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的柳京飯店 (Ryugyong Hotel, 류경호텔) ,自 1987 年動工至今,仍未完工啟用,成為全球最高的閒置建築物,其命運多舛的興建歷程,更為這座金字塔造型的摩天大樓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從破土動工到停滯不前:社會經濟變遷下的時代縮影
1987 年,正值朝鮮半島冷戰對峙的緊張時期,朝鮮政府為了展現國力並爭取國際能見度,在首都平壤大興土木,其中最受矚目的建設項目便是柳京飯店。柳京飯店以平壤的古名「柳樹之都」命名,由朝鮮白頭山建築研究院 (Baekdu Mountain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設計,建築外觀呈金字塔形,樓高 330 公尺,共 105 層,設計規劃超過 3,000 間客房,並配置五間全景旋轉餐廳,若完工啟用,將成為當時全球矚目的頂級酒店之一。然而,這座被寄予厚望的摩天大樓,其建設進程並非一帆風順,反而成為朝鮮當代社會與經濟變遷的縮影。

資金短缺與蘇聯解體的影響
柳京飯店的建設,在 1990 年代初期遭遇了重大挫折。根據美國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的報導,當時朝鮮的主要經濟援助來源蘇聯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於 1991 年解體,直接衝擊了朝鮮的經濟發展。伴隨著國際局勢的劇烈變化,朝鮮政府的財政狀況日益窘迫,導致原本預計於 1989 年完工的柳京飯店,因資金短缺而被迫停工。這座未完工的建築,在往後的十多年間,缺乏窗戶、室內裝潢及設備,僅留下巨大的混凝土結構體,矗立在平壤的天際線,成為平壤市民及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英國廣播公司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曾指出,柳京飯店的停工,象徵著朝鮮在冷戰結束後,所面臨的經濟困境及發展挑戰。
建築材料與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的限制與挑戰
要建造如此高度的摩天大樓,一般會優先選擇使用鋼結構系統,以減輕建築物本身的重量,並增加結構的韌性。然而,由於當時朝鮮可能面臨的技術與材料限制,柳京飯店最終選擇使用鋼筋混凝土 (Reinforced Concrete) 作為主要的結構材料。鋼筋混凝土雖然成本較為低廉且容易取得,但其自重較大,不適合用於建造超高層建築。為了達到 330 公尺的設計高度,柳京飯店的建築師採用了金字塔型的設計,以巨大的底部承托向上逐層縮小的樓層,形成穩定的結構系統。
根據專研朝鮮建築的學者白珍 (Jin Baek) 教授在《建築評論》(Architectural Review) 期刊發表的文章指出,柳京飯店的建築外觀看似複雜,但其結構系統相對簡單,是由三棟以 75 度角匯聚於中央的大樓組成,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錐體。這種設計也呼應了蘇聯時期社會主義巨型建築的風格,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

政治宣傳的工具:地圖上的標示與郵票的發行
在柳京飯店工程尚未動工之前,朝鮮政府就已經將其納入國家宣傳的一部分。例如,朝鮮官方出版的地圖上,就已經標示了柳京飯店的位置,並且還發行了一套以飯店為主題的紀念郵票。這些舉措都顯示了朝鮮政府對於柳京飯店的高度重視,並將其視為國家形象的重要象徵。朝鮮政府原先預計柳京飯店將於 1989 年竣工,希望藉此展現國家的繁榮,以及在與美國陣營對抗中的優勢。
未竟的工程:冷戰結束與經濟困境的衝擊
然而,柳京飯店的建設進程並未如朝鮮政府預期的順利。1990 年代初期,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朝鮮失去了主要的經濟援助來源,導致其國內經濟陷入困境。資金短缺迫使柳京飯店的工程停擺,這座未完工的建築物,就此矗立在平壤的天際線,成為朝鮮經濟發展困境的象徵。

這座建築在1992年達到了計劃高度,本應在兩年後計劃開幕,卻在此一年按下了暫停鍵。
裸露的混凝土框架屹立了16年之久,多次重啟建設又無疾而終,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等到營業的那天。因此也被戲稱為是「末日酒店(Hotel of Doom)」。

造成柳京飯店從萬眾矚目的國家工程,淪為棄兒,正是廿世紀的冷戰競爭。
1980年代,朝鮮經濟開始停滯,而另一邊的韓國已經逐漸超越朝鮮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81年,首爾成功拿到申辦1988 年夏季奧運會的資格。1987年,韓國雙龍集團在新加坡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酒店——274公尺,103層的Stamford酒店。
當時的蘇聯與美國正處於軍備競圖的激烈角逐中,在冷戰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兩個陣營仍在積極爭奪全球威望和合法性。
朝鮮為了壓倒韓國的一系列政治成就,在1989年舉辦了世界青年和學生節(一種社會主義版本的奧運會)。領導人金日成策劃了許多凸顯國力的作品,以鞏固未來的旅遊經濟,其中最為重視即是柳京飯店。

為了建造全世界最高的大型酒店,政府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花費約佔全國2%的GDP。
朝鮮政府為這座建築構想的藍圖非常宏偉,首先在高度和量體上一定要具有俯瞰亞洲,甚至是超越世界的抱負,尤其要在高度上壓倒新加坡的Stamford酒店。
因此朝鮮把柳京飯店定為105層樓,330公尺高。因此,柳京飯店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酒店,此一壯舉直到2005年才被杜拜落成的333公尺高的玫瑰塔超越。
竣工後的柳京飯店將成為朝鮮的代表性建築,它與柳京山非常相似,如同紀念碑一般,承襲著社會主義的建築風格。
並且,在工程尚未開始之前,朝鮮領導人就已經將柳京飯店加入到了地圖上。同時還發行了一套飯店紀念章和郵票。工程預計在1989年竣工,承載著濃重政治寓意的柳京飯店的竣工,也代表著朝鮮走向繁榮,與美國陣營對抗中的絕對勝利。

多次重啟與完工的遙遙無期
儘管柳京飯店在 1992 年達到其計畫的建築高度,並原定於兩年後啟用,卻因前述的種種因素而停擺。其裸露的混凝土外牆,在平壤的城市天際線中,矗立了長達 16 年之久。期間,雖然曾有數次關於柳京飯店重新啟動建設的消息傳出,例如埃及的歐瑞斯電信集團 (Orascom Telecom Holding) 曾於 2008 年投入資金,進行外牆玻璃帷幕的安裝工程,但這些工程皆未能使柳京飯店真正完工並投入營運。
柳京飯店的未來展望:從短期、中期、長期發展趨勢進行解析
柳京飯店的未來發展,與朝鮮的政治經濟走向密切相關。短期而言,朝鮮政府仍將柳京飯店視為重要的國家門面,因此,在政治及外交場合,可以看見朝鮮政府試圖利用柳京飯店作為展示國家建設成果的工具,此現象可以從 2018 年平壤兩韓高峰會期間,柳京飯店外牆的 LED 燈光秀中得到驗證。
由於朝鮮目前仍受到聯合國的經濟制裁,加上內部經濟發展的限制,短期內要讓柳京飯店全面完工並投入營運,恐怕仍有相當大的難度。中期來看,朝鮮政府可能會嘗試吸引外資,以合資或其他合作方式,尋求柳京飯店的開發契機。然而,這將取決於朝鮮的政策開放程度,以及國際社會對其投資環境的信心。長期而言,柳京飯店的命運,將取決於朝鮮是否能成功推動經濟改革,並融入國際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