一件事,但是我仍很自傲的認為「我曾為災區的人民盡過一份心力」,在哪,才叫真正認識了台灣。我總想,當初我學建築的目的是什麼,不是就是希望讓台灣更好嗎?除的記得為生活賺錢的同時,還是要記得對我門所生長的土地盡一放心力吧!人總是要為自己理想衝一下的,是吧!(心裡由中的佩服謝英俊) 8)
eichi_hsu

[異曲同工] 台東家扶義工 變出房間

文章 eichi_hsu »

[異曲同工] 台東家扶義工 變出房間

圖檔

「耶!我們有新家了!」吳秋蘭(右一)和母親、三個孩子以前擠在客廳大木板床上,現在台東家扶義工隊幫他們鋪上地板新建一間臥室,一家人好開心。
記者李蕙君�攝影

圖檔

台東家扶義工隊一到假日就為弱勢家庭修房補屋,圖中義工隊長李茂川(右)正在修補破掉的玻璃窗。
記者李蕙君�攝影


【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我們不是專業的建築工,但我們相信只要盡力,就可以做好。」十五年來,台東家扶中心義工隊幫受扶助的貧困家庭整建、翻修房屋,超過了三百戶。

義工隊長李茂川做的是保險業,跟著義工隊到處修房建屋,他笑說,這些年磨練下來,像學會了第二專長,簡單的房舍修補,難不倒他了。

台東家扶中心義工隊員來自各行各業,初期只是幫受扶助家庭粉刷牆壁,後來發現許多家庭住的環境惡劣,不是門窗破裂,就是屋頂損壞,但卻無錢修復,一下雨就得拿出臉盆接水,颱風一來深怕屋頂被掀翻。

民國八十一年起,義工隊開始協助愛扶助家庭整修破舊的房屋,建材費由家扶中心負擔,每到假日義工們就帶著工具出門。

「跑得再遠也不怕,就怕買不到建材」。往往到了受扶助者的家,義工隊才發現當地買不到玻璃去補窗戶,這時候,他們只有發揮創意,來個無中生有,利用拆下來的廢木、廢瓦釘在破舊窗戶上,暫時讓它能擋風雨。

李茂川說,有好幾戶家庭的環境差到令人難以想像,他曾遇過沒有廁所的家庭,一家人得要跑到離家好遠的公共廁所,「這家人的浴室也很小,木板門破破爛爛,浴室裡有塊粗石代替肥皂,用來擦除身體汙垢。」義工隊除為他們改建浴室,還為他們裝馬桶,蓋了間廁所。

住在知本的單親媽媽吳秋蘭和母親、三個小孩住在一起,一家五口擠在客廳一張破舊木板床上,家裡沒有臥室,門窗也破舊不堪。

上星期,義工隊到吳秋蘭家整修,第一天做了十小時,第二天也做了一整天。先用木條、紗網做成新紗窗,再為廚房做個紗門,然後將堆放雜物的小房間清理乾淨,將地板墊高,黏上木質薄地板,「變」出了一間臥室,「耶!我們有新床了!」小朋友開心地跳上跳下,除了有地方睡覺,還有了玩耍的地方, 一家人開心極了。

李茂川說,剛開始時,修屋頂是最艱鉅的工作,爬上斜斜的屋頂,腳都會發抖;現在,大家很輕鬆就可以上屋頂,手藝也越來越熟練,釘窗補門一點兒難不倒大家,「完工的那一刻,開心的感覺用言語說不出來!」

【2006/03/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