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5 4 月, 2024
Home建築

建築

結合天空與大地的建築哲學,印度班丹商學院Bandhan Residential School of Business/Abin Design Studio

印度坎卡利塔拉的班丹商學院(Bandhan Residential School of Business),由Abin Design Studio規劃,此校園建築結合高等教育設施和宿舍,於2023年完工。班丹商學院的建築設計呈現了一種與自然景觀深度融合的方式。建築師採用了非傳統的設計手法,將小規模的創意轉化為持久的資產,並藉由建築與基地之間的密切聯繫,展現了天空與水體之間,以地球(Earth)為介質的物質交織。

懸臂結構下的休憩天堂,南非新典範宅邸Casa Beiramar/Metropole Architects

在南非Simbithi Eco Estate內,Metropole Architects設計的「Casa Beiramar」展示當代宅邸新典範,占地750平方米,融合當代設計與自然景觀。這座四臥室豪宅以鋼、玻璃、混凝土等材質,對比木材和石材質感,創造精緻而低調氛圍。懸臂設計在街景中突顯,輕斜車道引至精心規劃庭院,顯示設計巧思。入口選用低調簡約設計,強調隱私與風格,有效抵禦強風,保障舒適。室內外無縫連接,開放客廳、廚房、餐區與外部環境,增強居住多樣性。

以「布板模」混凝土創造出的家園,Omer Arbel「75.9 House」結合材料實驗與自然景觀

Omer Arbel,一位跨領域藝術家及設計師,以其創新的混凝土澆灌方法在加拿大西北部草甸上設計了家庭住宅「75.9」。此建築展現了Arbel對傳統建築材料的現代詮釋與創新運用,Arbel與其工作室發明的「布板模」澆灌技術,成功實現了將混凝土澆灌入以緊繃布料作為外殼的模型中,創造出獨特的支柱形態。這些建築支柱不僅作為景觀間的考古遺跡,還使得整座住宅與周圍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締造出一處充滿自然氣息與現代美學的居住空間。

James Turrell:「我的作品就是光。」— 探索以光為媒介的藝術邊界

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 )利用光與空間創作,挑戰感官認知的邊界。自60年代起,他的裝置不僅令人沉思,更是實現精確的感官傳遞。著名作品如《羅登火山口》、《天空空間》,展現了光如何構建抽象空間。然而因為特瑞爾的創新,他的作品被全球多家博物館收藏。不但能夠讓觀眾面對現實與幻覺,也可以透過作品體驗到光與自然的融合,讓人感受到不曾有過的感知。

灣仔海濱變身藝術迷宮:馮國安建築師「鏡院」鏡面迷幻空間重塑香港夜景

2024年3月,間外建築工作室精心打造「鏡院」亮香相港灣仔海濱活動節。此藝術裝置靈感來自迷宮與馮國安建築師兒時對萬花筒的著迷,利用鏡面反射展現香港城市美景及天空變化,創造出既真實又虛幻的探索空間。

探尋知識無限可能:南非曼德拉大學的學習聖地,新科學中心New Science Centre – 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 (NMU)/SVA International

尼爾森·曼德拉大學的新科學中心在南非伊莉莎白港的海岸邊綻放光芒,象徵著學識的力量。這座由SVA International設計的中心,展現了學術與科技的融合,並為城市帶來文化與科技的新氣息。這不僅是學習和探索的場所,更是創新的發源地。新科學中心包括一個150座位的數位天文館,及多功能的學術空間,於2023年開幕,旨在提升科學教育與研究,並促進地區發展。設計團隊融合現代與自然元素,營造出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心不僅提升了大學的學術地位,也開啟了知識分享與交流的新平台,激勵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隨著時間的推進,這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學術聖地,見證科學與夢想的進步。

探索義大利FENDI皮件生產園區,工廠如何成為自然、工藝與社區的橋樑?FENDI Factory/Piuarch

義大利建築師Piuarch與奢侈品牌FENDI合作,在義大利巴尼奧阿里波利設計了一座與自然環境幾乎融為一體的工廠。這座廠房不但能夠展示對地形細節的細膩感知,也可以透過其綠屋頂與自然通風設計,為員工提供高品質的工作環境然而因為其設計強調生產流程的自由形態與地貌修復的概念,這座建築成為了一個展示創新與環境責任承諾的範例。

串連傳統與現代的美食之旅:重現記憶裡的味道,台北南門新市場重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北市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主導,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該工程對老舊的南門市場進行了從結構安全到現代化設施的全面升級,包括耐震強化、空氣品質改善及空間再設計。重塑後的市場不僅滿足了現代化需求,還引入了自然光,並通過開放式設計,為市場帶來新活力。此外,與捷運萬大線的共構出入口便利了市民的到訪,將市場轉變為一個現代、安全、且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間。整個改建項目強調了市場與城市生活的融合,並預示著南門市場將成為台北市不可或缺的生活樞紐。

沉浸於知識海洋,北京潮白河濕地「船底之家」/察社辦公室

「船底之家」是北京東側潮白河流域濕地中的私人住宅,由察社辦公室設計。該住宅以業主對寺院靜謐感的追求為靈感,期望成為集居住、閱讀與思考的私人研究所。住宅採用非傳統手法,房間組合營造出流動空間氛圍。為容納業主2萬冊書籍,設計師設置400米長書架系統,使每個空間皆瀰漫知識氣息。其內部空間最為矚目,反轉屋頂概念,呈現類似船底的空間體驗。為減少對環境影響,北側下沉1米,庭院內樹木使人與自然融合。「船底之家」超越居住空間,成為私人研究所,鼓勵探索學習。

丹麥民主新篇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民主舞台」哥本哈根國會廣場改造計劃

哥本哈根城市,著名的民主與開放精神象徵,即將迎來由丹麥建築師事務所Cobe、Arcgency和Drachmann Arkitekter共同精心設計的國會廣場改造計畫,目的在於進一步彰顯丹麥民主開放的形象,打造一個供社會大眾感受民主精神的集會場所。此計劃啟發於古代北歐「Tingsted」,將國會廣場轉變為一個包含圓柱形入口與類似露天劇場的座椅區的互動空間,其中「人民之樹」象徵民主的根基。更是將克里斯蒂安堡宮和周邊建築轉型為具有現代感的空間,同時保留其豐富歷史。此改造計劃不但能夠彰顯丹麥尊重傳統與創新融合的建築哲學,也可以成為展現民主體驗的未來藍圖,然而因為其獨特的設計與功能融合,無疑將成為城市的一大亮點。

法國航太之都交通革新:BIG聯手A+Architects打造土魯斯交通新地標Marengo Multimodal Transport Hub

由BIG操刀設計的法國土魯斯的「Marengo Multimodal Transport Hub」運輸樞紐不但能夠整合主要運輸系統、創新設計與環保材料使用,展現對未來交通的深遠規劃,也可以成為新的觀光亮點,促進城市連結。然而因為其獨特的環保建材和設計理念,更是展現土魯斯作為歐洲科學城市和航空航太工業中心的前瞻性。

荒廢草地重生:雪梨哈斯頓公園內的Y型活動中心,開放設計促進無界限的社區交流

雪梨市哈斯頓公園的Y型多功能社區活動中心由Sam Crawford Architects設計,將自然與社區生活融合於其開放設計中,不但能夠促進無界限的社區交流,也可以提供靈活的空間滿足多元需求,然而因為其對環境的回應與結構設計,更是成為一個促進社區交流與互動的友善場所。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