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º42 接納的邊界 Ⅴ. 建築:臨時性場域的感知組構 2022年6月29日19:10 ~ 21:20線上進行

0
729

臨時性場域─是相對於籌集嚴苛條件才得以完成的建設,所提出的具系統結構與彈性的空間運用方案,使建築與社會環境、地方、文本與社群相互擾動,在有機生長中孕育具有創造力的生活樣貌。

關於「OFF-SITE 場外

OFF-SITE 場外 2011 年成立於臺北,專注在挑選公共領域進行研究,製作以建築硬體為基礎衍生的互動性展演,活化城市被遺忘的空間。以「洞 Bridge Hole」為例,他們觀察臺北建國下住民的生活與空間型態,設定主題邀請創作者不間斷地實作各別為期一週的展覽,重啟了空間的機靈性,讓人們渾然不覺地進入常態經驗的錯位,也掀開人們美學和思考的「洞」。

關於「mt.project 山冶計畫

mt.project 山冶計畫 策展人林怡華理解場域的方式,從展覽「南方以南」、「ANIMA 阿尼瑪」以及近期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地下工事」皆能窺探一二。她以當代藝術試問現象的動機,選擇在非典型的場域策展,例如廢棄紙廠、山林部落、內山古鎮、地下坑道等,將穿越虛實空間視為實踐的變體,觸發觀者直覺性的身體感知,同時探測隱身與消逝的人文記憶,開啟地方性知識更多元的認識論。

臨時性場域實現因地制宜的游擊,與人性和思想共生,創作者與在地住民進行著介入的演練,在固態不變的建築裡發生以社群為中心的液態場域,在慣性的生活中體驗彼此滲透的不尋常。

本場講座邀請場外 OFF-SITE 創辦人鍾婕敏、姜秉汎;山冶計畫策展人林怡華,聚焦探討如何透過臨時性場域的形塑與展演規劃,融解都市空間疏離的結界,並進一步落實創作者與地方的交流,開啟文化永續的公眾行動。

*本活動由 朋丁 pon ding 統籌協辦

報名Nº42 接納的邊界 Ⅴ. 建築:臨時性場域的感知組構

時間:2022-06-29(三) 19:10 ~ 21:20 (GMT+8)
活動將以線上形式舉辦,此活動為線上活動,購票後可於票券頁進入直播連結

相關連結:臺北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

TPadd assoc. conference Nº42

接納的邊界 5.
建築─臨時性場域的感知組構

講 鍾婕敏、姜秉汎 (OFF-SITE 創辦人)、林怡華 (mt.project 山冶計畫主理人、策展人)
講 鍾婕敏、姜秉汎 (OFF-SITE 創辦人)、林怡華 (mt.project 山冶計畫主理人、策展人)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