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 M.Arch I - 小陽的建築感想

你想申請學士後建築研究所嗎? 對於如何製作作品集感到疑惑嗎?你想知道學士後建築研究所在上些什麼課程嗎? 看這邊就對了!
回覆文章
站長eaGer

交大 M.Arch I - 小陽的建築感想

文章 站長eaGer »

作者是目前就讀於交大建研所一年級的學生莊鎮陽,小陽是交大土木系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後選擇了交大的學士後建築碩士課程的他於 「SPACE OF EXCHANGE」設計案 final review 後發表了以下的感想,原文出處是 http://savagepilot.blogspot.com/

建築感想

已下純粹個人感想,不對任何人做評論。(單究建築的設計教育)
建築到底專不專業? 到目前我只敢說只有好跟壞,沒有專不專業。
過去一直想說為什麼考建築師需要那些資格,現在還是沒有什麼答案。因為我認為那些不需要專業,設計做的再怎樣好(好的定義是什麼?),到底還是個建築。那跟藝術家有什麼不一樣,藝術家不需要證書,不需要考試。
柏成身上我看到了建築的盲點。每個老師都不願意見到這樣情緒的設計。到底作品如何詮釋,表達。(柏成每次講我都很認真聽,我認為超有趣)。是的,一個藝術的作品本身需要講什麼嗎?需要像現在建築的教育這樣嗎?一定要可以追述,或是什麼論點嗎?不可能本身就是美嗎?
一個作品經過抽象,再具象,再抽象。概念一個推一個。這就是正在學的建築。但我認為這只是一小小部份。
每次評圖,每個老師都會對柏成講同一句話:可能你是藝術的背景,所以...。是的,這就是盲點。
再對應到每個老師都會說的同一句話:我本以為你們來自不同背景,應該會對建築產生需多新的刺激。(明顯的是他們認為並沒有受到什麼刺激。)但我認為是他們不願意去接受這樣的刺激。柏成的詮釋方式是一種沒有具體的理由,只是想說一些感情的東西。但老師們希望的刺激確是在原本架構下的刺激。顯然已經差了很多,也沒有交集。
每個老師都說設計要的是一種概念,但是房子蓋出來,誰管你概念,誰管你如何去操作設計。敢問建築師們,到底你們蓋出來的房子有什麼理念嗎?就像之前我自問自答的過程,操作設計可能就是一直跟隨理念,還是為了美觀會去改變些什麼,去控制些東西。什麼都調整一點,那設計的概念到底要做什麼。只是一種玩的自爽個過程。
我的東西很美,很棒,需要設計過程嗎?(過去的話:建築人通常需要一個答案)可能建築人很惶恐,需要有交代。
柏成很有他的想法,概念。不過就是讓老師們感覺謙強。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事情我在很多地方都看過,我只能說老師有他過去的經驗,他所評斷的標準是他過去受的教育。建築人希望將自己定位在專業,為建築設計定了一種方式,可能是一種廣泛的方式。但是如果建築設計是這樣,那我只能說建築人在對抗藝術的邊緣,也在對抗務實的邊緣。希望將建築設定在專業,不是一般簡單人可以取代的一個身份。
再從聖軒那,我看到一些好玩的東西,他很專注在人與人的溝通,和那些微妙的變化,尺寸等。講的很籠統,但是沒有方法幫他做總結。每一筆,每一畫,都是那樣的精準。對於美的感覺是那樣的細膩,這可能一直是我很想了解的。很多老師提到,基本設計在訓練"態度"。我認為這就是態度。品質被一直延續下去。有的建築師一個設計可以做3年,一改再改,期待建築空間裡每一個角度都是很感動的。這樣的態度跟很多人認為的"建築訓練態度"可能不一樣。很多評圖老師都會說同樣的話:模型,圖。都很精緻,但是怎麼好像沒做完,圖怎麼只有這樣一點。(我只能說他需要時間,他要求品質。)不管評圖怎麼說,他沒有讓哪一條線因為時間而歪掉。這樣的刺激難道就不是刺激。
在我的想法裡,聖軒需要被訓練的是時間,而不是一種美的東西,或是什麼概念發展。可能你會說以後競圖需要的是在規定時間內把設計交出去。對,所以我想未來的學習過程,可能是一連串的時間掌控學習。(人總跟自己比,這次可以將作品完成30%,下次50%。這樣難道不是學習。)在畢業前是一定要到100%。
整個大建築到底從何時開始變成這樣的形式。回朔到歷史上,是從美式教育開始養成。試圖用一些定理,定論,讓建築發展能追上歐洲。這樣的建築被縮的太小了。(當西醫對上中醫,一種假設成立的騙局對上一種過去經驗的歷史。)
直覺的設計,必定不是一天兩天,是他學了什麼,看過什麼,想要什麼才會產生的。我知道這樣的成果讓評圖老師都沒有標準,或是什麼話可以講。我認為有兩個問題,第一,這樣的設計操做過程本就不適合他,題目不該是這次告訴你下次要做什麼,或是怎樣的過程要求。應該直接了斷的告訴他我要什麼,是一個機能的物件,還是一件材料的研究,還是怎樣的一個東西。給他一段時間。題目應該是:可能很機能性,可能說我要一個公園設計,就去做吧。
這樣的直覺設計要如何評圖呢?要如何學習呢?我想要評斷的是每一個物件的搭配,構成,空間規劃,是那些過去經驗的堆積,這些經驗從哪來。沒有人天生會設計,會畫圖。直覺都是經驗的堆積。那評圖就是要評斷這些過去經驗到底好不好,撘配的有沒有可能。學習方面應該是大量的閱讀,吸收經驗,去看,去體驗,從環境中學習,或是從理論,很抽象的情感上去學習。可能是讓你去經驗一些沒有嘗試過的感覺,或是怪怪的經驗(關於空間,可能是去感受在棺材裡的空間,在高空急墜的空間等),從這樣的經驗中去做練習直覺的設計,讓他更精準,直覺更快。大家常會覺得葛林的用東西都不錯,很有品味,這是如何去被經驗,我想這是對我最大的刺激。我要學的是他如何去對一些東西很敏感。
而我確是認為建築需要重新被定義和學習。我秉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希望撤底了解建築要教我們什麼,我認為我不是在學什麼,我是想推翻什麼或是想改變什麼,增加什麼。所以我盡可能的去完成老師們交代的東西,運用的手法,概念形成的東西等。為的不是拿高分,或是被任何人稱讚。是我要徹底了解建築,然後給它致命一擊。
網路上天天看人家在說如果要念建築,到東海,淡江才能學到設計。到成大只會很務實。我更認為這是建築人企圖讓建築設計理所當然的原動力。設計要如何學習?

我認為建築教育需要去包容,去融合,去更有條理的安排。ㄧ堆只是控制的教育謊言,讓學習建築的人只剩下順我者生的感覺。
建築教育必須從歷史去蕪存菁的教學開始。
從文化性開始,希臘人如何蓋房子,一直到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後現代,有機建築,到現在Rem,Peter等。一路教你如何操做這些設計,學習歷史,設計重點的提供和設計方式,和建築的完成。
從材料發展過程學習,可能是石造建築,木造建築,到金屬,玻璃,太金屬等。這樣的過去歷史必須被完整的教學和學習,討論。
從構造性開始,石構配合的穩定性,木構的發展,組構的方式演進,機械的運用,電腦,數位,等。
從理論性學習,不知道從何發展起,過去經典的理論學習。
這些都是必須被一一的從頭教育和訓練。這些都是基礎教育。就像學習土木工程,就必須去學習建築材料的發展,每一步演算過程都是期考的重點,雖然每一條公式都是過去式,未來有電腦可以解決,但是歷史就是基礎。我只能說未來要學習的東西會更多,所以歷史必須被去蕪存菁,被安排過的學習過程。
可能設計課程中有很多不一樣的課程安排,教你的是如何操作感情的發展設計,直覺性的設計,高品質性的設計,抽象轉化的設計,理論性的設計,數位抽象轉化的設計,都是歷史的經驗教學。並不是全都是抽象的設計學習,這不是基礎教育的全部。
建築教育可以教的很多。不是很少。只是願不願意教,或者說是從過去到現在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教育如何操作。這需要改革。需要被完整的構成,這樣建築才會是一門專業的學科,並非每個人都能當建築師。施植明老師一直再說建築好像什麼人都可以念,沒有那樣專門。那是因為建築被很多人定義到很單一。為什麼建築師只有越老越好,都是經驗累積,而這些經驗可以是專業,只是願不願意去規劃在教育裡面。
基礎學習後,研究所的教育必須是跳開這樣一個教育,概念性的設計等。需要去研究超過這些不同的設計方式。可以從石頭的研究,混凝土的研究,機械的研究,數位的研究等,有一大堆,(到這我不得不推一下Aleppo,他的研究所真的是在做這個)。
做個不像結論的結論:我像個小孩在泥團裡打轉,建築不能再是空話。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