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町文化市場,83年歷史的台北老市場,將創意經濟做到極致

0
2465

八十三年老市場重新開張

位於台北萬華區(舊稱艋舺)的新富市場,歷經八十三年風華,在2017年3月重新改造後以「新富町文化市場」的身份亮相。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原有的馬蹄形建築和木造宿舍建築重新活化成為了展演空間、教學廚房、活動講堂與共同工作空間等多元場所。

空拍新富町文化市場
空拍新富町文化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入口之一
新富町文化市場舊建築改造林友寒建築師操刀

市定古蹟「新富市場」於1935年落成,馬蹄形的建築本體,外牆有大量開窗,中間設有天井,成就了採光與通風的兩個衛生要件,為公有市場中表現1930年代新式衛生政策與現代建築式樣的僅存案例。

新富市場曾風光一時,到了1970年代末期各大新興市場的競爭,加上新型便利超市林立,傳統經營形態的新富市場隨之沒落,留在建築外圍的攤商只有29攤。但因其具有濃厚的歷史價值和建築特色,政府希望活化基地再利用。

第一個80年,新富市場台北留下了時代變遷的見證。

下一個80年,她以身傳達的價值將會是什嗎?

都市果核計畫活化新富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市場主管機關台北市市場處2013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後,2014年公開招標,由忠泰建設得標取得九年經營權,並委託旗下非營利組織「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此活化計畫,成為繼「城中藝術街區」(2010-2012)、「中山創意基地」(2012-2014)後,都市果核計畫的第三站,引進設計師與青年創作者,活化當地產業。

都市果核計畫
都市果核計畫

2017年新富町文化市場全新開放,設置了餐桌學堂、巷仔內教室、展演空間、市場史脈絡常設展、創意協作空間、進駐辦公室、複合式餐飲空間等,引進都市、建築、藝術、設計、文化等多元創新能量,轉換為具有公共意涵的文化場域。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現代主義與裝置藝術風格的本館建築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現代主義與裝置藝術風格的本館建築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挑高的本館室內空間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挑高的本館室內空間
中央自然採光的天井設計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中央自然採光的天井設計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原市場管理員辦公室與宿舍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市場管理員辦公室宿舍

新富町文化市場三大經營定位

將原本的市場買賣、社交與生活的場域意義,重新以「飲食教育」、「文化推廣」與「區域再生」為核心議題定位。延續場所精神,新富市場的基本經營思維可歸納為三大方向:

1 將市場建築轉換為飲食教育的場所

2 使古蹟作為本地社會議題討論的基地

3 讓場館成為連結當地與外部社群的溝通平台

新富町文化市場餐飲空間

明日咖啡 MOT CAFÉ

新富町文化市場餐飲空間:明日咖啡 MOT CAFÉ
新富町文化市場餐飲空間:明日咖啡 MOT CAFÉ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餐飲空間:明日咖啡 MOT CAFÉ
新富町文化市場餐飲空間:明日咖啡 MOT CAFÉ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明日咖啡新富店位於市場北側弧形空間內,是由林友寒建築師與清水建築工坊共同詮釋的古蹟新造,更在餐點上融入當地特色文化。

一扇寒暄的老搖窗、一道好客的火燒牆,還有老師傅細細編織的蒸籠燈,照亮每位到訪的客人,沏一壺青草人情為茶,端一道在地文化上桌,老地方的新生,在明日咖啡緩緩述說。

合興八十八亭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原有的木結構宿舍成為了合興八十八亭的店舖,售賣傳承了七十年的傳統糕點。在「八十八亭」小憩,喝杯茶品個公尺點心後繼續走,腳不累心暖了,便也愉快順心了。

新富町文化市場活動空間

市場提供多元的空間類型,具體而微的空間特性,讓各式參與者能更近距離的互動;保留建物原始特質的室外空間,以最直接的方式,與老市場互動相佐。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半樓仔(50平方公尺)

適合靜態策展或講座、工作坊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巷仔內教室(40平方公尺)

適合策展或課程、講座、研討會、工作坊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餐桌學堂(25平方公尺)

適合課程、烹煮交流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天井(34平方公尺)

適合小型市集、表演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廣場(182平方公尺)

適合表演、市集、戶外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辦公空間

新富町文化市場設置了「共同工作室」與「小間工作室」等兩種進駐空間,提供短期、長期等不同進駐方式,期待對傳統市場、對老城艋舺有研究興趣、甚至有在地耕耘熱情的個人或團隊加入,不限專業、歡迎跨界,在新富町文化市場一起生活、也一起創造。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課程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藉由傳統市場這個大智庫,期待作為共享知識的平台,採取主題性、系列性的學程編排,一起學習分享,重溫舊市。

四大課程

|良食學|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良食學帶大家在菜市場討教求知,重新解析好食物與好生活的關係。

|手路學|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手路學著眼於尋常生活裡的專家,邀請他們傳遞技術也分享故事。

|風土學|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風土學以地方脈絡為根本,透過研究萬華本地的各方議題。

|城市學|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城市學從都市學、建築學的角度出發,細細梳理各地方的過往今來,探查區域再生的可能性。

「小小市場人培力計畫」

對於菜市場乃至於地方社區的未來,不只是大人們的治理方針可以決定,下一個小小世代也能有自主的參與。

「小小市場人培力計畫」是新富町文化市場長期駐地的一個重要計畫,以階段性的課程、工作坊、營隊等規劃,希望能陪伴市場裡外的孩子,透過長時間的參與、交流、探索等各種方式,與他們一起重新思考傳統市場的定義,探找菜市場及地方共生的重要價值。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展演活動」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講座|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引入年輕創意活水 創造創意再生經濟

歷經滄桑的新富市場,以新舊並存方式呈現全新的空間體驗,吸引對當地文化具有創新熱情的年輕人士進駐。同時採取展覽、工作坊、座談等系列活動,邀請更多人重返新富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林友寒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從新富町文化市場我們可以借鑑到未來老市場再生的三種模式:

1、凸顯社區公共服務、活化文化資產,並轉換為飲食教育場所;

2、建立一個地域公共論述平台,逐步形成在地認同;

3、引入年輕創意活水,創造創意經濟。

其中,在創意經濟部分,新富市場塑造老城新秀聚落,翻轉地區產業印象,成立城市創作實驗室,成為人才孵育基地。並且開設複合咖啡廳,營造市場攤架氛圍,打造美食散步地圖新據點,推出老茶桌新茗品,讓外界體驗老台北新人情。

市場不再只賣菜時,提供了社區居民更多想像空間,但唯有吸引年輕人進駐,才是重生的關鍵。尋找老市場文化,注入新文青活力,打造成舒適的共同空間,讓老市場重新展現生機。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