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SM : The City of the Future 未來都市展
展出日期:2011年9月17日[六]~2012年1月15日[日]
展出地點:日本東京都港區六本木6-10-1 六本木之丘53樓 森美術館 Mori Art Museum
費用:一般1,500円、學生(高校・大學生)1,000円、子供(4歳-中學生)500円
開館時間:
10:00-22:00(火曜のみ17:00まで)※會期中無休
「METABOLISM」來源於生物用語——新陳代謝。
「城市建築設計也應該像生物的新陳代謝那樣在有機的動態過程中成長。」,這就是在世界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METABOLISM 1960」宣言、在1960年發表於日本。這一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築理論,不僅醞釀了從戰後重建期到經濟高速增長期的城市宏偉藍圖、並使許多實驗建築現實化,還造就了活躍在國際建築舞台的當今日本優秀建築大師和設計大師。
「代謝派」是唯一一個發生於非歐美地區的建築運動,於日本建築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個由1959年起由丹下健三所發起的這項建築運動,後來深深地影響了許多日本建築師,日本建築史上承先啟後的代謝派(Metabolisim),其新生、未來感的建築設計概念對於當時在二戰時期日本幾乎被完全摧毀的時代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像是黑章紀章及菊竹清訓都是其代表人物。
本次展覽是世界首展,將引發我們去思考「METABOLISM」在今天究竟有什麼意義,將通過資料和模型向大家介紹成為 METABOLISM 代謝派運動誕生背景的丹下健三的思想足跡、以20世紀60年代初期為中心的METABOLISM派成員的各種活動、還有被譽為 METABOLISM 理論之產物的1970年大阪萬博會。此外,還考慮借此機整理和收集寶貴的歷史資料,所以本次展覽對這段歷史的留傳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建築評論家川添登是代謝派主要發起人,當時主要在於配合日本因高度經濟成長而導致的人口急速成長問題,以有機成長的都市與建築為主要目標。而Metabolism也就是新陳代謝之意,被認為是來自於日本之現代建築的開端與開始。理論上就是來探討建築中的增殖、改建、可移動的設計以及建築物的永續性。
最早源自於1950年代的代謝派建築思潮,在許多科幻小說以及現在正熱絡發展的綠建築理論當中其實都可以發現它的身影。所以大家也就可理解,科技外型的膠囊旅館概念就是來自於代謝派的建築家們,不但可解決高密度人口住宿的問題,在當時也是相當科技化及未來化的建築樣式及概念;當然,可變動的建築體也是代謝派的概念之一,像是菊竹清訓(Kikutake Kiyonori)設計結構體可移動式設計的 Skyhouse,便是最經典的代表之一。這些可說是代謝派中的基本理念-「生命的原理」的呈現,用來支持及表現未來的社會及文化演變,強調都市與建築應該不斷地重組、再生、移動、改建及進化等等。
代謝派理論不只是前衛的建築思想,也是一個不斷對環境提出問題與革命的都市實驗;但是最重要的是,代謝派的建築家們並沒有忘記建築需與自然取得合諧的相處;自然與都市的共生,自始至終一直存在於代謝派的設計理念之中。
Section 1: Birth of Metabolism 新陳代謝的誕生
「Metabolism 新陳代謝」是誕生於日本的建築運動,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從城市的尺度思考對有新陳代謝的誕生產生重大影響。 Section 1 展示由丹下健三提出的戰後重建計劃《広島ピースセンター》(Master Plan for Hiroshima and Hiroshima Peace Center Complex),1960年提出「METABOLISM/1960 - 新都市提案」,提出是以建築與城市設計的出發點想像在未來城市的演變。
Section 2: Era of Metabolism 代謝年代
代謝派認為未完成以及未來的城市規劃,建築已經實施和實驗。 本節提供了一個從海灣城市由丹下健三在東京隔海相望的革命思想,「東京 1960年計劃」,用一個可拆卸膠囊象徵新陳代謝城市住房,「央行膠囊塔」,由植物製成零件在原產地生產的房屋被任何人組裝《南極觀測隊昭和基地》,如從城市規劃的公共建築,引入了房屋市場活動廣泛展開。
Section 3: From Space to Environment 由空間到環境
代謝不僅限於建築和城市「環境」中的關鍵字軸也積極參與,如設計和藝術。 一個是在1966年舉行的產生「,從空間環境」是一個展覽的。 此外,1970年大阪世博會「環境」的事件有不同流派的融合的主題。 「由空間到環境」藝術家參加了此次展會,平面設計師和山口克洋,粟津潔(Kiyoshi AWAZU)展覽這些作品從城市和建築的角度介紹了大阪世博會。
Section 4: Global Metabolism 全球代謝
1970年所舉辦的大阪世博會,代謝派建築師像是丹下健三以及其他日本建築師得以擴大其在外國的競爭層面,於是他們以各種方式實踐代謝派的理念,有些甚至達到城市的尺度,像是丹下健三 Tange Kenzo 的馬其頓首都坦格地震災後重建計劃(Master Plan for Reconstruction of Skopje City Center in Macedonia),斯科普里市中心重建計劃」,槙文彥Fumihiko Maki 的「Republic Polytechnic」等,無論是已實現或未實現的想法,都在不斷進行中,以驗證如何促進全世界的城市發展,特別是在亞洲的新陳代謝。
>>相關討論
::METABOLISM 未來都市展在東京六本木之丘 森美術館 2011.9.17~2012.1.15::
::Rem Koolhaas 庫哈斯談日本建築新陳代謝派 Metabolism::
::日本計劃與重構歷史::
>>相關網站
::森美術館 METABOLISM : The City of the Future 未來都市展(英文)::
::森美術館 METABOLISM : The City of the Future 未來都市展(日文)::
主 催: 森美術館、UIA2011 東京大會 日本組織委員會、日本経済新聞社
企 畫: 森美術館、メタボリズム研究會(代表:八束はじめ、淺田真理、今村創平、太田佳代子、金子祐介、菊池 誠、
クワァン・セン、戸田 穣、豊川斎赫、南後由和、日埜直彥、松下希和、水谷晃啟、山名善之)
専門委員: 磯崎 新、栄久庵憲司、大谷幸夫、川添 登、菊竹清訓、藤森照信、槇 文彥、八束はじめ
特別協力: 黒川かこ、黒川未來夫、丹下孝子、丹下憲孝、有限會社粟津デザイン室、株式會社大髙建築設計事務所、株式會社黒川紀章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株式會社丹下都市建築設計、デジタルハリウッド大學院、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萬國博覧會記念機構
後 援:文化庁、東京都、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學會、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家協會、社団法人日本都市計畫學會、財団法人都市計畫協會
協 賛:株式會社大林組、三建設備工業株式會社、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會社、清水建設株式會社、
新菱冷熱工業株式會社、東京ガス株式會社、株式會社日本設計、株式會社入江三宅設計事務所、鹿島建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九電工、株式會社建築設備設計研究所、三機工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株式會社 日建設計、株式會社関電工、株式會社きんでん、株式會社駒井ハルテック、株式會社トーエネック、YKK AP株式會社
METABOLISM 未來都市展在東京六本木之丘 森美術館 2011.9.17~2012.1.15
代謝派建築的回歸
出處
代謝派建築的回歸
歐寧
2011年9月17日,「代謝派未來都市展:戰後和今日日本重建的夢想與願景」(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Dreams and Vis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Postwar and Present-Day Japan)在東京森美術館開幕,這是首個關於日本代謝派建築和城市設計的大型回顧展;10月28日,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的《日本計劃:代謝派訪談》(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一書由Taschen出版社出版,這一口述歷史計劃自2005年就著手進行了。為什麼要在此時此刻重提日本代謝派?
2011年3月1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9.0級地震,這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它引起的海嘯、火災和核洩露導致很多城市遭受毀滅性的破壞。此情此景把日本拉回1945年廣島原子大彈爆炸的歷史記憶。正是因為二戰的破壞,日本才把災難變成機遇,在戰後致力於經濟復甦和城市重建,這也是代謝派建築師們崛起的歷史背景。在311地震之後,日本舉國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論是普羅大眾還是知識分子,都在熱議災後重建的話題,致力於尋找危機轉化的機會,籍此重振日本的經濟和民生。而把目光投向戰後重建的相似歷史經驗,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另一方面,代謝派建築師們過去在日本各地建成的作品近年來相繼被拆的命運,也促使森美術館盡快組織這個展覽。2007年春天,座落在東京銀座的中銀膠囊大樓傳出要拆的消息(1):那裡的住戶不堪忍受它的老化,而美國的對沖基金已經購買了它的產權,要在此興建一幢更高的新建築。這幢峻工於1972年的建築是代謝派的核心人物黑川紀章的代表作品,它由預製的「膠囊」艙體組成,每個「膠囊」都是一個獨立的住宅單元,可快速安裝和拆卸,是全世界第一個建成的可移動的建築,滿足當時那些居無定所的白領的需要。黑川紀章為保護自己的作品心力交瘁,隨後在十月辭世。此前一年,他在大阪的索尼大樓剛被拆掉。面臨相同命運的還有代謝派另一重要建築師菊竹清訓的宮崎県都城市民會館(1966年建成)、大阪世博會塔(1970年建成)和東京Sofitel酒店(1994年建成)。在六、七十年代名盛一時的代謝派建築已陷入了現實利益的泥沼。
而對於建築師庫哈斯來說,他慣於跳出歐洲和西方的侷限來關注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發展和最新動向,他一直相信未來在亞洲,而日本代謝派是第一個非西方的前衛建築運動,他們的思想和實踐吸引他,「他們有的雖然活著,但已經很老了,再不和他們做訪談就來不及了。」(2) 他和奧布里斯特在1994年做「移動中的城市」這個巡迴展時就已經開始關注亞洲城市,1996年至1997年,他前往中國,帶領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的學生在珠三角地區開展調研,出版了《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一書;2003年,在紐約世貿遺址重建和北京中央電視台新大樓設計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對日本代謝派的興趣焦點與此同出一轍:代謝派在六十年代與日本政府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被他看成發達國家建築史上的最後時刻,此後建築師便只能聽命於自由市場;而他選擇中國,也是看重與公共部門合作的潛力。亞洲城市化方興未艾,這個地區的思想和實踐,即使在今天,對他來說,仍然是興趣不減。當然,他做《日本計劃:代謝派訪談》還有更私人的原因:他再不想老是談論自己,《小,中,大,超大》(S,M,L,XL)一書已經是一個了斷,他要做些別的。
森美術館的展覽以線性歷史敘事的方式來搭建它的展覽結構:第一部分,「代謝派的誕生」,講述代謝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和代謝派的理論準備;第二部分,「代謝派的時代」,展示代謝派各種設計提案和建設相繼爆發的盛況;第三部分,「從空間到環境」,以1966年的「從空間到環境」展覽和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兩個歷史事件來檢視代謝派的實踐;第四個部分,「全球化的代謝派」,總結代謝派在世界各地的建設和影響;最後還有一個「代謝派大廳」,收集了今天受到代謝派啟發的最新建築和城市設計的項目。對於一個耙梳歷史的展覽來說,這樣的敘事策略可謂別無選擇,它的優點在於條理清晰,方便觀眾在數個小時內快速瞭解這個建築運動的精髓。
在展覽的入口,是一張由丹下健三設計、1955年峻工的原爆紀念陳列館(現名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本館)的黑白照片。簡潔有力的輪廓線在原爆的焦土上展開,它的尺度,要在另一張歷史照片上才可看出來:在紀念館與和平大道、廣場和慰靈碑構成的恢宏大氣的景觀軸上,參加峻工儀式和紀念慶典的人群細如蟻螻。在策展論述中,這是日本戰後第一個標誌性的建築,也是代謝派運動的起點。丹下健三堪稱代謝派的「教父」,在他的影響下,圍繞在他身邊工作的一批年輕建築師們在1960年發起了這一運動。然而,在庫哈斯和奧布里斯特對他們的採訪中,他們多數都認為侵華戰爭比廣島原爆對他們的影響更為重要。正是因為日本在滿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它的建築師們才第一次有機會嘗試大尺度的規劃。森美術館也展出了內田祥三等在1933年所作的滿洲開拓村規劃。據統計,日本在侵華期間向滿洲共派遣開拓團860多個、33萬多人,滿洲開拓村的規劃正是為了在中國東北的遼闊土地上解決這一人群居住和生活的需要。
大尺度和大想法是代謝派吸引庫哈斯的重點。他和奧布里斯特專門採訪了曾任日本國土廳副廳長的下河辺淳,他曾是丹下健三手下的建築師,後來從政,給代謝派建築師們委派了很多官方的項目,以驚人的組織和整合能力介入了代謝派運動。在自由市場佔主導地位的西方國家,建築師很難實現他們宏大的計劃,而幸運的代謝派建築師們因為有官方的支持而令庫哈斯羨慕不已。在採訪過程中,庫哈斯曾假設這些建築師們或多或少都有點左派的傾向,但意外的是,他們很多都是反民主和反美國的,認為封建集權是一種更負責任的制度。對庫哈斯而言,代謝派的啟示就是今天的建築師應去尋找更多公共部門的支持,他們的運動經驗乃是今天建築師的教科書。
在森美術館展覽的第一部分,觀眾可以看到那本在1960年世界設計大會發表的《代謝派宣言》的原始文本。它的核心理念是,城市和建築應像生物那樣通過新陳代謝來進行有機演變,以適應社會和自然的變化。這與今天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綠色建築理論可謂異曲同工。黑川紀章在反對拆除中銀膠囊大樓時曾這樣解釋他的設計,「膠囊」可以根據住宅的需要不斷疊加,就像植物的生長,每隔25年,當它們老化時,花3至4個月即可全部更換,這樣不斷更新的建築至少可持續200年。(3) 中銀膠囊大樓是代謝派理論的一個絕佳的實踐案例,但它在今天的命運卻頗為尷尬。建築師的職業特點注定他們經常會陷入這樣的處境,代謝派並非特例。在設計完成之後,他們的作品經常在施工時被業主更改,或因為複雜的產權關係、利益博弈和政治變化而在日後完全不受他們控制。所以磯崎新(他也曾是代謝派的一員)更看重他作品中「未建成」(unbuilt)的部分,他甚至認為「未建成」構成了建築史的主體,通過歷史傳播獲得永生。
森美術館展覽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全面展示了代謝派的代表作品,包括丹下健三的《東京計劃1960》(1961年發表)、《築地再開發計劃》(1967年發表),黑川紀章的《東京計劃1961:Helix計劃》(1962年發表),磯崎新的《空中都市:新宿計劃》(1960年發表)、《空中都市:涉谷計劃》(1962年發表),菊竹清訓的《東京灣計劃1961》(1961年發表)、《海上都市1963》(1963年發表)、《集合住宅類型》(1966年發表),榮久庵憲司的《住居都市》(1964年發表)和楨文彥的《Golgi構造體》(1967年發表)等等這些未建成的宏大而充滿想像力的設計提案,它們無一不是根據日本土地儲備不足的弱點而向海上和空中發展的高密度巨構。但由此而說代謝派的設計只是未建成的空想是非常魯莽的,展覽的這兩部分也收集了大量他們早期的建成作品,其中不少都在建築史佔有一席之地。1966年在東京舉辦的「從空間到環境」展覽反映了代謝派開放而又抱團(他們和其它領域的設計師例如平面設計師一起合作)的態度和策略,而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則是他們大展拳腳的舞台。這是整個展覽最核心和精彩的兩個部分,特別是森美術館專門委託製作的新模型和CG影像,迫真地再現了代謝派大師們動人心魄的大膽構想。
展覽的第四部分順著時間線走到了代謝派的全球化時代。經歷六十年代的積累,他們在國際上聲名遠播,開始獲得在其它國家的建設項目,他們的作品遍佈全球各大洲。庫哈斯特別欣賞他們在非洲和中東地區的作為:在七十年代西方石油危機和日本經濟開始衰退之後,他們到這些發展中國家去幫助它們發明一種全新的現代風格,有趣的是他們並不考量所謂的「文脈」(Context),而完全像他們在六十年代那樣,從零開始。對這些在六十年代紛紛獨立的國家來說,西方建築師並不吸引他們,因為他們急於擺脫西方殖民者的影響,而日本代謝派建築師則變成了他們最可依靠的思想者和建設者。(4) 在展覽的這一部分,觀眾可以看到菊竹清訓仍然執著於他在六十年代的「海上都市」創想,為美國夏威夷提交了類似的設計提案(1971年發表),最後終於在沖繩島的海面上實施(1975年);楨文彥在2007年完成了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的校園規劃;黑川紀章和磯崎新為中國鄭州鄭東新區所作的規劃已部分峻工。
作為展覽的輔助部分,「代謝派大廳」有點為觀眾提供「延伸閱讀」的意思。而為展覽舉辦的兩場討論會「代謝派建築師談代謝派」和「代謝派作為政治策略」則把仍然在世的菊竹清訓、榮久庵憲司和楨文彥請出來與觀眾見面,把庫哈斯請到東京來討論他最關注的建築與政治的話題。厚達300多頁的展覽出版物對紛繁複雜的展品、文獻進行梳理,並有大量日本學者的論述文稿,可惜未及譯成英文收入。
在建築史上,六十年代有兩個重要的團體致力於未來城市和建築的探索,一個是英國的建築電訊(Archigram),另一個便是日本的代謝派。他們幾乎同時成立(前者1961年,後者1960年),並且同時著力於探索建築和城市的大尺度、可移動性、可生長性以及掙脫地權的可能性。在人類生存空間日益捉襟見肘的今天,這兩個團體的思想和實踐不僅僅是過去對未來進行想像的文化遺產,更是應對今日迫人現實的可能方案之一。日本水戶市當代美術館曾在2005年接辦過建築電訊的巡迴回顧展,現在森美術館又舉辦了如此盛大的代謝派回顧展,這顯示出他們對於建築師們探索未來、尋求對現實有更多替代性解決方案的努力的珍視。在中銀膠囊大樓面臨被拆而引起的爭議中,現實的聲音一直在說,「想保留它?付錢就可以!」(5) 而美術館作為一種保存文化的機構,它能做的就是組織展覽,讓更多人認識文化遺產的價值。日本代謝派的某些建築作品可能年久失修,但它的思想卻歷久彌新。當它的預言得到應驗,它將重新回歸社會認知的懷抱。
2011年12月30日,北京。
發表於《睿士》(Elle Man)2012年第二期。
圖片提供:森美術館
註:
(1) Yuki Solomon, 「Kurokawa's Capsule Tower To Be Razed」, Architectural Record, April 30, 2007.
(2) Julie V. Iovine and Molly Heintz, 「Q+A: Rem Koolhaas」, The Architect's Newspaper, October 27, 2011.
(3) Jason Gray and Ashley Rawlings, 「Nakagin Capsule Tower: Demolition & Preservation」, video produced by Tokyo Art Bea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oy5mbz5fk
(4) Julie V. Iovine and Molly Heintz, 「Q+A: Rem Koolhaas」, The Architect's Newspaper, October 27, 2011.
(5) Nicolai Ouroussoff, 「Architecture: Future Vision Banished to the Past」,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7, 2009.
代謝派建築的回歸
歐寧
2011年9月17日,「代謝派未來都市展:戰後和今日日本重建的夢想與願景」(Metabolism, The City of The Future: Dreams and Vis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Postwar and Present-Day Japan)在東京森美術館開幕,這是首個關於日本代謝派建築和城市設計的大型回顧展;10月28日,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的《日本計劃:代謝派訪談》(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一書由Taschen出版社出版,這一口述歷史計劃自2005年就著手進行了。為什麼要在此時此刻重提日本代謝派?
2011年3月1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9.0級地震,這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它引起的海嘯、火災和核洩露導致很多城市遭受毀滅性的破壞。此情此景把日本拉回1945年廣島原子大彈爆炸的歷史記憶。正是因為二戰的破壞,日本才把災難變成機遇,在戰後致力於經濟復甦和城市重建,這也是代謝派建築師們崛起的歷史背景。在311地震之後,日本舉國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論是普羅大眾還是知識分子,都在熱議災後重建的話題,致力於尋找危機轉化的機會,籍此重振日本的經濟和民生。而把目光投向戰後重建的相似歷史經驗,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另一方面,代謝派建築師們過去在日本各地建成的作品近年來相繼被拆的命運,也促使森美術館盡快組織這個展覽。2007年春天,座落在東京銀座的中銀膠囊大樓傳出要拆的消息(1):那裡的住戶不堪忍受它的老化,而美國的對沖基金已經購買了它的產權,要在此興建一幢更高的新建築。這幢峻工於1972年的建築是代謝派的核心人物黑川紀章的代表作品,它由預製的「膠囊」艙體組成,每個「膠囊」都是一個獨立的住宅單元,可快速安裝和拆卸,是全世界第一個建成的可移動的建築,滿足當時那些居無定所的白領的需要。黑川紀章為保護自己的作品心力交瘁,隨後在十月辭世。此前一年,他在大阪的索尼大樓剛被拆掉。面臨相同命運的還有代謝派另一重要建築師菊竹清訓的宮崎県都城市民會館(1966年建成)、大阪世博會塔(1970年建成)和東京Sofitel酒店(1994年建成)。在六、七十年代名盛一時的代謝派建築已陷入了現實利益的泥沼。
而對於建築師庫哈斯來說,他慣於跳出歐洲和西方的侷限來關注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發展和最新動向,他一直相信未來在亞洲,而日本代謝派是第一個非西方的前衛建築運動,他們的思想和實踐吸引他,「他們有的雖然活著,但已經很老了,再不和他們做訪談就來不及了。」(2) 他和奧布里斯特在1994年做「移動中的城市」這個巡迴展時就已經開始關注亞洲城市,1996年至1997年,他前往中國,帶領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的學生在珠三角地區開展調研,出版了《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一書;2003年,在紐約世貿遺址重建和北京中央電視台新大樓設計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他對日本代謝派的興趣焦點與此同出一轍:代謝派在六十年代與日本政府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被他看成發達國家建築史上的最後時刻,此後建築師便只能聽命於自由市場;而他選擇中國,也是看重與公共部門合作的潛力。亞洲城市化方興未艾,這個地區的思想和實踐,即使在今天,對他來說,仍然是興趣不減。當然,他做《日本計劃:代謝派訪談》還有更私人的原因:他再不想老是談論自己,《小,中,大,超大》(S,M,L,XL)一書已經是一個了斷,他要做些別的。
森美術館的展覽以線性歷史敘事的方式來搭建它的展覽結構:第一部分,「代謝派的誕生」,講述代謝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和代謝派的理論準備;第二部分,「代謝派的時代」,展示代謝派各種設計提案和建設相繼爆發的盛況;第三部分,「從空間到環境」,以1966年的「從空間到環境」展覽和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兩個歷史事件來檢視代謝派的實踐;第四個部分,「全球化的代謝派」,總結代謝派在世界各地的建設和影響;最後還有一個「代謝派大廳」,收集了今天受到代謝派啟發的最新建築和城市設計的項目。對於一個耙梳歷史的展覽來說,這樣的敘事策略可謂別無選擇,它的優點在於條理清晰,方便觀眾在數個小時內快速瞭解這個建築運動的精髓。
在展覽的入口,是一張由丹下健三設計、1955年峻工的原爆紀念陳列館(現名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本館)的黑白照片。簡潔有力的輪廓線在原爆的焦土上展開,它的尺度,要在另一張歷史照片上才可看出來:在紀念館與和平大道、廣場和慰靈碑構成的恢宏大氣的景觀軸上,參加峻工儀式和紀念慶典的人群細如蟻螻。在策展論述中,這是日本戰後第一個標誌性的建築,也是代謝派運動的起點。丹下健三堪稱代謝派的「教父」,在他的影響下,圍繞在他身邊工作的一批年輕建築師們在1960年發起了這一運動。然而,在庫哈斯和奧布里斯特對他們的採訪中,他們多數都認為侵華戰爭比廣島原爆對他們的影響更為重要。正是因為日本在滿洲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它的建築師們才第一次有機會嘗試大尺度的規劃。森美術館也展出了內田祥三等在1933年所作的滿洲開拓村規劃。據統計,日本在侵華期間向滿洲共派遣開拓團860多個、33萬多人,滿洲開拓村的規劃正是為了在中國東北的遼闊土地上解決這一人群居住和生活的需要。
大尺度和大想法是代謝派吸引庫哈斯的重點。他和奧布里斯特專門採訪了曾任日本國土廳副廳長的下河辺淳,他曾是丹下健三手下的建築師,後來從政,給代謝派建築師們委派了很多官方的項目,以驚人的組織和整合能力介入了代謝派運動。在自由市場佔主導地位的西方國家,建築師很難實現他們宏大的計劃,而幸運的代謝派建築師們因為有官方的支持而令庫哈斯羨慕不已。在採訪過程中,庫哈斯曾假設這些建築師們或多或少都有點左派的傾向,但意外的是,他們很多都是反民主和反美國的,認為封建集權是一種更負責任的制度。對庫哈斯而言,代謝派的啟示就是今天的建築師應去尋找更多公共部門的支持,他們的運動經驗乃是今天建築師的教科書。
在森美術館展覽的第一部分,觀眾可以看到那本在1960年世界設計大會發表的《代謝派宣言》的原始文本。它的核心理念是,城市和建築應像生物那樣通過新陳代謝來進行有機演變,以適應社會和自然的變化。這與今天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綠色建築理論可謂異曲同工。黑川紀章在反對拆除中銀膠囊大樓時曾這樣解釋他的設計,「膠囊」可以根據住宅的需要不斷疊加,就像植物的生長,每隔25年,當它們老化時,花3至4個月即可全部更換,這樣不斷更新的建築至少可持續200年。(3) 中銀膠囊大樓是代謝派理論的一個絕佳的實踐案例,但它在今天的命運卻頗為尷尬。建築師的職業特點注定他們經常會陷入這樣的處境,代謝派並非特例。在設計完成之後,他們的作品經常在施工時被業主更改,或因為複雜的產權關係、利益博弈和政治變化而在日後完全不受他們控制。所以磯崎新(他也曾是代謝派的一員)更看重他作品中「未建成」(unbuilt)的部分,他甚至認為「未建成」構成了建築史的主體,通過歷史傳播獲得永生。
森美術館展覽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全面展示了代謝派的代表作品,包括丹下健三的《東京計劃1960》(1961年發表)、《築地再開發計劃》(1967年發表),黑川紀章的《東京計劃1961:Helix計劃》(1962年發表),磯崎新的《空中都市:新宿計劃》(1960年發表)、《空中都市:涉谷計劃》(1962年發表),菊竹清訓的《東京灣計劃1961》(1961年發表)、《海上都市1963》(1963年發表)、《集合住宅類型》(1966年發表),榮久庵憲司的《住居都市》(1964年發表)和楨文彥的《Golgi構造體》(1967年發表)等等這些未建成的宏大而充滿想像力的設計提案,它們無一不是根據日本土地儲備不足的弱點而向海上和空中發展的高密度巨構。但由此而說代謝派的設計只是未建成的空想是非常魯莽的,展覽的這兩部分也收集了大量他們早期的建成作品,其中不少都在建築史佔有一席之地。1966年在東京舉辦的「從空間到環境」展覽反映了代謝派開放而又抱團(他們和其它領域的設計師例如平面設計師一起合作)的態度和策略,而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則是他們大展拳腳的舞台。這是整個展覽最核心和精彩的兩個部分,特別是森美術館專門委託製作的新模型和CG影像,迫真地再現了代謝派大師們動人心魄的大膽構想。
展覽的第四部分順著時間線走到了代謝派的全球化時代。經歷六十年代的積累,他們在國際上聲名遠播,開始獲得在其它國家的建設項目,他們的作品遍佈全球各大洲。庫哈斯特別欣賞他們在非洲和中東地區的作為:在七十年代西方石油危機和日本經濟開始衰退之後,他們到這些發展中國家去幫助它們發明一種全新的現代風格,有趣的是他們並不考量所謂的「文脈」(Context),而完全像他們在六十年代那樣,從零開始。對這些在六十年代紛紛獨立的國家來說,西方建築師並不吸引他們,因為他們急於擺脫西方殖民者的影響,而日本代謝派建築師則變成了他們最可依靠的思想者和建設者。(4) 在展覽的這一部分,觀眾可以看到菊竹清訓仍然執著於他在六十年代的「海上都市」創想,為美國夏威夷提交了類似的設計提案(1971年發表),最後終於在沖繩島的海面上實施(1975年);楨文彥在2007年完成了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的校園規劃;黑川紀章和磯崎新為中國鄭州鄭東新區所作的規劃已部分峻工。
作為展覽的輔助部分,「代謝派大廳」有點為觀眾提供「延伸閱讀」的意思。而為展覽舉辦的兩場討論會「代謝派建築師談代謝派」和「代謝派作為政治策略」則把仍然在世的菊竹清訓、榮久庵憲司和楨文彥請出來與觀眾見面,把庫哈斯請到東京來討論他最關注的建築與政治的話題。厚達300多頁的展覽出版物對紛繁複雜的展品、文獻進行梳理,並有大量日本學者的論述文稿,可惜未及譯成英文收入。
在建築史上,六十年代有兩個重要的團體致力於未來城市和建築的探索,一個是英國的建築電訊(Archigram),另一個便是日本的代謝派。他們幾乎同時成立(前者1961年,後者1960年),並且同時著力於探索建築和城市的大尺度、可移動性、可生長性以及掙脫地權的可能性。在人類生存空間日益捉襟見肘的今天,這兩個團體的思想和實踐不僅僅是過去對未來進行想像的文化遺產,更是應對今日迫人現實的可能方案之一。日本水戶市當代美術館曾在2005年接辦過建築電訊的巡迴回顧展,現在森美術館又舉辦了如此盛大的代謝派回顧展,這顯示出他們對於建築師們探索未來、尋求對現實有更多替代性解決方案的努力的珍視。在中銀膠囊大樓面臨被拆而引起的爭議中,現實的聲音一直在說,「想保留它?付錢就可以!」(5) 而美術館作為一種保存文化的機構,它能做的就是組織展覽,讓更多人認識文化遺產的價值。日本代謝派的某些建築作品可能年久失修,但它的思想卻歷久彌新。當它的預言得到應驗,它將重新回歸社會認知的懷抱。
2011年12月30日,北京。
發表於《睿士》(Elle Man)2012年第二期。
圖片提供:森美術館
註:
(1) Yuki Solomon, 「Kurokawa's Capsule Tower To Be Razed」, Architectural Record, April 30, 2007.
(2) Julie V. Iovine and Molly Heintz, 「Q+A: Rem Koolhaas」, The Architect's Newspaper, October 27, 2011.
(3) Jason Gray and Ashley Rawlings, 「Nakagin Capsule Tower: Demolition & Preservation」, video produced by Tokyo Art Bea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oy5mbz5fk
(4) Julie V. Iovine and Molly Heintz, 「Q+A: Rem Koolhaas」, The Architect's Newspaper, October 27, 2011.
(5) Nicolai Ouroussoff, 「Architecture: Future Vision Banished to the Past」,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7, 2009.
自行代謝的未來都市
出處
自行代謝的未來都市
By Sean Lo | 30 十二月 2011
當City 2.0未來城市的概念,引起歐美各界廣泛討論,甚至被知名非營利組織TED選為2012年TED大獎時,亞洲各國的建築與都市計畫學者也正加緊腳步,試圖勾勒出未來城市的藍圖。在台灣,有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垂直村落(The Vertical Village)」建築展;而在歷經福島核災,正苦思災區重建計畫的日本,著名的六本木森美術館正展出「新陳代謝的未來都市展(メタボリズムの未来都市展)」,以代謝派的建築運動為出發點,探討未來都市型態的可能演變趨勢。
代謝派的起源
代謝建築運動(Metabolism)於1960年在日本世界設計大會上被首度提出,是第一個由日本原創的建築與都市規劃思想。時值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都市人口不斷增加,規模快速擴張,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迫在眉睫;此時,在設計「廣島和平公園」的建築師丹下健三的領導下,黑川紀章等人組成代謝學派,提出都市建築應隨著社經變化與人口規模而成長、變形,如同細胞的代謝作用一般持續汰舊換新,才能跟上社會快速變遷的腳步,促進都市的進步與繁榮。
代謝派建築設計有兩大特點:預鑄(prefabrication,將建築分成許多單元,於工廠製造完成後運至工地組裝)與巨型建築(megastructure,可容納龐大居住、商業單元等綜合空間的巨大建築)。易於安裝更換的預鑄式建築,能應使用者需求而擴增汰換各單元,達成持續「代謝」的理想;而巨型建築則可容納不斷擴張的人口,解決居住空間匱乏的難題。
代謝派的時代
世界設計大會後,代謝派的建築師各自發表了許多建築設計草案,包括菊竹清訓的「塔狀都市」,磯崎新的「空中都市」等,其中最為知名的作品,非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塔莫屬,這也是少數實際建造並保存至今的代謝派作品。位於東京銀座,外觀宛如方形積木堆疊而成的中銀膠囊塔,由140個膠囊住宅所組成,各膠囊單元內都裝有浴室、視聽裝置、電話、電算機等當時最新設備,意欲打造成離鄉背井都會上班族的第二個家。極具未來感的內裝與外觀,即使在完工將近40年的今日,看來依舊前衛大膽,可惜的是,儘管膠囊住宅為可分別拆卸汰換的設計,完工至今卻從未更新,且由於空間不足與設備老舊等問題,即將面臨拆除的命運。
代謝派巔峰期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是代謝派發展的高峰。當時擔任會場設計總監的丹下健三,連同菊竹清訓等其他代謝派建築師,實踐了多件彰顯代謝主義風格的建築,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由菊竹清訓設計、象徵萬博精神的Expo Tower。菊竹利用三根127公分的鋼柱,架構先前提出的「塔狀都市」形象,柱內各設置一座電梯,自主柱延伸出的多角形住宅結構,展期中被作為瞭望台使用,塔身兼具無線訊號台功能,博覽會結束後直至1990年才被拆除。此外,當時代謝派思想已超越建築範疇,影響層面擴及藝術、音樂、攝影等領域,圖像設計師粟津潔就以雜誌封面與海報等媒介,讓代謝派的思想更加普及。
藉由萬國博覽會的知名度,代謝派名聲遠佈海外,來自國外的委託案件數也節節上升,僅丹下健三便有將近百件海外設計案,黑川紀章與磯崎新等人也各有50件以上的委託設計案,包括新加坡理工學院校舍、義大利波隆納北部開發計畫、中國鄭州市東新區都市計畫等。
代謝派的建築理念,不僅成為日後日本現代建築的開端,也對如今知名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妹島和世等人有深遠影響。在日本面臨東北重建議題的此刻,森美術館舉辦回顧代謝派思想的未來都市展,頗有繼往開來的正面意涵,也促使人們再度思考建築、城市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改造城市並非一蹴可幾,而了解與思考是絕佳的第一步,無論你在日本、台北或地球上任何角落,不妨從關心自己居住的城市做起,思考城市的未來可能面貌,畢竟,正如TED策展人Chris Anderson所言:「城市是人類未來的最大希望。」
自行代謝的未來都市
By Sean Lo | 30 十二月 2011
當City 2.0未來城市的概念,引起歐美各界廣泛討論,甚至被知名非營利組織TED選為2012年TED大獎時,亞洲各國的建築與都市計畫學者也正加緊腳步,試圖勾勒出未來城市的藍圖。在台灣,有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垂直村落(The Vertical Village)」建築展;而在歷經福島核災,正苦思災區重建計畫的日本,著名的六本木森美術館正展出「新陳代謝的未來都市展(メタボリズムの未来都市展)」,以代謝派的建築運動為出發點,探討未來都市型態的可能演變趨勢。
代謝派的起源
代謝建築運動(Metabolism)於1960年在日本世界設計大會上被首度提出,是第一個由日本原創的建築與都市規劃思想。時值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都市人口不斷增加,規模快速擴張,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迫在眉睫;此時,在設計「廣島和平公園」的建築師丹下健三的領導下,黑川紀章等人組成代謝學派,提出都市建築應隨著社經變化與人口規模而成長、變形,如同細胞的代謝作用一般持續汰舊換新,才能跟上社會快速變遷的腳步,促進都市的進步與繁榮。
代謝派建築設計有兩大特點:預鑄(prefabrication,將建築分成許多單元,於工廠製造完成後運至工地組裝)與巨型建築(megastructure,可容納龐大居住、商業單元等綜合空間的巨大建築)。易於安裝更換的預鑄式建築,能應使用者需求而擴增汰換各單元,達成持續「代謝」的理想;而巨型建築則可容納不斷擴張的人口,解決居住空間匱乏的難題。
代謝派的時代
世界設計大會後,代謝派的建築師各自發表了許多建築設計草案,包括菊竹清訓的「塔狀都市」,磯崎新的「空中都市」等,其中最為知名的作品,非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塔莫屬,這也是少數實際建造並保存至今的代謝派作品。位於東京銀座,外觀宛如方形積木堆疊而成的中銀膠囊塔,由140個膠囊住宅所組成,各膠囊單元內都裝有浴室、視聽裝置、電話、電算機等當時最新設備,意欲打造成離鄉背井都會上班族的第二個家。極具未來感的內裝與外觀,即使在完工將近40年的今日,看來依舊前衛大膽,可惜的是,儘管膠囊住宅為可分別拆卸汰換的設計,完工至今卻從未更新,且由於空間不足與設備老舊等問題,即將面臨拆除的命運。
代謝派巔峰期
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是代謝派發展的高峰。當時擔任會場設計總監的丹下健三,連同菊竹清訓等其他代謝派建築師,實踐了多件彰顯代謝主義風格的建築,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由菊竹清訓設計、象徵萬博精神的Expo Tower。菊竹利用三根127公分的鋼柱,架構先前提出的「塔狀都市」形象,柱內各設置一座電梯,自主柱延伸出的多角形住宅結構,展期中被作為瞭望台使用,塔身兼具無線訊號台功能,博覽會結束後直至1990年才被拆除。此外,當時代謝派思想已超越建築範疇,影響層面擴及藝術、音樂、攝影等領域,圖像設計師粟津潔就以雜誌封面與海報等媒介,讓代謝派的思想更加普及。
藉由萬國博覽會的知名度,代謝派名聲遠佈海外,來自國外的委託案件數也節節上升,僅丹下健三便有將近百件海外設計案,黑川紀章與磯崎新等人也各有50件以上的委託設計案,包括新加坡理工學院校舍、義大利波隆納北部開發計畫、中國鄭州市東新區都市計畫等。
代謝派的建築理念,不僅成為日後日本現代建築的開端,也對如今知名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妹島和世等人有深遠影響。在日本面臨東北重建議題的此刻,森美術館舉辦回顧代謝派思想的未來都市展,頗有繼往開來的正面意涵,也促使人們再度思考建築、城市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改造城市並非一蹴可幾,而了解與思考是絕佳的第一步,無論你在日本、台北或地球上任何角落,不妨從關心自己居住的城市做起,思考城市的未來可能面貌,畢竟,正如TED策展人Chris Anderson所言:「城市是人類未來的最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