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真實 戰後蘭陽建築展 在蘭陽博物館 2011.12.09~2012.06.03

工作營、旅行、展覽、畢業展、演講、活動、研討會或近似之事件
回覆文章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浪漫的真實 戰後蘭陽建築展 在蘭陽博物館 2011.12.09~2012.06.03

文章 eaGer »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

二次大戰後,西方的建築走入了現代主義的風景,揚棄了新古典主義的崇高與壯麗,重新建立了建築與日常生活的關連性,重視生活內在「理性的真實」之演繹。隨時間流轉,戰後安定的環境,讓理性的建築開始受到質疑。

戰後的宜蘭建築發展,基本上也反映了這樣的歷史進程。但在冬山河親水公園計畫之後,卻發展出與「理性」不同的思維,建築作品往往在照顧機能之餘,還多了感性的表現,滿足人們感情上與精神上的需求,展現生活更豐富的真實性,構築出深具人文況味的蘭陽地景。

本次建築特展即因此詮釋,推衍出特展的主題「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

歡迎對建築有興趣的您,屆時蒞臨參觀!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
展覽日期:2011年12月9日~2012年6月3日(週一休館)
展覽時間:9:00-17:00
展覽地點:蘭陽博物館
展覽地址:宜蘭縣頭城鄉青雲路3段750號
網站:http://www.lym.gov.tw
電話:+886-3-9779700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蘭陽博物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淡江大學建築系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策展人:王俊雄 + 王增榮

>>相關討論
::姚仁喜 |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 蘭陽博物館::

>>相關網站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
圖檔
浪漫的真實 戰後蘭陽建築展 海報
On-air

Re: 浪漫的真實 戰後蘭陽建築展 在蘭陽博物館 2011.12.09~2012.06.03

文章 On-air »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區建築展」/策展論述(DM版)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區建築展,主要是以文化的角度,展出蘭陽地區戰後以來的建築發展,以及傑出的作品。

蘭陽地區,因為山脈的橫隔,在過去與西部平原的聯繫很不方便,也因此在各方面的發展顯得緩慢。所以,從清代開始,直到戰後,蘭陽通常被稱為「後山」。
後山的稱謂,除了說明地理位置偏遠之外,還有經濟上與文化上落後於西部的意思。
建築,主要是源自人類求遮風擋雨以便安居的需求,長期發展下來,它已經變成為人類生活的投影,是與整體發展呼應的文化表徵。
因此,戰後到1980年以前,蘭陽地區的建築,由於發展的侷限,無論在規模與表現上,其實都很難與西部或台北相比。

但1980年代初期,陳定南縣長立意打破台灣小鎮一貫的宿命,要為蘭陽建立優質的生活空間,於是推動各項計劃,從整頓公共建築空間品質、治理主要河川、開發觀光資源,到建立整體的都市開發構想等,這些計劃的總成,爾後以「宜蘭空間改造運動」或「宜蘭經驗」著稱。
冬山河親水公園,是宜蘭經驗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計劃。這作品跳脫當時台灣建築設計的窠臼,讓一般民眾在這人為環境裡,感受到空間設計原來可以如此生動有趣;同時,也讓專業者體會在地素材作為原創性設計的潛力。
冬山河親水公園的成功,給蘭陽地區帶來大量的遊客。在建築發展的層面,不僅開啟蘭陽地區建築發展的盛勢,同時,就像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一樣,讓宜蘭變成台灣建築發展的焦點。

因此,對戰後蘭陽建築發展,我們認為,按發展歷程與表現的特質而言,可以冬山河親水公園為界,劃分三個發展時期,即:前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與後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

前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由戰後至1985年。這時期蘭陽建築尚未跳脫台灣整體格局,反映的是戰後早期理性之現代主義建築的作法。
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由1985年至2000年。為冬山河親水公園,以及其他相同理念的計劃,如宜蘭縣政府大樓、羅東運動公園、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等,相繼完成的時期,這些作品是形塑新設計指標的核心。
後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由親水公園正式開放(2000年)迄今。這是蘭陽建築新貎的現在進行式,這時期的蘭陽建築經常是台灣重要建築獎,如台灣建築獎、遠東建築獎的得主,成就蘭陽建築目前在台灣的領導地位。

由於冬山河親水公園的設計,主導的團隊:日本的象集團,其作法是以原始地貌出發,辯證地綜合主觀的認知,形塑出充滿感性魅力的空間意像。這作法與理性至上的現代主義迴異,強調主觀的與感性的設計途徑,無疑是後現代的。
如果現代主義建築的貢獻是以理性呈現生活之物質面的真實性,我們認為,冬山河親水公園的設計是以現象學般的感性揭露生活之精神面的真實性。

由於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後現代,並不是鄉愁式的後現代,所以,受冬山河親水公園鼓舞所形成的後冬山河親水公園時期的新建築,也延續這種原創而非鄉愁的特色,而且彼此風格互異,既符合後現代的多元性,也具備開發原創性的可能性,深具與世界對話的潛力。

現代與後現代,理性與感性,讓我們聯想到十八世紀西方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辨證性的關係,若說對立,不如說互補,理性與浪漫的交織,讓我們看到世界完整的真實性,或建築的完整性。因此,如果現代主義建築曾給與我們「理性的真實」,則蘭陽的新建築,作為形容,也是一種期許,我們認為是「浪漫的真實」!

策展人:王俊雄‧王增榮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浪漫的真實 戰後蘭陽建築展 在蘭陽博物館 2011.12.09~2012.06.03

文章 forgemind.news »

出處

戰後蘭陽建築展 展現「浪漫的真實」
(2011/12/09 20:51)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9日起,在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室,展出半年,透過精巧的糢型與圖文解說,呈現出前冬山河、冬山河、後冬山河三大時期的蘭陽建築發展的獨特性以及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建物風貌。代表縣長林聰賢出席開展活動的秘書陳登欽等人,邀請民眾一起欣賞不同時期的蘭陽建築之美。

主辦單位蘭陽博物館指出,宜蘭是臺灣當代建築最蓬勃發展的一個地方,許多重要的建築觀念都源自宜蘭。近年來有許多人專程到宜蘭來「看建築」,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宜蘭建築的討論,但這個宜蘭建築流行現象背後的意義為何,卻少有人深入探討。因此邀請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系講師王增榮擔任策展人,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重新整理與研究宜蘭建築,「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就是這個整理與研究成果的展示。

又指出,這次展覽以「浪漫的真實」為主軸,以冬山河親水公園的興建年代為分界點,劃分出三個時期,亦即:前冬山河時期、冬山河時期與後冬山河時期,來論述與呈現宜蘭建築發展的獨特性。

展出建築作品共有32件,前冬山河時期4件、冬山河時期7件、後冬山河時期21件。前冬山時期之所以作品較少,是因為從二次戰後到1980年代中期,經濟與文化資源分配不均與意識未明,宜蘭建築並未自成一格,而是附庸於臺灣西部的發展,所以僅有少數作品能自主創作而較有特色。如頭城天主堂、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四結教會與蘭陽女中綠樓,其中四結教會尤其重要。

冬山河時期起自1986年,那一年以大樹為中心設計的東澳國小興建完成,隔年冬山河親水公園開始規劃設計,開啟了宜蘭建築發展的新紀元。之後當羅東運動公園、明池森林遊樂區、宜蘭演藝廳、縣政府大樓等公共工程逐漸完成,加上宜蘭縣總體規劃,講求環境整體感,以感性獲取大眾共鳴的宜蘭建築,逐漸成形,也漸漸為外人所知,成就了戰後宜蘭建築的第一波高峰。

1990年代中期以後,受到冬山河時期宜蘭建築的鼓舞與感召,某些年輕一代的建築專業者,跟著前人腳步投入宜蘭建築的創作。由於人數較多,自主性也高,後冬山河時期的宜蘭建築創作路線多元,也較不仰賴符號來引起共鳴。兩位策展人因此將後冬山河時期作品,分類為「開放式校園」、「宜蘭厝與新住宅」、和「宜蘭新建築」三種,讓人參觀時有清楚脈絡可循,能夠感受與理解這些建築作品背後的意義。

兩位策展人認為,現今的宜蘭建築,已完全擺脫之前「後山」的邊緣性格,成為當代台灣建築的領航者。這個歷史性轉變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冬山河親水公園等冬山河時期的宜蘭建築,摒棄之前從外頭進口建築的習慣,轉而從宜蘭當地生活出發,自主地發展出一種以用心感受環境進而融入環境的建築觀,因而塑造了一種以精神面為主的真實性。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從12月9日到明年6月3日結束。開展後,將有多場講座與專家導覽,寒假期間並安排有實體建築現地參觀,詳情歡迎查閱蘭陽博物館網站http://www.lym.gov.tw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戰後蘭陽建築展 一窺地景革命

文章 eaGer »

出處

戰後蘭陽建築展 一窺地景革命
2012/01/27 12:11:00

宜蘭數十年來出現許多獨特吸睛的公共建築物。蘭陽博物館最近舉辦「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帶領遊客從30多組的建築模型中,欣賞宜蘭地景革命變化。(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攝 101年1月27日)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7日電)宜蘭縣近30年來出現許多獨特優美又吸睛的公共建築物,蘭陽博物館最近舉辦「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帶領遊客從30多組的建築模型中,欣賞宜蘭縣的地景革命變化。

宜蘭縣數十年來,許多公共建築物的造型擺脫傳統模式,不是有連貫的高低起伏,要不然就是很前衛吸睛,甚至還有人以為部分是汽車旅館。

「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最近在蘭陽博物館登場,現場以30多組的模型、看板與影片,剖析宜蘭縣從戰後至今的多樣建築物的特色,展期至6月3日。

蘭陽博物館說,「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區分為戰後到1980年代中期的「前冬山河時期」,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冬山河親水公園規劃完工前後)的「冬山河時期」,與1990年代末至今的「後冬山河時期」,共3個年代。

「前冬山河時期」的蘭陽建築主要跟隨台北的發展,遊走在殘留的新古典主義與老成的現代主義之間,多數由台北的建築師或外國的傳教士到宜蘭規劃,其中包括頭城天主堂、冬山鄉的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與五結鄉的四結基督長老教會等。

在「冬山河時期」,當時的縣政府為了實現要與國際媲美的生活空間,發起「空間改造運動」,特別引進日本建築集團的規畫,將許多公共建築物的內外設計跳脫現代主義的理性,還原到感性又符合當地氣候與節能減碳特色。

蘭陽博物館表示,這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冬山河親水公園,它讓民眾感受到空間的生動有趣,其他還有美如大宅院景觀的宜蘭縣府大樓、堪稱宜蘭驕傲的羅東運動公園、演員可與觀眾融為一體的宜蘭縣文化局演藝廳。

「後冬山河時期」的公共建築物包括許多不設圍牆的校園、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頭城烏石港遊客中心及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說,從「冬山河時期」至今,宜蘭縣完成一場地景革命,歡迎民眾前往一窺獨特的宜蘭建築群故事與特色。1010127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