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建改社社員大會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2009建改社社員大會

文章 eaGer »

建築改革社發起於2006年5月,正式登記於2007年9月,號召各實務界、學界、行政界有志於改善建築環境的人士參與改革的工作。建改社過去三年主要致力於改善執業環境、建築師考試制度、建築教育等,各別獲得具體的成績,但部份工作仍然未竟其功,如陳邁社長鼓勵:「只要是對的,我們就去做,那怕十年或更久。」

大環境對建築改革議題仍然並不充份瞭解,建築文化的推廣仍然顛簸,執業環境仍然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與支持,實務界與學界的鴻溝還存在;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與中國大陸的崛起,台灣建築遠景在那裡?實在有賴我們為下一代不斷的做出奉獻。

第一任的理監事任期已到,必須透過改選,將工作交接給下一任,改革的工作必須一棒接著一棒傳承下去。建改社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也必須隨著社會脈動適切的調整,無私地繼續凝聚各界殷盼改革的力量,為台灣更美好的環境努力。

圖檔
↗ 陳邁建築師在2009建改社社員大會致詞

社長陳邁先生談建改社的改革之路
口述:陳邁
整理:林芳怡、何姵璇

從新校園運動合作社開始的改革互助之路

建改社的成立緣起,要回溯到九二一地震的災後重建。1999年九二一地震的災難,召喚了出許多建築師的專業使命與熱情,參與了校園重建的行列。當時因為時程急迫,而且重建的學校規模很小、地點偏遠、預算與工期都極為緊迫,設計工作條件可說相當惡劣,建築師們除了需要投入心力進行設計與繪圖、與學校師生及社區進行參與式的設計討論,還要面對公共工程相關的法令程序問題,因此覺得孤立奮鬥心力交瘁。因而結合了參與新校園運動的建築師們共同成立了「新校園運動合作社」,一方面相互交換資訊、解決共同問題,也彼此支援,相互打氣。當時我擔任教育部新校園運動的評審委員,有較多機會跟這群充滿熱情與專業理想的建築師們接觸,建立了初步的情誼。以評審之公正、沒有利益關係的角色,當時也強力要求推動「最有利標」,與教育部、合作社的建築師們共同說服公共工程委員會、營建署,才能完成新校園重建的任務。

因此,延續自新校園運動合作社的初衷,當整體建築環境的劣勢,再度讓有心希望好好執業的建築師們再度覺得孤軍奮戰不易克服建築圈長期面臨的困境時,建改社便在一群具理想性格的夥伴匯聚下成立,結合了建築師、學者、甚至官方人員,希望能為台灣的建築從執業實務面、學術教育面、文化推廣等面向,進行改革工作的推動。當然,改革的起點,其實是「反省」,透過自我反省的態度與行動,才有機會從面對自身的問題做起,進而處理公共事務的改善需求。以問卷調查進行建築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的形象、舉辦九二一新校園運動的反省研討會,都是這樣的起點,反求諸己,讓我們得以謙和理性地進行改革工作。

執業實務、教育學術,建改社的改革重點方向

建改社從籌備期間到正式成立至今,已有三年多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夥伴們依照專長與關切的議題,任務分組,一一針對問題點逐步克服,雖然仍有諸多未能解開的困境,但三年多下來,也略具成果。

像是與公共工程委員會共同討論研議採購法的相關細節法令,尤其是標準合約範本的修正,或是追尋競圖的公平性等,呂欽文與徐岩奇投入極多。在推動這些工作時,有幸得到工程會副主委陳柏森的協助,得以獲致階段性的成果;而影響競圖公平性的關鍵因素---評審委員的聘任與組成,也有多次的溝通,除了在制度面上儘可能符合體制的規範去做改善,也鼓勵有資格擔任評審的社員儘量掌握機會協助把關,選出好的設計作品。

另一部份的改革重點,則在於建築師考試制度上。台灣的建築師考試有些結構上的不合理問題,使得不少優秀的建築師竟然無法通過考試取得執照。年輕建築師也常因為屢試未中,而變得失去持續奮鬥的意志。建改社這兩年來透過與考選部進行討論研商,積極推動以選擇題取代申論題,尤其是以實務經驗為重的部份科目如法規、構造等,協助考選部在題庫建立上的努力,建議試題應兼重實務與學理,也建議汰換一些不適合的、過度深澀的考題,排除閱卷可能產生的主觀差異。這些改變的歷程是辛苦而且需長時間持續進行的,建改社的多位成員都參與這項工作,共同期許未來建築師考試的實務科目應該是具有若干年的實務經驗之後,不需要特意準備,就可以通過考試的;讓真正優秀的從業人員可以有保障地、合法地繼續在建築界投入。

而建築教育的部份,張基義投入著力最深。除了在教育部的建築教育改革委員會,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給予專案委託研究一些積極正面的建議之外,也試圖再正規大專建築教育之前,往下紮根推動高中藝術生活科目的環境教育相關內容與種耔教師的培訓。目前正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師資培訓中心共同規劃「高中藝術生活科教師認證學分班」,利用暑假兩個月或學期中的週末時間開設學分課程,以培育藝術生活科教師或對建築美學有興趣之教師,未來可以在高中擔任基礎建築概論與建築賞析等課程。

輔助建築師公會,在體制外進行和平理性的革新行動

我個人過去數十年的執業經驗,碰過許多困難,雖然一一熬過,但不斷看到年輕一代的建築師再重覆這樣的困難路徑,常常折磨得他們心灰意冷,甚至喪失繼續從事建築專業的信心與熱情,這樣的狀況對台灣是很可惜的事。我雖然也曾有很長的時間在建築師公會擔任各項服務公職,但長久以來公會的組織架構未能真切地瞭解第一線執業建築師所遇到的困境,而只重視會員福利的照顧,未能以其充沛的資源協助排除不利的執業條件,實在是非常可惜的。

建改社像是一個體制外的組織,以大家實務真正遭遇的經歷,來主動爭取參與公平合約範本的修正、在公共權利的事件上進行專業發聲,爭取參與立法院、營建署、公共工程會等法令修正的意見表達機會。建築師公會視建改社為「紅衛兵」,但我們總是理性地、專業地表達意見,讓主事的官方單位可以針正瞭解問題、加以正視,並願意面對處理,才有機會逐步改善多年來不合理的整體建築環境,從教、考、用的不同環節,一一改進。或許建改社的改革行動常被視為體制外的反動,但是主要是希望輔助體制內的建築師公會,能將建築界的困境逐一面對、排解或突迫,亦即「以體制外的社團」與「體制內的公會」相互扶持,各擅其才,互補輔助,而無需彼此對立,反而削弱了共同希望改善的力量。

畢竟現今已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建築圈所面臨的公共議題需要大家共同合作來處理,建改社就是希望以專業社團的力量,透過產官學界的串連與努力,來達成改革的目標。過去兩年,幸而有陳柏森擔任公共工程會副座,林欽榮擔任營建署署長,因此較為尊重建改社的建議,經常受邀參與會議,發表實務意見。雖然法令修正瑣碎、千頭萬緒,還是不能退卻。尤其在這類會議中,建築師公會的出席代表通常比較關切的是工作權的問題,站在保護會員權利的立場,總是經常引來與其他專業團體之間的利益衝突,不易獲得共識。而建改社的夥伴較能以公共利益與建築師執業的實際狀態提出建言,理性訴求為要,更不拘泥在無傷大雅的細節琢磨,而是掌握大原則與方向,先進行修正推動,才不致耗費時日而錯過改革的契機。

改革是條漫長的路,仍需持續堅定奮鬥

建改社的夥伴,對建築有較高的理想、期待,有較多的價值共識,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專業團體。我希望鼓勵社員,能夠儘量找出時間參與社務的推動與改革目標的挑戰,就算自己沒有切身之痛,也需要鼓勵社彼此共同投入執業環境、制度法令的修正改革,與官方單位密切配合,主動提出協助、積極參與會議、保持關切。

對於目前尚不知如何參與建改社工作的夥伴,也希望較有經驗的前輩能鼓勵並拉拔,雖然大家平日都很忙,但還是需要有共識,一起奮戰。畢竟我們是體制外的團體,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主動勇敢地去面對、針砭體制上不理想、不合理的事。

改革的路很長,要抱持無私的心,不斷地堅持,長期奮鬥。與建改社夥伴共勉之。

圖檔
↗ 用餐時,陳邁建築師向與會社員致敬

圖檔
↗ 2009建改社大會在埔里 Paper Dome 紙教堂旁舉行

(2009) 98年度第二屆 建築改革社理監事名單

社 長:陳柏森

副 社 長:曾旭正

常務理事:呂欽文, 張基義,陳柏森, 曾光宗,曾旭正,

理事:呂欽文, 周子艾, 林欽榮, 洪育成,孫啟榕, 張基義, 張景堯, 郭恆成, 陳永興, 陳柏森, 曾光宗, 曾旭正, 羅時瑋, 戴嘉惠, 鄭泰昇

理事候補:曾梓峰, 蔡元良, 龔書章

常務監事:殷寶寧

監 事:林芳怡, 徐岩奇, 殷寶寧

監事後補:邱文傑

>>相關討論
::建改社社員大會又到了 2009年9月12日~13日::

>>2009建改社社員大會相片

圖檔
↗ 建改社社員參觀由陳永興建築師設計之水尾國小

圖檔
↗ 建改社社員在宏仁國中

圖檔
↗ 建改社社員合影

圖檔
↗ 2009建改社大會在埔里 Paper Dome 紙教堂內舉辦座談會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