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勇(Isamu Noguchi,日語:イサム・ノグチ)出生於1904年的美國洛杉磯,他是設計師和雕塑家,建築師貝聿銘更是對他推崇備至,對今日的公共花園和景觀雕塑有很大的影響,野口勇擅於採用木頭、石頭、大理石、鋼鐵、竹子等各種材料,進行融合東西方文化傳統的雕塑、傢俱、庭園與景觀創作,一生中獲獎無數。
我認為兒童遊樂場是圖形和功能的入門讀物,它簡單、神秘、引人入勝,從而具有教育意義。——野口勇
野口勇(Isamu Noguchi)在美國實現的唯一一座兒童遊樂場「遊戲地景」(Playscapes),是一組五彩繽紛有著建築風格的柔性金屬和混凝土構件,坐落在亞特蘭大樹木繁茂的 Piedmont Park 的一片空地上。或許更重要的是,它表達了人們幾十年來的深思熟慮——什麼是讓孩子們活動、思考和探索自然世界的最佳方式。

1976年,該兒童遊樂場最初由亞特蘭大的高等藝術博物館和國家藝術基金會贊助,它承擔著將藝術帶到人們身邊及公共空間的義務,這也與我們今天創造和重塑城市的方式產生了共鳴。從包含兒童區的紐約高線公園,到市中心公園中無處不在的噴水池,我們都能在其中看到野口勇的思想——孩子玩遊戲不需要指導。
正如藝術評論家托馬斯 ‧ 赫斯(Thomas Hess)在談到野口勇一個沒有建成的作品時所寫的「這個兒童遊樂場成為了一個讓人進行無限探索的場所,而不是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比如在這裡盪鞦韆,在那裡攀爬之類的)。」

野口勇持續數十年,設計兒童遊樂場
1933年,野口勇設計了他的第一個兒童遊戲景觀——「遊戲山」(Play Mountain),這個一直未實現的設計包含了無數台階、一個彎曲的坡道、一個水池和一塊岩石,所有這些元素都在他未來50年的兒童遊樂場和庭院設計中重現。

1940年,他為位於夏威夷火奴魯魯的Ala Moana公園設計了一些遊樂設備的原型,這些原型看起來線條細緻但脆弱,如果要讓孩子們遊玩,可能不夠「強壯」,後來這個計畫未能繼續下去。

1941年,為了回應有人說他的鞦韆和蹺蹺板太危險的評論,野口勇嘗試改變策略,建了一個輪廓兒童遊樂場(Contoured Playground)模型,兒童遊樂場用土丘堆建,然後在上面挖溝,使其內部空洞化。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他反覆嘗試在紐約建造一個兒童遊樂場,第一個選址在聯合國大廈附近,但未能成功;隨後在他與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 Kahn)合作的1960-1966年間,他希望能在河濱公園(Riverside Park)的丘陵地帶建造兒童遊樂場。

野口勇博物館(Noguchi Museum)資深策展人達金 ‧ 哈特(Dakin Hart)表示:「野口勇每隔十年就會嘗試在紐約建一座兒童遊樂場。每一個案例的概念都比前一個更加複雜,也會得到更多公眾支持和私人支持。他會制定一套完整的計畫好讓自己有最好的時機,但每次都以被覆雜的政治局勢挫敗而告終。」
第一個完工的兒童遊樂場,Kodomo no Kuni 兒童之鄉
他第一個完工的兒童遊樂場是為了慶祝日本兒童節而建造的臨時兒童遊樂場「兒童之鄉」(Kodomo No Kuni),位於東京,建於1965年。
可玩耍的景觀成為兒童遊樂場標準配備
儘管他作為兒童遊樂場設計師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挫折,但野口勇的遊戲景觀的想法引起了共鳴。他將許多相同的空間主題和古老的景觀形式融入到大通曼哈頓和IBM等公司的花園,以及底特律的哈特廣場(Hart Plaza),為所有年齡層所設計的公園。
同時,來自紐約的兒童遊樂場設計先驅M.Paul Friedberg和Richard Dattner顯然受到了野口勇的造型和對沙子和水等可移動的自然元素的影響,他們在兒童遊樂場裡設計的山峰和噴泉出現在曼哈頓各處,發揮著讓孩子們在其中玩耍的作用。
到了今天,借用自然型態的空間造型及元素到處可見,像是圓形可愛的小山,或者孩子們爬行其中的隧道,戲水水池及玩沙池,或多或少都源自於野口勇結合玩耍與景觀的「PLAYSCAPES」。
亞特蘭大兒童遊樂場的成功
與他在紐約的經歷不同的是,野口勇在亞特蘭大獲得了委任,這一次委任中有明確的選址、充足的資金,並且人們也滿懷熱情。
1973年,亞特蘭大高等藝術博物館的志願者弗蘭基 ‧ 科克斯(Frankie Coxe)建議建造一個具有藝術品屬性的兒童遊樂場,館長古德蒙德 ‧ 維格特(Gudmund Vigtel)肯定了這個建議,並為這個兒童遊樂場附加了另一重意義——這是美術館送給亞特蘭大的紀念禮物。他們獲得了奧姆斯特德兄弟設計的皮德蒙特公園(Piedmont Park)的一塊場地,距離博物館不到一英里,並向國家公共場所藝術基金項目申請了資金。
野口勇一直是他們的首選。在1975年10月正式受僱之前,野口勇的話就曾在一大堆籌款信中被引用, 「我認為兒童遊樂場是圖形和功能的入門讀物,它簡單、神秘、引人入勝,從而具有教育意義。」受僱幾天後,這位雕塑家參觀了亞特蘭大的場地,同年12月,他為場地設計的遊戲地景也完成了。
這個兒童遊樂場佔地一英畝,是一個開放式的場地,四周環繞著樹木,其中包含他1940年設計的階梯鞦韆和蹺蹺板模型,旁邊是成堆的藍色和綠色的攀爬塊、一個低矮的圓形土墩,擁有三個滑道的一組滑梯,以及一座螺旋式的金屬滑梯塔。
這座金屬塔與野口勇過往的一些雕塑作品有共同之處,它們都運用了向上、向下和轉動的玩法概念。他的設計在藝術與遊戲、成人與兒童之間做了折衷處理。
早期「遊戲地景」舉辦了大量意味深長的藝術課程,比如高級美術館的藝術聯盟為高中生們組織以藝術為主題的夏令營,青年聯盟在場地的野餐區域進行資助一些攝影和手工課程。如今,這個地方被皮德蒙特公園管理協會所運營的一個夏令營所使用,附近還有一個週末農貿市場。
野口勇為皮德蒙特公園,Playscapes,1975-1976
Playscapes的復興之路
距首次亮相的20年後,人們正為為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做準備,Playscapes迎來了第一次整理維護,但這次整理維護只是進行了重新粉刷。
據亞特蘭大市公共藝術計畫負責人羅伯特 ‧ 威瑟斯彭(Robert Witherspoon)介紹,到2005年,溜滑梯組件被發現存在結構問題,並且鏽蝕嚴重,場地有一些塗鴉,周圍的社會環境也存在很多問題。滑梯塔樓被關閉,周圍被一道醜陋的鏈條圍欄鎖住,因為塔樓的隱蔽空間被用來進行毒品交易活動。
2008-2009年期間,亞特蘭大市花費了35萬美元將兒童遊樂場恢復到開放標準:將設備重新放回野口勇的佈局中,剝離油漆,修補被腐蝕的金屬,重新粉刷原來的顏色;在一些地方,他們改變了原來的設計以提高下降區及柵欄之間的安全性,並增加了一些倒弧角,在塔樓的頂部和底部增加了可鎖的門;並對其餘的設計元素進行保護,這樣就不必從根本上改變或破壞設計的完整性。

2014年,在赫爾曼 ‧ 米勒關懷會(Herman Miller Cares,由赫爾曼米勒的僱員領導的慈善基金會)提供的2.1萬美元資助下,整個兒童遊樂場得以再次粉刷,展館的一面牆也獲得修復。這讓場地看上去幾乎是全新,此外,公園管理部門還運來了三輛卡車的覆蓋物,在兒童遊樂場的設備下面鋪就了一個更柔軟的地面。
展望未來,多家城市機構聲明要跟上這個兒童遊樂場的維護腳步。理想情況下,Playscapes可以擁有自己的捐助款來維護自身的設備。「野口勇想創建一個將高雅藝術帶給每一個人的場所,這是一個創新之舉,不僅在公園被設計出來的1930年代是,在Playscapes落地的1976年也是如此。」威瑟斯彭這樣評價。
實際上,Playscapes仍然是創新的。人們對公園和兒童遊樂場的設計感、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興趣正在上升,正如野口勇不斷完善他的遊戲方式的那幾十年一樣。
野口勇有一個非常好的理念,那就是兒童遊樂場不應該被設計成廉價的新兵訓練營,滿是軍事演習一樣的設備……他認為孩子們應該在一個壯觀而複雜的場所中探索,並像人類第一次感受地球的壯美那樣去體驗環境。—— 野口勇博物館資深策展人 Darkin Hart
即使我們能在日本體驗全部野口勇兒童遊樂場的複雜性,重新修復亞特蘭大Playscapes也還是我們對未來的兒童遊樂場景進行更廣泛討論的一個開始。

野口勇設計的Play Mountain模型一直在位於長島的野口勇博物館展出,這件一直未能實現的作品在1988年1月等來了機會,此時的野口勇已經84歲,一位來自日本札幌的人來參觀野口勇博物館,並告訴野口勇他認為他可以讓這座兒童遊樂場建在札幌,也就是後來的Moerenuma公園。

札幌Moerenuma公園,是野口勇的遺作。佔地188.8萬平方公尺,歷時17年,耗資270億日元,終於在野口勇去世17年後才得以完成,並於2005年對外開放。
公園裡沒有五彩斑斕的塑膠遊具,取而代之的是遍佈各個角落的雕塑和自然景觀藝術,是野口勇兒童遊樂場設計的集大成者,也因此上文作者成為所說的「在日本體驗全部野口勇兒童遊樂場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