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蘇黎世Heidi Weber 博物館 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封山之作重新開放

0
5419
Le Corbusier's Pavilion
Le Corbusier's Pavilion

關於柯布西耶(柯比意, Le Corbusier),我們已經不需要多做介紹。

他是一個真正的建築大師,一生代表作無數,馬賽公寓、朗香教堂、薩夫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公寓、平台別墅……

但是,他所設計的最後一個建築——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又名 Heidi Weber 博物館),卻不那麼知名。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是他在歐洲設計的唯一展館建築,剛剛由建築師 Silvio Schmed 和 Arthur Rüegg 進行了細緻的翻新,近日終於重新向大眾開放。

這個消息讓它重回人們眼中,並且得以讓人們重新再認識柯布西耶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的鋼鐵屋頂和其色彩鮮豔的外立面面板是標誌性的存在,作為柯比意最後一個建築作品,它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這個特別的建築由室內設計師 Heidi Weber 委託,這個女人可以說是柯布西耶一生中最忠實的粉絲。

柯布西耶(左)和 Heidi Webe(右)

1960 年,她自掏腰包,委託柯布西耶設計設計她的房子,並且希望能在其中擺滿屬於柯布西耶的藝術品和設計品。也就是說,這棟房子必須是「能代表勒‧柯布西耶」的完整作品。

近期開放的博物館室內

當時已經 73 歲的柯布西耶答應了,1967 年房子落成。

人們驚訝的發現,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有著很多不同於柯布西耶其他作品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他生涯中比較罕見的設計。

例如,他用了自己極少使用的鋼結構

1

建造過程

柯布西耶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非常少在建築上使用鋼結構,主要還是採用混凝土更多。

最早,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也是要用混凝土結構,只是後來還是選擇了鋼結構為主,並且採用預製件組裝的方式,再混合一些混凝土結構,完成了設計。

這是當時的一些建築立面圖,這棟房子最特別的就是「結構獨立的屋頂」,用來保護下面的房子主體 ▼

房子建設的過程,首先挑選地址,建造地基 ▼

同時在工廠內製作各種鋼鐵預製件 ▼

預製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特殊的屋頂,由 2 個 12m x12m 的方形銲接鋼板元件組成,運到現場再與 4 個鋼柱結構進行銲接和拼裝 ▼

屋頂有著遮陽傘的形狀,並且一個朝上、一個朝下 ▼

屋頂的結構完成後,合作夥伴們還為此開了一場慶功宴。在此就能夠看出單純的屋頂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了 ▼

屋頂建造完成,接下來就是房子的主體。先在工廠做好一個個方框型的預製件 ▼

再將其運到現場用螺絲來拼裝成結構主體,就像一個個小盒子集合而成,每一個小盒子的尺寸為 2.26m x 2.26m x 2.26m ▼

所有的組件組合都用了大量的螺絲釘,有另一種別樣的結構美感 ▼

再來是結構的頂蓋,也是先製作好以後再接到主體結構上。預製的建造理念貫穿了這棟建築的設計當中。

製造頂蓋 ▼

頂蓋的安裝 ▼

接著是各類的完善工作 ▼

還有很重要的外立面面板,它們是建築的視覺焦點。這些鋼鐵鑲板塗上了琺瑯,事先上好色,然後再運到現場鑲在外立面上 ▼

以及落地玻璃的安裝 ▼

接著在屋頂上色 ▼

最終建造完畢,一個有著特殊外觀的鋼結構建築便落成了。可惜柯布西耶在此之前就已經不幸去世 ▼

這棟建築幾乎所有必要的元件,包括牆壁、窗戶、門等,都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中。這些預製立方體的性質,使得它可以隨意設置、完全開放,非常便於混合展覽、居住空間。

柯布西耶使用了標準化的部件來創造個性化的形式,而不是統一的重複。

你會注意到外立面的琺瑯面板有一個標準尺寸,都是鋼鐵立方體尺寸的三分之一。

面板上的顏色其實就是最能代表柯布西耶的一些顏色:白色、黑色、紅色、綠色和黃色。這些顏色分佈在整個建築的外部,有一種明顯的節奏感、層次感 ▼

2

內部空間

而這棟建築之所以稱為「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正是因為其充滿了柯布西耶本人的藝術氣息。

例如,房子外面由一個小型的人形鐵雕塑,或者在牆上隨處可見繪畫作品 ▼

入口處的旋轉門上更是繪有抽象畫 ▼

整棟房子有 4 層樓高,下面是它的 1-3 層平面圖 ▼

建築本身由於設計的理念,本身就充滿了工業美感。隨處可見的鐵柱,上面的每一顆螺絲都在流露出這種美 ▼

最能體現工業美感的,應該是下面這個廚房。它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

在翻新過後,廚房從抽油煙機、不鏽鋼島台、下水管、水龍頭到台盆,放在今天毫不過時,還搭配了充滿幾何美的地板 ▼

其他的空間在翻新過後,也重新煥發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氣息,軟裝的陳設和搭配看似簡單,卻極具質感 ▼

空間佈局和各種小細節也體現出其設計的精妙 ▼

柯布西耶標誌性的混凝土自然不會缺席,成為了樓梯的主要材料。粗糙的混凝土和黑色的鐵製細扶手,整個空間的層次感和裸露結構也宣誓了標誌性的美感 ▼

樓梯的踏板上設置的防滑墊也是別具設計感 ▼

從開放式的空間佈局,到顏色搭配,無不體現出柯布西耶畢生的建築理念 ▼

樓頂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入口是一個呈現圓柱體的形狀,並且天台搭配有欄杆、座椅等,從這裡也能看出柯布西耶對屋頂花園的喜愛 ▼

還有更多豐富多彩的細節 ▼

眾所周知,柯布西耶不僅是建築師,還是一個藝術家,尤其是他的畫作,更是在之後多次擺出舉辦展覽,人們對他的藝術成就也不斷在刷新看法。

房子的內部空間在其成為一個博物館、展館之後,也擺放了非常多他的一些經典作品,並不定時的在舉辦展覽 ▼

整個室內空間就是藝術的天堂 ▼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由蘇黎世博物館(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運營,將開放至 2019年11 月,每週 6 天。同時舉辦了名為「Mon Univer」的展覽,將柯布西耶有關的照片、繪畫、工藝品(雕塑、青銅器、陶瓷)和家具展出。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參觀。

展覽具體詳細信息可上官網查閱:https://pavillon-le-corbusier.ch。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將藝術、建築、室內設計、家具、景觀和生活融為一體,是柯布西耶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對於建築和設計愛好者來說,還能從中看到現代主義中關於「預製、開放」的理念。

作為

關於柯布西耶(柯比意, Le Corbusier),我們已經不需要多做介紹。

他是一個真正的建築大師,一生代表作無數,馬賽公寓、朗香教堂、薩夫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公寓、平台別墅……

但是,他所設計的最後一個建築——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又名 Heidi Weber 博物館),卻不那麼知名。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是他在歐洲設計的唯一展館建築,剛剛由建築師 Silvio Schmed 和 Arthur Rüegg 進行了細緻的翻新,近日終於重新向大眾開放。

這個消息讓它重回人們眼中,並且得以讓人們重新再認識柯布西耶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的鋼鐵屋頂和其色彩鮮豔的外立面面板是標誌性的存在,作為柯比意最後一個建築作品,它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這個特別的建築由室內設計師 Heidi Weber 委託,這個女人可以說是柯布西耶一生中最忠實的粉絲。

柯布西耶(左)和 Heidi Webe(右)

1960 年,她自掏腰包,委託柯布西耶設計設計她的房子,並且希望能在其中擺滿屬於柯布西耶的藝術品和設計品。也就是說,這棟房子必須是「能代表勒‧柯布西耶」的完整作品。

近期開放的博物館室內

當時已經 73 歲的柯布西耶答應了,1967 年房子落成。

人們驚訝的發現,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有著很多不同於柯布西耶其他作品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他生涯中比較罕見的設計。

例如,他用了自己極少使用的鋼結構

1

建造過程

柯布西耶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非常少在建築上使用鋼結構,主要還是採用混凝土更多。

最早,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也是要用混凝土結構,只是後來還是選擇了鋼結構為主,並且採用預製件組裝的方式,再混合一些混凝土結構,完成了設計。

這是當時的一些建築立面圖,這棟房子最特別的就是「結構獨立的屋頂」,用來保護下面的房子主體 ▼

房子建設的過程,首先挑選地址,建造地基 ▼

同時在工廠內製作各種鋼鐵預製件 ▼

預製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特殊的屋頂,由 2 個 12m x12m 的方形銲接鋼板元件組成,運到現場再與 4 個鋼柱結構進行銲接和拼裝 ▼

屋頂有著遮陽傘的形狀,並且一個朝上、一個朝下 ▼

屋頂的結構完成後,合作夥伴們還為此開了一場慶功宴。在此就能夠看出單純的屋頂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了 ▼

屋頂建造完成,接下來就是房子的主體。先在工廠做好一個個方框型的預製件 ▼

再將其運到現場用螺絲來拼裝成結構主體,就像一個個小盒子集合而成,每一個小盒子的尺寸為 2.26m x 2.26m x 2.26m ▼

所有的組件組合都用了大量的螺絲釘,有另一種別樣的結構美感 ▼

再來是結構的頂蓋,也是先製作好以後再接到主體結構上。預製的建造理念貫穿了這棟建築的設計當中。

製造頂蓋 ▼

頂蓋的安裝 ▼

接著是各類的完善工作 ▼

還有很重要的外立面面板,它們是建築的視覺焦點。這些鋼鐵鑲板塗上了琺瑯,事先上好色,然後再運到現場鑲在外立面上 ▼

以及落地玻璃的安裝 ▼

接著在屋頂上色 ▼

最終建造完畢,一個有著特殊外觀的鋼結構建築便落成了。可惜柯布西耶在此之前就已經不幸去世 ▼

這棟建築幾乎所有必要的元件,包括牆壁、窗戶、門等,都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中。這些預製立方體的性質,使得它可以隨意設置、完全開放,非常便於混合展覽、居住空間。

柯布西耶使用了標準化的部件來創造個性化的形式,而不是統一的重複。

你會注意到外立面的琺瑯面板有一個標準尺寸,都是鋼鐵立方體尺寸的三分之一。

面板上的顏色其實就是最能代表柯布西耶的一些顏色:白色、黑色、紅色、綠色和黃色。這些顏色分佈在整個建築的外部,有一種明顯的節奏感、層次感 ▼

2

內部空間

而這棟建築之所以稱為「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正是因為其充滿了柯布西耶本人的藝術氣息。

例如,房子外面由一個小型的人形鐵雕塑,或者在牆上隨處可見繪畫作品 ▼

入口處的旋轉門上更是繪有抽象畫 ▼

整棟房子有 4 層樓高,下面是它的 1-3 層平面圖 ▼

建築本身由於設計的理念,本身就充滿了工業美感。隨處可見的鐵柱,上面的每一顆螺絲都在流露出這種美 ▼

最能體現工業美感的,應該是下面這個廚房。它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

在翻新過後,廚房從抽油煙機、不鏽鋼島台、下水管、水龍頭到台盆,放在今天毫不過時,還搭配了充滿幾何美的地板 ▼

其他的空間在翻新過後,也重新煥發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氣息,軟裝的陳設和搭配看似簡單,卻極具質感 ▼

空間佈局和各種小細節也體現出其設計的精妙 ▼

柯布西耶標誌性的混凝土自然不會缺席,成為了樓梯的主要材料。粗糙的混凝土和黑色的鐵製細扶手,整個空間的層次感和裸露結構也宣誓了標誌性的美感 ▼

樓梯的踏板上設置的防滑墊也是別具設計感 ▼

從開放式的空間佈局,到顏色搭配,無不體現出柯布西耶畢生的建築理念 ▼

樓頂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入口是一個呈現圓柱體的形狀,並且天台搭配有欄杆、座椅等,從這裡也能看出柯布西耶對屋頂花園的喜愛 ▼

還有更多豐富多彩的細節 ▼

眾所周知,柯布西耶不僅是建築師,還是一個藝術家,尤其是他的畫作,更是在之後多次擺出舉辦展覽,人們對他的藝術成就也不斷在刷新看法。

房子的內部空間在其成為一個博物館、展館之後,也擺放了非常多他的一些經典作品,並不定時的在舉辦展覽 ▼

整個室內空間就是藝術的天堂 ▼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由蘇黎世博物館(Museum für Gestaltung Zürich)運營,將開放至 2019年11 月,每週 6 天。同時舉辦了名為「Mon Univer」的展覽,將柯布西耶有關的照片、繪畫、工藝品(雕塑、青銅器、陶瓷)和家具展出。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參觀。

展覽具體詳細信息可上官網查閱:https://pavillon-le-corbusier.ch。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將藝術、建築、室內設計、家具、景觀和生活融為一體,是柯布西耶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對於建築和設計愛好者來說,還能從中看到現代主義中關於「預製、開放」的理念。

作為柯布西耶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確實是他畢生設計和個人藝術的集大成者。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柯比意中心(Pavillon Le Corbusier)確實是他畢生設計和個人藝術的集大成者。

柯比意中心 勒‧柯布西耶中心 Heidi Weber博物館 Pavillon Le Corbusier Le Corbusier Hous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