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乾淨電力的未來辦公室,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0
3338

美國加州矽谷是著名科技公司聚集地,許多公司總部都座落於此,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 California),由 BIG、Heatherwick 與Google設計及工程團隊合作設計的Google灣景園區正式啟用,這片全新園區可說是從零開始打造,園區使命是創建以人為中心的未來Google新辦公空間,同時也將為現今全球的建設及辦公空間設定全新的永續發展設計標準。

預計在2030年前達到基地無碳營運,為此,園區的綠建築設計採用目前北美範圍最廣的地熱樁系統,並達到了零水損耗及水資源正效益。此外,此一全新的園區還包含了約 68796 平方公尺的高價值自然區,其中涵蓋了潮濕草坪、林地及沼澤的多樣生態環境。

傘式屋頂設計不僅發揮遮蔽太陽、雨水作用,更可配合明顯挑高設計,大幅增加室內自然進光量,加上內部隔間採無頂設計,進而能降低內部開燈照明的需求,同時也能透過外部風流調節內部氣溫,進而減少空調使用比例,藉此大幅降低電力損耗。
傘式屋頂設計不僅發揮遮蔽太陽、雨水作用,更可配合明顯挑高設計,大幅增加室內自然進光量,加上內部隔間採無頂設計,進而能降低內部開燈照明的需求,同時也能透過外部風流調節內部氣溫,進而減少空調使用比例,藉此大幅降低電力損耗。
Google全新Bay View園區傘式屋頂設計不僅發揮遮蔽太陽、雨水作用,更可配合明顯挑高設計,大幅增加室內自然進光量,加上內部隔間採無頂設計,進而能降低內部開燈照明的需求,同時也能透過外部風流調節內部氣溫,進而減少空調使用比例,藉此大幅降低電力損耗。
Google全新Bay View園區傘式屋頂設計不僅發揮遮蔽太陽、雨水作用,更可配合明顯挑高設計,大幅增加室內自然進光量,加上內部隔間採無頂設計,進而能降低內部開燈照明的需求,同時也能透過外部風流調節內部氣溫,進而減少空調使用比例,藉此大幅降低電力損耗。

Google灣景園區由三棟建築組成,共佔地約 169968 平方公尺,並臨近 NASA 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該大型建築群包含了 80937 平方公尺的開放空間,可以靈活使用及作為協作辦公空間營運。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鳥瞰

除了兩棟辦公大樓外,園區內還設有一個可容納 1000 人的活動中心,以及可供 240 位員工使用的短期居住單元。雖然園區由三棟單體建築組成,但是其上都覆有輕質雨棚架構,由此讓園區有著連貫、統一的形象。此外,每棟建築的幾何形體也讓各個空間可以有著充足的自然漫射光線和豐富的外部景觀。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從 2013 年公布初步計畫到 2017 年動工,近十年後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成為 Google 總部的新成員,也是第一次 Google 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園區。設計與建築採用不同理念和方案,背後藏著許多資訊,Bay View  靠近舊金山灣並將植物與陽光等自然元素融入,是自然社區,為改善員工健康和環境,融入親生物設計,考慮綠色植物、自然採光每張桌子的戶外景觀等。
從 2013 年公布初步計畫到 2017 年動工,近十年後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成為 Google 總部的新成員,也是第一次 Google 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園區。設計與建築採用不同理念和方案,背後藏著許多資訊,Bay View 靠近舊金山灣並將植物與陽光等自然元素融入,是自然社區,為改善員工健康和環境,融入親生物設計,考慮綠色植物、自然採光每張桌子的戶外景觀等。

Google新園區自設計之初就專注於3 個主要設計主旨:創新、自然、社區。

其室內空間需要富有靈活性和易用性,進而可以為員工構築協作和專注的空間。因此,建築師僅打造了兩層建築:二層主要為桌面辦公及團隊空間,一層則為聚集及配套設施空間。此外,二層空間的樓板定義了「鄰里」區域,每個團隊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各自分配空間。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園區蓄水池不僅收集雨水再利用,還可提供自然恢復、海平面上升保護和天然濕地。雨水池沿線新柳樹林為野生動物提供棲地。靠近舊金山灣的 Bay View 有 17.3 英畝高價值自然區域,包括潮濕草地、林地和沼澤,希望重建原生景觀和恢復灣區濕地。這兩個項目設計都始於對 Google 強大力量的深入探討:員工。從此處開始的設計,優先考慮的自然是人們體驗而不是外部形式。
園區蓄水池不僅收集雨水再利用,還可提供自然恢復、海平面上升保護和天然濕地。雨水池沿線新柳樹林為野生動物提供棲地。靠近舊金山灣的 Bay View 有 17.3 英畝高價值自然區域,包括潮濕草地、林地和沼澤,希望重建原生景觀和恢復灣區濕地。這兩個項目設計都始於對 Google 強大力量的深入探討:員工。從此處開始的設計,優先考慮的自然是人們體驗而不是外部形式。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一系列室內庭院穿插於寬敞的開放空間之中,將兩層樓聯繫在一起,由此構築了區域化、可識別的休憩聚集之地,並讓員工可以輕鬆地進入咖啡館、小廚房或會議室。此外,建築採取定義每一層空間的特性,在員工本身的物理活動與不同工作模式間的心理轉變切換之間建立了聯繫。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窗會將直射光調到有自動窗簾的辦公桌上,窗簾可全天打開或關閉。園區植物更隨處可見,不同區域以庭院分隔,注重開放與自由的室內辦公區域也被植物「包圍」。通風系統也引入 100% 外部空氣,不僅自然氣息濃郁,「全電動」更是可持續園區。為七家咖啡館供餐的兩個廚房也是電氣設備而不是瓦斯,也是完全無碳咖啡館和廚房的範本。
窗會將直射光調到有自動窗簾的辦公桌上,窗簾可全天打開或關閉。園區植物更隨處可見,不同區域以庭院分隔,注重開放與自由的室內辦公區域也被植物「包圍」。通風系統也引入 100% 外部空氣,不僅自然氣息濃郁,「全電動」更是可持續園區。為七家咖啡館供餐的兩個廚房也是電氣設備而不是瓦斯,也是完全無碳咖啡館和廚房的範本。
總面積約 110 萬平方英尺(約 102,193 平方公尺)園區有兩座主要建築,與常見設計不同,建築頂部看起來如波浪起伏,是 Bay View 首創的「龍鱗太陽能皮膚」(dragonscale solar skin)。鱗片狀屋頂可收集太陽能,由 9 萬塊銀太陽能電池板組成,面板與亭狀屋頂線結合,能從多角度捕捉太陽能。啟動時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能產生約 7 兆瓦能量,滿足約 40% 能源需求。
總面積約 110 萬平方英尺(約 102,193 平方公尺)園區有兩座主要建築,與常見設計不同,建築頂部看起來如波浪起伏,是 Bay View 首創的「龍鱗太陽能皮膚」(dragonscale solar skin)。鱗片狀屋頂可收集太陽能,由 9 萬塊銀太陽能電池板組成,面板與亭狀屋頂線結合,能從多角度捕捉太陽能。啟動時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能產生約 7 兆瓦能量,滿足約 40% 能源需求。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大跨度的簷篷則採用了「龍鱗」太陽能板覆層屋頂,並配備了共 50000 塊太陽能電池板,由此可產生近 7 兆瓦的能量。不透明的屋頂架構也提供了聲學控制,其上的開口則為內部工作空間提供了足量的日光,同時也避免產生過多的眩光干擾。此外,太陽能板屋頂的設備設計也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建築的熱增益。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為了兌現 Google 到 2030 年每天使用無碳能源的承諾,設計時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Bay View「龍鱗太陽能」可最大限度發揮潛力,加上附近風電場,園區有 90% 時間使用無碳能源供電。除了完全 100% 電力驅動,Bay View 還擁有北美最大地熱樁系統,負責供暖和制冷。巨大地質交換場整合至結構系統,將冷卻用水減少 90%,相當於每年 500 萬加侖。
為了兌現 Google 到 2030 年每天使用無碳能源的承諾,設計時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Bay View「龍鱗太陽能」可最大限度發揮潛力,加上附近風電場,園區有 90% 時間使用無碳能源供電。除了完全 100% 電力驅動,Bay View 還擁有北美最大地熱樁系統,負責供暖和制冷。巨大地質交換場整合至結構系統,將冷卻用水減少 90%,相當於每年 500 萬加侖。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全新的灣景園區設計是一個經歷了令人驚嘆的協作設計過程後的最終結果。我們與像Google這樣以數據為驅動的業主合作、共同構築了這個建築,因此其中每一個設計決策都來來自於硬資訊和經驗分析。這樣設計的最終成果則是這樣一個園區,其引人注目的太陽能龍鱗屋頂可以收集每一個與建築接觸的光子,位於地面的能量堆則將儲藏、提取地面的熱量與冷氣。自然美麗的植栽群由‘辛勤勞作’的根系花園構成,它們也不斷地幫助建築過濾、清潔水資源。總而言之,此一園區不論哪一角落、技術或材料、形態或機能都融為了一個嶄新、驚豔的混合體。——Bjarke Ingels,BIG 創辦人及創意總監

Google灣景園區將完全依靠電能運行,並擁有一個範圍極廣的地熱樁系統。據估計,該作品將減少近 50%的碳排放,以及 90%的冷卻用水使用。此外,建築還配有現場雨水及污水的收集、處理和再利用系統,並將恢復基地上的生物棲息地,繼而為防止海平面上升做出貢獻。Google灣景園區預計取得 LEED 第四版新建物與新增大範圍建案的白金認證,並成為獲得國際生活未來研究所(ILFI)生活建築挑戰(LBC)水花瓣認證的最大設施。

谷歌灣景辦公園區Google Bay View campus /BIG + Heatherwick Studio

園區建築是世界最大追求 LEED-NC v4 白金的建築之一,也是追求國際生活未來研究所(ILFI)生活建築挑戰(LBC)花瓣認證的最大建築之一。更重要的,是身處「可持續」的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園區,與自然更接近的員工。
園區建築是世界最大追求 LEED-NC v4 白金的建築之一,也是追求國際生活未來研究所(ILFI)生活建築挑戰(LBC)花瓣認證的最大建築之一。更重要的,是身處「可持續」的 Bay View 和 Charleston East 園區,與自然更接近的員工。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Google Bay View Campus
作品位置:100 Bay Vw Dr, Mountain View, CA 94043美國
建築設計:BIG-Bjarke Ingels Group, Heatherwick Studio
作品類型:辦公室辦公空間企業總部
開發集團:Sares Regis
執行建築師:Adamson
室內建築師:STUDIOS
活動顧問:Populous
結構工程師:Thornton Tomasetti
機械、管道和消防工程師:Integral Group
景觀設計師:Olin
聲學顧問和外牆工程師:ARUP
土木工程師:BKF
水務工程師:Sherwood
消防和生命安全:Holmes
岩土工程師:Kleinfelder
日光採光顧問:Loisos + Ubbelohde
照明顧問:FMS
通道和維護:C.S. Caulkins公司
電信系統:Teecom
總營造廠:Whiting-Turner
標識和路標設計:Applied Wayfinding
永續發展性和LEED顧問:A10
攝影師:Iwan Baan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