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矽谷是著名科技公司聚集地,許多公司總部都座落於此,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 California),由 BIG、Heatherwick 與Google設計及工程團隊合作設計的Google灣景園區正式啟用,這片全新園區可說是從零開始打造,園區使命是創建以人為中心的未來Google新辦公空間,同時也將為現今全球的建設及辦公空間設定全新的永續發展設計標準。
預計在2030年前達到基地無碳營運,為此,園區的綠建築設計採用目前北美範圍最廣的地熱樁系統,並達到了零水損耗及水資源正效益。此外,此一全新的園區還包含了約 68796 平方公尺的高價值自然區,其中涵蓋了潮濕草坪、林地及沼澤的多樣生態環境。
Google灣景園區由三棟建築組成,共佔地約 169968 平方公尺,並臨近 NASA 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該大型建築群包含了 80937 平方公尺的開放空間,可以靈活使用及作為協作辦公空間營運。

除了兩棟辦公大樓外,園區內還設有一個可容納 1000 人的活動中心,以及可供 240 位員工使用的短期居住單元。雖然園區由三棟單體建築組成,但是其上都覆有輕質雨棚架構,由此讓園區有著連貫、統一的形象。此外,每棟建築的幾何形體也讓各個空間可以有著充足的自然漫射光線和豐富的外部景觀。

Google新園區自設計之初就專注於3 個主要設計主旨:創新、自然、社區。
其室內空間需要富有靈活性和易用性,進而可以為員工構築協作和專注的空間。因此,建築師僅打造了兩層建築:二層主要為桌面辦公及團隊空間,一層則為聚集及配套設施空間。此外,二層空間的樓板定義了「鄰里」區域,每個團隊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各自分配空間。

一系列室內庭院穿插於寬敞的開放空間之中,將兩層樓聯繫在一起,由此構築了區域化、可識別的休憩聚集之地,並讓員工可以輕鬆地進入咖啡館、小廚房或會議室。此外,建築採取定義每一層空間的特性,在員工本身的物理活動與不同工作模式間的心理轉變切換之間建立了聯繫。
大跨度的簷篷則採用了「龍鱗」太陽能板覆層屋頂,並配備了共 50000 塊太陽能電池板,由此可產生近 7 兆瓦的能量。不透明的屋頂架構也提供了聲學控制,其上的開口則為內部工作空間提供了足量的日光,同時也避免產生過多的眩光干擾。此外,太陽能板屋頂的設備設計也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建築的熱增益。

全新的灣景園區設計是一個經歷了令人驚嘆的協作設計過程後的最終結果。我們與像Google這樣以數據為驅動的業主合作、共同構築了這個建築,因此其中每一個設計決策都來來自於硬資訊和經驗分析。這樣設計的最終成果則是這樣一個園區,其引人注目的太陽能龍鱗屋頂可以收集每一個與建築接觸的光子,位於地面的能量堆則將儲藏、提取地面的熱量與冷氣。自然美麗的植栽群由‘辛勤勞作’的根系花園構成,它們也不斷地幫助建築過濾、清潔水資源。總而言之,此一園區不論哪一角落、技術或材料、形態或機能都融為了一個嶄新、驚豔的混合體。——Bjarke Ingels,BIG 創辦人及創意總監
Google灣景園區將完全依靠電能運行,並擁有一個範圍極廣的地熱樁系統。據估計,該作品將減少近 50%的碳排放,以及 90%的冷卻用水使用。此外,建築還配有現場雨水及污水的收集、處理和再利用系統,並將恢復基地上的生物棲息地,繼而為防止海平面上升做出貢獻。Google灣景園區預計取得 LEED 第四版新建物與新增大範圍建案的白金認證,並成為獲得國際生活未來研究所(ILFI)生活建築挑戰(LBC)水花瓣認證的最大設施。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Google Bay View Campus
作品位置:100 Bay Vw Dr, Mountain View, CA 94043美國
建築設計:BIG-Bjarke Ingels Group, Heatherwick Studio
作品類型:辦公室、辦公空間、企業總部
開發集團:Sares Regis
執行建築師:Adamson
室內建築師:STUDIOS
活動顧問:Populous
結構工程師:Thornton Tomasetti
機械、管道和消防工程師:Integral Group
景觀設計師:Olin
聲學顧問和外牆工程師:ARUP
土木工程師:BKF
水務工程師:Sherwood
消防和生命安全:Holmes
岩土工程師:Kleinfelder
日光採光顧問:Loisos + Ubbelohde
照明顧問:FMS
通道和維護:C.S. Caulkins公司
電信系統:Teecom
總營造廠:Whiting-Turner
標識和路標設計:Applied Wayfinding
永續發展性和LEED顧問:A10
攝影師:Iwan B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