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文化的舟楫
由國際知名的 Zaha Hadid Architects (札哈·哈迪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的「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即將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此設計案的基地,坐落於歷史悠久的曹娥江畔,除了做為藝術及文化中心,也將成為紹興文化特區的發展基礎。
這座大型文化設施預計設置 1,400 個座位的大劇院、500 個座位的黑盒子多功能廳、2,900 平方公尺的藝術教育中心、3,000 平方公尺的會議中心、7,500 平方公尺的遺產博物館,以及 10,000 平方公尺的數位藝術館,其多元且大量的空間,可滿足各種表演、會議、展覽及教育的需求,也為當地民眾,提供一處豐富的文化場域。紹興市,古稱「會稽」、「山陰」,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更是中國歷史上多位文人雅士的故鄉,例如王羲之、陸游等等,可謂其來有自。
流動的建築語彙,宛如大型雕塑藝術
此設計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系列大型、波浪狀且傾斜的屋頂設計,設計團隊將這一片片的屋頂,詮釋為為硬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屋頂設計也與基地周邊的環境,以及建築物內部的空間配置,有著密切的關聯,採取流動的設計語彙,與基地周邊的自然景觀相互呼應,更讓這座文化藝術中心,宛如一座大型的雕塑藝術品,佇立於曹娥江畔。
而根據 ZHA 的說法,這些屋頂的設計,不僅試圖連結在地歷史及傳統文化,其幾何形狀,更是經過對於基地上每一季的所接收到日照強度及照射角度等物理環境及條件,進行研究後所決定的,可謂別具匠心。

青瓷的當代詮釋
「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的外牆設計,是設計團隊對於當代建築材料的精心研究與探索的成果,更是對於在地傳統工藝的致敬。設計團隊以現代的建築語彙,重新詮釋了約 1,200 年前,北宋時期於此區域生產的青瓷。那種溫潤如玉的青瓷色澤,轉化為外牆的主要色調,為這座現代建築,增添了一抹歷史的韻味。也讓這座文化藝術中心,與當地的歷史及文化,產生更為緊密的連結。
透過當代的建築技術,以及傳統的材料元素,創造出別具特色的文化地標,以呼應了近年來,國際間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以及尊重在地文化。
永續綠建築:遮陽、節能與太陽能的整合
此設計案,不單單在於建築形式上的創新,更在於其對於永續發展理念的實踐。ZHA 建築事務所的核心理念,便是將永續發展的概念,融入其每一項設計之中。巨大的波浪狀屋頂,除了創造出吸睛的建築語彙之外,更在屋簷周圍,形成了寬大的懸挑結構。
這些懸挑的屋簷,除了為戶外庭院,提供了遮陽的功能,降低戶外空間的溫度,更為面向戶外庭院的玻璃帷幕牆,提供了有效的遮陽,進而減少了室內的熱負荷,降低了空調的能源消耗。而屋頂的形式,也與日照的角度相呼應,屋頂的延伸,也為戶外空間,提供了遮陽及休憩的空間。而為了進一步降低能源的消耗,設計團隊更在屋頂整合了太陽能光電板,讓此文化藝術中心,可以自行產生可再生能源,降低對於都市供電的依賴。
室內與室外的延伸:模糊邊界的公共空間設計
ZHA 建築事務所擅長以流動的空間設計,創造出室內與室外空間的連續性。「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的室內空間,也延續了這樣的設計手法。設計團隊將建築物內部的中庭空間,與戶外的庭院空間,巧妙地連結在一起,創造出流暢且通透的空間體驗。這些戶外的空間,與周邊的景觀相互連接,並與城市緊密聯繫,為紹興市民及遊客,提供了一系列享受戶外環境的機會。而這些戶外的空間,更進一步地與周邊的自然公園及花園等綠地空間串聯,為此區域提供大量的休閒及遊憩空間。這樣的設計,也呼應了當代都市規劃的趨勢,那就是將綠地及公共空間,融入都市的結構之中,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連結傳統與未來的文化方舟
不單是滿足當下的需求,「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更著眼於未來的發展。以當代建築語彙,詮釋紹興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並為都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紹興市民,提供一處能夠欣賞國內外藝術展演的文化場域,更將成為紹興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