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展] 之5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1963
發表於 : 2008-07-21, 13:53
徐明松文、圖
沈祖海建築師(1926-2005),原籍福州,生於上海,他出身名門,高祖父正是台灣第一任巡撫沈葆楨(杜禁鴉片名留青史的林則徐女婿)。1948年上海私立聖約翰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註1) (現併入上海同濟大學),事實上是幾經轉系才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也因英文能力優秀,畢業後進入大陸工程公司,之後被派到台灣分公司,而與台灣結緣。來臺後,除擔任大陸工程公司工程師外,曾任聯勤總部工程師、美軍顧問團顧問(註2) 工程師、國防部軍事工程委員會工程師。在美軍顧問團歷練10後,1958年創立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1968年出資協助成立臺北市建築師公會,並當選首屆理事長。代表作品有臺北市嘉新大樓、松山機場航站大廈、士林牧愛堂、臺北世貿中心展覽館與會議中心、臺北凱悅大飯店、中興紡織大樓、臺北火車站、臺大總圖書館、臺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2005年6月18日逝於上海自宅,享年80歲。
回顧沈祖海建築師跟台灣建築文化的關係,有幾件事情值得注意,首先是他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養成背景,在台灣我們知道的只有他跟張肇康是畢業於該校建築系,且是第一屆畢業生。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是中國第一所採用包浩斯教學系統傳授建築的學校,這跟當時很多大陸境內的建築系仍在以法國布雜系統傳授非常不同。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1945年創辦(註3) ,除中國戰後重建外,可能還跟西方認為中國亟需現代化的議題有關,總之此時,美國本土已藉由葛羅培斯與密斯等包浩斯前後任校長及部分流亡至美國的包浩斯學者,瞭解到歐洲前衛運動的核心價值,新的建築觀念的種子也已逐漸扎根在美洲新大陸,所以透過一所在中國的進步教會再將新觀念帶進中國,幾乎是一個強烈的橫向移植,不過是時上海早已被各外國租界殖民百年,那個「社會」早就已是中西合璧,「險象」環生了。
其次是,沈祖海在台灣當代建築史也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一則是他在戰後協助台灣重建的美軍顧問團工作十年,二則是他事務所企業化的經營模式。美援真正在台灣發生的影響是1950年韓戰爆發的隔年,也就是1951年。按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的資深合夥人黃景芳的回憶:「我於民國五十一年退伍後,通過就業考試分發到嘉義縣政府工作,因為家住台北,希望有機會可以回台北工作。我在沈祖海事務所工作的同學林滄明,因故欲離開事務所,事務所要他找人接替他的工作,因林滄明的關係我進入沈祖海事務所。......我到沈祖海事務所時,沈先生剛開業,還在美軍顧問團擔任顧問工程師,除了中午時分露一下面,平常很少在事務所」(註4) 。也就是說至少到1962年沉祖海還在美軍顧問團工作,身兼二職,所謂的在美軍顧問團顧問擔任工程師十年,是跟開業同時進行的。最近我們進台大檔案室發現,1957年以後,台大有許多利用美援興建的校園建築是由大洪(王大閎)、利眾(林柏年)、有巢(虞曰鎮)、華泰(張昌華)與沈祖海....等事務所承接(註5) ,這自然也是這些事務所在六、七○年代能夠茁壯的部分原因,其中沈祖海的特殊人脈關係自然更讓他如魚得水,「由於沈先生擔任美軍顧問團顧問工程師的緣故,事務所接了若干美軍工程,如十三航空隊、NACC、美援工程,因為接美軍工程的關係,部分圖採美制,當時《Graphic Standard》、《Time Saver》兩本書是重要的參考書籍,我們的圖都上墨線,英文都用字板寫非常漂亮,而且完成圖還要經過美軍工程單位的Check,相當具水準,幾乎成為其他事務所取經的Bible,當時出了一批畫圖高手,就是在業界大家都有耳聞的陳逸才、洪一鶴等。......」(註6) 。沈祖海在美軍顧問團的時間從1952年到1962年,這個經驗開啟了他往後職業生涯的無限可能性。至於在前述黃景芳的引言裡還透露出沉祖海將在美軍顧問團裡學的美式施工圖畫法帶進台灣職業界,影響深遠。
再來就是關於他事務所企業化的經營模式,或許有人認為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生產的作品缺乏統一的作者性,肇因他不太過問設計內容,只管用人及策略經營。當然這種意見是一種看法,起碼是一種傳統的看法,本文不想花時間著墨於此,因為筆者還是關心在沉祖海的策略經營下生產出那些作品,又如何影響了台灣建築文化的走向。不過稍微審視他的作品年表,事務所到1985年都還能設計出台北市忠孝新生路上的中興訪織這樣地標性的大樓,更不要說斜對面還有一棟1973年完成,同樣是台灣當代建築史上的經典辦公大樓,海關大樓,就不能不讓人驚訝這事務所曾有的活力,及沉祖海的識人之明。以下筆者只就1963年的臺大醫院外科講堂說明沉祖海建築師事務所六○年代的語言走向。
按目前掌握的文獻,這棟建築是蔡柏鋒建築師擔任主任設計師時操刀的作品,我們在訪談蔡柏鋒時也得知該棟建築是舊建築改建的作品,並不是新建,也就是說結構並沒有做更動,只是立面拉皮,並加了一間放映室及旁邊的一座服務性樓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正立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南向側立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一樓平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二樓平面圖
基地位於臺大醫院中山南路段,王大閎先生設計的教育部對面。臺大外科醫院講堂緊臨中山南路,理應引人注目,但塵世的浮華與喧囂讓建築蒙上了一層時間的紗,彷彿訴說了不忍的遺忘。周圍皆為拔地而起的新大樓,灰黑色的外表,加上塵封的記憶,讓它更為隱匿。建築為大跨度空間,作為講堂之用,因此勿需開窗,當然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東西向,建築物坐西朝東,為免西晒,整個兩層樓半高的立面,除入口上下外完全封閉,儘管建築外表的冷峻與反都市傾向,但隨後建築師的用心處理,還是讓人在靠近建築物時產生一種親切的都市尺度感。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上主入口的大樓梯
建築可分一、二與地下樓層,組織簡單明瞭,進主入口為門廳,中間安置了沙發作為休息室,左轉進階梯講堂,右邊上下樓層則為會議室與教室。在立面上明顯可看到建築師將地下室抬高半層做為整棟建築的臺基,一則增強建築物的碩大莊重感,一則亦可讓地下室通風採光,一舉兩得。為求上下差異,建築師刻意將「臺基」以磚紅色面磚作為覆材,與講堂的淡灰色洗石子有所區隔,碩大的封閉高牆上,再以出簷折曲、深灰色斬石子的屋頂女兒牆作收,呼應了同時代經常使用的三段式語法:臺基、牆身與屋頂。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大樓梯與雨庇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大樓梯邊的朱紅色木製扶手
整體風格就像王立甫與郭肇立在1985年出版的《臺北建築》一書所說:「究其風格之淵源則與五○年代日本新建築對傳統建築形式之再創造似有同樣之旨趣,比方平屋頂屋簷線的斜切及出挑似在揣摩斜屋面,而其下脫離之牆身則更加強兩者各自的獨立性;牆偏右方的入口處理則以退縮的兩層高玻璃來表達內部的門廳空間,出挑的雨庇是上方屋簷的呼應,是唯一的凸出造型,充分的表示了入口,而階梯分左右兩側而上,則為基地進深甚淺的自然解答。凡此種種皆可視為突破同時代公共建築慣用以對稱形式掩飾內部不盡相稱機能的窠臼」。(註7)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模型外觀全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模型室內俯視
這個作品似乎所有的線條都相互呼應,斜切的屋簷線、雨庇由粗而細的懸挑與最後彎折,再加上巨大寬實的朱紅扶手面,之間相互交換著同一系譜的話語。除此之外,立面還有些微相異於同時代,所謂「地域性粗獷主義」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在立面上完全無法讀出結構行為,那些垂直分割的洗石子塊體隱藏了樑柱系統,完全不像張肇康的洞洞館或東海校園那批老房子,總是可以在立面上讀出樑柱位置,也不像王大閎部分建築在隱藏結構後仍以窗戶開口暗示系統的存在。換句話說,建築師或許是在避免因結構裸露而產生的限制或笨重,因為隱藏結構,可以讓立面更加自由,如今那些一塊塊垂直分割的「灰色」韻律,不就呼應了中山南路急駛而過的都市節奏?看來,有些事情需要沉澱,這棟曾經是台灣最大建築師事務所沉祖海先生的早期作品,看來是沉澱後的珠玉。
>>相關圖片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側面的戶外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封閉的外牆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封閉的外牆與出簷的屋頂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抬高的基座
>>相關註解
註1:聖約翰大學創辦於1879年,原來是聖約翰書院(Saint John's College),是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辦?初期設西?、國學與神?三門,用國語和上海方言授?,1881年?校的英語老師卜舫濟牧?(F. L. Hawks Pott)開始完全用英?授課,這是中國首座全英語授?的學校。1892年起學校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聖約翰書院正式升格?聖約翰大學,並在美國華盛?州註?,大學設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神學院四所大學學院以及一所附屬預科學校,成?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1913年,聖約翰大學開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則開始招收女生,後來發展成一所擁有5個學院(原?的4所加上後?的農學院)16?系的綜合性教會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學生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擁有很濃厚的教會背景。學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註?。1949年中共政府掌控大陸後,1950年12月聖約翰大學正式宣布與美國聖公會?離關係。1952年在其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當時中共的教育政策是模仿蘇聯,大量削?綜合性大學,改辦專門學院,因此原有教會學校多被拆分,聖約翰大學也被拆散併入其他多所高校。聖約翰大學有許多著名的校友,知名的校友包括了外交家顧維鈞;政治家宋子文、俞鴻?、嚴家淦、鍾士元、?平;教育家張伯苓、張建邦;作家林語堂、張愛玲、劉以鬯;企業家榮毅仁、劉鴻生、吳舜文;建築師沈祖海、張肇康。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則為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之畢業校友。建築系猜測是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大陸重建所新設的科系,是不是附屬在新的學院底下,還是直屬文學院,就有待查證。
註2: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決定重新資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美軍顧問團正是美國軍事援助的一部份。該美軍顧問團的正式名稱為「美國軍事援助技術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簡稱MAAG。正式進駐的時間為1951年4月23日,至1978年12月止。
註3:關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創辦的時間,在沉祖海的訪問裡有一段:「中學畢業後我考取聖約翰大學,當時學校還沒有成立建築系,我進入土木系就讀」;另外:「在土木系唸了一年之後,我想轉到農學院念農學工程或園藝工程,但真正去唸了之後,卻也發現自己並非很合適。第二年下學期建築系成立,我轉到建築系就讀.....。別人唸大學,快的話可以三年半畢業,而我卻唸了四年半」。按前後的時間推測,建築系應是1945年成立。《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問記錄》,口述歷史叢書(7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0/11,頁256-257
註4:黃景芳,〈Haigo沈與我〉,《建築師》雜誌,2005/9,No. 369,頁76。
註5:2008年6月26日早上,筆者與淡江王俊雄老師及助理進台大水源校區的營繕組檔案室,發現了早期許多美援委託的工程合約書。
註6:同註4,頁76。
註7:王立甫、李乾朗、郭肇立策劃撰稿,《台北建築》,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出版,1985年3月,頁121。
沈祖海建築師(1926-2005),原籍福州,生於上海,他出身名門,高祖父正是台灣第一任巡撫沈葆楨(杜禁鴉片名留青史的林則徐女婿)。1948年上海私立聖約翰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註1) (現併入上海同濟大學),事實上是幾經轉系才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也因英文能力優秀,畢業後進入大陸工程公司,之後被派到台灣分公司,而與台灣結緣。來臺後,除擔任大陸工程公司工程師外,曾任聯勤總部工程師、美軍顧問團顧問(註2) 工程師、國防部軍事工程委員會工程師。在美軍顧問團歷練10後,1958年創立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1968年出資協助成立臺北市建築師公會,並當選首屆理事長。代表作品有臺北市嘉新大樓、松山機場航站大廈、士林牧愛堂、臺北世貿中心展覽館與會議中心、臺北凱悅大飯店、中興紡織大樓、臺北火車站、臺大總圖書館、臺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2005年6月18日逝於上海自宅,享年80歲。
回顧沈祖海建築師跟台灣建築文化的關係,有幾件事情值得注意,首先是他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養成背景,在台灣我們知道的只有他跟張肇康是畢業於該校建築系,且是第一屆畢業生。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是中國第一所採用包浩斯教學系統傳授建築的學校,這跟當時很多大陸境內的建築系仍在以法國布雜系統傳授非常不同。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1945年創辦(註3) ,除中國戰後重建外,可能還跟西方認為中國亟需現代化的議題有關,總之此時,美國本土已藉由葛羅培斯與密斯等包浩斯前後任校長及部分流亡至美國的包浩斯學者,瞭解到歐洲前衛運動的核心價值,新的建築觀念的種子也已逐漸扎根在美洲新大陸,所以透過一所在中國的進步教會再將新觀念帶進中國,幾乎是一個強烈的橫向移植,不過是時上海早已被各外國租界殖民百年,那個「社會」早就已是中西合璧,「險象」環生了。
其次是,沈祖海在台灣當代建築史也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一則是他在戰後協助台灣重建的美軍顧問團工作十年,二則是他事務所企業化的經營模式。美援真正在台灣發生的影響是1950年韓戰爆發的隔年,也就是1951年。按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的資深合夥人黃景芳的回憶:「我於民國五十一年退伍後,通過就業考試分發到嘉義縣政府工作,因為家住台北,希望有機會可以回台北工作。我在沈祖海事務所工作的同學林滄明,因故欲離開事務所,事務所要他找人接替他的工作,因林滄明的關係我進入沈祖海事務所。......我到沈祖海事務所時,沈先生剛開業,還在美軍顧問團擔任顧問工程師,除了中午時分露一下面,平常很少在事務所」(註4) 。也就是說至少到1962年沉祖海還在美軍顧問團工作,身兼二職,所謂的在美軍顧問團顧問擔任工程師十年,是跟開業同時進行的。最近我們進台大檔案室發現,1957年以後,台大有許多利用美援興建的校園建築是由大洪(王大閎)、利眾(林柏年)、有巢(虞曰鎮)、華泰(張昌華)與沈祖海....等事務所承接(註5) ,這自然也是這些事務所在六、七○年代能夠茁壯的部分原因,其中沈祖海的特殊人脈關係自然更讓他如魚得水,「由於沈先生擔任美軍顧問團顧問工程師的緣故,事務所接了若干美軍工程,如十三航空隊、NACC、美援工程,因為接美軍工程的關係,部分圖採美制,當時《Graphic Standard》、《Time Saver》兩本書是重要的參考書籍,我們的圖都上墨線,英文都用字板寫非常漂亮,而且完成圖還要經過美軍工程單位的Check,相當具水準,幾乎成為其他事務所取經的Bible,當時出了一批畫圖高手,就是在業界大家都有耳聞的陳逸才、洪一鶴等。......」(註6) 。沈祖海在美軍顧問團的時間從1952年到1962年,這個經驗開啟了他往後職業生涯的無限可能性。至於在前述黃景芳的引言裡還透露出沉祖海將在美軍顧問團裡學的美式施工圖畫法帶進台灣職業界,影響深遠。
再來就是關於他事務所企業化的經營模式,或許有人認為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生產的作品缺乏統一的作者性,肇因他不太過問設計內容,只管用人及策略經營。當然這種意見是一種看法,起碼是一種傳統的看法,本文不想花時間著墨於此,因為筆者還是關心在沉祖海的策略經營下生產出那些作品,又如何影響了台灣建築文化的走向。不過稍微審視他的作品年表,事務所到1985年都還能設計出台北市忠孝新生路上的中興訪織這樣地標性的大樓,更不要說斜對面還有一棟1973年完成,同樣是台灣當代建築史上的經典辦公大樓,海關大樓,就不能不讓人驚訝這事務所曾有的活力,及沉祖海的識人之明。以下筆者只就1963年的臺大醫院外科講堂說明沉祖海建築師事務所六○年代的語言走向。
按目前掌握的文獻,這棟建築是蔡柏鋒建築師擔任主任設計師時操刀的作品,我們在訪談蔡柏鋒時也得知該棟建築是舊建築改建的作品,並不是新建,也就是說結構並沒有做更動,只是立面拉皮,並加了一間放映室及旁邊的一座服務性樓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正立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南向側立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一樓平面圖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二樓平面圖
基地位於臺大醫院中山南路段,王大閎先生設計的教育部對面。臺大外科醫院講堂緊臨中山南路,理應引人注目,但塵世的浮華與喧囂讓建築蒙上了一層時間的紗,彷彿訴說了不忍的遺忘。周圍皆為拔地而起的新大樓,灰黑色的外表,加上塵封的記憶,讓它更為隱匿。建築為大跨度空間,作為講堂之用,因此勿需開窗,當然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東西向,建築物坐西朝東,為免西晒,整個兩層樓半高的立面,除入口上下外完全封閉,儘管建築外表的冷峻與反都市傾向,但隨後建築師的用心處理,還是讓人在靠近建築物時產生一種親切的都市尺度感。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上主入口的大樓梯
建築可分一、二與地下樓層,組織簡單明瞭,進主入口為門廳,中間安置了沙發作為休息室,左轉進階梯講堂,右邊上下樓層則為會議室與教室。在立面上明顯可看到建築師將地下室抬高半層做為整棟建築的臺基,一則增強建築物的碩大莊重感,一則亦可讓地下室通風採光,一舉兩得。為求上下差異,建築師刻意將「臺基」以磚紅色面磚作為覆材,與講堂的淡灰色洗石子有所區隔,碩大的封閉高牆上,再以出簷折曲、深灰色斬石子的屋頂女兒牆作收,呼應了同時代經常使用的三段式語法:臺基、牆身與屋頂。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大樓梯與雨庇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大樓梯邊的朱紅色木製扶手
整體風格就像王立甫與郭肇立在1985年出版的《臺北建築》一書所說:「究其風格之淵源則與五○年代日本新建築對傳統建築形式之再創造似有同樣之旨趣,比方平屋頂屋簷線的斜切及出挑似在揣摩斜屋面,而其下脫離之牆身則更加強兩者各自的獨立性;牆偏右方的入口處理則以退縮的兩層高玻璃來表達內部的門廳空間,出挑的雨庇是上方屋簷的呼應,是唯一的凸出造型,充分的表示了入口,而階梯分左右兩側而上,則為基地進深甚淺的自然解答。凡此種種皆可視為突破同時代公共建築慣用以對稱形式掩飾內部不盡相稱機能的窠臼」。(註7)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模型外觀全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模型室內俯視
這個作品似乎所有的線條都相互呼應,斜切的屋簷線、雨庇由粗而細的懸挑與最後彎折,再加上巨大寬實的朱紅扶手面,之間相互交換著同一系譜的話語。除此之外,立面還有些微相異於同時代,所謂「地域性粗獷主義」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在立面上完全無法讀出結構行為,那些垂直分割的洗石子塊體隱藏了樑柱系統,完全不像張肇康的洞洞館或東海校園那批老房子,總是可以在立面上讀出樑柱位置,也不像王大閎部分建築在隱藏結構後仍以窗戶開口暗示系統的存在。換句話說,建築師或許是在避免因結構裸露而產生的限制或笨重,因為隱藏結構,可以讓立面更加自由,如今那些一塊塊垂直分割的「灰色」韻律,不就呼應了中山南路急駛而過的都市節奏?看來,有些事情需要沉澱,這棟曾經是台灣最大建築師事務所沉祖海先生的早期作品,看來是沉澱後的珠玉。
>>相關圖片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側面的戶外梯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封閉的外牆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封閉的外牆與出簷的屋頂
↗ 臺大醫院外科講堂 - 講堂抬高的基座
>>相關註解
註1:聖約翰大學創辦於1879年,原來是聖約翰書院(Saint John's College),是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辦?初期設西?、國學與神?三門,用國語和上海方言授?,1881年?校的英語老師卜舫濟牧?(F. L. Hawks Pott)開始完全用英?授課,這是中國首座全英語授?的學校。1892年起學校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聖約翰書院正式升格?聖約翰大學,並在美國華盛?州註?,大學設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神學院四所大學學院以及一所附屬預科學校,成?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1913年,聖約翰大學開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則開始招收女生,後來發展成一所擁有5個學院(原?的4所加上後?的農學院)16?系的綜合性教會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學生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擁有很濃厚的教會背景。學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註?。1949年中共政府掌控大陸後,1950年12月聖約翰大學正式宣布與美國聖公會?離關係。1952年在其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當時中共的教育政策是模仿蘇聯,大量削?綜合性大學,改辦專門學院,因此原有教會學校多被拆分,聖約翰大學也被拆散併入其他多所高校。聖約翰大學有許多著名的校友,知名的校友包括了外交家顧維鈞;政治家宋子文、俞鴻?、嚴家淦、鍾士元、?平;教育家張伯苓、張建邦;作家林語堂、張愛玲、劉以鬯;企業家榮毅仁、劉鴻生、吳舜文;建築師沈祖海、張肇康。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則為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之畢業校友。建築系猜測是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大陸重建所新設的科系,是不是附屬在新的學院底下,還是直屬文學院,就有待查證。
註2: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決定重新資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美軍顧問團正是美國軍事援助的一部份。該美軍顧問團的正式名稱為「美國軍事援助技術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簡稱MAAG。正式進駐的時間為1951年4月23日,至1978年12月止。
註3:關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創辦的時間,在沉祖海的訪問裡有一段:「中學畢業後我考取聖約翰大學,當時學校還沒有成立建築系,我進入土木系就讀」;另外:「在土木系唸了一年之後,我想轉到農學院念農學工程或園藝工程,但真正去唸了之後,卻也發現自己並非很合適。第二年下學期建築系成立,我轉到建築系就讀.....。別人唸大學,快的話可以三年半畢業,而我卻唸了四年半」。按前後的時間推測,建築系應是1945年成立。《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問記錄》,口述歷史叢書(7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0/11,頁256-257
註4:黃景芳,〈Haigo沈與我〉,《建築師》雜誌,2005/9,No. 369,頁76。
註5:2008年6月26日早上,筆者與淡江王俊雄老師及助理進台大水源校區的營繕組檔案室,發現了早期許多美援委託的工程合約書。
註6:同註4,頁76。
註7:王立甫、李乾朗、郭肇立策劃撰稿,《台北建築》,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出版,1985年3月,頁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