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的傳承:阿里山林業鐵路的故事
在日據時代,為了應對林場檜木的豐富資源,一條名為阿里山林業鐵路的鐵道線路應運而生。這條鐵路不僅是木材買賣的集散地,也為嘉義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特別是竹崎站,在通車初期,它和二萬平分別成為了登山路段的起點與終點站,這一特殊的設置需要協助機車調頭轉向,形成了獨特且具有地域特色的「三角線」。這樣的鐵路布局,不僅在當時起到了重要的交通功能,也成為了後人研究與回憶的重要歷史遺跡。
藝術融入建築:《共生》的創作背景
彭文苑與行一建築的團隊,將作品巧妙地設置在竹崎站這個鐵路交匯與分叉的重要動線節點上。這個三角形的基地,不僅是鐵道匯集與交換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承載著竹崎與林鐵的豐富歷史和光明的未來。在這個特殊的地點,竹構建築坐落於三角地內切圓的中心點上,它不僅是三向度鐵道軸線與圓型場域的交會處,更是朝向鐵橋軸線延伸的焦點。這座建築,通過其獨特的竹構設計,界定並延伸出一個充滿歷史與未來、現代與傳統、人與自然交匯的獨特空間。
自然與工業的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
在《共生》的設計中,彭文苑領導的行一建築團隊巧妙地將自然界中竹林的飄逸線條與工業鐵道的理性軌跡融合。這種獨特的結合,不僅象徵著林鐵過去與未來軌跡的交織與融合,更是一種對未來永續循環與自然共生的期許。在這裡,鐵道的剛性與竹子的彈性互為表裡,完美地呼應著這片土地的靈魂。精準的鋼線與有機的竹線在此交織,共同編織出一個既有主體性又充滿表情的空間。
創新與平衡:《共生》的結構特色
在《共生》的設計過程中,三個開口分別呼應著三個向度的鐵道軌跡,它們在中心點交匯後,向上穿越天井延伸至天空,周圍的遮蔽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空間感。這種三維的曲線不僅定義出了建築的邊緣,而且在光影的移動下,能夠產生動態的空間邊緣,模糊了人造與自然之間的界限。竹子材料的線性彈性成為了設計的核心,透過三維彎曲的形體來強化竹子材料的獨特彈性特質,同時將材料、幾何形體與力學結構融為一體。這種乘載輕重、彈伸張力的交織,達到了一種獨特的平衡。
在夜色的擁抱下,由彭文苑設計的《共生》竹構,猶如一顆珍珠般在林間閃耀,以其開放的拱門和溫暖的光芒,歡迎每一位旅者的到來。伴隨著輕柔的照明,引領著步伐,讓人不由自主地踏入這個充滿故事的空間。在這裡,過去與未來、自然與人工巧妙地交織,創造出一個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慰藉的場所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共生
作品位置:嘉義縣竹崎鄉竹崎站
作品類型:竹構、空間裝置、裝置藝術
設計單位:行一建築
設計團隊:彭文苑、高銘劭、黎士瑄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陳冠帆、蔡詠成、葉庭佑
燈光設計:偶得設計/陳怡彰、張昕荷
工程團隊:悅山工坊 峰承有限公司 實式木造
燈光施作:丞逸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