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聯物流共和國台北園區Box A:從功能到美學全面升級,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重塑「永聯物流共和國」倉儲視界

0
1024

發想緣起

當人們談到倉庫,腦中會聯想到什嗎?鏽色斑斑的鐵皮屋、呼嘯而過的貨櫃車?在接觸「永聯物流共和國台北園區Box A」委託案之前,這也同樣是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團隊腦中浮現的印象。然而,順應著消費型態的轉變,近年陸續有現代化物流倉儲誕生,是集結了專家團隊的經驗及精算而得出的產品,土地、建築的坪效及軟硬體的品質都大幅提升。然而永聯物流共和國想挑戰的,便是突破這樣的窠臼,並期盼以革新的設計思維對物流產業產生正面影響。

地面層的退縮提供安全方便的步道串聯繫統
地面層的退縮提供安全方便的步道串聯繫統

倉儲的鐵則是「坪效」,追求最佳化車輛動線、最大化倉門數量及棧板效率,像精密的運算公式般創造出最佳layout,一切以效率至上;但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相信,倉儲做為現代城市中重要的基礎設施,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空間,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更深信倉儲值得回歸到建築的本質來重新思考,照顧在倉儲設計中總是被遺忘的「人」及「環境」,也期望建築本身能反映這樣的關懷,樹立新的價值,除了是運作良好的倉儲外,更是座好建築。

面對主要道路的西側利用實虛及材料的組合以碎化量體
面對主要道路的西側利用實虛及材料的組合以碎化量體
三層的跨橋碼頭空間利用坡地的高低差特性
三層的跨橋碼頭空間利用坡地的高低差特性
將材料特性呈現以凸顯構造的粗曠本質
將材料特性呈現以凸顯構造的粗曠本質

設計概念

所以設計團隊開始把盒子打破,推擠切割,於是倉儲開始有了表情。向外出挑的量體作為行政空間,人們忙碌之餘能眺望遠方山色,看見瑞芳山系的季節更迭,將兩隻C型鋼組合而成的垂直遮陽照顧了西曬的牆面,也在立面上刻畫出陰影。連續的灰白色量體讓人隱藏了背後的空間,由園區IC轉化而成的六角形量體,如同整座建築的大腦,得以看顧廠區的安全。以錯落的色彩重新整頓的彩鋼外牆,弱化了龐大的量體,讓倉庫也可以親切的尺度呈現。

室內的高空間保留混凝土質感
室內的高空間保留混凝土質感
室內空間以色彩來定義空間位置及其機能屬性
室內空間以色彩來定義空間位置及其機能屬性

 

設計團隊最在意的,其實是地面層不起眼的退凹空間和抬高地面約二十公分的人行舖面,連續且串聯了西側主要的進出口,除用建築去善意的保護穿梭其中的人們,讓他們遠離重型車輛的威脅外,行走其中的行人能與刻意安排的凹凸空間或角落的庭園不期而遇,得到放鬆小憩的機會。而這樣的改變僅需要和整體面積相比微不足道的退縮空間,就能讓這微小的變化帶來物流營運觀念改變的契機。

陽露臺成為與戶外接觸及聚會交流的空間
陽露臺成為與戶外接觸及聚會交流的空間
利用量體間的進退錯落產生各種機能性虛空間
利用量體間的進退錯落產生各種機能性虛空間

將工業材料妥善的組合也能創造和諧的美感

將工業材料妥善的組合也能創造和諧的美感

藍灰相間的混色讓量體與藍天融合

藍灰相間的混色讓量體與藍天融合

藍灰相間的混色讓量體隱身於環境中

藍灰相間的混色讓量體隱身於環境中

C型鋼組合格柵細部圖
C型鋼組合格柵細部圖

透過量體和細部的控制來調整量體尺度

透過量體和細部的控制來調整量體尺度

即使是最簡單的材料也能透過細部設計重新定義
即使是最簡單的材料也能透過細部設計重新定義

建築圖

一樓平面圖 Plan

一樓平面圖 Plan

二樓平面圖 Plan

二樓平面圖 Plan

三樓平面圖 Plan

三樓平面圖 Plan

四樓平面圖 Plan

四樓平面圖 Plan

短向剖面圖 Section
短向剖面圖 Section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永聯物流共和國台北園區Box A
作品位置:新北市瑞芳區
業 主: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永聯物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類型:物流倉儲
建 築
事 務 所: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張哲夫
參 與 者:鄭尊仁、洪一鶴(細部設計)、王中胤、林永欽、余品儀、林宜嫻、林品全
結 構:東建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機 電:棣鼎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室 內: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
營造廠:旭源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STO、彩鋼板、耐候塗料
基地面積:34,720平方公尺
總樓地板面積:20,108平方公尺
總樓地板面積:45,150平方公尺
設計日期: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
工程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攝影提供: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永聯物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簡介

主持人張哲夫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紐約萊特學院熱帶建築碩士。為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註冊建築師,2007年獲頒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

作品包括天母石濤園、中國信託敦北大樓、國立台灣美術館、雍和台北園區、台北捷運信義線大安森林公園站等,作品並獲得建築師雜誌金獎、台灣建築獎佳作獎、園治獎、國家卓越建設獎等肯定。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