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 Jacobs 世紀經典名著《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聯經推出全新直排版

設計人傾向於以不同的角度敗家:有用又有設計感的、有設計感卻沒用的、買了好幾年還是不知道要怎麼用的。你咧?想怎樣敗家?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5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Jane Jacobs 世紀經典名著《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聯經推出全新直排版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讓規劃大師霍華德「田園城市」、建築巨擎科比意「光輝城市」黯然失色的經典名著!
世紀好書、永恆必讀經典!
超越時間與空間、跨越世代的城市之心!
2006年4月25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北美各大媒體紛紛以大篇幅報導一名沒有大學文憑和「專業」背景的老太太過世,這就是《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一書的作者,Jane Jacobs 珍‧雅各。這是Jane Jacobs的第一本書,也是成名之作,一本徹底顛覆當時歐美規劃理論的經典之作。1961年剛出版時,便以淺白易懂的庶民觀點,深入人心。歷經半個世紀,它的影響力至今持續不墜。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以城市生理學的角度出發,指出城市的規劃與重建,首重了解城市神秘和複雜的運作方式,以及城市人的真實生活。書的第一部分從許多真實案例中歸納出街道鄰里在都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一個普遍性原則,就是城市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細緻、多樣化的土地利用形態,在經濟和社會各方面不時相互支持。這也是作者的論述核心。第三部分對住宅、交通、設計、規劃提出建議,並討論城市在處理組織複雜性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書中最後強調,必須將城市看待成一個具有複雜秩序的有機體,以生命科學的社會工程來處理都市計畫的複雜問題,那樣才有可能賦予城市生命和活力。這是偉大城市的基本條件,也是最高境界。否則,只對城市的外觀進行規劃,而不思索城市有哪些與生俱來的功能秩序,是注定失敗的。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從社區鄰里的街道生活和商業及文化的多樣性等「生活城市」的概念出發,強調唯有多元混合的「人性尺度」,始能造就「平凡而偉大的城市」。因而對於大規模開發和夷平式更新的都市發展策略,大加抨擊。1996年紐約市立圖書館精選出版的「世紀好書」將它與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凱因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魏伯倫的《有閒階級論》等書,並列為20世紀「經濟與技術類」中,十一本最重要的經典巨著之一。

以淺白的話語和實際的生活案例,闡述美國大城的興衰之道。立論基礎均奠基在真實的城市生活,並用這些具體的生活經驗,對20世紀的主流規劃與建築理論加以反省和批判。將城市視為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用生理學觀點理解城市運作機制,有助於反思都市計畫如何與市民生活完美結合。探討的「混合使用」多樣性策略,提醒讀者如何善用現有的珍貴城市資產,創造一個神奇非凡的生活城市。

>>相關連結
::博客來購買《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世紀經典名著,全新直排校對新版)::
圖檔


作者簡介

珍‧雅各(Jane Jacobs)

都市計畫界的傳奇人物,原名珍‧巴茨納(Jane Butzner)。1916年誕生於美國賓州產煤的小鎮。高中畢業後到紐約闖蕩,當過速記員和自由撰稿人。也曾到哥倫比亞大學修習通識課程,但並未完成學業。1944年和建築師羅伯特‧雅各(Roberts Hyde Jacobs)結婚,成為世人熟知的珍‧雅各。婚後夫妻住在紐約格林威治村,育有三名子女。1952年擔任《建築論壇》的副主編。1956年應邀到哈佛大學演講,並為《財星》雜誌撰寫一篇〈市區是為人民而存在〉的專題,獲得廣大迴響,也促成本書的出版。

在真實生活裡,雅各致力反對興建快速道路,並積極主張鄰里的多樣性。1968年舉家移居多倫多,繼續帶領民眾對抗政府不當的都市開發計畫。即使兩次被捕入獄,也不減對都市鄰里的熱情與關懷,是捍衛街道生活的城市保姆。1974年成為加拿大公民。2000年以著書傳道獲頒美國建築博物館的史卡力傑出獎。2006年逝世,享年91歲。

譯注者簡介

吳鄭重

臺大經濟系畢業、大同工學院企管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休閒與觀光研究碩士、倫敦政經學院地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要研究興趣為日常生活地理學、都市與文化研究、性別與身體空間、聲音與影像地理學等。



目錄
譯序 吳鄭重
導讀 重新發現生活城市的魅力 吳鄭重
珍‧雅各是誰?

序(當代圖書館版)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 城市的特性
第二章 人行道的使用:安全
第三章 人行道的使用:接觸
第四章 人行道的使用:教養兒童
第五章 鄰里公園的使用
第六章 都市鄰里的使用

第二部 城市多樣性的條件
第七章 多樣性的產生器
第八章 需要混合主要用途
第九章 需要小街廓
第十章 需要舊建築
第十一章 需要集中
第十二章 多樣性的迷思

第三部 沒落與再生的力量
第十三章 多樣性的自我破壞
第十四章 邊界真空的詛咒
第十五章 貧民窟和去除貧民窟
第十六章 細水長流與氾濫成災的資金

第四部 不同的戰術
第十七章 補貼住宅
第十八章 汽車侵蝕城市或是城市箝制汽車
第十九章 視覺秩序的限制及可能性
第二十章 拯救計畫
第二十一章 地區的治理與規劃
第二十二章 城市究竟是什麼問題

誌謝



譯序(節錄)

吳鄭重

  第一次讀到珍‧雅各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是一九九四年在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讀博士班第一年的時候。當時是臺灣城市變化最快速的階段,也是永續發展議題被炒得火熱的年代,而我正在為我的博士論文尋找可能的方向,沒事就泡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面,進行一連串以城市和永續發展為主軸的廣泛搜尋和閱讀。

  已經記不得是怎麼找到這本書的,但是當時它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是因為它的內容,而是書的外觀—是由企鵝出版社出版,一本破破爛爛的「小書」。熟悉英美小說的讀者一定知道,大部分英美小說都是用一種輕巧的平裝袖珍開本裝訂,方便一般讀者攜帶和閱讀,讀完之後也好「處理」。看起來破爛則是因為它的年歲和所用的材料,顯得極不稱頭;和相鄰大開本、大部頭的精裝巨著相比,實在不像是擺在大英政治與經濟科學圖書館裡面的學術專著。由於當時我才剛剛開始接觸有關都市研究和建築規劃的相關理論,還有英國的城市尺度和街道特色都迥異於書中所描述的美國城市經驗,再加上我在臺北生活了三十年的「混亂秩序」體驗,總之,書中許多被都市研究和建築規劃學者讚譽為真知灼見的觀點,對我而言,只覺得稀鬆平常,是婦孺皆知的「常識」。比起埃伯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帶有社會主義精神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y),或是科比意(Le Corbusier)融入公社色彩的馬賽公寓,實在遜色許多。最多也不過是一個小女子對過去城市的浪漫懷舊,怎麼看都和「偉大」和「經典」扯不上邊,不知道為什麼西方學者這麼大驚小怪?

  再次注意到這本書,是好多年後在世貿書展買的一本由紐約市立圖書館出版的《世紀好書》(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Books of the Century)(牛津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中,對於這本書的介紹。《世紀好書》是紐約市立圖書館為了慶祝該館的百年紀念(一八九五—一九九五),從六百二十萬冊的所有館藏中選出十二類共計一百六十七本的各類經典好書。珍‧雅各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赫然名列「經濟與技術」類十一本經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其他十本並列的當代經典分別是托爾斯坦‧韋伯倫(Thorstein Veblen)的《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1899)、馬克思‧韋伯(Max Weber)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1904)、亨利‧亞當斯(Henry Adams)的《亞當斯論教育》(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1907)、約翰‧凱恩斯(John M. Keynes)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菲德列克‧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1944)、彌爾頓‧費德曼(Milton Friedman)的《消費函數理論》(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1957)、約翰‧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富裕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 1958)、海倫‧李維特(Helen Leavitt)的《超級高速公路—超級惡作劇》(Superhighway—Super Hoax, 1970)、厄恩斯特‧舒馬克(Ernst Friedrich Schumacher)的《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 A Study of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1973)和艾德‧克羅(Ed Krol)的《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指南與目錄》(The Whole Internet: User’s Guide & Catalog, 1992)。

  這時候臺北捷運已經通車,一○一大樓和高鐵也在興建當中,有愈來愈多東南亞的跨國移工逐漸聚集在臺北街頭,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臺商從深圳和上海向其他中國城市前進;現代化的臺北正在被全球化的洪流所吞噬。而我以倫敦作為研究地區的博士論文《都市社會永續的概念:協調倫敦的日常生活與制度結構》(The Concept of 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 Coordinating Everyday Life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in London)正在改寫成學術專書,後來和海倫‧賈維斯(Helen Jarvis)及安迪‧普拉特(Andy C. Pratt)合寫成《都市的神祕生活:日常生活的社會再生產》(The Secret Life of Cities: The Social Reproduction of Everyday Life),在二○○一年由Pearson Education/Prentice Hall出版。透過臺北—倫敦的交叉比對,這時候我已經幡然省悟,歐美都會城市在二十世紀近百年間陸續喪失,現在回頭努力追求卻徒呼負負的珍貴城市資產,其實就是臺北及所有臺灣城市的基本都市形態—混合使用(mixed-use),以及因之而來的城市活力與便利的都市生活。這對凡事都得跟著歐美的發展途徑—尤其是美國老大哥的寶貴經驗—照錯一次才稱得上進步的臺灣,有非常重大的啟發。我們不應該再妄自菲薄,盲目地為了追求現代化和全球化,就把許多好的文化傳統和城市資產一併拋棄,這樣反而得不償失。而是應該積極汲取在地的智慧和發展出我們自己的都市理論,讓生活城市的活力和魅力帶領臺灣邁向全球化的時代。

  後來剛好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看到珍‧雅各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有出「當代圖書館」(Modern Library)經典系列七十五週年紀念的「精裝」版(一九九三),而且還有很大的折扣,於是就買回來重新細讀。這一重讀,對照過去幾年在倫敦的生活經驗,還有回國之後看到臺北的種種變化,愈發覺得珍‧雅各從日常生活出發的「婦人之見」,才是理解城市運作和營造都市生活的正確途徑。於是想把這本書當作大學部的課堂補充教材,卻發現這麼重要的都市經典,坊間竟然一直沒有適當的中文譯本。

  這讓我回想到自己在念大學的時候,當時念的是經濟系,有幾個好朋友提議組織一個讀書會。剛開始是讀約翰‧加爾布雷斯的《不確定的年代》(The Age of Uncertainty, 1977),後來覺得作為經濟系的學生,不能只啃個體經濟、總體經濟、貨幣銀行、財政學等別人整理好的教科書,於是開始讀西洋經濟思想史裡面提到的一些近代經濟學的原典。從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開始讀起,記得那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的一系列經濟學名著翻譯叢書裡面的第二本,共分上、下兩冊;上冊是周憲文老師翻譯的,下冊是張漢裕老師翻譯的。現在回想起來,課堂上教的那些教科書和考試考的東西沒有一樣記得,但是臺灣銀行那一系列白色封面的經濟學名著翻譯,至今依然印象深刻。後來一路讀到約翰‧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大家讀得迷迷糊糊,加上大三、大四之後,有人忙著留學考試,有人準備就業,讀書會也就不了了之。



導讀(節錄)

重新發現生活城市的魅力

  儘管珍‧雅各並沒有接受過正統都市計畫與景觀建築的學術訓練,她在書中也沒有引用艱澀難懂的理論詞彙來堆砌龐大複雜的都市論述;然而,她試圖從都市生活和生活城市的有機觀點切入,用一般人都能夠理解的日常語言和美國城市的實際案例,來批判美國從十九世紀末一直延續到當時的藍圖式都市計畫程序、預測開發和分區管制的規劃原則,以及夷平式的都市更新手段。同時,她也提出一些能夠確保都市生活樂趣與經濟活力的規劃與更新原則。事實上,珍‧雅各所揭舉的規劃與更新原則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也就是從都市生理學的觀點,來看真實生活中的城市是如何運作的。她從自己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生活經驗和報導許多有關美國都市更新的案例中,歸納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城市需要一種能夠在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相互支持的複雜、細緻和多樣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唯有如此,都市計畫才能夠提升城市的活力和促進都市生活的便利。否則,只對城市的外觀進行規劃,而不思索城市有哪些與生俱來的功能秩序,將會徒勞無功。

  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中,珍‧雅各從四個面向來闡述生活城市的具體意涵:街道鄰里在都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安全、社會接觸、教養兒童和鄰里公園的使用方式,進而提出都市鄰里的具體概念;產生城市多樣性的四個必要條件,包括混合不同的主要和次要用途、小街廓、舊建築,以及密集的人口,這些條件是維繫城市經濟活力的基本要素;都市沒落與再生的關鍵因素,包括多樣性的自我破壞、邊界真空的問題、去除貧民窟的迷思和資金運用的方式;以及幾種讓城市起死回生的戰術應用,包括如何補助住宅(而非一味地興建國民住宅)、如何有效地運用城市來箝制汽車(而非任由汽車侵蝕城市)、如何建立都市地景亂中有序的視覺秩序(而非死守單調重複的幾何秩序)、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之下奠定城市自我重建的具體策略(而非夷平式的另起爐灶),並且思考都市計畫和都市更新在行政組織的結構問題。最後,珍‧雅各強調我們必須將城市看待成一個複雜秩序的有機體,以生命科學的社會工程來處理都市計畫的複雜問題,而不是將城市視為簡化的二維變數關係或是沒有組織的複雜問題,那麼我們才可能賦予城市生命和活力,使城市成為人類集體生活的永續環境。

  珍‧雅各的這些觀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涵。首先,它代表了都市居民日常生活使用者觀點的「身體—城市—空間」論述,尤其是從女性和母親這兩種性別角色作為出發點的都市鄰里觀點。簡言之,珍‧雅各試圖建立一個以街道生活為核心,動態的都市鄰里概念。城市的街道,尤其是人行道和兼具通道功能的鄰里公園,表面上看來是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環境,但是透過適當的使用,尤其是能夠滿足基本鄰里需求的商業和休閒設施,就會吸引許多有效的公共監視和實際的身體參與,構成生動有趣的「街道芭蕾」。有了熱鬧的街道生活之後,不僅毋須動用警力就能有效守護都市街道的安全,同時可以藉由都市公共生活的不斷再現,包括有效維持個人隱私的社會互動和教養兒童融入社會的街頭遊戲,構成一個都市鄰里的基本架構。這樣的街道生活,正是建立人際互信關懷和教導兒童學習社會生活課程的最佳場所:即使大家沒有血緣或是朋友關係,人們也必須對彼此負擔一些公共責任。這種以實際身體經驗所體現的使用參與和地方認同,是傳統由上而下、以硬體建設為主的理性規劃最欠缺的「人性尺度」。這裡的人性尺度並非一味地主張「小即是美」的規模問題,而是強調都市環境的營造要注意到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一個有活力的好城市必然是一個能讓全體市民感到便利舒適的生活城市,這是偉大城市的基本條件,也是最高境界。





  當我在一九五八年開始撰寫《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時,本來只是打算描寫良好的城市街道生活如何輕鬆自在地提供文明與令人愉快的服務—然後感嘆規劃和建築的流行是如何地抹煞這些必要和迷人的特質,卻沒有強化這些特質。這是本書第一部分的一些內容──那是我原本的構想。

  但是開始了解和思考有關城市的街道和都市公園的弔詭之後,讓我進入一個意想不到的尋寶過程。我很快就發現在平庸無奇的景象──街道和公園──背後所隱藏的價值,和城市其他特性的線索和關鍵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一個發現導致另外一個發現,一個接著一個,其中一些尋寶的發現,讓我得以寫作本書的其他部分。至於其他的發現,我又寫成其他另外四本書。顯然,這本書對我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並且引領我進入往後一生的工作。但是它還有其他的影響嗎?我想是一半一半。

  有些人喜歡走路去辦事情,或是覺得如果住在那樣的地方,就可以走路去辦事情。另外有些人喜歡坐車去辦事情,或是如果他們有車的話,就會開車去辦事情。在汽車發明之前,有些人喜歡駕馭馬車,還有許多人希望他們能夠搭乘馬車。但是我們從小說、傳記、傳說得知,有一些人的社會地位讓他們必須騎馬──除了在鄉間的漫步之外──他們渴望地看著身旁經過的街景,期待能夠參與其中,獲得友情、熱鬧、驚奇和冒險的承諾。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現代人分成走路和坐車兩種。本書可以馬上被走路的那群人了解,既真實又渴望。他們知道本書所說的一些事,這和他們享受、關心和經驗的事情是一致的。這件事情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本書大部分的資訊都是從觀察和傾聽走路的人而來的。他們是這個研究的協同人員。我們相互合作,為他們所知道的事情找出合理的正當性。時下的專家並不尊重走路的人所知道和珍惜的一些事情。在他們的眼中,這些人是古板和自私的—是進步的巨輪揚起的令人討厭的沙塵。即使所謂的專家是奠基在無知和愚蠢之上,要讓沒有公信力的人群起反對有公信力的人,並非易事。這本書變成對抗這種專家的有力武器。但是要說本書產生「影響」的效果,毋寧說它是證實一些事情和與一些人合作,可能更為正確。相反的,本書非但沒有和坐車的人合作,同時也沒有對他們產生影響。據我所知,到現在依然沒有。

  在都市計畫和建築科系的學生當中,情況類似,都是反應不一。但是特別奇怪的是,當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不論學生個人的經驗或偏好是走路或是開車,他們都被嚴格訓練成反城市(anticity)和反街道的設計者和規劃師:被訓練成彷彿他們是奇怪的開車人,而且其他所有的人也都是。他們的老師也是如此被訓練和調教的。所以,事實上,整個和城市實質形式有關的人員(包括銀行家、開發者、還有被規劃願景及理論同化的政治人物),都變成保障有害都市生活的形式和願景的把關者。然而,在建築系的學生當中最為明顯,還有部分規劃學院的學生也是,他們是走路的人。對於他們而言,這本書是有意義的。他們的老師(雖然不是所有的老師)傾向將本書視為垃圾,或是如同一位規劃者所言,是「諷刺、咖啡館裡面的胡言亂語」。但是這本書,真的有夠奇怪──有時候,我真懷疑──每當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對抗實踐者愚昧無知的想法時,這本書總是會出現在各種必讀或是選讀的書單裡面。的確,那些大學老師告訴我的,就是那種愚昧無知的想法。對於學生之中那些走路的人而言,本書是具有顛覆性的。當然,它的顛覆性,並非全然是我的傑作。其他的作者和研究人員──尤其是威廉‧懷特(William H. Whyte) ──也是非常反對批評反城市想法的不可行和無趣。在英國,《建築評論》(Architectural Review)的作者和編輯早在一九五○年代中期,就已經提到相同的事情了。

  當前有許多建築師,其中包括一些年輕的規劃師,具有強化城市生活的絕佳想法--美妙、天才的想法。他們也有實現他們計畫的技能。這些人和那些我曾經嚴厲批評為冷酷、輕率的城市操控者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是在這裡我們碰到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儘管自大的把關者的人數已經隨著時間逐漸減少,但是門檻本身卻是另外一件事情。在美國的城市裡,反城市的規劃還是出奇地頑強。它還是存在於數以千計的法規、內規和法律條文當中。由於既成的做法也存在於官僚的怯懦之中,它還存在於被時間弄得無情、不察的大眾態度裡面。因此,當人們見到一群老的城市建築曾經被有用地重新作為嶄新和不同的用途時,在人行道被拓寬和行車道被縮減的適當地方--在步行交通喧鬧和繁忙的街道,在辦公室關門之後不再是荒漠之地的市區,在新的建築物被合理地插入舊建築當中以填補都市鄰里的空缺和破爛,並且結合得天衣無縫的地方,我們可以確定,在面對這些障礙時,人們曾經付出許多努力。有一些外國的城市在這些事情上面,有很高的成就。最好的情況就像面臨嚴格的考驗,但是通常的結果都是讓人心碎而已。

  在本書的第二十章,我提出在城市裡面自我隔離的住宅計畫的地面層,可以劇烈地改變,代之以兩種可能的方案:設置大量新闢的連結街道,讓住宅計畫和正常的城市接合起來;同時,再利用在這些新增的街道上面增加不同的新設施的方式,將住宅計畫本身改造成具有都市活力的地方。當然,問題在於新的商業設施需要能夠在經濟上發揮功效,才是真的有用的措施,而不是假的裝飾。

  據我所知,讓人失望的是,在這本書出版之後的三十年間,並沒有人實際嘗試這一類激進的重新規劃。當然,隨著時間十年十年地過去,要執行這些提案的難度也愈來愈高。那是因為反城市的計畫,尤其是大規模的公共住宅計畫,多半讓它們周遭城市的環境變得更糟,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夠讓它們融入的健康城市,也愈來愈少了。

  即使如此,將城市的住宅計畫改變成城市的大好機會,依然存在。應該先嘗試看看比較簡單的機會,因為這是一個學習的挑戰,好的政策會讓所有的學習從簡單的事情先開始,然後再逐步朝向困難的事情邁進。現在是該將這個學習用在郊區擴張的時候了,因為我們不能再無限制地持續擴張下去。能源的浪費、基礎設施的浪費,還有土地的浪費,這些成本太高了。而且如果現存的郊區擴張能夠密集地發展,更節約地使用資源,我們需要學會讓郊區擴張的密集和連結,對於走路和開車的人,變得有吸引力、有趣、安全和得以持續。

>>相關連結
::博客來購買《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世紀經典名著,全新直排校對新版)::
zxp589

Jane Jacobs的借鑑︱《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書評

文章 zxp589 »

Jane Jacobs的借鑑︱《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書評
作者:黃江松教授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由Jane Jacobs於1961年出版,是城市社會學非常經典的一部著作。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進入逆城市化階段,開始盛行的郊區化浪潮導致美國大城市中心區的衰敗,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紛紛離開城市中心,而原先繁榮的中心區逐漸被大量的窮人、有色人種佔據。於是美國展開了由政府主導的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運動。

作者Jane Jacobs在上世紀50年代在美國任《建築論壇》助理編輯,負責報導城市更新運動,她認為大拆大建的外科手術式的城市更新「不是對城市的改建,而是對城市的洗劫」,她逐漸對傳統的城市規劃理念產生了質疑乃至否定,由此寫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在此書的導言中,她開誠布公地寫道:
「此書是對當下城市規劃和重建理論的抨擊。所進行的抨擊不是對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癢的批評,恰恰相反,要抨擊的是那些統治現代城市規劃和重建改造正統理論的原則和目的。」
Jane Jacobs 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主義者。

她認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花園城市 Garden Cities」理論的目的是要創造自足的小城市,儘量避免使小城市變成大城市,他創立了一套強大的、摧毀城市的思想。

而劉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的《城市文化 The Culture of Cities》一書,基本上就是對城市疾病的可怕的、充滿偏見的羅列,對大城市的成功之處漠不關心,只對大城市的失敗有興趣。在他眼裡,大城市就等於是大雜燴、暴力之城、醜陋之城,是一個惡魔、暴君、行屍走肉者。

Jane Jacobs 態度鮮明地提出,人口的集中是一種資源;大城市是天然的多樣化的發動機,是各種各樣新思想和新企業的孵化器。一個大城市只要有活力,就有了戰勝任何困難的武器。最有力的例證便是大城市在與疾病鬥爭方面發揮的作用。城市曾經是疾病的最無助和最淒慘的受害者,但是它們後來成了疾病的最大的戰勝者,鬥爭中發展的現代醫療技術、完備的公共衛生體系現在不僅大城市需要,郊區、小城鎮也需要,而這些東西都是大城市的產物。有誰會認為解決今天困擾我們的問題的答案會出自那種鐵板一塊、標準一致、毫無變化的小鎮生活?

她的觀點不禁讓我想起愛德華.格雷瑟 Edward Glaeser於2011年出版的《城市的勝利》這本書。他雄辯有力地證明: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相比郊區生活,更綠色、更環保、對大自然的破壞更小;而且能夠帶來創新與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因而說,是城市的勝利。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通篇圍繞大城市的多樣性這條主線,美國的城市需要各種各樣的多樣性,各種互相聯繫、互相支持、錯綜複雜的多樣性,城市生活由此可以進入良性運轉。

大城市所謂的「死與生」完全由城市的多樣性主宰。單調、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毀滅的種子。但是,充滿活力、多樣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則是自我再生的種子,即使有些問題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們也有足夠的力量延續這種再生能力並最終解決那些問題和需求。城市規劃最重要的問題是城市如何能夠綜合不同的用途、產生足夠多的多樣性,以支撐城市的文明?

城市要產生豐富的多樣性,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會阻礙一個地區多樣性的產生。

第一個條件:城市的主要功能必須要多於一個,最好是多於兩個,這些功能要確保有大量人流,同時人流的時間分佈還要均衡。而且多種功能之間只有有效地融合,才能達到產生多樣性的目的。那麼,什麼是有效的融合呢?(1)在不同的時間段使用同一條街道;(2)在不同的時間段人們要使用同一條街道上的相同設施;(3)在不同時間段使用同一條街道的人群在數量上要相對均衡。

第二個條件:大多數的街段必須要短,也就是說,在街道上能夠很容易拐彎。街道頻繁出現和街段短小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而商店太多,從街頭排到街尾,並且商業格式一致,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第三個條件:一個地區的建築物必須各式各樣,年代和狀況各不相同,應包括適當比例的老建築。如果城市的一個地區只有新建築,那麼在這個地方能夠生存下去的企業肯定是那些能夠負擔得起昂貴的新建築成本的企業。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成功的多樣性指的是高產出、中產出、低產出和沒有產出的企業的混合,所以城市需要舊建築來孵化新的產業。舊建築相對新建築租金低、維護成本低,能吸引大量的中小微企業、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再者,建築是有流行風格的,不同年代的建築,即使是住宅建築,本身也體現了不同時代的建築技術和經濟狀況,從視覺上會低調地增加地區的多樣性。

第四個條件:人流的密度必須要達到足夠高的程度。只有人群集中在一起時才會產生便利的價值。從長遠來看,城市的低密度區域會產生很多危機,最終成為灰色地帶。城市地區的建築密度要適中,應該高到能夠最大程度地促進地區潛在多樣性的產生;當然,也不能太高,高到了開始壓抑而不是激發多樣性的程度,就過高了。保持建築高密度要避免建築標準化,城市街區不能只有一種房屋類型,一旦建築類型的種類下降,人口和企業的多樣性也會下降或趨向滯緩。要融合建築的高密度和類型的多樣化,凡是受歡迎的高密度城市地區都擁有種類繁多的建築。


對於城市的多樣性,人們難免存在一些擔心。

1.多樣性會不會導致交通擁擠?

其實,一個地方的多樣性越是豐富多彩同時又有條不紊,人們就越願意步行,減少小汽車的使用。在很多人口集中和用途多樣化的城市地區,人們仍然以步行為主。

2.城市的多樣性功能是不是會帶來毀壞?

應該說,有些功能確實是有害的,而有些功能人們習慣上認為是有害的,其實不是。前者如,垃圾場對一個地區的便利、吸引力和人口的集中不僅不會有任何好處,相反,還會荒廢土地、影響城市景觀,二手車車場也屬這類。

後者如工業廠區,人們一想到工業區,就聯想煙囪冒著黑煙,垃圾滿天飛。事實上,工業區不一定必須要與住宅區分離,通過劃分住宅區和工業區的做法來消除濃煙和廢氣很荒唐的。因為流動著的氣體並不管哪兒該去、哪兒不該去,只有針對有害氣體、污水本身採取的措施才是有的放矢的行為。就是說,對高排放企業而言,不是要搬遷,而是要減少排放。

後者再如殯儀館,在擁有豐富多樣性的城市街區,這樣的地方並不會讓人想到死亡,相比之下,倒是在了無生氣的街區,陰沉沉的氣氛則會讓人聯想到死亡。殯儀館越是遠離鬧市區,越讓人感到陰森森。在一些大城市的低收入街區,殯儀館還經常成為一個積極的因素,這是因為有殯儀館就意味著有一位殯葬人,像藥師、律師、牙醫和神職人員一樣,殯葬者在街區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通常是一些聞名遐邇的公共人物。

關於城市多樣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多樣性的自我毀滅。多樣性的自我毀滅經常發生在城市中心區,其發展軌跡如下:

多樣性發展成功→地區吸引力增加→爭奪空間的競爭加劇→一個或幾個功能勝出(如利潤率高的產業勝出)→敗下陣來的功能退出→地區多樣性喪失

過度模仿和複製成功的功能的結果是多樣性的瓦解。如何避免多樣性的自我毀滅呢?

1.通過稅費政策避免重複的發生。一旦發現在一個地區某個功能在爭奪空間的競爭中佔有明顯優勢,那麼地方政府就要採取不同的稅費政策,避免這個功能在地區的重複。

2.發揮公共組織和半公共組織的作用。公共和半公共組織應負責組織有助於多樣性的事業——公園、博物館、學校、醫院、大部分的禮堂、一些寫字樓和住宅。

3.競爭性分散。對一個具有活力和多樣性的城市地區來說,需求大於供給,為避免多樣性的自我毀滅,就是要增加多樣性地區的供給,讓更多的地區發展成為多樣性地區。

Jane Jacobs在書中還精闢地分析了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她認為,街道是一個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試想,當你想到一個城市時,你腦中出現的是什麼?是街道。如果一個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這個城市也會顯得很有意思,如果一個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單調乏味,那麼這個城市也會非常乏味單調。

1.維護城市的安全是一個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務。

城市公共區域的安寧——人行道和街道的安寧——不是主要由警察來維持的,它主要是由一個互相關聯的、非正式的網絡來維持的,由人們自行產生,也由其強制執行。一個連正常的、一般的文明秩序都無法自行維護的地方,警察再多也不管用。一條城市街道要想確保安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A.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之間要界限分明;

B.必須要有一些眼睛盯著街道,這些眼睛屬於我們稱為街道的天然居住者。街邊的樓房具有對付陌生人、確保居民以及陌生人安全的任務,它們必須面向街道,不能背向街道,否則使街道失去保護的眼睛;

C.人行道上必須總有行人,這樣既可以增添看著街道的眼睛的數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從樓裡往街上看。達到這種監視的條件是要在沿著人行道的邊上三三兩兩地佈置足夠數量的商業點和其他公共場所,例如商店、酒吧、飯店能以不同的、綜合的方式維護人行道的安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城市裡的大學、小區都安裝了圍欄,也聘用保安。

2.人行道能促進人們的交往。

在小地方個人難得有隱私,但在大城市個人隱私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護,所以說隱私是大城市生活的一個禮物。在城市中人們既要擁有隱私又希望與周圍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交往,一個好的城市街區能夠在二者之間得到平衡。人行道及街邊的商業是大城市裡非正式的公共場合。儘管人行道上的交往無組織、無目的、層次較低,但它是一種資本,豐富的城市生活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3.人行道是城市裡孩子們成長的地方。

城市裡的孩子既需要專門的活動場地,也需要非專門的戶外活動場地,在那兒他們可以玩耍、嬉鬧並且形成對世界的認知。而這樣一個非專門的供孩子們嬉戲的地方正是人行道所能提供的——城市活躍的人行道可以出色地完成這個任務。

城市人行道是培養孩子們公共責任感的絕佳的場所,這種公共責任感是構成成功的城市生活的最基本的內容。公共責任感的培養不能單純依靠說教,最好的養成方式是讓孩子們從小生活在充滿公共責任感的環境裡,親身感受。人行道特有的維護城市安全、進行公共生活、促進孩子成長的功能往往被正統的城市規劃理論忽視,因而廢除城市街道、儘可能地降低和縮小他們在城市生活中的經濟和社會作用,恰恰是城市規劃正統理論中最有害和最具破壞性的思想。


>>相關連結
::博客來購買《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世紀經典名著,全新直排校對新版)::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5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城市因多樣性而偉大——快速入門都市規劃評論家珍雅各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城市因多樣性而偉大——快速入門都市規劃評論家珍雅各
08 Apr, 2020
作者:邱秉瑜(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都市與區域規劃博士生。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空間規劃碩士,台大國企系畢業)

都市規劃領域的必讀經典,首推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 1916-2006)1961年的作品《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在經典著作背後,珍雅各是怎樣的人?怎樣的生命經驗造就了她對20世紀後半都市規劃理論不朽的影響力?她的傳記《凝視珍.雅各》(Eyes on the Street: The Life of Jane Jacobs)最近已譯介至台灣,藉著閱讀此書,我們或許可以找到解答。

對於尚未讀過上述二書的讀者,本文嘗試扼要介紹珍雅各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中提出的都市規劃主張,作為珍雅各思想的快速入門。

劣質都市規劃才是都市問題的根源

珍雅各在全書開頭便點明,該書是針對當時美國都市計畫及都市更新原則的抨擊,除了檢討上述原則所形塑的現代正統都市規劃實務,同時也介紹新的原則。珍雅各認為,當時美國的許多都市更新專案,皆產生了不良後果。究其緣由,乃是都市計畫從業人員,以及培養他們的都市計畫學院教育,忽略了對「城市」本身的研究。

她舉例,汽車的普及造成美國城市交通壅塞,於是城市以「改善交通問題」之名,推動拆除傳統社區,並興建高速公路橫越市區的都市更新專案;但交通問題其實是劣質都市規劃的結果。若倒果為因,把交通問題拿來當作都市規劃問題的原因去解決,也仍然沒辦法解決都市規劃問題。

那麼,相對於劣質都市規劃,珍雅各心目中的優質都市規劃是什麼?

城市活力來自空間利用的多樣性

珍雅各主張,城市應該具備空間利用的多樣性。不同的空間利用,應彼此緊密相融、相互支持。例如,有些公園與人行道從早到晚皆被充分使用、充滿活力,有些公園與人行道則不然。那是因為前者附近地區的空間利用多元,造成不同時段皆有活動之故,如白天有人工作、晚上有人居住等。

一座城市應該怎麼做,才能產生「有用的」空間利用多樣性?面對這個問題,珍雅各提出了此書中最重要的主張。她認為有四個基本條件,且都市規劃可以刻意營造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以激起城市的活力:

1.混合使用:一個地區須提供多種主要功能,人們為了不同目的而出現於此,在不同的時間出門活動,但必須能共同使用諸多設施。

2.小街廓:多數街廓的邊界必須短小,也就是說,街道必須密集,轉彎機會必須頻繁出現。

3.新舊建築交雜:一個地區不同屋齡和屋況的建築,必須以緊密交織的細膩方式彼此交錯。

4.密集度:必須有足夠密集的人口,包括居民及因工作或其他任何目的身處於此的人。

珍雅各也不忘提醒,有幾種力量,可能會阻礙一座城市的多樣性和活力。如果一個地區的多樣性發展得太成功,往往會弔詭地轉向自我毀滅,例如一處繁華的交叉路口,可能會接連吸引不同銀行開設分行,結果反而導致該地區多樣性的消退,繁華不再。

又如果城市有些地帶形成了邊界或屏障,行人厭於接近使用,那就只會歸於死寂。再如果城市有些較貧困地區始終留不住人,居民遷出太快,那就只會一直維持貧民窟的狀態。

促進城市多樣性的改革

針對促進城市多樣性,珍雅各提出了住宅、交通、都市設計、都市計畫與都市行政等五個方面的改革建議:

1.住宅:市府應設置負責住宅補貼的專責部門,為興建出租住宅的建商提供融資與出租擔保。住宅政策可以使租客獲得房屋的擁有權,也可補貼新住宅的興建,以疏散城市過密的人口。住宅政策亦可催生外表看不出是公共住宅的公宅,並補貼租客承租私有住宅。

2.交通:應致力減少路面車輛的總數,讓剩下的車輛更有效率地運作。行人與車輛之間的衝突,以及各種車輛之間的衝突,主因皆是車輛數量過多。城市應通盤考量其交通與土地使用的彼此關聯,使之均衡發展,讓城市中車輛的絕對數量大幅下降,才能真正降低車輛的強勢地位,保護行人的安全。

3.都市設計:應彰顯城市的結構與秩序,可為街道增加視覺上的不規則性與干擾效果,並營造出地標。

4.都市計畫:應在住宅新建案的地面層導入住宅以外的用途,而非住宅新建案應符合既有的都市紋理。

5.都市行政: 應確保都市規劃人員徹底了解特定的地點,以便有效診斷一地缺少哪些條件來產生多樣性,並著眼於營造這些條件。中小型城鎮或許較易在其行政結構中達成這樣的理想。

結論:研究都市問題的最佳思考方式

在珍雅各的眼中,城市雖然複雜,但其中所有事物都以合乎道理的方式相互關聯,是一個有組織的有機體。因此,都市問題,可以被解析為許多彼此相關的部分問題。

珍雅各建議,欲了解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思考方式是:考慮城市中的種種過程(processes);採用歸納法(induction),從個體推導至整體;見微知著,從少量個體中不尋常的線索開始,探究更大群體的平均運作方式。

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一書結尾,珍雅各讚揚城市擁有應對困境的先天能力,這是因為城市有著財富盈餘、生產力以及各式各樣的人才,能支撐著社會不斷進步,大而密集的城市尤其如此。充滿活力、多元而密集的城市,蘊藏著自我再生的種子。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