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恩設計在峨眉山的詩意建築
總部位於上海的如恩設計(Neri&Hu)在峨眉山上設計了一座全新的威士忌酒廠,其建築設計理念深受中國傳統哲學二元論和山水相依的詩意影響。這家由如恩設計操刀的酒廠不止是一間製酒工廠,更是一個融合了自然美景與建築藝術的地方。如恩設計團隊表示,他們對功能性的關注不如對詩意和隱喻的重視,這反映出他們專業中藝術與實用主義的完美結合。

疊川威士忌酒廠的設計哲學
如恩設計的這一創作,即是位於四川峨眉山的疊川威士忌酒廠。疊川威士忌酒廠由國際烈酒和葡萄酒集團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委託建造,並於2021年榮獲義大利「The Plan Award」設計大獎的特別榮譽大獎。該酒廠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哲學的二元性思維,取材於自然環境,融入了山水意象,將威士忌的釀造工藝與當地的美景巧妙結合,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富有詩意的敘事空間。
峨眉山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峨眉山自古以來就被中國人視為一個精神寄託的地方。歷代帝王、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深刻的足跡和情感。1996年,峨眉山因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美麗的自然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片土地見證了歷史上的戰役和宗教文化的興起,不僅是朝聖者的必經之地,也是古代貿易路線的重要節點。如今,雖然過往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在峨眉山的土地上,各種傳說和記憶依然迴響。
疊川威士忌酒廠的建造與揭幕
2018年,如恩設計成功贏得了保樂力加委託的威士忌酒廠設計競圖,著手在中國打造其首座麥芽威士忌酒廠。這座酒廠於2021年11月正式向公眾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了一個將當地歷史、文化與現代釀酒工藝完美融合的標誌性建築。

如恩設計的自然共生建築觀點
酒廠被四周的山峰環繞,其中岩石峭壁間溪流蜿蜒,梯田閒適地分佈。如恩設計(Neri&Hu)團隊在觀察了當地地形後,選擇將部分梯田和陡峭岩石懸崖的元素融入設計中。為了將山脈與河流的景觀自然地延伸至酒廠,他們將三座「酒廠工業生產區域」的建築以長方形結構巧妙地整合入酒廠北側的自然斜坡中。屋頂線順著自然坡勢輕柔地延伸而下,營造出與緩坡平行的自然共生之美。

圓形建築呼應峨眉山輪廓
「威士忌酒廠遊客體驗中心」以圓形建築巧妙隱藏於地下。透過穹頂微微露出地面的設計巧思,結合了由磚塊打造的三個同心環。這些疊加的層層設計,猶如小山峰一般,與峨眉山的輪廓相互呼應,創造出與周圍環境和諧共存的視覺效果。
致敬當地傳統材料的使用與運用
建築基礎主要由混凝土、水泥和石材構成,這不僅展現了與中國傳統工藝及材料的友好對話,同時也與自然環境相互映照。建材中不少靈感來自於當地,例如峨眉山當地回收的黏土瓦片被用來拼貼成工業區建築的斜屋頂,建立在現代混凝土柱樑結構之上,賦予了建築一種謙遜而樸素的質感。
如恩設計的「破壞—循環—再創造」思維
在平整土地過程中產生的巨石被重新鍛造為酒廠的石牆,這種做法不僅展現了如恩對當地建築的深刻理解和詮釋,同時也顯示出他們對建築存在於「破壞—循環—再創造」之間無盡演變的思考。此外,如恩還巧妙地使用了木頭與銅材,以此呼應威士忌釀造工藝中極為重要的橡木桶與銅製蒸餾器,藉此展現出釀造藝術與建築設計的相互呼應。
呈現山水相依的中國傳統哲學二元論詩意
「疊川」威士忌酒廠一面背山、三面環水,為此如恩在設計上援引中國傳統哲學山與水相互對立,又互相依存的二元性,既呈現對自然深刻的理解、表現大山所隱喻的「力量」,同時也必須兼具簡煉調性。 在設計上「酒廠工業生產區域」呈現如恩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現代詮釋,而「威士忌酒廠遊客體驗中心」則以嵌入式幾何元素「圓與方」蘊藏中國傳統哲學中天與地的象徵意義。 因此如恩設計以二元性貫穿酒廠設計,並試圖在建築與景觀、工業與遊客體驗、山與水之間達到巧妙的平衡。特別是每當遊客造訪此地,置身穹頂眺望之際,除了品酩之外,亦可將威士忌酒廠及峨眉山的美景盡收眼底。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山水兩重間 | 疊川麥芽威士忌酒廠
作品位置: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
作品類型:中國建築、商業建築、工廠、室內設計
佔地面積:7,350平方米
竣工:2021年
設計單位:如恩設計
主持建築師:郭錫恩、胡如珊
協理總監:楊延蕙
協理:Utsav Jain、陳思瑜
設計團隊:王峰、郭鵬、Josh Murphy、Fergus Davis、Alexandra Heijink、包海雲、Yota Takaira、曾郁恩,Nicolas Fardet,生茵,Lili Cheng,黃惠子,洪明月,辛海鷗
攝影和影片:陳顥
建築設計:如恩設計研究室
室內設計:如恩設計研究室
軟裝設計:設計共和
景觀設計:一宇設計
體驗設計:BRC Imagination Arts
項目管理:畢恩建築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建築和景觀施工:啟安建設集團,蘇州合展
室內施工:上海海直建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