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構圖法則是指導建築造型設計的原則,又是檢驗建築造型美觀與否的標準,辛辛苦苦建模渲染,出圖角度不好設計作品將大打折扣。
一張好效果圖的產生絕不是隨意導出就能完成的,好的構圖與角度才是一個優秀作品的必備條件。
1. 三分線構圖法 Rule of Thirds
三分線構圖法是最著名的攝影規則之一,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通過創建九宮格的方式,將頁面分為水平和垂直三個部分。最終,將圖像最核心的內容佈局於三分線的交叉點進行構圖。
通常來說,我們往往將視線放置在畫面下的三分之一處,而非圖像的正中。正如圖中顯示,你還能看到其他一些重要的元素也落在這一水平線上,比如火車亭和右側的鐵路道口燈。

三分法還適用於內景拍攝。如圖所示,畫面重要的透視線聚焦在圖像的右下三分之一處,而相對次之的畫面結構位於頂部三分之一和左側三分之一的房樑上。

2.單點透視法 One Point Perspective
單點透視圖是將相機設置為與結構垂直方向拍攝的透視立面圖,儘管這種構圖有時會使圖片略顯平淡,但與一系列更具攻擊性的圖像組合在一起時,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補充。當我們著重想要表達圖片某一空間的柔和感或紀念意性時,單點透視法便是最值得推薦的構圖法則。

3.中心構圖法 Master Centering
中心構圖法即將圖像的焦點放置在圖像的中心。雖然這類圖像很難把控,一旦處理成功,往往能夠產生極具說服力的圖像,並且能夠較好的表達畫面中的層次感。

4.自然支配法 Let Nature Dominate
某些時候,圖像並非要將注意力全部集中於建築上,而是通過整體環境體現設計主題。這時的地平線可能被移的很低,天空成了整個畫面的主導。同樣,也地平線也可以移到很高,從而強調景觀,弱化建築。
更具體地說,天空不再是建築的背景,而扮演起了畫面的主角。
5.近鏡頭法 Get Intimate
很多時候,一張圖像看起來表達了非常豐富的設計思路,但實際上卻模糊了本身的主題。觀賞者會因為要觀察的細節太多,而很難抓住整體思路。不要以為把鏡頭拉遠,獲取的信息越多越好,嘗試一下,把鏡頭拉近,去關注相對單一的場景。
上圖中是一處觀景平台,圖中本可以包含更多的設計元素,如樓梯、地面平台等等,但是因為近鏡頭的拍攝法則,畫面清晰地描繪了懸臂式觀景平台的出挑形態以及由此創造的沉思空間。

6.糾正垂直線法 Correct the Verticals
糾正垂直線是大多數建築師都會遵循的一條法則,這是精準表現建築的一種手法。這種操作簡單又能提升圖像水準的方式,通常用於人視角度的鳥瞰。此外,像表達摩天大樓這樣的高層建築圖像也會採用該方法。


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3D模型軟件SketchUp中設置為「兩點透視」,或者通過Photoshop進行編輯調整。
7. 不要做巨人 Don’t Be a Giant
如果要創建一幅人視圖,請將相機高度設置為6英呎左右,以便更好地讓觀看者對空間進行體驗。人們通常有一個誤區:為了更好的看清地面,我們可以將鏡頭高度提高到8英呎、10英呎、12英呎等,從而達到高出普通人頭部的高度,一覽眾山小。實際上,這將使得構圖相當尷尬。
上面的圖像,相機高度設置在了離地10英呎左右的位置。很難說照相機在陽台上,被巨人拿著,還是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對於需要著重表達的圖像,建議把相機要麼降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要麼把它舉到25或30英呎的高度。

日常構圖中因為要考慮的要素太多了,很多時候讓人覺得難以應付。希望上述7個構圖法則能有助於你簡化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