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的迎賓門戶
坐落於新莊泰山區塭仔圳重劃區,夾在繁忙的快速道路與正在建設的工地之間,璞園建築的築。滿滿「積木之森」不僅僅是一座接待中心,它更是一片綠洲。這裡,純潔的白與生機勃勃的粉綠色彼此交織,構築出一個遠離塵囂的安靜角落。透過其獨特的斜面屋頂設計,不僅兼具廣告牆面的功能,讓經過的行人與車輛能一眼望見,同時也營造出一個歲月靜好的氛圍。此外,這種設計巧妙地結合了功能與美學,讓兩者在這座建築中得到了完美的平衡。
新莊泰山區塭仔圳重劃區,一直以來都是台灣工業發展的重要區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城市面貌逐漸老化,急需新的活力與轉型。「積木之森」接待中心除了作為建設公司的接待空間,更為這片舊工業區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預告著都市更新與轉型的無限可能性。

開放空間與綠帶保留
「積木之森」位於一個開放空間稀缺的街區,它巧妙地利用了自身的寬敞特點,保留了約10公尺寬的綠帶,為111公尺長的建築量體提供了一道生機勃勃的綠色屏障。基座處設計了一個中庭,並設置了親子遊樂區,通過大面積的落地窗,使得老城區的居民在此行經時,可以輕易地瞥見內部的活動。這種設計不喧嘩,卻自然而然地吸引了附近居民的目光,同時也溫馨地傳達了家的形象。
台灣的城市規劃中,綠化與開放空間的保留一直是重要的考量之一。在璞園建築與術刻建築師事務所的合作下,「積木之森」接待中心傳遞了此一理念,為居民留設一道接觸自然的窗口,也為城市景觀增添了一抹亮色。
將自然氛圍引入室內的創新設計
在當今建築設計中,如何將自然元素融入室內空間,成為重要課題。積木之森跟隨此一趨勢的追隨,展示了如何以創意與技術,將自然美學與現代建築結合,從森林形象啟發而來的「積木之森」,展現了溫馨與童趣兼備的建築個性,從外部延伸到內部。踏入內部,可以看見設計師將森林樹木的概念轉化為雨傘狀的拱形結構,並以不同的方向與天花板相連接,創造了多角度觀賞的趣味。這種設計引入了自然的氛圍,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另一方面,曲線牆面上的燈條與柔和的窗簾輕輕地分隔了接待台,通過這些柔性隔斷,既保持了隱私和分隔功能,也讓空氣與光線在建築內自然流動。
森林概念在建築空間呈現
積木之森的設計靈感貫穿整個建築,特別是二樓的交談空間。從森林在不同高度有不同景致的概念出發,設計師創造了深入的上層凹槽和大型側窗,讓二樓的人們仰望天空,仿佛在地面上看樹木間的空隙,同時轉頭便可見到高架道路上的車流,通過不同的視角,重新理解這個聚落。
運作/流動/互動:積木之森的多功能設計
積木之森的設計不僅限於其外觀的獨特性,內部的VIP包廂以及連接戶外中庭的落地窗和門,也是其設計的一部分。當人們坐在包廂內,可以感受到戶外的綠意,直接推門步入中庭,彷彿在自家的中庭放鬆和烤肉一樣溫馨舒適。積木之森以開放與互動的設計理念,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既能享受私密時光又能與外界自然環境互動的空間,充分傳達了當代建築設計的創新思維。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積木之森
作品位置:台灣新北市新莊泰山區塭仔圳重劃區
作品類型:接待中心、臨時建築
業主:璞園建築
建築師:術刻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團隊:方薇、邵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