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街區的保護、復興及再創造,「穹頂下的村莊」MAD的珠海銀坑藝術中心競圖提案

0
1566

過去的30年,中國城市飛速發展,新城、新區、新建公共建築,都趨於同質化,一味追求大和新,空洞且缺乏人情味。近年,各地的老城和村莊被拆除蓋新又不免重蹈覆轍。城市更新工作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馬岩松帶領的MAD建築師事務所參與了珠海文化藝術中心的國際設計競圖,並提出提案「穹頂下的村莊」。

銀坑村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時期,是一座靠海自然形成的有幾百年歷史的老村落。2018年,珠海市政府開啟了銀坑村的拆遷工作,計劃在此打造市級文化藝術中心。

銀坑村原貌

原有的建築風格構成

村子中的大樹往往是最自然的公共空間

搭台唱戲,最簡陋的“露天劇場”也能吸引大量的村民觀看

MAD對當地進行了歷史調研和實地采風。競圖開始之際,整個村子已幾乎被拆掉。

在狹長的巷道裡,仍然可見廢墟中的點滴歷史痕跡,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門匾、家門口的盆栽,村子盡頭一棵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榕樹,樹下供奉著土地神…… 一切細部凝固了直至村子被拆的前一刻人們在這裡生活的印記,承載的濃厚情感和回憶可見一斑。

還有一些人家一直未搬走。一位老伯稱自己家族世代都生活在這裡,無論如何也不會離開。


村子中有棵500年的古榕樹
拆除中的村子


MAD在現場調查,圖為馬岩松

被拆後的村子

於是,MAD選擇採用保護和更新的手法對新的文化藝術中心進行設計,尊重村落的歷史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情感訴求。與其在廢墟上設計龐大嶄新的建築,不如貼合銀坑村原有的配置,謹慎調查,大膽想像,精準更新,復原幾百年來村民在這裡聚集的公共生活場景,並用巨大的穹頂“保護”起來。
MAD的設計贊美和放大了老村莊的社區性和日常生活,力求呈現的是隨著歷史發展天然形成的真實市民性和人文情懷,而非一味的展示城市經濟發展的所謂“肌肉”和“力量”。希望這樣的市民中心能真正以人為本,雖然形象上低矮,但精神上更加具有標誌性,時代性和前衛性。


模型照片

中國的城市更新,尤其是歷史街區,應該是保護、復興,再創造;而不是完全抹去重來。——馬岩松

MAD設想了一個浮空的穹頂,聚攏有堆疊感和小尺度的空間。文化藝術中心多種大量體復雜機能需求被重新梳理,貼合原先村落的街道、地形和配置進行配置,以分散的小尺度建築、街區式的形式重現。在現有保護性拆除的基礎上,營造社區感。



穹頂下是以人為尺度的街道和建築群,重現原村莊的紋理

大單體被拆成尺度親和的空間,層疊散落在村子原貌街區上

觀眾可以沿著銀坑村原先的路網街巷進入不同機能的區域,植入精心設計的景觀讓街道本身也有新的參觀體驗。整體規劃和設計也是新舊結合。村子原有的廣場、綠地、池塘,以及標志性的古榕樹都能得以保留,並且在樹下重新設計了戶外廣場,以呼應南粵地區一直以來對自然的敬仰。

500年歷史的古榕樹在提案中得以保留

街道,景觀,建築,穹頂構成文化中心設計的整體

與小尺度街道配置對應的是“漂浮”在空中的穹頂,它將整個文化中心聚合在一起,象徵著保護和新生。穹頂是對過去的封存,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想像,穹頂最高點45公尺,採用了主拱和索膜結構,以確保其穩定性。

穹頂由半透明的膜材料組成,彷彿一層薄霧般的穹頂漂浮於村落之上,與天色相融,虛實相間。


夜晚穹頂下的村莊

結構體系說明:屋蓋結構振型

結構體系說明:屋蓋結構振型

同時,穹頂也具有永續發展設計意圖,以及節能的機能。作品整體結合珠海當地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遵循“開源節流”的原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採用有效率的系統和設備的市政基礎設施的比例達到80%。

穹頂設計可遮擋強烈的日光和暴雨並保持通風


模型照片

建築與人的行為息息相關,並承載著情感和回憶。沒有了“人”,文化和文明的延續都無足談起。缺乏人情味和對歷史尊重,一味大拆大建並不是建築應該傳遞的文化價值。歷史中幾百年自然形成的真實痕跡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大廣場、大建築,沒有根源和靈魂。我們應該把目光的焦點放回到歷史和已有文化的延展,避免人為的“斷層”,讓人、自然以及歷史和未來並存於一個和諧的世界裡。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穹頂下的村莊:珠海文化藝術中心競圖提案

作品位置:中國珠海
業主:珠海市高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年份:2021
類型:公共建築規劃

總佔地面積:296,200平方公尺

總總樓地板面積:179,030平方公尺

主持合夥人:馬岩松、黨群、早野洋介

設計團隊:肖瑩、Dayie Wu、Punnin Sukkasem、羅曼、郭璇
甲級設計院: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