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群建設在整理城市環境脈絡時發現,土城地區較缺乏動靜態的藝文展演場域,很多文化消費與藝文休憩活動都得進到板橋、台北,因此在推出新型態工作室建案「長群享享CITY」時,就思考如何運用基地臨路的三角狀畸零地,將長群品牌館賦予更多與居人民生活互動的可能性,因此,由禹連泉建築師帶領的冶鑄設計團隊創造一座以「精緻版、美學版的里民中心」為概念的「享空間」就此誕生。

面對主要道路的建築表情為一面朝東南向但無開口的完整牆面,藉由西南角隅處建築量體的抬高而形塑出一個低調的入口,另在建築物量體中心部位切割出一道虛空間,形成在二樓的一個梯形形狀的中庭,二樓的室內空間環繞著此中庭配置,中庭往上沿伸至三樓外部空間,將陽光由建築物上方導入室內。
由於建築前後面臨不同性質的面向,前側為車馬喧囂的通衢大道,後側則是綠意盎然的社區花園,因此立面開口上採取了」前閉後開」的策略。正立面利用乾淨的大牆面延續都市的街道紋理,背立面則藉由剖面變化拉高室內空間,以大面開口框架借景社區花園。
剖面圖 Section
配置於建築的核心位置的虛空間,除了扮演引入天光的角色外,在設計上更進一步企圖將這個虛空間提升成立體的層次,籍由將二樓的中庭空間延伸至三樓的水院,配合樓梯垂直動線和水平動線的整合,導引參觀者在行走的過程中與外部空間產生環繞、穿越、互動的「步移景異」關係。

參觀者先是從一樓的低調入口進入建築,過程中可看到後方面對社區花園的挑高休憇空間,接著由樓梯上至二樓,進入環繞於中庭二側具有不同高度的展示空間,參觀者的視野可經由中庭上方隱約窺見三樓的水院;由二樓往上經由一個有天光照射的戸外樓梯可抵達三樓的水院,然後進入另一室內展示空間。參觀者在整個移動的過程之中,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尺度中充分體驗到明暗、高低、內外等不同面向的空間層次。
主體建築材料為杉木清水模,正立面並選用台灣南投原生竹為模版,澆灌出具有特殊竹節質感的清水竹模牆體,強化光影對建築表情的演繹。正立面入口上方由轉角金屬網構成,與陽剛的清水混凝土共構出對比但和合諧的詩意建築。
本案在設計思考過程中,嘗試儘量放下設計者的自我意識,在都市涵構和基地紋理中尋找建築最適合的樣貌與形式,用材料的本質來表現建築量感與立面構成,以自然光影來述說空間的層次與故事。

「享空間」希望為一座建築對土地有永續的影響力,它不只是對象,更是生活行動、群體價值、文化風格的創造。在觀察在地生活後,希望以「生活美學」、「文化傳承」、「地方創生」為核心,為這個建築所在的衛星城市啟動嶄新的生活魅力與文化活力,在「享空間」後方1,248坪乙種工業用地基地上,則推出南北兩棟全新落成的「長群享享」案,訴求「新型態工作室」,營造宛如臉書、Google總部那樣結合生活與工作、激盪創意與創新的工作場域。

建築圖
二樓平面圖 Plan
三樓平面圖 Plan
東向立面圖 Elevation

南向立面圖 Elevation
西向立面圖 Elevation
北向立面圖 Elevation
剖面圖 Section
剖面圖 Section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享空間文化中心
作品位置:台灣新北市土城區中華路一段30-1號
作品類型:清水混凝土、銷售會館、接待中心、咖啡廳、藝廊
業主:長群建築
建築師:冶鑄建築+設計工坊
主持建築師:禹連泉
參與者:林育賢、張元正、江秉叡、盧承慧、黃於珊、葛縵葳、林冠禎、翁鈺涵
營造:業主自建
金屬:樂達金屬工程有限公司、上鎧鋼鐵
模板:泉安營造工程、靖竹設計有限公司
硬化地坪:固鴻工程有限公司
竣工:2019年年
基地面積:451.53平方公尺
總樓地板面積:210.09平方公尺
總樓地板面積:417.04平方公尺 作品類型: 圖片提供:長群建築、冶鑄建築+設計工坊 攝影:匯朗攝影、鄭錦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