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欽文:一個建築明星為何退出公共工程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5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呂欽文:一個建築明星為何退出公共工程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呂欽文/建築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

日昨,接到一位建築師朋友C君的訊息,說他將要退出公共工程的職場。筆者難以置信,因為這對建築界而言,會是一顆震撼彈。因為C君歷年來得過相當多國家級的獎項,堪稱台灣中生代建築設計專業的代表性人物。在我們國家積極鼓吹軟實力、鼓勵文創產業的當下,聽到這樣的事情,著實令人感嘆。
評選過程可議壓垮駱駝

壓垮這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竟然是一場建築評選的「痛心過程」。這個評選是華山藝文特區由文化部主辦、營建署代為專案管理的,工程規模達10餘億元、具有相當指標性意義的某案。C君經過月餘的規劃設計後提案參加評選,在決定「生死」的10餘分鐘簡報過程,本想掏心掏肺的述說設計構想,卻因為台下評選委員間大聲喧嘩,讓他思緒大亂難以為繼,他當場曾回眼狠瞪那幾位委員,但沒能制止。

C君很後悔沒有立即拂袖而去,但離開會場後他終於決定:不想再忍受這樣的無品行徑、不想再看到這些失格委員的臉色,不幹了,以後不再參加政府的評選案!

說C君是「駱駝」,毫不為過。他一再參與公共工程的名言是:「我可以輸,只要國家找到比我好的設計;我不缺席,是因為不希望因我的缺席看到比我差的設計出線。」把「參與」做為一種「義務」,在國內建築界少見。

說那是最後一根稻草,也並非誇大之詞。因為國內公共工程的評選,經常在「評選委員不專業」、「委員組成比例失衡」、「無心深入了解」、「提問水平低俗」、「沒把『廠商』當人看」等等狀態中「選」出一個又一個案子,國家的資源與人民的納稅錢也就這樣一把一把的花掉。做公共工程的專業者一般都較具理想性,但在那樣的評選環境中,再有理想的人,也不可能忍受一次又一次地被羞辱與霸凌。很多識時務的,早早就轉換軌道另謀他途了。顯然,C君的理想性在這一次,是碰到了臨界點了。

一個文化部的指標性案子,一場由全國最高建築管理機關主持的評選,都能發生這樣的失格場面,其他的案子會是如何也就不難想像。

軟實力無法成為硬底子

C君退出公共工程,未來我們將不再能看到他的好作品,包括博物館、運動中心、社會住宅……,他幾乎每個案子都得獎。國家的損失或許沒人會在乎,但對後生晚輩,對建築仍抱持理想的學子們,一個建築明星黯然退場的故事,卻有不小的「警示」作用。

我們的軟實力,始終沒辦法發展為硬底子,老實說,是因為許多環節銹蝕了;這也好像心血管處處阻塞,養分到不了需要的地方。環節銹蝕、血管阻塞,其實是潛藏著更多的危機。公共工程是國家建設的心臟,不是說給了多少預算,塞了多少好料到嘴裡,身體就會健壯;如不好好檢查體系、及時改變體質,一切的努力恐怕都會是枉然!

公共工程類似藏污納垢的現象,切莫輕忽。公共工程的品質,固然猶如羅馬不是一天可以造成的,但一棟巨廈的傾頹,卻是可以點點滴滴的侵蝕積累促成。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