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東北部的物種文化庭院,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Bangkok Project Studio

0
2642

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位於泰國東北部素林府的他冬縣,馴象人被稱為「象奴」。在這個特殊的行業裡,有些人終其一生陪伴在大象左右,稱其為「象奴」,如今從事這種工作的泰國人已經越來越少。象村飼養超過200隻大象,村內人家世世代代以馴象為生,可說是家家都飼養大象,村內設有馴象場、遊客觀賞臺,另出售各種各樣的紀念品,而有些馴象人因為低收入,不得不旅遊城鎮的街道上靠乞討為生,或進入不道德的大象營地工作。

位於象村的「大象世界 Elephant World」園區以雇用制為村人和他們的大象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村民們遵守規定,就能確保大象有合適的生活條件和待遇。

設計團隊深知把大象和象村文化分開是不可能的,甚至他們的社會組織也依賴於大象的智慧;為了防止象奴牽著大象沿街乞討有傷市容,泰國幾年前開始發起「大象回家」運動,讓象奴帶著大象集中到泰國東北部的素林府去,每月可以得到8000銖的補助,回家意味著象村人可以繼續練習,把他們的遺產傳給下一代,但是如果沒有恢復生機的森林和豐富的水源,回家活動就無法持續下去,動物剝削的問題也會再次發生。

該園區中的象村「文化庭院」可以藉由創造新的資源,代替減少自然資源;其「瞭望塔」建築,不僅可以供訪客觀賞這裡的風景,還可以為森林的恢復做出貢獻,而且這種新的建設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園區設計中;「大象博物館」則試圖激發當地人對象文化的民族榮譽感。當今有許多建築都是以人為中心而設計的地標性和持久結構,但在大象世界裡,建築設計卻是為了適應另一種不同於人類的物種。人們會希望森林擴大,最終以綠色覆蓋所有建築。建築在這裡只是兩者共存的臨時媒介,在森林和水源的恢復階段,象村人以生態旅遊謀生,當森林完全復原,大象在森林中漫步,象村人可以選擇繼續和大象生活在一起,或不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最終,他們都將生活在同一太陽下,使用同一水源,獲取同樣的食物。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大象世界位於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這裡曾經是一片保留森林,但在最近幾十年遭到了破壞。該園區沒有砍伐更多的樹木,而是建在廢棄的土地上。它試圖振興森林,振興自然,為人類和大象打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象村人是泰國東北部素林的一個族群。幾個世紀以來,象村成員常與大象相伴左右,因而象村人的房屋也逐漸形成了人類與大象共居的空間特點,即住於同一屋簷下。 曾經富饒的素林森林,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因商業開發而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完全依賴於森林的象村人和他們的大象,現在也遭遇了嚴重的乾旱,森林無法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藥用植栽,他們只能牽著大象在旅遊城鎮的街道上靠乞討為生,有些則在大象營地工作,許多人的生活條件和作息都得不到保障。

「象之世界」是政府提出的一項規劃園區,試圖將象村人和他們的大象帶回家園,為大象提供適宜的生活條件。該園區包括重建象村、大象醫院、現存的人類和大象的寺廟與墓地,以及一個詮釋社區古老文化故事的博物館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名為「文化庭院」的70公尺×100公尺傾斜屋頂,佔據了一大片土地,人類和大象從出生到死亡的各種文化活動和宗教儀式,都可以在這裡舉行。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傳統的象村屋既有人類居住的空間,也有大象居住的空間。庭院設計呈現了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相同概念。 1.5公尺厚的屋頂中心處完全露天,其它不同的地方也有相應的穿透式設計,以確保通風。為了與周圍的村莊協調統一,屋頂雖然設計得很低,但一旦進入,屋頂的寬敞和文化庭院的廣闊空間,就會顯露出來。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1.5公尺厚的屋頂中心處是完全露天的,其它不同的地方也有相應的穿透設計確保空間通風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從室外看,這座建築看起來很樸素。屋頂很低,與周圍的村莊很協調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進入室內,寬敞的屋頂和廣闊的文化庭院就會顯露出來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在固定間隔處放置的木條覆蓋了屋頂底部,突出了屋頂開口,有助於通風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不同大小的屋頂開口可以控制風向,幫助建築通風,減少屋頂瓦片吸收的熱量 六個土堆構成了屋頂下的三面景觀,留下來的第四面供大象使用。這些土堆從4公尺傾斜到1.2公尺,大象可以在土堆中翻滾嬉戲,降低體溫保護自己免受昆蟲的侵害。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六個土堆構成了屋頂下的三面景觀,留下來的第四面供大象使用,大象可以在這些土堆中翻滾嬉戲,降低體溫保護自己免受昆蟲的侵害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走近建築,陡峭的土堆隱匿了其內部空間,創造了一個從外到內的獨特過渡

升起的土堆,向下傾斜的屋頂,彼此相接。沒有堅實的牆壁,又可連續通風。建築和景觀元素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既在室內又在室外的感覺。
升起的土堆,向下傾斜的屋頂,彼此相接。沒有堅實的牆壁,又可連續通風。建築和景觀元素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既在室內又在室外的感覺。

基地原本是一片乾旱高原,距離河流約4公里,但生活在這裡的200頭大象每月卻需要超過8000立方公尺的水。

因此,設計團隊在操場旁邊開挖了一個雨水收集池,由此產生的8500立方公尺的土壤被轉化成六個土堆,形成了該劇場般的庭院空間。

俯瞰新的水庫——建設過程有助於為人類和大象恢復貧瘠的土地和森林
俯瞰新的水庫——建設過程有助於為人類和大象恢復貧瘠的土地和森林

加固土堆使用的是來自距離基地40分鐘路程處開挖的玄武岩。當玄武岩開採到地下水位時,水就會湧出,形成一個水庫。由此,我們又在鄰近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水庫。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分散在土堆上的六排混凝土長凳,可容納800名訪客。還有點綴在景觀上的4兩個混凝土花盆,樹木將藉由屋頂開口進行生長,為大象提供遮蔭和食物。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在操場上,建築的製作過程與永續發展共存。隨著建設產生的新水源,其水分會重新回到貧瘠的土地。象村人現在可以照料新種植的樹木,維護水源和恢復森林。兩者之間的聯繫是通向永續發展未來的催化劑。未來,他們將像他們的祖先一樣,再次與大象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 Bangkok Project Studio 磚構造的瞭望塔位於大象世界和森林之間的邊緣,彷彿剛從地上萌芽破土而出的植栽。它高28公尺,寬8公尺,長14公尺,底面呈橢圓形,側邊有一個銳角,可以減少風力和分散太陽的熱量。柱和梁的有序排列形成了80×80公分和35×90公分開口的交替圖案。塔中心設置的是鋼網樓梯,為訪客提供了一個面向天空的無障礙視野,同時也減弱了來自上方的陽光。塔頂,高低錯落的柱子營造出一種建築消失在空中的錯覺。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瞭望塔彷彿從地上破土而出的植栽。頂部高低錯落的柱子給人一種建築消失在空中的錯覺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塔中心的鋼網樓梯減弱了來自上方的陽光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風是塔的組成部分。木地板可以讓風穿過,幫助建築通風。訪客站在地板上也可以感覺到風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樓梯交替排列,直至頂層平台。(施工相片) 150x300x50mm的粘土磚包圍著縱橫交錯的混凝土結構網格。這些磚塊代表著為了恢復社區被砍伐的森林所做的努力。它們是由建設雨水收集池而產生的土壤製成。除了恢復貧瘠土地的水分,該塔還有助於種植更多的樹木。當地Apitong樹的種子,形狀像直升機螺旋槳,它們藉著風力在空中旋轉航行,落到哪裡,哪裡就會長出一棵新的Apitong樹。若將種子從頂層20公尺高的平台灑下來,藉著當地29-38公里/小時的風速,種子就可以傳播到20公尺半徑以內的任意處。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這座塔的特點在於其橢圓形的設計,一面呈銳角,可以減少風力並分散熱量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精心排列配置的不同大小開口可直接控制流經每層樓的風量和速度,形成被動式通風© 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這座建築不僅能讓人們看到高處的風景,還能幫助恢復森林。當地居民上去後,灑下當地類似直升機螺旋槳的Apitong樹種,藉著風力,種子會傳播得很廣,它落在哪裡,樹就長在哪裡© Bangkok Project Studio 通常,瞭望塔的設計會加速訪客向上移動到塔頂,然而,這座觀景塔卻鼓勵訪客學會慢下來,感受風,欣賞周圍的景觀。從塔上往下看,可能還會引人深思大象和人類的共存問題。這裡有被森林環繞的人類和大象的房子,人類和大象的墓地,以及象村人和他們的大象每天都穿過的小徑。最終,森林將回歸土地,這座人造建築將屈服於自然,只留下其頂端的痕跡。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通常,瞭望塔的設計會加速訪客向上移動到塔頂,然而,這座觀景塔卻鼓勵訪客學會慢下來,感受風,欣賞周圍的景觀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最終,森林將回歸土地,這座人造建築將屈服於自然,只留下其頂端的痕跡 作為大象世界的一部分,博物館展廳不僅要展示物品,還要表達村民和生活在這裡的200多頭大象的心聲——他們長期建立的家庭關係,對虐待動物行為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在象村,人們和大象住在同一屋簷下——把它們當作家庭成員而不是寵物。這種共同生活的傳統、文化和智慧代代相傳。 在這片沒有樹木的開闊景觀中,各種高度的弧形牆從地面拔地而起,其尺度比例似乎也考慮了對大象的開放性。相互交叉的傾斜牆壁,逐步引導訪客進入內部的空隙。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低窪的建築佔地140公尺×140公尺,磚牆作為室外走廊和遮蔽空間(如藝廊、圖書館和其他服務設施)之間的隔牆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各種高度的弧形牆從地面拔地而起,其尺度比例似乎也考慮了對大象的開放性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相互交叉的傾斜牆壁,逐步引導訪客進入內部的空隙 四個展廳向外開放的庭院形狀大小不盡不同,有的是小水池,有的是與外面風景相似的紅色泥土。不同尺度的戶外小徑、遮蔽的空間和開放的庭院,讓人聯想起這個地區的特色元素:從大象、人類、他們的房子、他們一起洗澡的池塘,到頑皮的大象享受的泥浴。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博物館的建築不僅展示了與象村人古老文化相關的文物,而且也呈現了象村人和大象的靈魂。這反映在諸如水池之類的元素上。博物館引入水元素,試圖象徵並提醒當地人和訪客,充足的清潔水是生存的關鍵。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四個展廳向外開放的庭院形狀大小不盡不同,有的是小水池,有的是與外面風景相似的紅色泥土 要講述陽光下的生活,陽光當然是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房間及道路都只有部分區域被照亮,其他區域則暗淡無光。隨著太陽角度的改變,這種效果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展覽可以在庭院或外牆進行。藝廊內部設有供人們休息的座位空間,用於觀賞外面的展覽,同時思考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共存問題。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不同高度的磚牆相互重疊,人們穿過磚牆進入室內。房間的每一邊都被不同大小和形狀的庭院包圍著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模糊室內外的界限:不同大小和形狀的庭院和房間,展覽可以在室外或室內進行

內外相反:展覽可以在外牆上進行。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內外相反:展覽可以在外牆上進行。

藝廊內部設有供人們休息的座位空間,用於觀賞外面的展覽,同時思考這兩個物種的共存問題 博物館所用粘土磚超過480000塊,它們都由當地發現的壤土,用代代相傳的手工燒製技術製造而成,這在就業機會本就不多的城鎮,為當地人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常被忽視的當地材料的價值。

博物館分為四個部分:主展覽室被室外小徑環繞,小徑被一層配套服務設施所環繞:圖書館、會議室和咖啡館。在此同時,另一個展覽館的兩側是小水池,象徵曾經被村莊剝奪的重要養分。

經過幾十年遠離家鄉的掙扎,博物館將賦予象村人、大象和素林府人民力量。它的規劃和建造將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榮,並再次恢復他們心愛的大象的尊嚴。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平面圖 Plan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平面圖 Plan
平面圖 Plan 泰國大象世界Elephant World象村(หมู่บ้านช้างจังหวัดสุรินทร์)/Bangkok Project Studio
平面圖 Plan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大象世界
作品位置:泰國Krapho, Tha Tum District, Surin 32120泰國
業主:素林府
作品類型:動物園、景觀設計
建築師:Bangkok Project Studio
完成:2020年
總樓地板面積:8130平方公尺(傳統院落);510平方公尺(瞭望塔);5400平方公尺(大象博物館)
主持建築師:Boonserm Premthada
設計團隊:Boonserm Premthada, Nathan Mehl
工程師:Preecha Suvaparpkul
營造:Evotech Co, Ltd.; K Golden Land Limited Partnership; Rattanachart Construction Co, Ltd.
攝影:Spaceshift Studio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