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觸大地,重擊社會 - 阮慶岳談 Glenn Murcutt & 謝英俊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輕觸大地,重擊社會 - 阮慶岳談 Glenn Murcutt & 謝英俊

文章 forgemind.news »

感謝阮慶岳建築師提供本文予準建刊登

輕觸大地,重擊社會
作者:阮慶岳

2002年美國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頒給了當時年紀66歲住在雪梨的一人事務所建築師穆卡特(Glenn Murcutt)。

這項決定不僅出乎大多數人的意外,我更相信也希望其後續的衍生意義與影響,能持續如水中漣漪般,一波波向廣大四際蔓延開展。

西方現代建築自八○年代起,與商業主義的依存關係越來越密切,建築師因此也越來越無法自外於整個商業的操作大機制,自覺或不自覺的似乎都必須隨著這股時代波潮起舞(這是一個饑渴般期待並大量刻意製造建築明星的時代);而全球化現象,更讓地區性的小明星,無所選擇的必須盡全力向上躍昇,以成為像王菲、金城武一樣國際品牌明星,否則可能終不免要被時代所無情吞噬(小型社區性品牌的生存,將越來越難)。

這種將建築師當作品牌般操(炒)作,以換取附加價值的現象,也正是目前世界甚囂塵上的流行趨勢,例如台中市政府日前意圖藉蓋瑞(Frank Ghery)的個人光環,來照亮台中在世界舞台地位的古根漢美術館構想。當然因為建築師介入這樣大量社會資金的運作,而使媒體聚光燈得以強力打照到少數明星建築師身上,使建築彷彿因此有著顯學般的社會光彩,但這現象對整個建築生態的正常運作,是益是蔽則尚難樂觀定論;其最直接可見的影響是,當建築師與這樣的商業體制掛勾結合後,是否仍有能力(或道德勇氣)再對社會的公義是非做出不違良心的價值判斷呢?也就是說建築師是否還敢批判操作資本與利益的那雙隱形大手了呢(那也是餵養建築師名與利的同樣大手)?

整個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前輩們,因見到工業革命與急劇都市化現象,衍生出大量社會缺乏公義與不平等問題,因此將建築的技術與美學發展,都定位在解決受苦社會大眾的目標上,使建築師可以清楚的維持住自身面對社會時,所應具有的專業良心角色地位,並依此衍生自身的建築思索。這樣具公義的角色地位,在世紀末資本集中與全球化現象過程中,正被鯨吞蠶食的逐漸消逝去,建築師也由百年前具社會良心的改革實踐者,逐步化身為被資本與媒體操控失去靈魂的明星布偶。

穆卡特此時的得獎,就十分適時的傳出了清晰異質的訊息來。對於這樣的受獎,穆卡特雖然沒有如當年的沙特一樣,以拒絕領獎來傳達對社會大體制的拒絕委身與被收編,他也還是堅定的表示,他無意因此改變他一人事務所的經營模式,並依然只做他熟悉環境案子的態度,他甚至抱怨因得獎蜂擁而至的電話與信件,干擾了他平靜的生活。

穆卡特曾在受訪中,說到他的父親對他人生重大的影響;他父親在13歲就離家,說是要去尋找這“醜陋人生”以外的事物,在最後成家生子前,他在澳洲到處打零工,兩度赴新幾內亞(New Guinea)掏金,並一度與朋友自己蓋船想橫渡太平洋。他自己動手蓋了自己一家居住的房子,並在穆卡特幼年時訂閱美國的建築雜誌,兩人一起閱讀討論,穆卡特就是在那雜誌裡,讀到也對他有深遠影響的萊特作品專輯。他更是極愛大自然,見到有人劈伐森林時,就安靜的自己去種植樹木幼苗,他也一直喜歡閱讀美國作家梭羅的「湖濱散記」,這書後來也影響穆卡特極為深遠,穆卡特在三十多歲赴美時,特地到波士頓附近的華登湖,去探看梭羅當時在湖畔的故居,他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是:「深受震撼泫然欲泣。」

但是穆卡特並非是個反都市的隱居者,他反對的只是人類為了追求商業利益,對土地與大自然生態無情且不尊重的蠻橫手法;他說人應該試著與大地景觀為友,尤其該懂得學會如何能不粗魯的以建築輕觸這塊大地。

穆卡特說他從未想要創造所謂「澳洲式」的建築風格,他說:「我總依個別的基地場所來思考設計,我的設計只是對環境的回應而已。」他拒絕把自己的建築,與國家民族主義劃上等號,尤其當傳統文化已大量被政治引為糖衣護身符的現時,但他並不迴避對地域性文化風格的承傳,例如他對澳洲原住民傳統樹皮茅屋與農民羊圈農舍建築語彙的沿用,以及對於如何處理現實建築問題,例如採光、通風、散熱、防災等,都可見到他以前人經驗為師的例子。

這樣對在地人文環境經驗的承傳態度,就讓評審之一表示說:「他的作品不但未墜入地方沙文主義廉價的悲情氣氛裡,反而能在其更嚴肅的思索下,連接上與現代主義思維的血緣關係。」

穆卡特的建築常將量體架高,儘量不衝擊地貌的「漂浮在大地之上」;他的建材選擇以生產過程中耗損最少能源者為優先,構造工法求其簡易,一間住宅常可由兩名工人數週就完成,除了節約資能外,在財務的經濟性上更是顧全社會不同階級的現實考量。

穆卡特的建築案裡,所觸及與當代建築思潮相左的問題,其實既深且遠,但他從不敞言高空,就僅經由對在地人文與環境理性深刻的思索、與對人道與大地謙卑的關懷,在個人可觸及的現實範圍裡,一步一腳印的實踐下去。

他的得獎,的確是實至名歸令人敬佩!

穆卡特的得獎,事實上也引發我對以「邵族家屋重建案」受矚目謝英俊的再省思。謝英俊在操作建築時,和穆卡特不約而同的,對建材環保與在地化、工法輕便簡易、造價便宜化,甚至對在地物理環境(採光、通風、隔熱等)情況的敏銳度,都有相類似的看法;另外兩人操作建築時,從對基地觀察到設計、施工,也都是一樣親身的全程投入,並不採取專業分段分工的一般事務所運作模式,不以產能與量化為營運目標,對設計對象所具有的涵構背景,也能以單一真實感受的態度、而非無動於衷數據資料化的處理方式應對。

但是謝英俊的邵族案中,卻觸及穆卡特似乎並不談及(但這也可能是因穆卡特向是只做不說),偏向社會性議題的思考;其中尤其以社會弱勢族群(少數邊緣族群、貧病殘障、低收入所得者等)的居住權,與建築專業被菁英壟斷化現象,兩個議題可為代表。

謝英俊藉由邵族案,提出人類是否有權宣稱擁有地球土地權的質疑,這與穆卡特認為人類無權(因地球不僅只屬於人類)破壞土地的觀念遙相呼應,而弱勢族群不僅失去土地權,也因房屋本身已被轉化為資本的計量貨幣,因此被不合理的高價化,也就同時失去擁有居屋住宅的權力;這個問題事實上已經逐漸衍生為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試想這樣高房價的年代裡,一般年輕人除了貸款,並以餘下精華一生(三十年)來償還貸款外,還有什麼擁有自己家屋的選擇呢?

謝英俊嘗試以自立造屋來作對這問題的回應思索。在2001年12月暨南大學的座談會記錄中,謝英俊表示:「如果自己動手蓋,材料和部份工料外包費只要十五萬。…這點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條件,難道不是基本的人權嗎?」的確就連人類遠古的祖先,都能自立造屋的解決自己與一家人的住宅問題,像大自然的鳥獸一樣,無屋可住與無錢付貸款的問題,似乎並不是人類與生既來當就背負的宿命問題。

謝英俊認為現代人無法如祖先般自立蓋屋,是因為蓋屋的技術,已經被專業壟斷化(組件的工業規格化,以及構築機具與工法的特殊專業性),弱勢族群因無這些現代工法技術、也無資金可雇代工,不得不淪為無屋可住的族群。因此他嘗試單純化材料與工法,盡量可由自己社區鄰近範圍取得簡單生態工料,並由自己與鄰居朋友換工施作完成,用簡單、低科技、便宜、互助的方式,來為自己蓋出房子。

這樣的邏輯思考裡,其實也有著對全球化過程中,弱勢者如何應對資金與技術的傾軋、甚至因此可能被人類生態圈所淘汰的思索。看似簡單的邵族家屋重建,其實也和穆卡特一樣,有著對人類現在所面臨共同處境(綠色、永續、商業資本掌控、甚至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內涵在內。

他們倆人都用委婉的語氣、真實實踐的成果,向這個自以為正處在文藝復興輝煌無比、其實可能正是黑暗時期開端的社會,提出彷如暮鼓晨鐘般深遠的誠懇話語,但是我們聾啞般的社會,真的能聽得見嗎?
真的叫人擔心呢!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