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綠意中的現代主義別墅:勒·柯布西耶為印度紡織業鉅子打造的薩拉巴伊別墅

0
277

印度紡織業重鎮 誕生現代主義經典之作

薩拉巴伊別墅(Villa Sarabhai),佇立於印度西北部的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 India),這座城市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府,同時也是印度紡織業的中心。艾哈邁達巴德氣候炎熱,夏季高溫難耐,且每年都會受到季風的侵襲,帶來豐沛的雨量。在這樣獨特的氣候條件下,孕育出獨特的建築風格。薩拉巴伊家族,印度知名的紡織業家族,其事業版圖在艾哈邁達巴德蓬勃發展,家族成員曼諾拉瑪·薩拉巴伊女士(Manorama Sarabhai),一位年輕的寡婦,同時也是家族的繼承人,她渴望擁有一座融合西方現代主義風格的住宅,作為她與兩個兒子生活的家園。

薩拉巴伊別墅位於印度西北部的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 India),這座城市以高溫和季風為特徵。艾哈邁達巴德不僅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府,也是印度紡織業的中心,薩拉巴伊家族的紡織業生意在這裡興旺發達
薩拉巴伊別墅位於印度西北部的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 India),這座城市以高溫和季風為特徵。艾哈邁達巴德不僅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府,也是印度紡織業的中心,薩拉巴伊家族的紡織業生意在這裡興旺發達

西方現代主義與東方傳統的交會

1951 年 11 月,曼諾拉瑪·薩拉巴伊女士委託當時享譽國際的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設計這座別墅。她對住宅的要求十分明確:住宅必須滿足她與兩個兒子共同生活的需求,同時也要兼顧空間使用的靈活性。此外,由於薩拉巴伊家族信奉耆那教,注重傳統與自然,因此住宅還必須符合他們對通風良好、與戶外花園相互連結的生活型態。

隱於綠意中的私人天堂 巧思設計增添生活樂趣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耶在設計薩拉巴伊別墅時,精心挑選了一個通風良好的位置,並巧妙地利用周圍的樹木,將別墅隱藏於一片綠意之中,確保住戶的隱私。別墅的內部空間規劃也別具巧思,主要分為三個區域:薩拉巴伊夫人的私人住所、孩子們的活動空間,以及僕人的服務區域。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們的活動空間樓上,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耶還設計了一個連接游泳池的混凝土造溜滑梯,為孩子們增添了生活樂趣。

別墅於1951年11月由曼諾拉瑪·薩拉巴伊(Manorama Sarabhai)委託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建造,她是薩拉巴伊家族的年輕寡婦和繼承人,想要一座西方現代主義風格的房子:一方面讓她與她的兩個兒子生活在一起
別墅於1951年11月由曼諾拉瑪·薩拉巴伊(Manorama Sarabhai)委託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建造,她是薩拉巴伊家族的年輕寡婦和繼承人,想要一座西方現代主義風格的房子:一方面讓她與她的兩個兒子生活在一起©Cemal Emden
游泳池 ©Manuel Bougot
游泳池 ©Manuel Bougot

加泰隆尼亞拱頂下的綠意天堂:調節微氣候的建築巧思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在薩拉巴伊別墅的設計中,再次運用了他在加烏爾別墅中使用的加泰隆尼亞拱頂結構。這些拱頂由未經修飾的混凝土和磚牆構成,形成了一個覆蓋著綠色植被的屋頂花園。拱頂的設計不僅為建築增添了一抹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它在面向花園的兩側創造出陰涼的休憩區域,為住戶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而支撐拱頂的牆壁上,則開鑿了大小不一的窗戶和開口,這些開口打破了空間的界限,使室內外的景色相互交融,創造出流動的空間感。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手繪概念圖 ©FLC / ADAGP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手繪概念圖 ©FLC / ADAGP
薩拉巴伊別墅立面 ©Cemal Emden
薩拉巴伊別墅立面 ©Cemal Emden

傳統智慧與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打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

為了區隔不同的功能區域,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耶巧妙地借鑒了印度傳統建築中的庭院設計,利用小庭院將私人空間與接待空間分隔開來。這些小庭院不僅可以作為空間的過渡,還可以促進空氣流通,為室內帶來自然的通風和採光。此外,別墅還安裝了木製百葉窗,以及厚重的木門,以便在炎熱的天氣裡將花園一側的房間關閉,阻擋陽光的直射。而在建築立面上,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耶更設置了混凝土遮陽板,進一步提升了建築的防曬性能,使住戶在享受自然光線的同時,也能免受烈日曝曬之苦。

拉上木百葉後的立面
拉上木百葉後的立面
庭院 ©Cemal Emden
庭院 ©Cemal Emden

家庭空間的色彩系統(紅、藍、黃、灰)通過裸露或粉刷的原始混凝土外牆的簡樸來平衡。黑色的馬德拉斯石材地板根據模度的尺寸進行佈局。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稱之為「最佳鋪設」(optimal paving)。[1]

透過木門看向室內 攝影:二川幸夫
透過木門看向室內 攝影:二川幸夫
廊道 ©Manuel Bougot
廊道 ©Manuel Bougot
廚房 ©Manuel Bougot
廚房 ©Manuel Bougot
室內的樓梯 攝影:二川幸夫
室內的樓梯 攝影:二川幸夫

探索建築的性別:剛硬與柔美的對話

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建築實驗,不僅止於薩拉巴伊別墅。他更早期的作品,肖特漢別墅,便已展開對於建築形式與空間的探索,特別是針對「多米諾系統」和「雪鐵漢住宅(Maison Citrohan)」兩種不同類型的住宅進行比較研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耶將雪鐵漢住宅的後代形容為「男性」建築,它們如同堅毅的男子,以方正的輪廓和堅硬的線條,矗立於環境之中,展現出一種強烈的對抗性。而莫諾爾住宅(Maison Monol)則被賦予了「女性」的特質,它們以低矮的拱形空間,輕柔地融入周圍的環境,宛如溫柔的女子,與自然和諧共處。

薩拉巴伊別墅屬於後者。它由一系列平行的拱形開間構成,以朝向微風並對其進行捕捉。屋頂則是一個密集的草坪花園,帶有汩汩地流著水的水槽。支撐著粗混凝土梁和拱的柱子由磚砌成。別墅內部空間很低,但通風性能良好,邊緣處的柱子在混凝土頂蓋下形成了遮陽的涼廊。

薩拉巴伊別墅基地位於沙依巴格長滿綠色植物的隱居處,是薩拉巴伊部落的一處飛地。建築在一片綠海中幾乎消失不見。院子裡非常顯眼的是一個滑梯,它從屋頂通往水池,但這也同樣起到了區分母親和長子住區的作用。

薩拉巴伊別墅 ©Cemal Emden
薩拉巴伊別墅 ©Cemal Emden

該建築的客戶,也就是曼諾拉瑪·薩拉巴伊,當時才剛剛寡居。她希望有一個安靜的住所可以讓她和兩個兒子居住。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在這樣一個輕描淡寫的建築中抓住了正確思想,即儘可能地不去幹擾基地上生長得極佳的植物。也許從對自然的考慮中,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流露出一些耆那教的觀點。低矮的頂棚和半張半閉的視線賦予了該住宅一種花園宮殿的氣息,它帶有高貴的比例卻用著謙卑的材料,似乎是想在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中獲得一種理想的簡單生活。

別墅入口 ©FLC / ADAGP / Manuel Bougot

但這個特別的“原始棚屋”仍包含西方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即便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中也不會顯得不合適,其某些位置還裝有空調(這對20世紀50年代的印度來說是一種絕對的奢侈)。薩拉巴伊夫人屬於這種類型的印度客戶:這種客戶既會在庭院裡養雞養牛,同時又擁有最新式的克萊斯勒轎車。

別墅內的當代藝術畫作 ©Manuel Bougot
別墅內的當代藝術畫作 ©Manuel Bougot

別墅內的當代藝術畫作 攝影:二川幸夫

對薩拉巴伊住宅項目的書面表達幾乎和討論的一樣多。這座建築是根據薩拉巴伊夫人的精確需求塑造出來的。建築中有給她住的兩層套間,給她一個兒子住的單層套間,以及給傭人作宿舍用的附屬區。吉拉(Gira)及高塔姆(Gautam)分別是薩拉巴伊的嫂子和姐夫,他們都在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交流中給予其不少幫助,甚至還拜訪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本人及其在歐洲的一些作品。吉拉研究過賴特,並知道在歐洲和美國發展的現狀;高塔姆後來則成為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國家設計學院的創辦背後的重要力量。他們都為多種危機纏身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清除了道路,並且都明白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西經手的設計中藝術史的重要作用。在艾哈邁達哈德,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經常和薩拉巴伊夫人待在一起。她是一位非常堅定的客戶:在設計後期,她經常諮詢現場建築師讓-路易斯·維瑞特,她還時常給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寫信,詢問細節中的模度尺寸,同時能巧妙地指出設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薩拉巴伊別墅基本主題元素的發展是在1951年末到1952年初:建築中一系列鏤空部分與當地的光、陰 影、空氣,以及熱帶植物等因素相互作用;低矮的拱形空間引導人們穿越場地,同時引入當季主導風。隔間相互平行且相互貫通,各個柱墩不均勻地佈置在地面上,使得內部空間能夠輕易地相互流通。薩拉巴伊別墅在設計過程中建立了一套系統,但同時又打破了這一系統,它將側向及斜向視角打開,同時定義了私屬區域。在第一個方案中,車庫位於滑梯後方,就好像一段酷熱駕駛後自然的目的地就是涼爽的游泳池,這個游泳池可以通過一個從屋頂上延伸下來的滑梯進入。最終這個車庫與傭人房及廚房體塊一起合併到入口庭院的一側。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通過這個小房子去探索保護性屋頂概念的新變體。涼台有很厚的土壤墊層,水槽穿布其中(這種隔熱方法比混凝土遮陽傘要成功許多)。有機形態的游泳池是最後一個動人之處。

種植草皮的綠屋頂 ©Arvind J. Talati 1958
種植草皮的綠屋頂 ©Arvind J. Talati 1958

最初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試圖展現室外的拱,並使用木質格柵或混凝土格柵來排除炫光,這是他在艾哈邁德巴德的老房子上所看到的做法。但是拱外露的想法最後被否定,因為這會使得房子看起來像是來自工廠的物件,而對於紗窗,因為蟲子可能會吃掉木頭,而且雨季時雨會穿入格柵內,因此也不可行。所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想出用方形混凝土罩子來給室內營造一種被保護的感覺;並在內部躍升的拱和外部橫樑式的支柱和板材組成的結構之間,引入一種豐富的形式對比。然而方形的混凝土罩子卻給予了建築以一種私人、甚至神秘的特質。建築中被遮蓋的走廊與遠處的海灣融為一體,走廊上設定了木材和玻璃製成的轉門,打開時能夠使自然空氣在室內自由流動;關閉時能夠保證部分房間的人工製冷。另外,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在建築中設計了類似於拉圖雷特修道院中的通風槽口,並在口部設定了防蟲網。為使用者提供一座能夠抵抗包括酷熱、沙塵暴,以及熱帶地區瓢潑大雨的庇護所是至關重要的。

方形混凝土遮罩的拱頂涼廊空間 攝影:二川幸夫
方形混凝土遮罩的拱頂涼廊空間 攝影:二川幸夫

人們很難從照片和圖紙中真正理解薩拉巴伊別墅的室內空間。低矮的拱形大廳通過室外廊道與自然環境融合: 很難界定建築在哪裡結束,室外環境從哪裡開始。其中一些磚柱進行了抹灰並塗上了綠色、黑色、黃色、 紅色或白色,通過抽象的平面之間的重疊、前進或後退,展現出一種精妙的秩序。屋面中的隱藏結構支撐減少了中心的結構支撐數量,進一步解放了室內空間。

別墅室內 ©Manuel Bougot
別墅室內 ©Manuel Bougot

由於建築中採用的元素的減少,節點和細部對於取得理想空間效果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建築結構融合了優雅與輕盈的觸感。柱子頂部支撐的混凝土梁略微退後,而磚拱從退入陰影處的不可見位置一躍而出。混凝土梁像是懸浮於空中,而拱形的結構形式在各個房間之間以一種緩慢的節奏移動。當大門關閉,人們能從嵌入在木板中的方形和矩形小窗看到熱帶植物和花朵等自然景觀。當大門敞開之時,住宅和花園合二為一。

二層陽台 ©Manuel Bougot
二層陽台 ©Manuel Bougot
打開木門 ©Manuel Bougot
打開木門 ©Manuel Bougot

建築所使用的材料廉價,尺度適中,但是這座為富人設計的住宅仍然帶有一種樸素、貴族式的意味。建築氛圍以寧靜為主導。幽暗的室內環境帶給眼睛以舒適的感受。當人們坐在低矮的靠墊上或是沙發床上時,這種室內環境所帶來的好處更為明顯。最後的成果是可觸、可感受的。地板由拋光的暗灰色柯塔石構成,表面留下了由模度所限制的白色接縫,以及大小不同的矩形。

夜晚時分,曲線的吊燈將光線投射到拱頂的底面。木頭和玻璃製成的滑門在由混凝土和暖紅色所構成的主要結構系統中增加了一種二級系統。門框頂部橫樑上部的可調節旋轉木板與拱頂的弧形形體契合。這些可移動、可調節角度的木板在建築中引入了一種人體觸摸的動作,形成了對穿過大廳的微風的多種不同方式的回應。古代的瓶罐、吉吉拉特式的家具,以及關於薩拉巴伊的現代繪畫作品,在這些流動的室內空間中與投射進來的光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建築隔絕了嚴酷的夏日氣候,但空氣仍然能夠流入進來;而雨季時候傾瀉下來的雨水通過水閘、水渠、簷溝及滑梯直接排入水池中。

薩拉巴伊別墅 ©Jens Frederiksen
薩拉巴伊別墅 ©Jens Frederiksen

薩拉巴伊別墅有很多個“近親”,並不僅僅是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更早期的莫諾爾住宅。要說它令人最先想到的,莫過於對地中海與北美民俗建築的那些轉化:羅克和羅伯住宅,1949年的富埃特住宅,以及1953年的加烏爾別墅。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在1935年的珀蒂特週末小住宅就已經探索了低矮的拱形空間上方覆蓋草皮屋頂的想法,而同一時期位於馬特斯的住宅則探索了將柱子和牆面轉化成陽台的建築語法。在薩拉巴伊別墅中,側面的柱子和遮陽板結合則創造了一種適應熱帶氣候的結構類型。

昌迪加爾和朗香教堂的蓄水池想法也在汨汩流水的水槽與滑梯上得到了重申,屋頂花園則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對自然力量——雨、植物和陽光,甚至月亮的頌揚中成為一個核心主題,因為他希望屋頂在夜晚的時候也可以使用。

透過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對另一件作品的描述,可以傳達出這座建築的精神,即1942年未建成的「北非舍爾沙勒附近位於一片農莊之內的居住區」,其中拱形空間、鬱鬱蔥蔥的圍牆花園、水槽和水池都交織到了一起: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已經發現如何用現代方式進行建造,並與鄉村、氣候及傳統相和諧。

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其他的印度建築一樣,薩拉巴伊住宅在印度傳統上也有自己的試金石和類似物。斜面窗洞及低矮遮蔽的空間同時顯示的精神,分別來自農民手中的鄉土資源,以及英國人建造的功利性的公共工程印度式平房(bungalow),與此同時粗磚和混凝土也呼應了它們在艾哈邁達巴紡織工廠裡的相似用途。從內部的遮陽空間看向外面的水和植物的宮殿願景,讓人想起德里和阿格拉紅堡裡的皇家公寓,同時內部的遮陽則喚起了聖地般超脫凡俗的氣氛。

儘管占星幾何已為「高級生活」提供了幽默的圖形,占星幾何變成了一幅描述高端生活的有趣的畫面,滑梯還是具有對簡塔曼塔(Jantar Mantar)天文台的方位三角的神秘象徵。這種建築裝置或許同樣受到了一個兒童故事的啟發:薩拉巴伊女士的兒子阿南德(Anand)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分享了他對於莫洛亞(Andre Maurois)小說《胖子國和瘦子國》(Fattypuffs and Thinifers)中描述的、一個巧妙的斜槽裝置的喜愛:一種能夠通過強迫人們直接起床洗澡的方式來叫醒人們起床的鬧鐘。

從屋頂看滑梯 ©Cemal Emden
從屋頂看滑梯 ©Cemal Emden

在建築師的許多晚期作品中,水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而在這座建築中,水和流動空間或是光線調節等想法同樣重要。在評論薩拉巴伊別墅融入花園背景的方式及鼓勵人們相互交流的方式上,印度建築師查爾斯·柯里亞曾經這樣評論道:“一個傑作——像一棵菩提樹、一個印度大家族、印度本身那樣的複雜、無固定形狀和開放。”

溜滑梯旁的小院子 ©Cemal Emden
溜滑梯旁的小院子 ©Cemal Emden

如果將薩拉巴伊住宅看成一個孤立而奢侈的設計案,就錯失了它太多的特點,還會誤解它的巨大影響力。對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而言,這個小住宅是一個“地方主義假設”,是一次對適用於現代印度普遍狀況的語言探索。它的元素將在昌迪加爾高等法院的拱頂、柱子、遮陽 裝置、水槽,以及平展遮陽傘中再次被發現;但它們也同樣出現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對最便宜住房的研究中:他的“印度語法”必須能夠同時滿足讓農民和法官都認為很有價值的能力。

儘管薩拉巴伊別墅十分隱蔽,但它還是在印度引發了廣泛影響。很多使用磚柱和混凝土梁的建築仿造之,這些大多是陳詞濫調,但也有精品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轉化。如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甘地紀念館(1960年),由柯里亞設計,他融合了薩拉巴伊住宅和路易斯·康的特倫頓猶太社區公共浴室;多西的桑珈事務所(1980年)展示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印度語法」即便在整整30年之後依然有豐富的轉化能力。在這個案例中,薩拉巴伊住宅中的草皮平台和遮陽拱頂常常在多西的解決方案中出現。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粗野的印度建築開啟了一套新的表達可能性,並試圖通過建立新舊之間的聯絡來處理後殖民身份的尷尬處境,同時又不回歸到懷舊的多愁善感之中。這次探究的關聯性在於它為光亮的陳詞濫調而又被貶低的國際式風格提供了一種替代性的選擇,在於它論證了一種在基本類型的層面上去閱讀傳統的方式。例如薩拉巴伊別墅,就使得將農民鄉土建築的持久智慧轉化為現代術語的一種新方式成為可能。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印度認知需要從廣闊的視野來看待,包括巴拉干對墨西哥古代遺蹟的抽象化再現,以及日本人試圖將現代技術與從傳統木建築中提取出來的經驗相融合。即便是現在,過去了半個世紀後,隱藏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的艾哈邁達巴德建築背後的思考過程的啟示仍待進一步發展。他“面向印度建築的真正啟示”,經常被用來回答一個始終與第三世界相關的問題:如何變得現代並回歸源頭;如何復興一個古老的休眠文明並同時參與到普世文明中。

建築圖

薩拉巴伊別墅平面圖
薩拉巴伊別墅平面圖
等角透視圖
等角透視圖
薩拉巴伊別墅剖面圖
薩拉巴伊別墅剖面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薩拉巴伊別墅 Villa Sarabhai
作品位置:艾哈邁達巴德,印度
作品類型:住宅、私人住宅
設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柯比意、柯布、Corbu)
竣工:1956年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