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的獨特集合住宅轉變
位於台中典型的集合住宅內,其原始格局三面外牆的開口被房間和衛浴間所阻擋,使得通風和採光的效果大大降低。室內公共區域只能從南面看到向著社區中庭的開口。這樣的環境設計與業主和王喆及設計團隊所希望的理想居住環境有著明顯的落差。

王喆的空間再造策略
為了應對這樣的問題,王喆與其設計團隊深入探討了居住和生活的真正意義。他們不僅僅想要改變空間的結構,更希望能夠讓居住者感受到生活的質感。基於這樣的考量,王喆和他的團隊提出了三大策略。
空間流動
業主期待新的家能有開敞且動態的空間,王喆在平面中置入了以五角形所組合的新空間秩序,打破原矩形且禁錮的室內公共空間,自然而然地讓空間產生了流動性,幾條界定空間的斜牆創造了視線與動線的延伸,並讓日光灑於其上而形成時間的印記。

空氣流動
機能置入新的空間秩序內整合後,西向及北向的開口也因此解放了,公共空間除了有三面向的日光外,空氣也因此產生了自然流動的機會,風提升了室內生活的舒適性。

聲音界定
在這流動連續的空間中,王喆利用聲音的差異作為空間的柔軟界定,於每個五角形規線中設置穹頂形式之天花,使生活的聲音反射凝聚,隱性且模糊地定義出幾個不同生活機能的聲音場域。而穹頂相接處之拱形線性照明,並創造出自然且豐富的空間層次與深度。
王喆的創新居住願景
在前述的策略理念下,王喆希望能夠以此設計展現出一種全新的居住形態,一種與日光和空氣和諧共存的居住方式。

聲音傳遞比較圖;圖片提供:永續建築設計工學研究室
第一次反射音射線圖;圖片提供:永續建築設計工學研究室
剖面圖
3D透視圖
施工過程
由玄關面向通透客廳;攝影:Studio Millspace
由玄關面向通透客廳與閱讀空間;攝影:Studio Millspace
由客廳面向廚房;攝影:Studio Millspace
客廳空間;攝影:Studio Millspace
客廳與玄關空間;攝影:Studio Millspace
閱讀、餐廳連通至廚房空間;攝影:Studio Millspace
廚房吧檯;圖片提供;攝影:Studio Millspace
日常休憩娛樂、閱讀場所;攝影:汪德範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晴.禾之家
作品地點:台中
業 主:馮氏夫婦
作品類型:住宅、私人住宅、室內設計
室 內
事 務 所: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王喆+郭小甄
參 與 者:林祐年、翁若婷、陳娸瑋、何知原、沈毓容、廖健宏、張芯華、邵啟立、吳兆平
聲學顧問:永續建築設計工學研究室/楊傑婷、王柏堯、林權萱、蔡耀賢
施 工
室 內:楊清雄
景 觀:花都園藝
材 料
室 內:木作噴漆、鋼鈑烤漆、盤多摩地坪
室內面積:200㎡
設計日期: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
工程日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
攝影、圖片提供: Studio Millspace、汪德範、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
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
由王喆、郭小甄所共同創立。兩位主持人經歷日本、德國及台灣事務所之設計及實踐歷練,參與之作品範疇由歌劇院、美術館廣場、大型景觀、教會、集合住宅、獨棟住宅至室內裝修及藝術創作等跨及各種尺度。目前以之間、白色、氛圍及虛實等設計關鍵字為起始,在各種類型的作品中,挑戰空間形態、美學及氛圍的創新。
王喆
王喆是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中華民國建築師。 先後曾任職於日本小嶋一浩與赤松佳珠子之Coelacanth and Associates,Tokyo(CAt)、建築作坊CitiCrafts,及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合作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專案設計經理。現為十分建築主持建築師,同時兼任教職於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
郭小甄
郭小甄是實踐大學建築系畢業。先後曾任職於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及林友寒的德國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GmbH & Co. KG團隊,現為十分建築協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