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歷時六年整建,史博館空間景觀改造引發爭議 | 相關新聞報導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時六年整建,史博館空間景觀改造引發爭議 | 相關新聞報導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新史博館只剩蒼白與荒謬


2024-04-24 06:07 聯合報/ 呂欽文/建築師、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兼任教授(台北市)

承載著許多人記憶的南海路國立歷史博物館,花了六年的時間,最近在國人滿滿的期待中公開整修成果。作為執業建築師,筆者很忌諱批評別人的設計,因為自己沒把握能做得比別人更好。但聽到非建築專業的朋友頗負面的觀感後,實際走了一趟,發現這個國家級的文化場域,做成這樣,實在有難已於言者。

如果從背後看整修過的史博館,不論紅牆的色澤質地、雕梁畫棟的紋理筆觸,有模有樣,與荷花池相映成趣,覺得滿好的。

等轉到館舍正面,看到入口兩側一整排掛著「Museum shop」深咖啡色的玻璃盒子,已經不是大驚失色,而是根本以為走錯地方了。

先不敢論斷,且抱著看羅浮宮貝聿銘設計的玻璃入口那般期待,試著入館一窺堂奧。但一走進「門廳」,面對的卻是一堵高牆,那是一種被「震懾」的感覺!狹窄的門廳空間,兩端服務台與售票處之外,又是柱子又是指示牌,來賓必須勉強從柱牆間的缺口進出。這真是國家級博物館的門廳嗎?進深沒有了,中式建築「門」、「進」的形制完全被打破了!

後來明白,之所以要把中央大門封起來,是為了在正中間加建一座大樓梯。「樓梯」經常作為大空間的核心,這可以理解,但在這有限的空間做這樣的大動作合適嗎?接著,是一連串讓人「驚豔」的事:各層空間是被打開了,圍繞著樓梯行動,很方便;但已經沒有以前迂迴轉折、寧靜隆重的氛圍;反而是一區區一覽無遺、像極了各縣市文化中心展場空間的感覺。

每一層的通道很多,但展區變得瑣碎。看到一片片大牆掛滿了溥心畬、傅狷夫等國寶級書畫作品,真叫人心痛,不忍卒睹;加上展牆竟然全是白的,燈光似有若無,展品無法被凸顯,觀展者完全沒法進入看展的情緒。我跟朋友說,我只有一個形容詞:「Cheap」!

走到三樓,看到應該是舊展場保留下來的黑牆紅底的展間,才找回一點感覺,或是一點記憶。

說到記憶,許多朋友,包括專業界的,不斷地描述以前在四樓邊喝咖啡邊憑窗眺望荷花池的美好經驗;而現在的咖啡廳,不論擺設與內外關係,已完全讓人不復記憶。

「記憶為何物?」這是離開史博館後,我不斷問自己的。

即使不在乎上一代的記憶,也總該懂得尊重現場曾經有過的美好空間品質,試著保留下來吧?

這個案子誰操刀的,我不知道,但我想讓他聽到的是,好的設計不一定需要大動作。如果設計是為了能見度,那我必須說,這個能見度我們是看到了;像是正面深色玻璃盒子「Museum shop」,裡頭沒幾張桌子,卻把史博館重要的立面全擋住了。需要這麼「被看到」嗎?或是說,設計需要這麼粗暴嗎?

文化革命不能否定其正面的意義,但革命之後如果拿不出有意義的新東西出來,那只剩下蒼白與荒謬。現況的改變難免,也會引發反彈,尺度的拿捏確實不容易。

但主其事者(包括設計者)如果能體認到文化的演繹是漸變過程,而不是「自以為是」,就不致會做出令多數人「震驚」的事情了。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時六年整建,空間景觀引發爭議 | 相關新聞報導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龍谿園憑空消失 對大師不敬


2024-04-24 06:07 聯合報/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宜縣冬山)

當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委請藝術大師楊英風先生設計,國府遷台後由政府營造的第一座園林,更是全台最袖珍的園林—龍谿園,經由該館整建工程六年的施工,已被徹底破壞殆盡,就此離開我們的視線了。

這座園林係紀念史博館首任館長包遵彭先生,他是個博物館學專家,跟著國府來台,一手創立歷史博物館,任職長達十三年,鞠躬盡瘁於公事,於任內積勞成疾而不幸過世。接任的王宇清館長覺得「館不能無園」,特請當時正值壯年的楊英風先生來設計,楊英風先生將五行相生與相剋的精神放到景觀設計中,構築出這座深具有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園林。

這座園林於民國六十二年四月五日清明節落成後,因紀念包遵彭先生,取其字龍溪,由王宇清館長命名為龍谿園。除勒石紀念外,並請曾任教育部長的張其昀先生手書「龍溪亭」三字匾額掛於亭上。龍谿園採蘇州園林風格,內有奇石、花木與亭榭,別饒清趣;曲水繞其間,並有石橋置其上,周圍有楊柳垂橋,配合著歷史博物館的豐富館藏,象徵著傳統源遠流長。更重要者,園林與街道間有植栽圍籬,由兩座古典大門石柱筆直延伸而來,這跟街道做出細緻的區隔,又創造出「鬧中取靜」的意象,曾經在很長時間裡,都是家長帶孩子來史博館參觀後休憩的幽靜環境,包括我的童年時光。

如今,耗費六年的光陰,國立歷史博館重新開幕,我赫然發現蘇州園林竟然已經變成日本枯山水景觀,傳統建築中特有的「內外有別」全然被打破,不只周圍鋪著韓國草,奇石與花木不再,沒有水源川流不息,石橋消失無蹤,後面的圍籬更不見了;只有直接面對著馬路的「涼亭」,原先的「龍溪亭」匾額則已不知下落。楊英風先生設計的龍谿園至此已可宣告死亡。該館或許怕遭人物議,再移來楊英風先生的「龍嘯太虛」雕塑置於其間。但我不免疑惑,破壞了大師的園林,再置放大師的雕塑,究竟意圖何在?雕塑擺在什麼位置都能給民眾觀賞,具有休憩意義的園林卻就此瓦解,這難道不是在傷害國民感情嗎?

在大門古典石柱的左側,原本同樣屬於園林的角落,本來茂密的樹林不再,剩下的幾棵大樹全都被侷限在韓國草的範圍內。韓國草上置放幾塊鐵牌,上面寫「懷舊是危險的嗎」,並註記地面碑石文字是拿原先「還我河山」碑石底部切除的石料製作而成。我不太明白,史博館的公共藝術計畫,為何能如此大膽以破壞文物的手段來完成其公共藝術,甚至公告周知於社會?而且,現在我想來龍谿園懷舊都已不能,史博館卻跟大眾自我揶揄說「懷舊有危險」,莫非是暗指,當我們不滿這種荒謬的整建工程,想要訴諸於輿論,這種懷舊帶來的危險才真正開始?

該館正門地上的石磚本來有書法大師王壯為先生設計的館徽,內容是仿刻西周鳳紋,卻在兩年前被改成不像鳳鳥的幾何紋路,現在地上館徽石磚不再。我望著館上骯髒的綠色琉璃瓦,更看著館前兩側的深咖啡玻璃盒外罩,不敢相信這是史博館經過六年整建的成果。館內中間有雙向的樓梯,才開幕兩個月,樓梯已開始磨損不說,各層空間全被打開,讓人一覽無遺,直接看到四面盡頭的白牆,整體空間打破古典建築特有的「門」與「進」概念,不再有任何觀賞過程中特有的莊嚴感甚至神秘感。

史博館變成這種模樣,尤其龍谿園就這樣憑空消失了,這是對包遵彭與楊英風這兩位大師的不敬!請文化部長回答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並請立法委員問責。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史博館公共藝術遭指諷刺懷舊 藝術家親自解析為永續而創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史博館公共藝術遭指諷刺懷舊 藝術家親自解析為永續而創


18:122024/04/25 中時
李怡芸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歷時6年整建,重新向大眾開放以來各界評價不一,除了館舍內部空間規畫、展品陳設引起諸多討論,打開外牆後史博館的戶外庭院,以公共藝術《懷舊是危險的嗎?》取代原有的中式園林,更是被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指為「既讓人無法懷舊,更是諷刺想來懷舊的參觀民眾」。

陳復指出,史博開館後自己幾次實際走訪才驚覺,當初館外由藝術家楊英風設計,用以紀念史博首任館長包遵彭(字龍溪)的袖珍園林-龍谿園已被撤除一空,換上的公共藝術是以原本「還我河山」碑的石料製作,認為是以破壞文物的手段完成公共藝術,「我想來龍谿園懷舊都已不能,史博館卻跟大眾自我揶揄說『懷舊有危險』」。

受邀參與史博館自辦公共藝術,由害喜影音偕同創作《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的藝術家劉千瑋指出,自己長期關注文化保存議題,「一開始是老家幾十年沒人住而倒塌,由此開始思考如何修繕,進而想關注我們是如何做文化保存,又會長成什麼樣子?」他指出,史博館有其特別的歷史定位,但自己一開始的創作發想是關注博物館永續,而非針對史博館的歷史性。

劉千瑋表示,場勘時所見「還我河山」石碑,在史博館外一角落,已長滿了青苔,因非文物原本在史博館規畫中將移除。劉千瑋也發現「還我河山」四字雖傳為岳飛手書,實為清末民國文人周承忠從岳飛的墨跡中擇選拼湊而成,認為這四字的來源脈絡正好可作為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思考。

「以現在的經驗來理解『還我河山』是否可視為是談『環保』?」劉千瑋的創作從永續出發,並用整建期間汰換的廢棄建材打造公共座椅,希望民眾除了理解過去、想像未來,也能藉著「坐」讓身體參與。對於創作的公共藝術引起諸多討論,他認為「是溝通的過程,也反應大眾如何看待藝術品的過程」。

陳復則認為本來也不關藝術家的事,而是拆除楊英風設計的園林,且問大家「懷舊是危險的嗎?」已經變成政府用粗暴的手法在諷刺國民。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立歷史博物館整修破壞歷史建築 林倩綺立委批文化部摧毀歷史記憶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立歷史博物館整修破壞歷史建築 林倩綺立委批文化部摧毀歷史記憶


臺灣公論報管理員

4/29上午,林倩綺立委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王長華館長、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連丁幼副司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專門委員游英俊、呂欽文建築師、宜蘭大學博雅學部陳復教授、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勘查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工程。對於歷史建築物慘遭破壞,林倩綺立委及學者專家深感痛心與遺憾。

林倩綺委員以國際各知名博物館,並不會因為要整修改建而全面封館,質疑文化部無正當理由就封館整修,影響館藏文物的展覽。且整修期間館藏分散,萬多件館藏分散在國美館、中研院和故宮南院保管,猶如五臓六腑被拆解,徒增古物保管與維修的成本與風險。為了博物館整修,庫房拆了做展示廳,展示內容卻非常空洞。五萬件珍貴出土文物,除了專挑現代書畫做「筆墨豐碑」特展,且占了兩層樓之外,其他只挑了一百多件展示。許多有價值的出土文物,如甲骨文、青銅器、陶器、瓷器,不是束之高閣,就是變成圖像展示,整個違反博物館專業與常態。

陳復教則授認為,當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委請藝術大師楊英風先生設計,國府遷台後由政府營造的第一座園林,更是全台最袖珍的園林—龍谿園,經由該館整建工程六年的施工,已被徹底破壞殆盡,就此離開我們的視線了。

歷史博物館前經藝術大師楊英風先生設計的蘇州園林—龍谿園,已經被歷史博物館這六年來的重建工程徹底破壞殆盡了,不再有流水、石橋、奇石與花木,連原先張其昀先生撰寫的「龍溪亭」這幅書法匾額都不見了,空有個「涼亭」,四周鋪上韓國草,表現出日本枯山水的樣子,外面不再有圍籬,直接緊鄰著車水馬龍,此舉無異於摧毀我們的記憶。陳副教授認為文化部的作法,是在嚴重傷害國民感情,也是嚴重的文化事件。

史博館的左側已經不再是茂密的園林,地上鋪著韓國草,草上置放幾塊鐵牌,上面寫「懷舊是危險的嗎」,並註記地面碑石文字是拿原先「還我河山」碑石底部切除的石料製作而成。陳副教授批評說:史博館的公共藝術計畫,為何能如此大膽以破壞文物的手段來完成其公共藝術,甚至公告周知於社會?而且,現在我想來龍谿園懷舊都已不能,史博館卻諷刺社會大眾說「懷舊有危險」?莫非是暗指當我們不滿這種荒謬的整建工程,想要訴諸於輿論,這種懷舊帶來的危險才真正開始?

陳副教授說:現在這種作法很對不起先賢(不論是創館之父包遵彭先生、史博館建築師林柏年先生與藝術大師楊英風先生),面對龍谿園被破壞、公共藝術問題與展場設計問題,我們不應該這樣輕慢對待歷史與文物,希望國立歷史博物館從自身本來就該有的定位來思考(畢竟這是國家級的文物典藏單位,而不是縣市政府的社教單位),告訴我們史博館將會如何尊重歷史來恢復舊觀。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龔書章、王增榮盛讚 林聖峰與曾泊銘設計之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案成為建築經典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龔書章王增榮盛讚 林聖峰曾泊銘設計之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案成為建築經典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巧妙改造:融合現代設計與傳統建築之美

台灣的文化設施中,位於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南海學園內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整建案無疑是一個備受矚目的例子。龔書章教授對於這個改建案持正面態度,認為它巧妙結合了歷史建築的保存和現代設計的創新。他強調,設計者林聖峰曾泊銘的作品絕對值得深入討論,並期待親自前往體驗,以確保自己的觀點更加客觀、全面。

改造案讓人驚艷的部分在於對歷史建築原有元素的保留與再利用。例如,主入口的大紅門經過略為位移,仍然保持原本的風貌,並在重新定位後成為展廳的一部分。左右兩側的拱門也經過精心設計,成為館內重要的無障礙坡道與販賣部入口。在改建過程中,設計師將這些舊建築的元素納入新的設計理念,使之成為整體展覽空間的一部分,巧妙地增添了建築的文化氣息。

歷史與現代的共生:空間重整與展覽策略

在整建過程中,設計團隊對博物館的空間進行了充分利用,將一至三樓的展覽空間最大化,服務設施則放在四樓,這種策略為展覽區創造了更廣闊的視覺與空間感。設計師通過使用大片落地玻璃門,為入口大廳帶來明亮開闊的氛圍,使得歷史與現代在空間中達到一種完美的共生。

此外,館內的一些休憩空間如長廊,目前仍未被充分利用,雖然背靠荷花池,但由於沒有擺設家具供遊客休息,這部分稍顯不足,或許是管理方面的考量。主樓梯的翻修則保持了原有風貌,重新粉刷後的低調色調與整體建築相互呼應,設計師希望保留原始的美感,同時以現代的視角重新展現其特點。

整體而言,這次改造案呈現了歷史與現代融合的經典範例。設計師不僅保留了歷史建築的原貌,還賦予其全新的功能,使國立歷史博物館成為台灣舊建築整修中的一個成功案例。

龔書章:我不會用「粗暴」來形容這個作品

陽明交大建研所教授龔書章轉貼王增榮在臉書上對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改造案的發言,並且表示(出處:龔書章 facebook):
比較起台灣這麼多尊重歷史記憶、卻平凡無味的「文化性建築」增建|改建建築,這個「國立歷史博物館建案」絕對是一個值得討論,而且用力不凡的作品!雖然還沒親自走過,但是我不會用「粗暴」來形容這個作品,來消減嶼山工房林聖峰+曾泊銘建築師這麼多年所付出的努力。沒走過不敢亂說,等我親自體驗後也會好好談談。
王增榮:這是舊建築整修的作品中相當成功的例子!

王增榮在臉書上對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改造案的發言如下
國立歷史博物館 / 曾泊銘建築師 + 嶼山設計

這次整建最讓人驚艷的是,以增加無障礙坡道與販賣部之名巧妙地將左右兩側拱門變成被就地收藏的文物,而主入口的大紅門則透過略為位移的方式,也就地成為文物,而退了之後留出的空間,配合大面落地玻璃門的處理,讓入口大廳更顯寬鬆!

歷史建築在整建過程中,透過設計動作,讓舊建築元件就成成為收藏的文物是國外常使用的作法,像[tag]安藤忠雄[/tag]在東京舊國會圖書館再利用為國際兒童圖書館的設計,從主樓梯手到三樓的舊窗都是這樣處理,如果我的記憶沒錯,國立歷史博物館有可能是國內的先例!

歷史博物館的規模其實不大,這次的整理看得出來是以展覽空間為主,其他服務設施為輔的策略,把一到三樓作為最大化的,而且還有潛力串連為一體的展覽空間,餐飲放在四樓,這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其實一、二樓中央展區朝向荷花池的背後,目前都留有長廊式的休憩空間,但都沒有擺設傢具讓人停留,有點可惜,莫非又是管理的考量不成?

本以為主樓梯是設計者新注入的元素,結果翻閱李乾朗老師的書,看到他畫的剖透圖裡原位置就有樓梯,向志工請教,也確認樓梯本在這個位置,設計者只是重新翻修,從顏色的使用來看,設計者似乎也希望它變得低調。

總之,個人覺得這是舊建築整修的作品中相當成功的例子!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玻璃盒擋紅牆、龍谿園變枯山水 史博館整建挨批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玻璃盒擋紅牆、龍谿園變枯山水 史博館整建挨批


2024-05-05 02:51 聯合報

國立歷史博物館歷時六年整建,今年二月廿一日重新開館,新的空間景觀近來卻引發建築與文資界正反評價波瀾。網路上有許多專業者肯定這次整建,但建築師呂欽文發現,這個國家級的文化場域「只剩蒼白與荒謬」;古蹟專家李乾朗也不認同打開原本的紅牆、增建玻璃盒。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則哀嘆,藝術家楊英風設計的袖珍園林—龍谿園已被破壞殆盡。而在整建過程中,還發生正副館長相繼申請退休的現象,引發外界疑慮。

台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二○一八年閉館整建,原定工期三年,結果時間多了一倍。宣布整建的前館長廖新田在同年七月最後一檔展覽結束後表示,三年後他會在嶄新的館舍主持開幕展,不過他上任不久就遇到疫情,在二○二二年初必須依法借調歸建。

接任館長梁永斐到任後,曾力拚去年底開館,後來推遲至今年春節前;接著就傳出文化部要求春節前務必完工,期間副館長退休,梁永斐也跟著提退休申請,形成正副館長搶在開館前退休的怪現象,當時曾引發文化界的議論紛紛。

至於工期延宕,梁永斐曾表示除受疫情影響,還包括缺工、經費不足及文資審議等。梁昨仍婉拒受訪,表示任內盡心盡力、無愧於心。

開館之後,整建成果的正反意見逐漸浮現。建築師呂欽文日前投書本報表示,當他看到館舍正面一整排掛著「Museum shop」深咖啡色的玻璃盒子,已不是大驚失色,而是根本以為走錯地方,懷疑為何要把史博館重要的紅牆立面全擋住?他也不滿四樓的咖啡廳,以前能在此喝咖啡眺望荷花池,如今這種內外關係的美好經驗已不復記憶。

另由史博館委請藝術家楊英風設計的龍谿園,是國府遷台後由政府營造的第一座園林,陳復表示,楊英風當年把五行相生相剋的精神放到景觀設計中,構築深具中華文化的園林,如今蘇州園林已成日本枯山水景觀,沒有水源川流不息,石橋消失無蹤,後面的圍籬也不見了;原先的「龍溪亭」匾額不知下落,「龍谿園已可宣告死亡」。

古蹟專家李乾朗指出,他並不排斥景觀做些變動,但新作法得讓人服氣比較好。以玻璃盒來說,擋住了原本的紅牆,看不出紅牆氣勢,他不認同。

景觀美學常見仁見智,史博館文資類工務委員薛琴認為,建築本來就會因時代不斷更新,貝聿銘當初在法國羅浮宮前蓋金字塔也被罵,但現在已廣獲接受,他肯定史博館這次整建作法。

史博館整建案由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與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聖峰等團隊得標。該團隊認為,歷史建築的記憶固然要珍惜,但詮釋記憶若只是重回原本時空就很可惜,過度前衛也不好,應找到平衡,讓新舊可以對話。

史博館表示,史博館均是透過公開徵選專業廠商執行,整修有諸多現實考量,除要符合消防法規,昔日在廊道上的咖啡廳其實是違建。至於玻璃盒子在創造空間進退的層次,創造人可以更貼近建築歷史元素的空間。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建築師成員 修復新竹「將軍村」惹議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建築師成員 修復新竹「將軍村」惹議


2024-05-05 02:43 聯合報

史博館整修延宕及景觀變動惹議,建築師曾泊銘是設計團隊成員之一,新竹民代表示,得知史博館整建的負評,發現曾泊銘也是團隊成員,直呼「真的不意外」,因為曾負責整修的新竹「將軍村園區」同樣延宕逾二年,瑕疵也不少。

新竹市東區的金城新村有「將軍村」美名,此處畫為「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是新竹市歷年最大規模歷史建物修復案,造價二點四億元。此案設計建築師之一正是參與史博館整修的曾泊銘,二○二二年縣市長選舉期間,曾被質疑欠缺文資修復經驗引發資格爭議。

市議員鍾淑英為眷村子弟,看著修復歷程「氣憤又痛心」。她說,如今將軍村園區樣貌看來猶如日式建築,一點眷村味都沒有。

地方人士說,走訪園區問題不少,像石板與碎石鋪面對老幼與輪椅族不夠友善。園區強調永續,卻傳出房舍漏水、悶熱要增空調等現象。

至於曾泊銘當年投標將軍村案的資格爭議,當時竹市府回應,曾泊銘參與二○一七年國立台灣文學館齊東詩舍木構件防治調查及修繕案、史博館修復案,且依法修復歷史建築的建築師沒有資格限制,將軍村一期修復工程還獲多個獎項肯定。但據竹市議員林耕仁列舉的公開資料,將軍村案決標日是更早的二○一六年,曾泊銘在二○一六年十月十八日拿到將軍村標案前,沒有市府所說相關修復經驗。

曾泊銘當時低調不回應,只說由竹市府發言。新竹市文化局表示,建築師是以二○一五年登錄將軍村為歷史建築基準點執行修復,規畫設計經文資委員及文化部文資局審查同意。

曾泊銘回應,歷史建築修復本就不需有經驗,文資法寫得很明白。至於指控將軍村漏水,漏水依法是屬於營造廠的事情,不該由建築師承擔。議員指他拖延兩年,他說其中一年是在爭取預算,不應都由建築方承擔。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古蹟專家李乾朗:不能接受史博「打開紅牆」 | 史博館整建爭議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古蹟專家李乾朗:不能接受史博「打開紅牆」 | 史博館整建爭議


udn.com

史博館二月開館後,正反評價震盪中,史博館立面紅牆被打開改造,左右側新增玻璃盒成了爭議焦點,另也傳出整修初期,包括法國華裔畫家常玉的知名畫作等珍貴館藏,被草率放在連空調都沒有的倉庫裡,史博館對此駁斥是誤傳,相關館藏都有妥善維護,絕無展品放置不佳情況。

史博館是台北市府文資審議通過的歷史建築,這次立面左右側新增玻璃盒,建築界掀起正反兩派的熱烈討論,古蹟專家李乾朗坦言,他不太能接受史博「打開紅牆」的立面改造,因為史博館的兩片紅色圍牆成了辨識度最高的特質,新作法擋住了原本紅牆的氣勢,他不認同,且這樣使得裡面文物會被太陽曬到,長期下來恐怕損傷文物。

他說,二○一七年史博館開工務會議時,他表達不應為增建玻璃盒打開紅牆,印象中也有約略一半委員認為歷史建築外觀不應做太大改變。但當時的會議主席未就異議裁決,也就是通過設計者意見,他也不好再堅持。

「要是知道會變這樣,當初登錄歷史建築時就加上但書,註明不可動立面外觀。」李乾朗說,雖然文資法沒限制歷史建築外觀不可動,他還是感到遺憾。

設計團隊林聖峰表示,紅牆前的玻璃盒,除了想增加公共服務空間與功能,也具重要設計意涵。他說,史博館是北方宮殿式樣,氛圍相對威權,可看出整棟厚重感。他思考透過立面的增建,讓建築看起來較為輕巧,答案就是那玻璃盒。

林聖峰表示,對於玻璃盒的高度、進退面以及如何延伸紅牆既有的水平線,團隊都非常小心處理,好與建築屋簷線條對話,透過與當代物件的對話,觀眾可從其間對比,看到、讀到更多歷史建築的神韻,透過玻璃盒更凸顯原建築之美,顯得更輕巧。

同樣身為史博館文資類工務委員的建築學者薛琴,就同意增建玻璃盒,認為是因應時代更迭的改變,文資審查也通過增建。連文資界對此案都有不同觀點,也說明為何建築界有人斥此為粗暴破壞記憶,有人讚為巧妙凸顯立面左右拱門的文物感,難有共識。

整建初期就傳出設計團隊經驗不足,草率放置珍貴館藏。史博館表示,這應是誤傳,史博是封閉性建築,採整棟中央空調,史博對藏品移送過程,還拍了紀錄片,可證實當時緊盯打包作業,讓藏品分批到各場館寄放。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文資問題卡關 史博館新闢會議廳、庫房沒下文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文資問題卡關 史博館新闢會議廳、庫房沒下文


2024-05-05 02:44 聯合報

史博館重新開幕,除了整建六年拖很久被詬病,二○一九年開工典禮時,館方宣布將在左側廣場新闢地下室國際會議廳,另在新北市中和興建七層樓庫房,以解決無庫房困境,結果會議廳、庫房都沒下文,過程反覆遇到文資問題是卡關主因。

根據史博最初規畫,希望以地下室為基礎開挖更大區域,作國際會議廳等教育功能。史博文資類工務委員薛琴表示,實際作業時,首先就卡在史博館土地屬於植物園,要開挖擴建,須獲植物園同意。但因後來行政院規定植物園不能再發同意書,植物園只能拒絕史博館。

此外,史博館在植物園九千年前的文化層遺址範圍,台北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施工時,曾因挖到遺址停工數年。據了解,館方雖曾請考古專家採樣,判定挖到遺址的機率不高,但北市文資委員不放心,認定此區域就是不能碰,史博國際會議廳之夢告吹。

地上文資問題可說是史博整建工程延宕核心原因。薛琴說,史博館前身是日治時期建造的總督府商品陳列館,一九五七年改設史博後,木構造逐漸改成加強磚造,一九七一年由建築師林柏年擴建,每回改建都是「穿著衣服改衣服」,從結構安全、防火疏散至無障礙空間,都不符今日要求。

建築團隊林聖峰說,團隊雖早知史博建築是八棟不同年代房子拼湊而成,但沒想到實際打開後,裡面情況與建築圖面資料完全不同,甚至有結構柱被破壞,造成工程須重新測繪、畫圖、設計,結構、機電等也得重做。

至於庫房至今沒下文,館方指出,史博早年設計時並無庫房,五萬多件典藏品都堆在五樓,十分擁擠。據了解,館方一度已拿到庫房建照,經費也已核定,但時任文化部長李永得因想改做集中型典藏庫房,決定不建中和庫房。後來經高層疏通,中和庫房案才得以前進,已重新申請建照中。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褚瑞基:過去及現代的爭辯 (Querelle des Anciens et des Modernes)/ #史博館設計爭議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出處:褚瑞基臉書

過去及現代的爭辯 (Querelle des Anciens et des Modernes)/ #史博館設計爭議


在建築史中,這一個”爭辯”(Querelle)的歷史及發展過程非常重要,一方面各方參與腳色都具當時的文化代表性,二為爭論時間非常長,且由美學、文化思想、延伸到政治、建築及社會架構的討論。

在建築上,最有名的爭辯來自於Claude Perrault,他協助設計的羅浮宮東側立面的設計,他採用了一個在Vitruvius 建築十書中不曾有的視覺韻律;他宣稱古典的五種設計手段的視覺韻律已經無法代表法國以及新時代的理性價值,並挑戰自羅馬時期以來有關”美”的基礎。

"過去美”是被建立在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考上,以及進入基督教之後的”神聖數字”系統;Perrault相信的"現代美",則是建立在理性的絕對美(設計、空間計畫、構造等需要/ absolute beauty)以及主觀可變的創意及依照地域產生的變化( 他稱為arbitrary beauty )。

爭辯 (Querelle),在法國/英國建築史中,常常發作,但爭辯的論述不外乎就是在爭辯”美”是甚麼。”過去”(ancient) 常被指涉為以古典典籍中比例邏輯所產生的視覺成果,而”現在”(modern)論述的就廣得多;現代美是因為科技(如鋼鐵大量使用後產生的新比例)、社會、政治、生活變化而逐步演進後的結果。它是動態,而非靜態。

1924年,<台灣民報>出現的一篇文章”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作者是張我軍( 張光直的父親 ),這一封信帶出了台灣新舊文學爭論。此時代背景非常複雜,不提,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台灣文學作家要”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史博館設計原本是一個單純的文化、設計、美學價值的討論,將其引導到文資政策、文資審議流程、美學價值、文化保存策略及手段、建築新舊融合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及學習平台,就算演變成爭辯 (Querelle)也會是好事;但目前被搞到進入”政治化”之後, 對於台灣文資保存及發展的努力非常不利

對於各階層及許多努力到不行的公務人員 – 輸
對於被迫拉出來表態的文資審議委員 – 輸
對於拼命頂著壓力完成任務的中生代建築師 – 輸
對於文資審議的信任度 – 大輸、特輸

是否這一個案子可能對於文資建築的觀念、作為將產生全面的保守化? 同時年輕中生代,失去挑戰文資再利用的創作機會? 是有可能的。

還是這就是這一些帶有政治語彙的”攻擊方”想要達成的目的? 讀讀報紙的版面操作及標題就可以知道,謀劃者有一種要給公部門、建築師"好看"的氣魄

#媒體的標題嗜血到不行
#有人想看什麼大戲嗎?
#立法院不是好舞台
#文化人需要乾淨討論的機會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吳宜晏:世代交融 文資爭論需多些同理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世代交融 文資爭論需多些同理 | 民意論壇 | 評論


2024-05-06 00:12 聯合報 吳宜晏/建走大叔主理人、建築改革社常務監事(基隆市)

近日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引發建築界多方關注,從文資再利用設計,延伸到政治意識形態及不同世代「大老」等議題的爭論,多樣也具多重面向。這也正反映「建築」除做為生活等空間應用之需求外,也承載了如歷史、文化、政治及社會等不同面向的「載體」特殊性。

如果說「建築走讀」是讓民眾以建築的實體空間體驗,進一步了解建築自身想要表達的意念及意圖;那「建走短評」就是以第三方的角度,以文字做為讓民眾或是專業者(及設計者)了解建築物之外傳達的「資訊」所在。無論用什麼角度「短評」,均需以建築物為主體,透過自身所看到或讀到的資訊來加以詮釋,方得以精準表達。

以史博館整建為例,筆者以為有「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建築設計」、「博物館經營管理」等專業層面,可做為後續評論本案目前成果的角度。有關其中的歷史、政治意識形態及世代輩分之爭等社會性議題,若做為「評論」的基礎,就容易落入爺說他有理、婆說我才對的二元對立之中,無法有討論及交流的空間,除對未來類似文資建築或老屋新生整建等討論並無助益外,也容易造成各界對立及自身的矛盾,實不樂見。

「本是同根生,相『建』何太急」是筆者近期關注本案發展後的感觸,以此來鼓勵目前還身在本案中工作的各方建築前輩及夥伴們要持續堅強,也當自省對本案提出觀點時,盡可能以建築物為主體來表達各自觀點。

「新舊並置」應是接下來的時代表徵,而在台灣,此觀念要成為民眾生活的日常,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你我都在這條「世代交融」的路上,彼此會需多一些寬心學習並同理相待,共勉甚好。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簡學義:牆之輓歌———試談「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案」立面爭議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牆之輓歌———試談「國立歷史博物館建案」立面爭議


作者: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簡學義

作者:簡學義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有關近日「國立歷史博物館建案」成果爭議,尤其門面增設玻璃盒狀構造物與原有紅牆立面關係是否破壞歷史建築完整性保存精神,其設置的「必要性」被嚴重質疑,我個人判斷要「創造一個新的門面」應是主事者及設計者一開始的意圖,為了整建後的效果(如國際上許多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利用「當代性」對比形式的介入,企圖與「古典」樣式並存(先不論其是否掩蓋或破壞了古典樣式的外貌),帶來新的意象,標誌時代演進的關係,並促進能見度,這些被批評者視為不應有的起心動念即使是設計者慣性的設計意圖),在「廣義的」「必要性」上尚不能認定是毫無理由或非公共利益之私己意圖;而爭議的玻璃盒狀空間整合了無障礙功能、連結開放寄物櫃區、打開博物館商店對外的可及性,增加博物館出入口尺度,成為擴大門廳內、外呼應的一部分,這些也不能完全否定其成效,故亦難認定為完全無理由。

所以需要批判的,應只是是否因此付出了不符比例原則的代價?且無其他替代方案可循?

今試由法理情的層面來看:

於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對本案歷史建築因其文化、藝術價值固有認定,惟於2007年登錄時並未明載其文化、藝術價值之具體指涉;今以同法第34條取得主管機關對本案拆、整、修、增內容審議通過,其程序與決議是否週全或有違失自當被檢視,結果亦不應僅由設計者承擔,而國家社會是否賦予文化資產審議委員過多裁量的權力與承擔的義務顯仍需酌量。

法既有規,理各有據,惟情難斷。而今,顯然歷史建築所涉及的歷史性、地方性、特殊性之文化、藝術價值仍屬抽象,交付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固然是對專業的尊重,然而眾人的生活經驗、歷史情感恐非專業所能全顧,擴大民眾參與是一種民主精神,亦是彌補法所未迨的照顧;只是訴諸廣泛的公民參與又如何避免民粹的惡性漫延可能也是永遠的難題;避免矯枉過正,如近期部分學者對「歷史建築」「古蹟化」限制的嚴格立法倡議,亦是必須審慎為之的。

我認為此一「國立歷史博物館建案」爭議,涉及文化、歷史情感問題,本來就不可能有絕對的答案,各方惟有秉持善意,儘可能瞭解彼此立場、相互尊重;法律的訂定與執行亦應週延。

我可以理解主事者、設計者為其認定的「必要性」達成而必須採取增加紅牆開口的「霹靂」手段,然「庖丁解牛」絕非易事,此一衡量顯與批評者甚或部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對紅牆完整性必須被保留始不失其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的觀點相違背,也是文化資產審議的破口。

本案的設計團隊(林聖峰嶼山工房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在台灣絕對是相對優秀的,然而,此一被批評者與部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所重視的歷史建築重要元素,設計者對它的處置膽大有餘,卻心細不足,面對如此高大厚重的承重磚牆(當然它或許是加強磚造或隱藏了混凝土樑柱,但其外觀終究是以承重牆的形式語彙呈現的。),它不僅承載了感性的歷史,亦承擔著理性的結構,紅牆上古典的拱門猶在,比鄰筆直俐落被切割開來的諸多新開口,令人不禁想起建築哲學詩人路易·康Louis Kahn 1901~1974)在談到「材料的本質」時,以磚牆甚至拒絕於其開口上架設楣石而說:「我喜歡拱」為比諭,對建築學子說過的一段名言:「 ⋯有關材料(Materials),應以形的方式來領悟,形就是本質(Nature)。

對自然的諮詢與認同,你在其中尋找,發現了水之道(Order)、風之道、光之道以及材料之道。你必须尊重磚塊並且贊揚它,而非欺騙它,派給它拙劣的任務,害它喪失了個性。使用磚塊,當它是忠實的僕人,尊重材料的本質,你的作品才會呈現出真實的美。⋯」,道出了對材料、形式本質領悟的重要。

而今,就算沒有了「必要性」的爭議,設計者欲以「現代主義」的筆直線條取代古典的拱曲線亦可理解,然而忽略(補強)結構的忠實呈現(拱以外),無論在施工暫置階段或目前完成的修飾外觀,對如此巨大的承重磚牆與其旁服膺於承重磚牆的拱門都是一種輕蔑。

在評論者對「古典性」的完整被破壞的批評下,我們還願意接受設計者欲以「現代性」對比「古典性」的意圖,惟「神在細部」、「見微知著」,設計者對設計本質的瞭解與踐行(如對上述路易·康 Louis Kahn 哲學的領略)應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始真有能力使「現化性」有足夠的深度在此與「古典性」並存而相互輝映。

相關閱讀

林聖峰與曾泊銘妙手回春 國立歷史博物館嶄新文化定位 引發龔書章與王增榮讚譽
簡學義:牆之輓歌———試談「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案」立面爭議

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
一、有形文化資產
(一)古蹟: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二)歷史建築:指歷史事件所定著或具有歷史性、地方性、特殊性之文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三)紀念建築:指與歷史、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貢獻之人物相關而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
(四)聚落建築群:指建築式樣、風格特殊或與景觀協調,而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之建造物群或街區。
(五)考古遺址: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遺物、遺跡,而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六)史蹟:指歷史事件所定著而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所定著之空間及附屬設施。
(七)文化景觀:指人類與自然環境經長時間相互影響所形成具有歷史、美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八)古物: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活及儀禮器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等。
(九)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指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特殊地形、地質現象、珍貴稀有植物及礦物。
二、無形文化資產
(一)傳統表演藝術: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之傳統表演藝能。
(二)傳統工藝: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
(三)口述傳統:指透過口語、吟唱傳承,世代相傳之文化表現形式。
(四)民俗: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儀式、祭典及節慶。
(五)傳統知識與實踐:指各族群或社群,為因應自然環境而生存、適應與管理,長年累積、發展出之知識、技術及相關實踐。

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 34 條

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不得破壞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之完整,亦不得遮蓋其外貌或阻塞其觀覽之通道。
有前項所列情形之虞者,於工程或開發行為進行前,應經主管機關召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審議會審議通過後,始得為之。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71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爭議與融合之間:如何在史博館修復案中找到新舊結合的完美平衡?張哲夫建築師對爭議的思考與回應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出處:Tsao Melody臉書
作者:張哲夫建築師

從5/4去史博館之後,經過多少風風雨雨,在大家爭議歷程之中,我一一缺席,並非我不關心,更不是不認同,而是看著你們的發言,感佩在你們大家愛護這社會及專業極致的表現而居然沒有插足的餘地。

看過幾天來的論述,漸釐清出一些頭緒,支援本案設計者的團隊,提出對歷史建築的修復和改建的一個觀點,認為可以用較為開放的態度面對,包括使用新的語彙置入舊有建築,形成新舊並陳,以示跟進時代脈動,並舉例說明世界各地有成功的案例。

這個議題應該是本次史博案雙方爭論的焦點,結果因為本案執行成果不如預期,呂欽文建築師很用心的提出本案處處有問題的諸多缺失,這些本都是建築人應該關注的課題。另一方面,我則繞道而行,從大家引用的案例觀察,包括 I M Pei 法國羅浮宮、安藤忠雄的東京兒童博物館….他們確有新舊交融的做法。

但這個允許鬆綁又能新舊兼顧的關鍵原則,在這兩個案件可以清楚的看到,掌握兩個重點:

一 、歷史建築的被尊重,

二、新元素的介入是以融入和成長的姿態呈現,而不是以否定過去成就新貌。

以此觀察所得,相較於史博館改建的設計,開始時就提出對既存建築不悅的批評,包括紅牆過度厚重⋯⋯甚或有威權的象徵?

問題是,這個厚重感和威權的象徵,本來就是這棟歷史建築的精神。

既然界定為歷史建築,歷史文物的保存,當然涵蓋過去的時空條件背景存在,是需要被尊重的前提下才可獲得解決的。

設計者應當與面對一般設計案有所區別,勿以個人的喜好….掌握歷史建築設計的方向。

所以期待新舊並陳,並非不可,但是先決條件要有心存對待歷史建築尊重的態度。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