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電影概念,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0
1517

知名導演Wes Anderson受 Prada 基金會之邀,於 2015 年在以米蘭一個舊蒸餾酒廠房原址,親手打造 Bar Luce 光之酒吧,光之酒吧以新視覺概念作為鋪墊,融合新古典主義,還原了的米蘭最具代表性的咖啡館形象,也迅速地成為米蘭當地的新地標。

Wes Anderson 以義大利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的兩大導演作品為靈感: Miracolo a Milano, 1951, by 迪西嘉 Vittorio De Sica、Rocco e i suoi fratelli, 1960, by 維斯康提 Luchino Visconti,復刻了典型的米蘭式咖啡廳。
Wes Anderson 以義大利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的兩大導演作品為靈感: Miracolo a Milano, 1951, by 迪西嘉 Vittorio De Sica、Rocco e i suoi fratelli, 1960, by 維斯康提 Luchino Visconti,復刻了典型的米蘭式咖啡廳。
天花板和牆面的輸出壁紙,印有米蘭地標艾曼紐二世迴廊(the 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的玻璃圓拱和建築元素,酒吧內的空間如微型的長廊。
天花板和牆面的輸出壁紙,印有米蘭地標艾曼紐二世迴廊(the 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的玻璃圓拱和建築元素,酒吧內的空間如微型的長廊。

布達佩斯大飯店鬼才導演Wes Anderson魏思安德森懷舊色調重現

光之酒吧位於米蘭 Prada 基金會的東側入口,走入店內,環顧四周,點唱機、印著《海海人生》與《卡斯泰洛·卡瓦爾坎蒂》電影形象的童玩彈珠檯、時刻提醒著時光推移的復古時鐘、帶著俏皮字型的粉紅織料菜單、身著白襯衫與黑領結的侍者、色彩繽紛的糖果罐、整齊排放的空間陳列、如同從 Mendl’s 糕點店製作出來,嬌豔欲滴的甜食以及在不可或缺的各色義式冰淇淋。許多訪客慕名而來,欣賞著彷彿從電影場景跳出來的配色與擺設元素,甚至想像自己就是分鏡中的其中一個角色。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我使用了與拍攝電影完全相反的設計概念來打造這間酒吧,我想讓光之酒吧變成一個自己一週會想來待五天的場所。當我還很年輕時曾想成為一個建築師,這次的機會讓我兒時就不斷夢迴的夢想成真。」電影導演Wes Anderson如此表示。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Wes Anderson的設計概念,是將光之酒吧打造成一個人們可以在其中感受真實生活的聚合體空間,不管你是想在裡頭享用美食、品酒、與友人漫談、潛心閱讀、窩在安靜的一角沈浸在自我的思辨中,你都能在其中找到氛圍塑適的一隅。 ​

縱使Wes Anderson很想將它設計成電影的某個場景,但那種刻意搭建會將空間變得魔幻、不切實際,成為一個與現實生活抽離切割的異世界。

Wes Anderson的電影畫面總是給人一種奇異的療癒感,除了他廣為眾人所知的「置中強迫症」外,鮮明的用色和復古風格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讓觀眾不禁想置身電影場景之中。而他與Prada基金會在米蘭合作打造的光之酒吧實現了影迷們的夢想,讓人們能真的走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世界之中
Wes Anderson的電影畫面總是給人一種奇異的療癒感,除了他廣為眾人所知的「置中強迫症」外,鮮明的用色和復古風格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讓觀眾不禁想置身電影場景之中。而他與Prada基金會在米蘭合作打造的光之酒吧實現了影迷們的夢想,讓人們能真的走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世界之中

Wes Anderson不想將在酒吧裡活動的人們,像是在虛構的電影場景裡做戲的演員一般,好像他們就是來這裡的目的就是做一場演出,只是構圖中的某個元素。Wes Anderson想要人們在光之酒吧中,依舊是個在現實生活中過好小日子的自己,只是這裡提供了更多氛圍靈感與空間素材,使人們能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在這裡寫作人生劇本的其中一幕。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新古典主義建築圖樣壁紙,代入了米蘭濃厚的建築風格以及文化底蘊;仿造拱形玻璃屋頂的天花板造型,代表著米蘭最具標誌形象的「艾曼紐二世迴廊」(the 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不管是懷舊的青綠、粉紅配色、經典的富美加貼皮傢俱、帶有當代現代主義色彩的座椅、能巧妙融合空間色彩的光亮磨石子地板、比例搭配嚴謹的精緻木板牆,無論是在室內結構、​軟裝設計還是家飾挑選的部分,都精彩還原了義大利 1950 ~ 1960 年代的當代視覺風格。

Wes Anderson的電影從早期《都是愛情惹的禍》、《天才一族》、《海海人生》、《大吉嶺有限公司》、 《神奇的狐狸先生》 、到後來較為人知的《月升冒險王國》 以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我深深被他色彩繽紛的場景設計美學所吸引。加上民族風又經典流行的電影配樂,還有帶有想像力且刻畫長不大的任性成人角色劇本
Wes Anderson的電影從早期《都是愛情惹的禍》、《天才一族》、《海海人生》、《大吉嶺有限公司》、 《神奇的狐狸先生》 、到後來較為人知的《月升冒險王國》 以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我深深被他色彩繽紛的場景設計美學所吸引。加上民族風又經典流行的電影配樂,還有帶有想像力且刻畫長不大的任性成人角色劇本

那恰巧是一個古典工藝風格與工業設計風格交替融合的年代,各種造型混搭與用色大膽的設計師傢俱、家飾如雨後春筍般,百家爭鳴,如同一場設計界的文藝復興運動,「義大利線條」(Linea Italiana) 也正式成為擁有純正義式血統的視覺風格,其特色為:精緻典雅、線條直爽、外型出眾,也間接影響了後現代主義風格設計的崛起。

延續他電影中一貫的懷舊色調,Wes Anderson在舊蒸餾酒廠房中打造了60年代的義式酒吧。保留了原本建築物中的拱門,加上木質牆飾紋和壁畫壁紙、洗石子地板,主視覺運用了粉紅及青綠色調,還擺放了點唱機和從他電影角色衍生出的童玩彈珠台。友善的侍者們繫著黑領結著燙得筆直的全白襯衫制服,食器及食物一樣吸睛。櫥窗裡粉紅色的蛋糕綴著青綠色的Bar Luce字體、復古的金屬高腳杯裝載著鮮艷顏色的冰淇淋,坐在咖啡廳中想像是Wes Anderson電影中的角色
延續他電影中一貫的懷舊色調,Wes Anderson在舊蒸餾酒廠房中打造了60年代的義式酒吧。保留了原本建築物中的拱門,加上木質牆飾紋和壁畫壁紙、洗石子地板,主視覺運用了粉紅及青綠色調,還擺放了點唱機和從他電影角色衍生出的童玩彈珠台。友善的侍者們繫著黑領結著燙得筆直的全白襯衫制服,食器及食物一樣吸睛。櫥窗裡粉紅色的蛋糕綴著青綠色的Bar Luce字體、復古的金屬高腳杯裝載著鮮艷顏色的冰淇淋,坐在咖啡廳中想像是Wes Anderson電影中的角色

這樣的空間設計,正好呼應了Wes Anderson在 2013 年,由 Prada 贊助拍攝的短片《卡斯特羅·卡瓦爾坎蒂》(Castello Cavalcanti),電影的時空設定為 1955 年的一個義大利小鄉鎮,一位由魏斯御用演員 Jason Schwartzman 飾演的美國籍方程式賽車手,市街賽道的賽程中意外地在中央廣場將賽車撞毀後,展開了意外的尋根之旅。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該電影的美術設定成為光之酒吧大部分的設計元素,也呼應了電影裡的咖啡館裡,人人都是擁有獨立意志、性格的生命個體,看似與你萍水相逢的過客,也可能跟你有著千絲百縷的相同經歷甚至交錯關係。大家可以欣賞一下這個因為一個交通事故而在短短七分鐘找到歸屬的趣味小品。身為電影導演的魏斯,也免不了透過圖像元素,向在米蘭取景的兩部新現實主義電影致敬,分別是 Vittorio De Sica 的《 Miracle in Milan (1951,米蘭奇蹟) 》,以及 Luchino Visconti 的《 Rocco and His Brothers (1960,洛可兄弟) 》,對那個奇幻年代之下的米蘭形象,並想嘗試解讀用晦澀隱喻,描述當代義大利人所面對的社會議題,以及時代所造成的悲劇處境的人可以試著影片觀賞。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 Miracle in Milan 》By Vittorio De Sica,1951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 Rocco and His Brothers 》By Luchino Visconti,1961在這裡你不需要被任何人評價,享受吧,除了感受視覺的流變、文化底蘊以及享用甜品跟美酒外,在你想久待的角落,用自己的意念與價值觀來感受週遭的事物,不需要拐彎抹角的言語,不做修飾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無論你是一個天生條理狂,在其中有條不紊地安排計畫,並且用極端理性的思維逐條審視分析你週遭的環境;或是無藥可救的浪漫者,情緒隨著空間色彩與來來往往的人群而起伏,喋喋不休地與同伴不著邊際地訴說你的情感或是理想;抑或是慢條斯理的沈思者,目中無人的陷入自己的世界,漫不經心送入口中的美味糕點是你陷入冥想後,少數來自外界的刺激。在這裡,你不需要預設立場、不必在意你的穿著、不用成為適應空間的人,你只需要找到一個對自己而言最舒適的座位,然後以自己的節奏,思考、創作、享受。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米蘭光之酒吧 BAR LUCE/Wes Anderson

這就是Wes Anderson在這個空間中,想要傳達的反電影概念,他要你真切的感受現實的存在。在光之酒吧中,你不是任何劇本裡的人物,也不是其他人視角構圖中的一處風景,抽離這個充滿奇幻元素的空間,跳脫你所陷入的社會角色,你終究就是你自己。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