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日本建築大師吉村順三的最小作品!辻林舞衣子保存修復箱根山莊,發動眾籌再造文化發信地

0
1090

建築大師的隱藏瑰寶:吉村順三的箱根山莊

日本建築大師吉村順三(Yoshimura Junzo),作品以融合日本傳統建築與現代主義風格而聞名,更被譽為是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大師之一。他曾師從於現代建築大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得意門生安東尼·雷蒙(Antonin Raymond),並參與了帝國飯店的建設。安東尼・雷蒙(Antonin Raymond)為捷克籍的建築師,他將現代主義建築引入日本,並於日本當地生根發展,對日本建築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安東尼・雷蒙(Antonin Raymond)更被譽為「日本現代建築之父」。

參與了帝國飯店案後,吉村順三更在美國日本,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而他所設計的「皇居新宮殿」、位於輕井澤的「輕井澤的別墅」,以及京都的「俵屋旅館」(Tawaraya Ryokan)等,皆是重要的代表作。而他與前川國男(Maekawa Kunio)及坂倉準三(Sakakura Junzo)共同設計的「國際文化會館」(International House of Japan),更呈獻出對現代建築的功力。然而,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有一座位於箱根(Hakone)仙石原(Sengokuhara)的小巧山莊,卻鮮為人知。

從屋脊分為兩部分的六疊間與板間。透過連續的窗戶可見庭院的樹木,彷彿漂浮在森林中。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從屋脊分為兩部分的六疊間與板間。透過連續的窗戶可見庭院的樹木,彷彿漂浮在森林中。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室內從中央被分為六疊間與板間各一半。休閒椅為劍持勇(Isamu Kenmochi)的設計,南東角則設有一座壁爐 Photo by Masanori Kaneshita
室內從中央被分為六疊間與板間各一半。休閒椅為劍持勇(Isamu Kenmochi)的設計,南東角則設有一座壁爐 Photo by Masanori Kaneshita

山莊的身世:簡約設計中的不凡巧思

這座山莊建於 1969 年,是吉村順三為親戚所設計的,也是他所有作品中,規模最小的建築設計。而當時的建造預算,僅僅只有 100 萬日圓,換算成今日的幣值,大約是 450 萬日圓。在如此有限的預算下,吉村順三(Yoshimura Junzo)展現出過人的設計功力,以及對於細節的堅持。

這座山莊的基地,位於一片綠意盎然的環境之中,周圍被茂密的樹林所環繞,基地呈現出狹長且向內傾斜的型態,被公寓大樓及墓地所環繞,有如一座位於谷底的基地。而這座木構的建築面積,僅僅只有 10 坪。從有限的預算及基地條件來看,其設計及施工的難度,可見一斑。而吉村順三也運用他的專業,將此基地的劣勢,轉化為此建築的優勢。

被櫻花和楓樹環繞的山莊。今年夏天,朽壞的陽台與屋頂已透過群眾募資得以復原。目前的外牆是後來更換的新建材,辻林表示:「我們希望能在明年的工程中將外牆恢復為最初的杉木板」。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被櫻花和楓樹環繞的山莊。今年夏天,朽壞的陽台與屋頂已透過群眾募資得以復原。目前的外牆是後來更換的新建材,辻林舞衣子表示:「我們希望能在明年的工程中將外牆恢復為最初的杉木板」。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危機與轉機:社群媒體時代的文化資產保存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山莊,也逐漸老舊,更面臨到被拆除的命運。所幸,在 2021 年 10 月,一位任職於東京都內組織設計事務所的女性建築師——辻林舞衣子(Tsujibayashi Maiko),因緣際會之下,得知了這座山莊的存在。

這座山莊建於1969年,位於綠意盎然的200坪土地上,建蔽率僅約5%。建築曾在約10年前舉辦過參觀會,但未成功出售,至今已超過20年無人居住。當辻林到訪時,入口樓梯因溫泉中的硫磺腐蝕而損壞,天花板漏水,陽台也即將倒塌。然而,由於建築採用高架結構,室內避免了濕氣的侵襲,壁爐與家具幾乎維持原狀。

辻林舞衣子在拜訪了輕井澤的吉村順三建築後,將其照片張貼於社群媒體上,進而透過滑雪友人,得知了這座即將被拆除的山莊。在得知此一消息後,辻林舞衣子隨即前往圖書館,查閱了吉村順三的作品集,並從中發現了這座山莊的相關資料。在與山莊的所有者聯繫後,她成功地說服他們,暫緩了與大型開發商的合約,並買下了這座山莊,讓其免於被拆除的命運。

高架結構的房屋外牆目前已用新型建材進行改修,但最初的設計是使用木板材覆蓋的
高架結構的房屋外牆目前已用新型建材進行改修,但最初的設計是使用木板材覆蓋的 Photo by Masanori Kaneshita

建築的細節:吉村順三的設計語彙與工匠技藝

儘管山莊的外觀,使用了在當時並非主流的建材,但其內部空間,卻無處不展現出吉村順三的設計精神。例如,吉村順三親自設計的暖爐,以及由板金工匠所打造的相關構件,皆展現了當時的工藝水準。

從西側玄關進入後,走廊右側是浴室,左側為作為臥室使用的三疊間。再往前是餐廳與六疊間,兩者以屋脊為界並被23公分的高度差區隔。室內擺放了劍持勇(Isamu Kenmochi)的休閒椅、水之江忠臣(Tadamichi Mizunoe)的桌子,以及山川讓(Yuzuru Yamakawa)的藤椅,藤椅配有訂製的紅色靠墊。房間東南角設有壁爐,保存狀態良好,反映了使用者的珍視態度。此外,設計圖等資料也被悉心保存,辻林正逐步研究這些資料並展開保存修復工作。

由吉村設計並由板金工完成的壁爐。透過研究相關資料發現,壁爐並未計入建築費用,而是吉村贈予委託人的禮物。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由吉村設計並由板金工完成的壁爐。透過研究相關資料發現,壁爐並未計入建築費用,而是吉村贈予委託人的禮物。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預算的限制與解決方案:簡潔卻不失精緻的構築

為了在有限的預算下,完成這座山莊的建造,吉村順三採用了許多經濟實惠的工法。例如,基礎採用了12根簡易樁,每根以紙筒灌注砂漿並插入一根鋼筋,樁高1.6公尺,這有效降低了基礎施工成本。在室內空間的裝修上,則大量使用了日本常見的三六板(約 91 公分 x 182 公分)的現成材料,並以羅旺木(Lauan)為主。

吉村順三更利用了施工剩餘的邊角料,設計出了一系列別具特色的燈具。這些設計上的巧思,不單單降低了整體工程的造價,更讓這座山莊,呈現出簡潔俐落的美感。而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出建築師的創意,以及其對於預算控制的精準掌握。而這座山莊的隔熱及通風效能,也相當優良。

修復與活化:眾志成城的文化資產保存行動

辻林舞衣子在買下這座山莊後,便積極地展開了保存及修復的工作。她除了自掏腰包外,更於 2024 年夏天,在網路上發起了群眾募資(クラウドファンディング,Crowdfunding)的活動,並成功地募集到約 300 萬日圓的資金,用於修復屋頂及陽台等嚴重損壞的部分,得到許多建築相關專業人士的協助之外,她還親力親為,例如,她親自為陽台的欄杆,以及室內重新鋪設的羅旺木(Lauan)板材,塗上了柿澀(柿渋,Kakishibu),以達到防腐的效果。

辻林舞衣子更進一步表示,希望未來的修復工作,可以吉村順三(Yoshimura Junzo)原有的設計圖,將這座山莊恢復至最原始的狀態。例如,他們將把原本非原始設計的外牆材料,更換為與原始設計相同的杉木板。此外,她也計畫將這座山莊,打造為一處可以提供住宿,以及進行藝術、建築等資訊交流的場所。

餐廳的椅子由山川讓(Yuzuru Yamakawa)為山川藤器(現為YMK長岡)設計,桌子則是天童木工製作,出自水之江忠臣之手。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餐廳的椅子由山川讓(Yuzuru Yamakawa)為山川藤器(現為YMK長岡)設計,桌子則是天童木工製作,出自水之江忠臣之手。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玄關進門左側的三疊間曾用作臥室。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玄關進門左側的三疊間曾用作臥室。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從個人到社會:建築師的社會責任與文化傳承

辻林舞衣子目前除了在東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並以吉村順三為研究對象之外,她也任職於一間大型的設計事務所,並參與了 2025 年大阪、關西世博會(Osaka-Kansai Expo)的展館設計。儘管工作及學業繁忙,她仍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投入這座山莊的保存及修復工作,並不定期地舉辦見學活動。

辻林舞衣子表示:「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即使是普通上班族,也能參與文化財的保存,並藉此思考建築的價值與意義。我計劃將這裡改造成可以住宿的場所,成為一個藝術與建築的交流平台,並作為文化發信地。」

以木構製成的廚房吊櫃,其切面使用木皮貼合,門扇與木紋相協調,展現出對細節的高度講究。Photos by Hirotaka Hashimoto
木構製成的廚房吊櫃,其切面使用木皮貼合,門扇與木紋相協調,展現出對細節的高度講究。Photos by Hirotaka Hashimoto

她希望這座山莊,未來能夠成為一個文化沙龍,讓更多人可以在此交流及學習。辻林舞衣子的行動,展現了新生代建築師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熱情,以及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而她的故事,也鼓舞了更多人,加入文化資產保存的行列。

她充滿力量的活動日常,隨時在IG上分享更新。2024年12月底起,第二輪群眾募資計劃即將展開。

餐廳與和室之間有23公分的高度差,設計上讓坐椅子的人與坐榻榻米的人視線平齊。藤椅是劍持勇(Isamu Kenmochi)為當時的山川藤器(現為YMK長岡)設計的作品。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餐廳與和室之間有23公分的高度差,設計上讓坐椅子的人與坐榻榻米的人視線平齊。藤椅是劍持勇(Isamu Kenmochi)為當時的山川藤器(現為YMK長岡)設計的作品。Photo by Hirotaka Hashimoto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