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故宮南院的解套之道

0
827
渲染圖,故宮南院 Nation Palace Museum/Antoine Predock
渲染圖,故宮南院 Nation Palace Museum/Antoine Predock

作者:漢寶德(建築師,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故宮博物館嘉義太保設置分院,自始即受到各界之質疑。設置的目標為展示亞洲文物,博物館界人士感知其窒礙之處。可是政府高層堅持進行,大家只好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觀望計畫發展的情形。這類大規模的文化建設在決策上,總是受到政治力量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可是有建設總是好的,如能順利完成,在中南部多一座大型博物館,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可是計畫的進行似乎不太順利。據報導,地方上炒地皮已經如火如荼,而目前案子暫時停頓,而且還有官司要打。

照說建一座博物館不是甚麼難事,我國已有多次成功、順利興建大型博物館的經驗。故宮人才濟濟,建一個分館應該費不了多大力氣,可是政府把這件事想得太難了,標標都找外國人做。舉例來說,評估故宮南院的計畫,國人應該很輕而易舉,卻一定要找美國的一個洛德公司去規畫;而對館藏評估的結果,不是國人早就知道的嗎?好像不花些冤枉錢就是不放心。何況美國人對台灣人民的需求,與地方的人情世故一無所知,怎麼去評估或規畫一個大型博物館的興建計畫?

崇洋之風正是問題之所在。選擇建築師以國際競圖的方式未嘗不可,可是找一群外國建築師來評圖,卻大有問題。外國人為我們設計已經有點隔靴搔癢,外國佬來評圖怎可能選出合乎我們國情與實際需求的方案?

外國評審有兩類,一類是國際主義者,他們以國際流行的美感標準來判斷,不顧地方的實情。若干年前,我參加台中市政府新廈國際比圖之評審會,在歐洲建築評審的堅持下,選出一個玻璃盒子,所謂「極簡」作品,害得台中市政府無法採用。另一類是鄉土主義者,他們會偏愛並不熟悉的當地建築。中正紀念堂就是外國評審的選擇。這兩類,過猶不及,實在都不是適當的選擇。

由外國人選出一個國際化的故宮南院方案,顯示我們本身毫無自信心。選出之後,故宮如果以業主的身份,多加溝通,未嘗不可以依我方的需要修正。可是他們太客氣了,不敢改外國人的圖樣。反而又花錢請了一個澳洲的顧問公司,替他們做業主,管理這個計畫。這真是非常錯誤的決定。試想外國公司也許是工程管理的專業,但是,他們能懂得我們的需要嗎?所以故宮的意見完全無法進到建築師的耳朵。外國公司做事一板一眼,實際上成為溝通的障礙。他們成為外國建築師的保護傘。

不但如此,他們又按照早期不成熟的構想,委由國外景觀設計師規劃了亞洲植物園。他們認真的進行規劃,只是缺少了適當的溝通,故宮幾乎成為俎上肉了,只能看著規劃成果苦笑。他們太信賴外國人了。故宮有甚麼條件,甚麼理由去經營一個植物園?

這時候,所幸顧問公司的合約出了問題,使故宮新上任的林院長重新思考計畫的進行方式。我相信只要故宮找回主導權,做一個有主見的業主,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只是回頭看看這幾年,已經浪費不少時間與金錢了。

解套之道就是信任台灣的建築師。我們已經不是落後國家,建築界有不少能幹的專業者,如果故宮可以與顧問公司解約,找一家本地的公司,問題可以解決大半。故宮可以透過本地的公司指揮外國建築師。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是為外國建築師找一家能幹的當地建築師合作,幫他們處理業主關係與營建法規等問題,應該就可以順利的建起館來。老實說,我看到報導,說要先整地,就很耽心又要浪費錢了。那有建築沒有完案就先整地的道理?挖了水池,建築的位置還能移動嗎?

要解套不是要搶著動工,是要趕快改變工作方法,組成易於溝通,有能力執行的工作團隊。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