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嵐,柳州靜蘭灣美學館空間/李智翔 水相設計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1011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層嵐,柳州靜蘭灣美學館空間/李智翔 水相設計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築筆墨山壑,行遠觀近景

水墨山水從不是臨摹現實,一次一次心靈出走勾勒山稜起伏蘊著詩、雲霧飄渺繞出氣韻,登高所見蒼穹遼闊,成全了文人獨白裡的自我。

圖檔

文人之山水,建築之山水

墨裡山水重抒發,然建築成為敘事工具將如何紀錄自然?此案位於曲水蜿蜒、山巒重重的柳州,負責設計的水相設計認為與其以造型模擬地景,不如效仿古人以筆重建心中山水,凸顯心中最深刻的磅礴或釋懷,當建築成為手中之筆,我們借光影塑造山高水深、藉材質立面重現行入深林的心境轉折,將自然寫入室內姿態。

圖檔

山前一泓深邃平靜的氤氳江岸,映照峰林起伏與偶爾掠過鳥飛人影,設計團隊想像穿梭建築內部如登山的修習,穿過枝葉相掩、巨石遮天的隧道或於崖下仰眺山峰高聳,感受個人心境轉折及不執著物象的澹然。行入空山,專注一景一物自然狀態而釋放日常情緒與習性,一面登高一面尋回本心與節奏。

圖檔

捨具象細節,以輪廓迂迴出意境

捨棄執著,將自身抽離於環境維持不沾不滯的清明,因此李智翔不模擬具象山水,而是透過人在結構間曲折、攀爬、仰望、俯視的多向觀點,甚至地坪反射倒影的虛實輪廓,再現人在山中漫遊的姿態經驗。不以擬真填補感官是為了留予抒發自我的空白。在梯與梯的看台眺望全景,「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的永恆遼闊對照個人渺小便悠然浮現。

圖檔

透過建築意會的山水不囿於地理真實樣貌,水相設計彎折了左右及垂直動線,之字型迴廊結構呈現山徑蜿蜒,高效思維下的直線宛轉成來回往復,又穿又繞擴展了心靈空間,見山還是山。

圖檔

丹青墨暈,映照萬變亦永恆的光彩

透過量體抽象化山巒輪廓與地景關係,因此李智翔去除一切繽紛或對自然的仿效,僅以墨的濃淡表現質地深邃或飄渺。廣闊的留白讓牆體輪廓隨日影挪移,安靜形塑山巒起伏與相連,淡墨只勾其形,山嵐在稜線間暈染出距離。濾掉刺激感官的顏色,在形體上單純進入意識空靈的狀態。

其次是如鏡如硯的墨色拋光地面,深邃寧靜,卻能透過靜止想像量體流動,彷彿一絲動靜即帶起漣漪驚擾天地。窗外春季新綠、秋季飛紅、晴時朗朗細雨點點,月影流霜日暮沉橙,色彩不僅更迭於時間也映入湖面、染上山岩。入夜前,留白畫布上浮現王維的<木蘭柴>,晚霞即將收入遠山龐大暗影間,僅剩幾許「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的變化萬端,收攬成地平面上波光瀲灩。

本質內蘊,時態催化物的表現力

柳州素以「奇石甲天下」聞名,此奇包含山石、水石、土石、洞石、岩石等數類,各有其韻,彷彿天地萬年來的絮語均藏在石的天然姿態,是歷史亦成藝術。無獨有偶,物派藝術向來推崇未加工的自然物——巨石、土礫、枯木——嚮往本質即是最美的精神,認為自然之物即便放入建築場域,仍能與空間激盪能量及藝術作用。

水相設計以此為靈感,入口以原石切砌山谷縱深,櫃檯深鑿石面不僅作為建築立面,亦為山壁寫意陳列,將自然奇石姿態化為體驗自然的情緒轉折;入口如鐘擺規律擺晃的曳影,用最簡語法呈現輕舟已過萬重山、搖槳緩緩在水面畫出漣漪,最終仍隱淡於遙遠山腳。

白色織品於壁面飛騰的凝結,像狂草連綿的放縱,亦如漁民在清晨江心拋灑漁網一瞬,人世間所有變動與燦爛,終將在山水間歸於靜定無波。用絲線懸垂勾勒出縹緲自然的紡織裝置形態,彰顯一種即興的、無意識的表達狀態。又恰似水墨入紙的一瞬間,空靈灑脫。

造訪建築敘述的山水,經歷設計格放的留白與深邃,我們希望此場域如同舒展一卷多視角的水墨風光,綜合哲思與詩意、超越對表面地景的認知,純粹感受狀態改變與心境契合。最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在水中看見柔軟,自山形看見清朗,回歸體驗美的本質層次,暮然回首,領悟自觀於萬事萬物能何等靈活。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靜蘭灣美學館
作品位置:中國柳州市
作品類型:接待中心銷售會館
空間設計:李智翔、葛祝緯、郭瑞文、張宇辰、黃雅琳 /水相設計
軟裝設計:白麗雪/萬有引力+水相設計
業主:華潤置地華南大區
業主團隊:張水波、王榮、彭越、武齊毅、蔣琳婕、譚立仁、王紅明、馮洪波
室內面積:1705平方米
空間格局:接待區、洽談區、品牌展示區、多媒體區、VIP室、辦公室、衛生區、功能區
設計時間:2021.11~2022.02
施工時間:2022.03~2022.07
主要材料:亮光大理石、鑿面大理石、礦物漆、紅色烤漆、染黑天然舊木、橡木鋼刷直紋木皮
項目攝影:吳鑑泉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