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建築師Myron Goldfinger去年去世前一個月,他的妻子June Goldfinger提出了一個在他們六十年個人與職業合作關係中從未問過的問題:「Myron,你的建築是關於什麼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建築,你會怎麼說?」Myron簡潔的回答讓June深受震撼:「他只是看著我說:『圓形,方形,三角形。』」
Myron Goldfinger的這句簡短而深邃的話啟發了紐約「保羅·魯道夫現代建築研究所」(Paul Rudolph Institute for Modern Architecture,簡稱PRIMA)舉辦的遺產展覽的標題。本次展覽名為《圓形、方形、三角形:我從未住過的房子——Myron Goldfinger的住宅作品,1963-2008》(Circle, Square, Triangle: Houses I Never Lived In: The Residential Work of Myron Goldfinger 1963-2008),由PRIMA的總裁兼執行長Kelvin Dickinson Jr.策展,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22日。
展覽副標題引用自Myron Goldfinger在1992年出版的作品集《Myron Goldfinger: Architect》的序言,他在書中回憶了自己作為工人階級在大西洋城成長時所羨慕的豪華住宅,並寫道:「我總是在建造我小時候從未住過的房子。」
儘管Myron Goldfinger用簡單的三個幾何形狀概括了他一生的建築作品,但他卻留下了數量龐大的檔案,記錄了他數十年的執業生涯。他以充滿幾何感的住宅作品聞名,這些作品大多蓋在風景如畫的海濱或森林中,尤其是在紐約市周邊的高級郊區和度假小鎮。
本次展覽展示了他為完成和未建成的住宅作品所保存的圖紙、設計圖、模型、照片及宣傳資料,這些資料雖然精心保存,但從未系統整理過。這些檔案目前已從Myron Goldfinger夫婦位於貝聿銘設計的凱普斯灣塔(Kips Bay Towers)的公寓搬至曼哈頓東58街的保羅·魯道夫最近被列為地標的模組燈樓(Modulightor Building)當中。
然而,對 PRIMA 最重要的捐贈是 June Goldfinger 本人。受到 PRIMA 保護 Paul Rudolph 遺產的使命的啟發,June 加入了該組織的董事會,並幫助 Kelvin Dickinson Jr. 整理她已故丈夫建築事務所的遺物,她曾在許多作品中擔任室內設計師。
這種個人化的參與讓展覽和檔案生動起來。Kelvin Dickinson Jr. 和二十多名志願者正在努力將Myron Goldfinger的檔案數位化,以保存他的遺產並向學者、愛好者以及下一代建築師開放其作品。June Goldfinger認為,Myron會對選擇PRIMA感到欣喜——Paul Rudolph曾在1950年代擔任他在賓州大學的教授,而根據June Goldfinger的說法,他是少數幾位Myron Goldfinger夫婦一直追隨的現代建築師之一。如今,Myron Goldfinger的作品正在鼓勵著Kelvin Dickinson Jr.和PRIMA:「我們意識到我們的使命不僅限於保羅·魯道夫。還有其他建築師的作品同樣面臨被遺忘的威脅。因此,我們的使命變得更大了。」
魯道夫的影響可以在展覽中最早的作品中看出——Myron為自己和June Goldfinger在韋斯特徹斯特縣瓦卡布克(Waccabuc)設計的住宅。這棟住宅是在Myron剛開始自己事業並組建家庭後不久建造的。June Goldfinger讓Myron完全自由地設計他們的家,認為這是她丈夫能夠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建造的唯一一次。
瓦卡布克的住宅引起了轟動,並於1971年《建築實錄》(Architectural Record)5月中旬的期刊《住宅實錄》(Record Houses)中刊登,作為建築師為自己設計住宅的專題內容之一。該住宅引起了足夠的關注,甚至啟發了《建築實錄》傳奇漫畫家艾倫·鄧恩(Alan Dunn)的模仿作品,他將住宅刻畫為一個笑話:漫畫中,一名送貨員懇求站在懸挑陽台上的女子下樓簽收包裹,而女子則站在赤裸的雪松牆面上方,形成一幅僵持的場景。
與許多鄧恩的漫畫一樣,笑點的真實性賦予了它辛辣的幽默感——展覽的牆面介紹中並未提到,但在PRIMA的線上資料中記載,June Goldfinger搬進新家後發現廚房設置在二樓,更令人驚訝的是,設計中居然沒有為她們的女兒們預留任何房間。幸運的是,Myron Goldfinger的模組化建築(以8×15英尺的滑動玻璃門標準大小為基礎)和June Goldfinger的室內設計天賦,讓這棟住宅成為一家人在那裡生活超過五十年的溫馨住所。
在展覽中展示的下一件作品是Myron Goldfinger於1970年為June Goldfinger的父母在長島北岸桑茨波因特(Sands Point)設計的馬特科維奇住宅(Matkovic House),他在這裡加入了圓形設計元素。該住宅的曲線形態喚起了他岳父航運業務中船體的意象。展覽中展示了一幅極具個人色彩的生動畫作,該作展示了住宅的曲線結構。
那些在尋找展覽標題中提到的三角形的人,會發現在建築中並無其蹤跡,但可以在Myron Goldfinger的畫作中找到:他以特有的風格將住戶描繪為三角形量體的形象。這種不太理想化的客戶表現並未惹惱他的岳父母,也沒有讓其他許多與他和June Goldfinger關係友好的業主感到不快。他們中許多人甚至成為了Myron Goldfinger夫婦的回頭客。Myron Goldfinger能夠在與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對話中表達他對建築的個人願景,而這種溝通方式無疑幫助他在之後的設計中避免再次忘記考慮兒童房間的需求。
隨著「圓形、方形、三角形」這三個元素的延續,Myron Goldfinger的住宅設計創作一直持續到2000年代,涵蓋從紐約市公寓到安提瓜島度假村等不同類型的住宅。展覽共展示了十二件住宅作品,讓觀眾看到Myron Goldfinger作品中戲劇化的一面,例如他對曼哈頓著名達科塔公寓(Dakota Building)內歌手羅貝塔·弗萊克(Roberta Flack)住宅的翻新設計。Myron Goldfinger的插畫充滿戲劇性,描繪了鏡面牆面和環繞圓形好萊塢燈泡的設計,同時藍圖向該建築物內著名挑剔的合作公寓管委會保證:「懸掛的天花板支撐不得破壞天花板裝飾線」。展覽牆面的介紹指出,一些歷史裝飾線實際上確實被破壞了,這也惹惱了曾住在達科塔公寓的建築評論家保羅·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Myron Goldfinger回應當時的原始細節設計時表示:「那時不好,現在也不好。」
展覽中的每件作品都通過多種媒介展示,涵蓋建築設計、施工和居住的各個階段。手繪的三點透視室內效果圖散發著70年代的魅力,與精細的施工圖紙和經過精心布置的室內照片並列展出。對於缺乏建築模型的項目,研究所為了致敬Myron Goldfinger的教育遺產,委託曾任教十年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建築系學生製作新模型,他曾在此與著名學者西比爾·莫霍利-納吉(Sibyl Moholy-Nagy)合作。
本次展覽旨在展現建築設計、施工以及推廣過程中人性化的觸覺與細緻的觀察。Myron Goldfinger的個人觸感與細膩眼光成為研究所狄金森希望當代建築師在AutoCAD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中汲取靈感的來源。
當被問及如何總結她丈夫的建築遺留時,June Goldfinger強調的不是他創造的空間,而是居住其中的人們。「他的建築真正地慶祝了住戶。他慶祝人們。」通過這次展覽展示他的住宅作品以及研究所持續進行的檔案整理和分享工作,Myron Goldfinger對建築的人文主義願景得到了應有的讚譽。
《圓形、方形、三角形:我從未住過的房子——Myron Goldfinger的住宅作品,1963-2008》(Circle, Square, Triangle: Houses I Never Lived In: The Residential Work of Myron Goldfinger 1963-2008)從即日起在PRIMA展出直到2025年3月22日。同時,相關展覽《圓形、方形、三角形:我想要生活的世界——Myron Goldfinger的公共和未建成作品,1963-2008》(Circle, Square, Triangle: A World I Wanted to Live In. The Public and Unbuilt Work of Myron Goldfinger 1963-2008)正在紐約的米切爾·阿爾格斯畫廊(Mitchell Algus Gallery)展出。
Myron Goldfinger簡介
Myron Goldfinger於1933年2月17日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出生,並在那裡長大,於2023 年 7 月 20 日辭世。
Myron Goldfinger於 1950 年從大西洋城高中畢業,1955 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師從 Louis I. Kahn 和 Paul Rudolph。Goldfinger 隨後在軍隊服役兩年,期間在五角大廈設計櫥櫃。
退伍後,Goldfinger 先後在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和 Philip Johnson 建築師事務所(SOM)工作,之後於 1966 年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同年,他開始在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任教,並在那裡工作了 10 年。
Goldfinger 於 1969 年為他的家人在紐約瓦卡布克設計了一棟住宅,這使他首次聲名鵲起。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他繼續設計了各種私人住宅。
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他在紐約富人區設計的住宅,尤其是在漢普頓。1981 年,Goldfinger 為慧優體重管理公司(Weight Watchers)的首席運營官 Fred Jaroslow 設計了一棟住宅。Goldfinger 也是紐約南安普敦 Conason House(1984 年)的建築師,該住宅在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中佔有重要地位。晚年,他在紐約以外的地方設計了更多建築,包括安圭拉島的豪華度假村 Altamer Luxury Villas and Cove Castles。
Goldfinger 也以他的出版物而聞名。1969 年出版的《陽光下的村莊》(Villages in the Sun)探討了地中海的建築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